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发布时间:2016-5-7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石艳华

教学目标:1、理解“飞蛾扑火”、“夸父逐日”、“姮娥奔月”在文中的含义。

2、领悟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希望和信念,引导学生追求积极奋发,坚韧向上的理想人格。

教学重点:理解“飞蛾扑火”、“夸父逐日”、“姮娥奔月” 在文中被作者赋予的新的含义。

教学难点:领悟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希望和信念,引导学生追求积极奋发,坚韧向上的理想人格。

教学方法:朗诵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流程设计

一、 激趣导入新课

在这样的一个夏季,当我们抬头仰望星空,看到熟悉的牛郎星、织女星,会不会想到,天空中还有一颗星星是用我国的一位杰出的作家的名字命名的。他会是谁呢?

他,就是巴金。

(过渡)斯人已逝,但其人其文却正如这颗夜空中的明星,依旧为在黑暗中行路的人照亮漆黑的路。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今天,我们一起走近巴金老人,学习他的散文诗《日》、《月》。

(板书课文标题、作者)

二、 了解作家及作品

(幻灯片展示)巴金,原名李尧(yáo)棠,字芾(fú)甘。现、当代著名文学家。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晚年出版的散文集《随想录》引起巨大的反响,该书被称为讲真话的大书。

(生齐读了解掌握)

(过渡)都说生活就是写作,作家的作品往往就是他生活的一面镜子,那作者是在怎样的一个背景下创作此文的呢?

   请看大屏幕。

三、 介绍写作背景

(一生朗读介绍)

(幻灯片展示)中国的抗战非常艰辛,这两篇文章都写于抗日战争时期1942年,前后只有一天之隔。当时的中华大地正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蹂躏(róu lìn),和平被屠杀浸淫(jìn yín),整个民族遭受劫难,沉入没顶的黑暗之中,光明被黑暗取代。千千万万的志士仁人投入到抗战的洪流中,奋不顾身,勇往直前。

(过渡)身处被黑暗笼罩的中国,巴金有着怎样的心理触动呢?

四、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同桌之间合作,分别朗读短文中的一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并相互检查有无错误读音,有疑难字词做好标注。

(幻灯片检测字音)

旸谷(     )  一撮(     ) 皓月(     ) 姮娥(     )

宁静(     )  宁愿(     ) 奔月(     ) 奔跑(     )

一组同桌回答完成;生齐读两遍巩固。

五、 朗诵指导。

两篇短文在朗读时,语气、语调是否相同?

请推荐一位同学和老师分别为两篇短文做范读。

请同学们注意感受不同的语气、语调。边听边思考:日和月分别有何特点?分别引起作者怎样的联想?在文中划出相关语句。

师范读《日》,明确其基调热情昂扬后,全班齐读。

生范读《月》,明确其基调细腻舒缓后,全班齐读。

六、 整体感知

(幻灯片展示)文中的日有何特点?月有何特点?它们又分别引起作者怎样的联想?

明确:日:发光、发热;

作者联想到飞蛾扑火、夸父逐日;

月:寒冷、死光;

你是通过文中哪些描写体会出月的特点,请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作者联想到姮娥奔月。

七、 合作探究

八、 (过渡)生活中,我们提到扑火的飞蛾会嘲笑它是自取灭亡的蠢货,提到追日的夸父会笑话他是自不量力的莽夫。

1、(幻灯片展示)在作者心目中,夸父、飞蛾、姮娥是怎样的形象?作者对三者的态度如何?请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生讨论交流,完成合作探究。

2、夸父、飞蛾、姮娥三者有无共同点?

 明确:有。在他们三者身上作者寄寓了一种共同的情感:为了追求光明美好的生活,死不足惜。这是两篇短文共同的主题。

八、拓展延伸

(过渡)如何对待生死?飞蛾、夸父、姮娥用它们自身的行为给我们做了一种诠释。文章当中有没有可以反映三者这种生死观的语句?

    怎样理解文中“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古今中外,你认为哪些人是这样的人呢?

    人生遭遇的黑暗可能是国家危难、民族存亡,更多的还是个人的痛苦迷惘,低迷忧伤,从中你获得哪些人生感悟呢?

