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导学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发布时间:2016-7-12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必修3第11课      《师说》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积累实词“师、传、道、受、惑、贱、圣、愚、群、足、攻、经”和虚词“之、其”的意义和用法。

2、准确把握“道”的内涵--儒家思想,并在此基础之上辩证地认识作者的观点。

3、掌握 “说”的文体知识;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学    时:3课时   

学    法:小组自学与教师点拨,个别指导与集体讲授

                            第一课时

预习积累 :

1、概知作者:韩愈,字退之,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二十五岁中进士,曾任监察御史、吏部侍郎等职。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它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他们主张文章要像先秦西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骊文章;主张语言要新颖。

3、弄清背景:唐代仍在沿袭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他们轻贱老师、社会上从师之风日下。柳宗元《答事中立论师道书》中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有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奂”。

文章论述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韩愈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老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够“传道受业解惑”的人。

3、识记文体:“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是申说事理的文章,有的偏重叙事,如《捕蛇者说》;有的说明中抒情,如《爱莲说》;有的偏重说理,如《师说》。“说”比“论”随便些。“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

知识梳理 朗读全文,完成梳理。

⑴、通假字:     传道受业--(    )          或不焉--(   )

⑵、古今异义:

无贵无贱:古(                     );今,没有。     

师道之不存:古(                     );今,常用义“道路、道德”。 

今之众人:古(                       );今,许多人。

吾从而师之:古(                          );今,“从而”连词。

小学而大遗:古(                          );今,与“中学”“大学”相对。

古之学者必有师:古(                             );今,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                         );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⑶、活用现象:

①吾师道也(                     )     ②君子不齿(                   )

③耻学于师(                     )     ④吾从而师之(                     )

⑤圣益圣,愚益愚(                                          )

⑥圣人之所以为圣(                     )      

⑦小学而大遗(                         )

⑷、文言句式: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句)

②不拘于时(           句)      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句)

⑸、成语警句:

三人行,则           。        弟子不必不如师,                  。

人非生而知之者,              。                      ,师之所存也。

第二课时

读译积累  一、积累几个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1)师(文中出现26处,它的含义和用法如下):①作名词,有两种情况:A、作“老师”讲:古之学者必有师;B、作"专门技艺人”讲: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作动词,有三种情况:A、作“学习、效法”讲:吾师道也(“师道”,动宾关系)、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B、作“从师”讲: 或师焉,或不焉;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偏正关系)。 C、作“以……为师”讲意动用法  

     (2)其(课文中出现17处,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四种情况:A、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生乎吾前,其(他)闻道也固先乎吾;惑而不从师,其(那些)为惑也,终不解矣。   B、复指,作主语:古之圣人,其(他们)出人也远矣。   C、作兼语: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D、作定语:夫庸知其(他们的)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②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A、表猜测: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B、表感叹: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多么). 

(3)之(课文中出现25处,它的用法如下):①作代词:   A、指代人或事物:择师而教之。 B、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 :郯子之徒、巫医乐师百工之人。C、作代词,指代自己:君将哀而生之乎。

      ②作助词,有四种情况:A、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或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古之学者;师道之不复,可知矣。B、表示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C、表示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D、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音节,无意义: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③作动词,“到”、“往” :吾欲之南海。 

      二、解读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动用法是指名词或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以形容词最常见,其次是名词,还有少数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意动用法翻译成现代汉语,基本格式是: 

      名、形(动)+宾=以十宾十为十名、形(动),例如: 吾从而师之      名词    以……为师        

渔人甚异之    形容词    以……为奇异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动词    以……为耻 

       三、遵循规律,朗读翻译;小组学习,教师解惑。(在下面书写你认为的疑难句或重点句)

课后自测

1、下列加点词全为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①吾从而师之             ②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③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④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⑤犹且从师而问焉      ⑥古之学者必有师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⑥    C、③④⑤⑥    D、①②⑤⑥

2、选出下列各组句中加线词语意义相同的两项(      )

(1)传: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C、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D、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E、功如丘山,名传后世

(2)受: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徒属皆曰:“敬受命。”

