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之死》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

发布时间:2017-12-24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知识与能力:   

   1、学生通过自读,概括故事情节。 

   2、欣赏与评价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的分析,感知人物性格特点。 

  2、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品评项羽这一与众不同的人物的性格特征。 

 3、掌握塑造、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知项羽的悲情形象,评价其性格。 

教学重点   人物形象的分析与鉴赏。 

教学难点   评价项羽性格。 

教学方法   诵读、合作探究 

教学工具   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前播放屠洪纲的《霸王别姬》,渲染气氛。

在《史记》这幅色彩斑斓的历史画卷中,西楚霸王项羽是最为悲壮的英雄。和舜一样是“重瞳子”的项羽“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却最终自刎乌江,结束了自己短暂而灿烂的一生,留给人们的是无尽的惆怅和悲凉。今天,我们一同走进《项羽之死》,走进项羽人生的最后阶段,走进项羽的内心世界,进一步完善我们对项羽的了解,丰富项羽在我们心中的形象。

二、《项羽之死》的主人公当然是项羽,我们写人物,当然要把人物放到一定的事件或场景中去。 所谓场景,首先要有“场”,也可理解为具体的地点,然后再有对这个场的事件情景的描述。 

提问:这篇课文写了几个场景,用几个字或成语来概括一下每个场景。 

      垓下之围,东城快战, 乌江自刎 

三、具体赏析。 

 场景一、

1第一个场景发生在什么地方?:在垓下,

2项羽面临的处境怎样?――四面楚歌。 

3在四面楚歌的背景中,司马迁用了几个动词来写项羽的反应? 

惊--起--饮--歌--泣 

4这些动作中最能打动你的是哪一个? 

5朗诵《垓下歌》。从这一诗歌当中,大家感受了怎样的一个形象。(明确:勇武、柔情、悲壮) 

一曲“虞兮之歌”唱出了项主对虞姬的难舍之情,唱出了个人在命运面前的无奈。 

6 说到“力拨山兮气盖世”的英雄,历史上好像还有许多,比如大家最熟悉的《水浒》中的黑旋风李逵和《三国》中猛张飞。 

张飞长坂坡喝退曹军 

他们的区别就在于泣字。 

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泣数行下"在《汉书》中是"泣下数行",虽然只是略微改动,文学效果却大不如《史记》.因为,"泣下数行"只是一般概述,如同一个远景镜头,"泣数行下"则是变远景镜头为特写镜头,更能表现项羽之泪乃英雄之泪,更好地渲染这里的悲壮气氛. 

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项羽盖世英雄,竟然落到战无计,妃难保,只能以泪诀别的地步,作者写出了盖世英雄的侠骨衷肠,这是何等苍凉悲壮的情景啊! 

史公细描“歌”与“泪”,把英雄豪气与儿女情长,写得淋漓尽致,可谓力透纸背,惊天地,泣鬼神。 

清代吴见思说:“一腔悲愤,万种低回。地厚天高.托身无所,写英雄失路之悲。至此极也!” 

四面楚歌声中――-项羽悲歌慷慨。 

场景二:东城快战。 

1、诵读: 

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2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言外之意是什么? 

亡我可以,但不是我的罪过。 

在这位英雄心目中,死,从来都是不可怕的;英名受侮,承认自己失败,那才可怕。要死也死个痛快,死在胜利之中。这种心态,可笑而又可悲。 

可见其:自信,自负。 

面对失败仍是如此豪气干云 

项羽是骁勇善战,所向无敌,豪气干云之人。 

以数十击数千,斩将刈旗,当者披靡。身处绝地,仍杀人无数,放言此天亡我,非战之罪。其豪迈之气,善战之能激荡天地。 

3、细节,对比。 

在这场“快战”中,司马迁再一次运用细节描绘,写项羽的拔山之力,不世之威 

问:运用那些细节?怎样进行对比?突出项羽怎样的性格特点? 

第一次:项羽--大呼、驰下、斩将 

汉军--皆披靡 

 问 :遂斩汉一将”中的“遂”字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表意作用? 

明确:说明项羽“斩汉一将”轻而易举,从而表现出项羽的勇猛善战。 

第二次:项羽--嗔目叱之 

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孰为追兵,孰为逃将,难以辨别。 

(通过对比,表现出项羽的勇猛。) 

第三次:项羽--弛, 

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亡两骑 

(师总结:三次行动,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项羽如猛虎一般的气势和战斗力,英武形象栩栩如生。非常精彩!) 

(提问):三次行动之后,有一段项羽与部下的对话,有什么作用吗? 