    生试着当场背诵该句;

    生大声朗诵,以之自勉,作为自己的一条人生格言。

(总结)俄国一位诗人说:“因为太阳,我才来到这个世界!”当我们的生活正历经着黑暗的煎熬,请你相信,心怀太阳,奋斗不息,那么光明将与你同行,温暖将与你同在。

附:板书设计

短文两篇

巴金

日   发光、发热      飞蛾扑火        追求光明、温暖,勇于献身

夸父逐日

为了追求光明、

美好的生活

不惜牺牲生命。

月   寒冷、死光      姮娥奔月          改变寒冷,义无反顾

                      

                      《短文两篇》教学简案

                                          石艳华

教学目标:1、理解“飞蛾扑火”、“夸父逐日”、“姮娥奔月”在文中的含义。

2、领悟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希望和信念,引导学生追求积极奋发,坚韧向上的理想人格。

教学重点:理解“飞蛾扑火”、“夸父逐日”、“姮娥奔月” 在文中被作者赋予的新的含义。

教学难点:领悟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希望和信念,引导学生追求积极奋发,坚韧向上的理想人格。

教学方法:朗诵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流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新课

二、了解作家及作品

三、介绍写作背景

四、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同桌之间合作,分别朗读短文中的一篇,相互检查有无错误读音,有疑难字词做好标注。

    检测字音

五、朗诵指导。

两篇短文在朗读时,语气、语调是否相同?

    请推荐一位同学和老师分别为两篇短文做范读。

    请同学们注意感受不同的语气、语调。边听边思考:日和月分别有何特点?并划出相关语句。

    齐读课文。

六、整体感知

    文中的日有何特点?月有何特点?它们又分别引起作者怎样的联想?结合文中语句具体分析。

七、合作探究

    1、在作者心目中,夸父、飞蛾、姮娥是怎样的形象?作者对三者的态度如何结合文中语句具体分析。?

    2、夸父、飞蛾、姮娥三者有无共同点?

八、拓展延伸

    怎样理解文中“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古今中外,你认为哪些人是这样的人呢?从中你获得哪些人生感悟呢?

    生试着当场背诵该句;

生大声朗诵,以之自勉,作为自己的一条人生格言。

附:板书设计

短文两篇

                   巴金

日   发光、发热      飞蛾扑火        追求光明、温暖,勇于献身

夸父逐日

为美好的生活

不惜牺牲生命

月   寒冷、死光      姮娥奔月          改变寒冷,义无反顾

附:原文

                              日

    为着追求光和热,将身子扑向灯火,终于死在灯下,或者浸在油中,飞蛾是值得赞美的。在最后的一瞬间它得到光,也得到热了。

    我怀念上古的夸父,他追赶日影,渴死在旸谷。

    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没有了光和热,这人间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世界么?

    倘使有一双翅膀,我甘愿做人间的飞蛾。我要飞向火热的日球。让我在眼前一阵光、身内一阵热的当儿,失去知觉,而化作一阵烟,一撮灰。 

                                                                  7月21日

    每次对着长空的一轮皓月,我会想:在这时候某某人也在凭栏望月吗? 

    圆月犹如一面明镜,高悬在蓝空。我们的面影都该留在镜里吧,这镜里一定有某某人的影子。 

    寒夜对镜,只觉冷光扑面。面对凉月,我也有这感觉。 

    在海上,山间,园内,街中,有时在静夜里一个人立在都市的高高露台上,我望着明月,总感到寒光冷气侵入我的身子。冬季的深夜,立在小小庭院中望见落了霜的地上的月色,觉得自己衣服上也积了很厚的霜似的。 

    的确,月光冷得很。我知道死了的星球是不会发出热力的。月的光是死的光。 

    但是为什么还有姮娥奔月的传说呢?难道那个服了不死之药的美女便可以使这已死的星球再生么?或者她在那一面明镜中看见了什么人的面影吧。

                                                                  7月22日

 

谢凯

[《短文两篇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相关文章:

1.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

2.八年级语文《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

3.人教版高二下册《短文三篇》教案

4.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下册《机械能及其转化》教案

5.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滑轮》教案

6.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机械效率》教案

7.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动能和势能》教案

8.人教版八年级阿长与《山海经》教案

9.八年级人教版《蜡烛》教案

10.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