《看云识天气》《绿色蝈蝈》《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发布时间:2016-9-17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温馨导读】徐志摩在《再别康桥》一诗中写道:“我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在多情的诗人眼里,天上的云彩也成了思念的对象。其实,面对着头顶上那翻腾流动的云彩,我们感受最多的还是它与天气的密切关系。那么,就让我们走进《看云识天气》一文,去科学地认识云和天气的关系吧。

【积累体味】

小贴士: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语文学习脱离了积累,那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水之源。

1.注音、写字。

峰(luán)          预(zhào)          (mí)    漫   

(yùn)     圈       一(shà)    间     一(chà)    那

鱼lín              波光lín lín          轻盈(       )

崩(      )塌      点缀(        )    谚(      )语

形容有各种各样的姿态。       (           )

没有规律地出现新的状况。     (           )

2.云是天上的精灵,是我们生活中的朋友,所以我们就有了许多关于“云”的成语。请写出三个含有“云”字的成语。

                                                    

3.谚语是在群众中间流传的固定语句,是用简短通俗的话反映深刻的道理。请抄写积累课文中的谚语并再写出你所积累的关于天气的两个谚语。

                                                        

(悄悄话:这几道题是基础的积累,要时刻记住,每学习一篇文章,首要任务就是字词的收集积累。)

4.“云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这句话中的“招牌”是什么意思?里面的“天气”一词能换成“气候”一词吗?

                                                         

                                                         

(悄悄话:“招牌”原来是商店的标志,作者却用在了天气身上,这样的移用是不是很新奇?揣摩“天气”一词,感受作者用语的精确。)

【感知梳理】

小贴士:有个成语叫提纲挈领,意思是抓住网的总绳,提起衣服的领子;比喻简明扼要地抓住要领。阅读文章也要抓住文章的要领,这样才能迅速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结构。

5.这篇课文紧扣题目进行说明,层次十分清晰:首先说明看云可以识天气。提出:云是天气变化的“     ”。再说怎样看云识天气。这是全文的重点,写得详细、缜密,从高层云依次说到     ,从象征晴朗天气的云,依次说到     ,又从云的形态特点和天气变化的关系,再说到云的       和天气变化的关系。在说明中,从现象入手,进而触及事物的本质。云的形态和光彩是现象;云和      的关系,是本质。最后画龙点睛,说明看云识天气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悄悄话:这是道题检测你快速阅读中搜集关键信息的能力。)

6.朗读第一段,看看它的结构有什么特点?再推而广之,看看全文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7.作者在文中提到了八种云,请写出晴朗天气和阴雨雪天气遇到的分别是哪几种云?各有什么特点?

(1)晴朗的天:①种类:                

②特点:                   

(2)阴雨雪天:①种类:                

②特点:                 

(悄悄话:文章开篇先紧扣题目总说看云可以识天气;接着在主体部分具体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最后画龙点睛,说明看云识天气的目的。总分总的说明结构使文章条理清晰,井然有序。在主体部分,作者又从云的形态和云的光彩来说明云与天气的关系。作者由云的位置高低从最高的卷云依次说到最低的积雨云,从象征晴朗天气的云依次说到带来暴风雨的云,而不管是说云的形态还是光彩,作者都是先从现象入手,着力描绘云的特征,进而触及事物的本质,点出云和天气变化的关系。在文中,云的种类众多,但说明层次有条不紊,言之有序,作者对篇章结构的安排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精读探究】

小贴士:读书的方法有很多,其中精读最能走进作品,让我们感受作者对语文的情愫吧。

8.在下面文中的空缺处填上合适的动词。

夏天,雷雨到来之前,在天空先会出现积云。积云如果迅速向上        ,形成高大的云山,群峰        奇,        天顶,就变成了积雨云。积雨云越           越高,云底慢慢变黑,云峰渐渐模糊,不一会儿,整座云山           了,乌云着天空,顷刻间,雷声隆隆,电光闪闪,就会哗啦哗啦地下起暴雨来,有时竟会带来冰雹或者龙卷风。

(悄悄话:这个语段写积云向积雨云发展的过程。云块由低而高,由高而崩溃。除了体味动词的精妙外,再想想作者还用了哪些词表现其过程变化之快?)

9.文中作者使用了大量的比喻句,请找出来并体会它们的作用。

                                                        

                                                        

(悄悄话:比喻常被人们称为语言艺术之花,是语言艺术中最闪光的部分。对比喻句多加揣摩品味可以增进语言表达能力。)

10.文中用到了打比方、分类别、作比较、引用等说明方法,请分别找出其相应的一个句子,并说说其作用。

(悄悄话: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可以把科学知识与奇异的现象结合起来介绍,将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融为一体。)

11.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能不能去掉?为什么?在文中还能找到有类似表达效果的句子吗?

