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发布时间:2016-2-17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课时安排:一课时

设计:           审核:          主审: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内容,熟读并背诵全文。 

       2、认识古代仁人不慕荣利,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二: 教学重点:

 1、 能顺畅地朗读,理解文章内容并背诵。 

2、 体会作者的生活态度。

三: 教学难点:

1、了解“说”这种古代文体及其特点。 

2、掌握本文以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四:学习过程 :

(一)、预习导入: 

1、 了解“说”这种文体

"说"就是古代-种以议论为主的文体,既可以说明议论,也可用来抒发感情。本文就是一篇借物咏志讽世的散文。  

2、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周敦颐,宋代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字茂叔。“元公”是他死后的谥号。

周敦颐非常博学,而且人品很高,胸怀磊落,为官清正,深得民心,为百姓所爱戴。《爱莲说》是他在公元1068年担任南康郡守时写下的。他曾带领属下在官署的一侧挖池种莲,后人称为"爱莲池"。每当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披霞含露,亭亭玉立。微风吹过时,田田荷叶轻摇,朵朵鲜花颔首,阵阵馨香扑面。周敦颐凭栏放目,触景生情,深感官场的黑暗,深爱莲花的高洁,写下了著名的《爱莲说》。

3、读准字音。

     颐(     )     淤(     )     濯(      )      亵(    )      

清涟(     )    不蔓(     )不枝       噫(        )  

   鲜(      )有闻(二)课堂探究

(二)课堂研讨

1、初读美文

要求:声音响亮,读准字音,朗读流畅 ,把握节奏 

2、听录音,再读课文,读出语气及情感

3、积累重点词语,疏通文意

蕃:        独:      染:          濯:         益:        植:     

亵:        鲜:        宜:

重点句子翻译: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找出文章主旨句

5、说说文章从哪些方面写莲的,分别赞美了君子的哪些品格?

6、文章为什么写菊和牡丹?

7、文章运用了什么写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三)拓展延伸。

1、 积累关于莲花的古代诗词。 

2、学了这篇课文后你对“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什么心的认识和看法?

(四)反馈检测: 

1、《爱莲说》选自《   》,作者    ,是     时著名的       家. 

2、《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    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     为莲的总陪衬,以     和      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 

3、《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  

4、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5、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

6、“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 

7、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 

8、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 

9、本文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但并不孤高自许。但在我们生活中常听到人们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怎样看待这两种观点的呢? 

答: 

10、《爱莲说》在写作方法上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思。(2分) 

①可爱者甚蕃 ( ) ②亭亭净植( ) 

12.下列句中加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陶后鲜有闻 芳草鲜美 B.香远益清 清荣峻茂 

C.中通外直 指通豫南 D.陶后鲜有闻 此人一为具言所闻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4解释“之” 

①水陆草木之花 之: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之: ③无丝竹之乱耳之: ④何陋之有 之: 

15、《爱莲说》作者通过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进而以花喻人,揭示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16、写出莲花的别称二个以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课堂探究

2、语气如: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的“之”在这里没有实际意义,只是有舒缓语气的作用,应轻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是作者抒发自己志向的一句,应用慨叹的语气来读,而“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则是对世人追求富贵之风的一种鄙夷,应用讽刺的语调读。

“菊之爱”一句,有惋惜的意思,陶渊明虽不同于世人,但是和作者的喜好也不尽相同,作者认为只有像莲花这样“出污泥而不染”才是真正的君子,因此对“菊之爱”一句应该读出惋惜的语气。

第二段的“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是肯定句,应读出肯定的语气,后面的“莲,花之君子者也”是强调的语气,应比前两句读得重一些。

4、主旨句:莲,花之君子者也

5、生长环境: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可亵玩焉。

体态香气: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风度气质: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不孤高自傲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通达事理,行为方正;不攀附权贵

香远益清--美名远扬

亭亭净植--志洁行廉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仪态端庄令人尊重

6、菊:品格高洁超凡脱俗--正衬

牡丹:贪慕富贵追逐名利--反衬

7、运用了以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抒发了作者不慕名利高洁傲岸的节操

反馈检测参考答案 

1、《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是北宋时著名的哲学家,“元公”是他的谥号。 

2、《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爱莲 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草木之花为莲的总陪衬,以菊花和牡丹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 

3、《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4、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5、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6、“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7、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8、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作者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摹名利的生活态度,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9、本文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但并不孤高自许。但在我们生活中常听到人们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怎样看待这两种观点的呢? 

答:言之成理即可。例如:同意第一种观点,只要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即使身处恶浊的环境也能独立不移。 

10、《爱莲说》在写作方法上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11、文中对莲花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通过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进而以花喻人,揭示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品质。 

12、“独爱莲”,“独爱菊”两个“独”字,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生活态度? 

答:表现出他们遗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同时又相对表明周敦頣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 

13、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者赞扬的莲花的高贵品质。 

答:正直、通达、庄重、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清高而美名远扬。 

11.①多(0.5分)②树立或立(0.5分)12.D(2分)13.对于莲花的爱好(0.5分),像我g 样的还有什么人呢(0.5分)对于牡丹的爱好(0.5 分)人该是很多了(0.5分) 1⑷①的 ②助词,起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可不译 ③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可不译 ④助词,在这里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无实义 

15不慕名利、洁身自好 

16荷花、芙蕖、水芝、水芙蓉、菡萏

 

gjw

[《爱莲说》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相关文章:

1.八年级上册英语人教版课件

2.《爱莲说》原文及欣赏

3.爱莲说优秀教案

4.爱莲说教学课件

5.《爱莲说》教学课件

6.《爱莲说》教师用的课件

7.爱莲说课文教案

8.《爱莲说》原文及翻译

9.爱莲说教学的课件

10.爱莲说原文翻译及作者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