明确:说明项羽刚才的勇猛杀敌主要是向部下证明他的失败是“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从中可见项羽的性格:勇猛、自负 

把陷入汉军重重包围中的项羽描写成一尊凛然不可冒犯的天神,一只被猎犬激怒的猛虎。溃围、斩将、刈旗如囊中取物,尽显其勇冠三军,力挫群雄,所向无敌的勇猛之威。 

突围后,一句“何如”,更是写尽了项羽得意自负,淋漓尽致地彰显了西楚霸王之气。 

 “故人”追之、认之,必欲杀之以邀功取赏;项羽却慷慨赐头,“吾为若德”:蝼蚁之微,泰山之高,两两对比,何等鲜明!    项羽终于自刎了,他是站着死的。 

场景三乌江自刎 

1、(提问):为什么项羽“欲东渡乌江”,却又在有船可渡的时候不渡了呢?项羽当时并不是无路可走,但是他为什么拒绝过江东呢?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这里重点的词语是“何面目”,可见项羽,重面子,知耻。 

籍独不愧于心乎?” 

  寥寥数句道尽一个顶天立地大丈夫的心声。临危之际,不是念念不忘自己在反秦战争中的功绩,而是引咎自责。面临一线生机,不是含羞忍耻地苟活于世,而选择了慨然赴死。 

最要面子的最后选择----<无颜见江东父老> 

关于他的这次行为,李清照如此评价。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仅一河之遥,却是生死之界,仅一念之间,却是存亡之抉。项羽,为了无愧于英雄名节,无愧七尺男儿之身,无愧江东父老,以死相报。 

“不肯”!不是“不能”、不是“不想”。一个“不肯”,一种“可杀不可屈辱”、“死不惧而辱不受”的英雄豪气,便漫染纸面,力透纸背,令人叫绝!宁可无愧而死,不肯惭愧而生, 其浩然正气,傲然风骨,使人肃然起敬。何谓做人风骨,何谓做人气节,从项羽的身上,我们可以找到最为精准的答案吧! 

问:在生死关头的选择最见一个人的本质,性格与气度。如果是刘邦面临这样的机会会如何选择?他是否会过河?为什么? 

汉王道逢得孝惠、鲁元,乃载行。楚骑追汉王,汉王急,推坠孝惠、鲁元车下;滕公常下,收载之。如是者三。曰:“虽急,不可以驱,奈何弃之!”…… 

项王患之,为高祖,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史记 . 项羽本纪》 

这就是项羽生命的最后时刻,被围垓下,四面楚歌而慷慨悲歌,自刎乌江,而知耻重义,唱出了一曲英雄末路的血性柔肠和豪侠意气。 

垓下一战,项羽的人生之路走到了尽头,而他的命运的悲剧性的显露也就达到了顶点。在整部《史记》中,司马迁写得最为动情的,大概就是这一段。从四面楚歌,到乌江渡口,中间经过了霸王别姬的柔肠百转,误入大泽的挣挫不前,斩将夺旗的叱咤生风,而终归于无面目见江东父老的羞容惭颜。英雄一死,千秋改容。 

四.拓展延伸:《项羽本纪》的有关情节: 

 

钜鹿之战:破釜沉舟,勇冠三军,成为天下英雄 

鸿门宴: 刚愎自用,坐失良机,埋下悲剧种子 

垓下之围:乌江自刎,英雄末路悲怆 

我们来看文章的出处――项羽本纪。 

归纳总结出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 

投影《史记》中项羽本纪的最后一段文字: 

太史公曰:……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执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后世许多史家对此篇归入“本纪”颇有微词,如司马贞《史记索隐》便曾云:“项羽八千人渡江而西,忽而化为二万、六七万、数十万,忽化为八百余人,百人,二十八骑,至无一人还。其兴也,如江涌;其亡也,如雪消,令人三叹。

 

([清]吴见思《史记论文》第一册) 

“ 羽之神勇,崛起,争雄一朝,假号西楚,竟未践天子之位,而身首别离,斯亦不可称 ‘本纪 ’ ,宜降为‘世家’。” 

在班固的《汉书》中更是把陈胜项籍放在一起合称《陈胜项籍传》 

问: 你认为就项羽的一生而言,应该把他归入“本纪”还是“世家”?他是一位英雄,还是一位败将? 

易中天对项羽的评价 

这是一个英雄的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刘邦是英雄,项羽是英雄,韩信是英雄,张良、陈平、萧何、樊哙、这些人也都是英雄。 

只不过他们是不同的英雄而已;项羽是本色英雄,他所表现的是自己的英雄本色,是没有遮掩顾忌、不计利害成败地把它表现出来,因此在“成者王败者寇”这样一种历史传统中,项羽依然能得到人们的凭吊和同情。 

 

夏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