天上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悄悄话:本文是一篇说明文,旨在向人们介绍知识,这在语言上首先必须做到用语准确周密,以保证说明内容的科学性。因此文中多处使用了“往往”“常常”“有时”“一般”“可能”等一类用语,这些词语的运用,都使内容表达准确,符合实际。)

【拓展延伸】

小贴士:读书,不但要切身体会书中所讲的一切,还应当将目光投向生活,学以致用。

12.下面是你所在地区明天的天气预报,假如你是校广播电台的播音员,计划在播送这条天气预报时加上几句对上学的同学表示关心的语句,你会如何播报?

多云转阴有阵雨或雷阵雨  温度:20-28℃  风力<3级

(悄悄话:播送天气预报时,应先播送天气预报的内容,再对天气预报中应该注意的信息对同学加以提醒,体现出人文关怀。)

《绿色蝈蝈》

一.水滴石穿,夯实基础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喧嚣(    )  劫(    )掠   静谧(     )   酷(    )爱

吮(    )吸   气氛(    ) 满载(    )而归    颚(   )

喑哑(    )(    )  唾(    )液  螳螂(    )(    )  

喙(    )  钳(    )子   踢蹬(      )  贪婪(     )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shǒu(      )猎    cuàn(      )改   rǎo(      )乱

更胜一chóu(     ) gōu(      )火  zhōng(     )斯

wō(    )jù(    )   xī(    )sū(    )

3.请将画线处的文字表述换成成语。

(1)耳朵灵敏失,能听到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吃掉处四周的绿叶丛中,蝈蝈在窃窃私语。(          )

(2)蝉则惊慌、害怕得不知如何是好地飞起逃窜。(           )

(3)它们对这道菜吃得特别有兴趣。(           )

 二.知识链接,有效导读 

1.法布尔(1823-1915),      国作家、昆虫学家。1823年12月22日,法布尔生于法国南部一户农民家中。童年时代就迷上了户外大自然中的花草虫鸟。在他不足19岁时就立志研究昆虫。后来靠自学获得了自然科学硕士、博士学位。1875年开始写《      

       》第一卷,到他80时第十卷问世。他的这部代表作被誉为“                ”。法布尔被誉为“               ”。

2.科学小品文也称知识小品或      性说明文。它用小品文的笔调,即借助某些文学写作手法,将科学内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科学小品文用文学笔法来写,寓       性、       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使读者在文学欣赏中获得科学知识。

三.整体感知,成长心灵

1.本文前三段写           ,后八段写           ,一环紧扣一环,链条形地展示出绿色蝈蝈的生活习性,使结构严谨,行文畅达。下面提供一种结构图式以作填空参考。

     探究缘起(①②)

     夜间演唱(③)

                 外形(④)

外               蝉为主食(⑤⑥)

形               甜食水果(⑦)

和   外形和习性  另吃昆虫(⑧)

习               吃点水果(⑨)

性               贪吃同伴(⑩)

         和睦共居

2.绿色蝈蝈在外表有哪些特征?作者主要写了绿色蝈蝈的哪些习性?

四.问题导学,超越自我                                                                                                                

1.(1)你最喜欢文章中哪个段落?为什么?

 

(2)你最喜欢哪个词语哪个句子?为什么?

 

2.作者不断变换对绿色蝈蝈的称呼,找出这些称呼,说说作者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称呼,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在        情况下称                

在        情况下称          

在        情况下称                

在        情况下称          

在        情况下称          

3.你认为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请举例说明。(从说明方法和修辞方法两个角度)

 

拓展延伸

4.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动物,练习仿写。

例: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沙。

《月亮上的足迹》

【自主学习案】

1.相关资料

    美国于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组织实施了载人登月工程,或称“阿波罗”计划。这一工程的目的是实现载人登月飞行和对月球的实地考察,为载人行星飞行和探测进行技术准备。它是世界航天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项成就。工程开始于1961年5月,至1972年12月第6次登月成功结束,历时约11年,耗资255亿美元。

2.给加点字注音或依拼音写词语。

椭圆(    )   摄像机(    )  小心yìyì    chànɡtán

3.根据解释写词语。

抬头挺胸,笔直地站立着。形容人很有精神,很有气魄的样子。

(              )

形容远远地可以看到。                  (              )

【课堂探究案】 

一、尝试快速默读课文,提出思考题,了解文章内容。

【学法指导】快速默读课文,简称“速读”,阅读尽量做到不读出声,不指读,不动唇,不回读,不纠缠生字,不忽视标题和“小博士导读”。

1.找出登月过程中表示时间的词语。(用笔圈画出)

2.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可以用“什么人做什么事”的格式概括)

 

3.试将登月全过程画一张示意图,并作简要解说。

4.宇航员登月后做了哪几件事?

5.人类登月有什么意义?课文哪一段有所揭示?

 

陈寿

[《看云识天气》《绿色蝈蝈》《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相关文章:

1.看云识天气课件

2.看云识天气教案

3.《看云识天气》课件

4.有关写看云识天气教案

5.月亮上的足迹教案设计

6.月亮上的足迹阅读答案

7.《绿色蝈蝈》课件

8.月亮上的足迹阅读答案参考

9.《谈中国诗》导学案

10.人教版七年级上《绿色蝈蝈》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