C、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D、君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3、选出下列加线词读音正确的项(      )

A、襄xiāng   句读dòu   针砭biàn    B、苌zháng   聃dàn   或不fǒu焉

C、贻yí    谀yú     不拘jū于时     D、蟠fán   六艺经传zhuàn   郯tán

4、下列各组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A、圣人无常师   是故无贵无贱      B、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D、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5、与“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B、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C、不拘于时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6、选出没有意动用法的一项是(       )

A、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B、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7、用课文中的语句填空:

①韩愈认为教师的职责是:                                                     

②韩愈认为从师的必要性是:                                                   

③韩愈认为从师的原则是:                                                     

④韩愈认为老师不一定比学生强:                                               

第三课时  

问题探究

1、“古之学者必有师”,全文是如何论证这一观点的?请表述论证层次。

2、谈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的“师”、“道”的实际内涵及关系。

3、韩愈写《师说》的目的是什么?

4、本文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

训练巩固

一、完成《名师伴你行》中“课后新高度”训练题。

二、请背诵并默写第2段。

必修3第11课《师说》导学案答案

知识梳理 

⑴、通假字:     传道受业--授          或不焉--否

⑵、古今异义:

无贵无贱:古,无论;今,没有。    师道之不存:古,风尚;今,常用义“道路、道德”。 

今之众人:古,一般人;今,许多人。吾从而师之:古,从,跟随,“而”顺承;今,“从而”连词。

小学而大遗:古,指小的方面学习;今,与“中学”“大学”相对。

故学者必有师:古,泛指求学的人;今,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①用来……;②……的原因;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⑶、活用现象:

①师(名作动,学习)    ②齿(名作动,提及)    ③耻(意动用法,以……为耻)  

④师(意动用法,以……为师)     ⑤圣、愚(形作名,圣明的人,愚蠢之人)

⑥圣(形作名,圣人)     ⑦小学、大遗(形作名,大的方面,小的方面)

⑷、文言句式:①判断句   ②被动句    ③宾语前置句

⑸、成语警句:

则必有我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孰能无惑      道之所存,

课后自测

1、B        2、(1)AE(AE都是“流传”。B是“传授”,C是“解释经书的书”D是“传送”)(2)BD(BD都是“接受”。A是“教授”,C是“遭受”,)

3、C(砭biān苌cháng聃dān蟠pán)   4、B(A、没有;无论,B都是“竟”,C,主谓间的,D、大概;那些)  5、B(A判断句C状语后置D定语后置B是宾语前置句)  6、B

7、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不从,其为惑也,终不解矣。③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④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问题探究

1、 第1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第二层:正面概论教师的职能:传道、受业、解惑。 

第三层: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必要性。 

第四层:正面提出择师标准,凡先闻道者,都可以为师。 

      第五层:归纳上文,提出从师的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第2段:正面阐明了从师的重要性,提出了从师的标准。这一段以第1段为立论根据,批判当时土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从反面论证第1段所提出的观点,说明从师的必要。

    这段文字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第二层:针对时弊,从三方面对比,剖析“不从师”的症结。 

第3段:正面论证,用历史事例论证第1段中的论点。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第二层: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    

第4段:点明作者作《师说》的缘由,树立“不拘于时”、“能行古道”的榜样,总结全文。同时“不拘于时”照应第2段,“能行古道”照应第3段。 

2、文中的“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老师,不是“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破童子之师,而是“传道受业解惑”的人。这里的“道”从后文看,应是“六艺经传”即儒家思想。由此可知“师”是掌握“道”的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嘉其能行古道”而为李蟠写《师说》。行古道:①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②不拘于时,学于余。

4、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

 

云国林

[《师说》导学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相关文章:

1.人教版高一必修《故都的秋》教案

2.高一语文必修3《师说》文言文翻译

3.高一语文必修3《师说》文言文加翻译

4.《谈中国诗》导学案

5.人教版必修三《劝学》教案

6.历史教学导学案论文

7.镶边与剪纸的导学案

8.木兰诗导学案及答案

9.人教版高一英语必修一教案

10.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