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文言文复习 中考复习(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发布时间:2016-9-24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一、文学常识

1、孟子,名轲,字子舆,邹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被尊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孔孟”并称。孟子提出了“仁政”的思想和“民贵君轻”的主张。孟子还主张“性善”论。

2、《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现存七篇。是儒家经典之一,“四书”之一。《孟子》在先秦散文中独具风格,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

二、背诵课文(略)

1、分析家认为,美国对外武力干涉他国内政的战略已呈“失道者寡助”之势,而中国“和平崛起”的外交战略正呈“得道者多助”之势。

三、句读停顿(略)

1、入 / 则无法家拂士,出 / 则无敌国外患

2、环而攻之 / 而不胜

3、是 / 天时不如地利也

4、必先苦 / 其心志

5、人恒过 / 然后能改

6、困于心衡于虑 / 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 / 而后喻

四、字词解释

1、通假字

①“畔”通“叛”,背叛 (亲戚畔之) 

②“曾”通“增”,增加 (曾益其所不能) 

③“衡”通“横”,梗塞,不顺(困于心,衡于虑)

④“拂”通“弼”,辅佐 (入则无法家拂士)

    2、一词多义

①之:三里之城 / 七里之郭 / 封疆之界 / 山溪之险 / 兵革之利 / 畎亩之中 / 版筑之间 /

鱼盐之中(助词,的) 

环而攻之而不胜 / 委而去之(代词,代它,城) 

亲戚畔之 / 天下顺之(代词,代他,“失道”者、“寡助之至”的人) 

寡助之至 / 多助之至(动词,到) 

天下之所顺 / 亲戚之所畔 (主谓之间,不译)

②而:委而去之 /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表承接) 

夫环而攻之(表承接,一说修饰)

攻之而不胜 / 然而不胜者(表转折)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表并列) 

③于: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从)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到,一说在)

困于心衡于虑 / 征于色发于声(在)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由于,因为)

④有:必有得天时者矣(是,一说不译)

      故君子有不战(要么)

⑤国: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国防)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家)

3、古今异义

1、池非不深也:护城河(古);水池,池塘(今)。

2、城非不高也:内城(古);城市(今)。 

3、亲戚畔之:内外亲属(古);与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缘关系的家庭及其成员(今)。

4、委而去之:离开(古);到(今)。

5、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这(古);判断词,是(今)。

6、舜发于畎亩之中:起,被任用(古);出发,发现(今)。

五、翻译全文(略)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3、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5、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6、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7、得道多者助,失道者寡助。

8、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六、内容理解

(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是什么?--天时、地利、人和。

2、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三里之城……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论述了哪两方面的内容?

点拨:①论述天时不如地利。②论述地利不如人和。

4、用“三里”、“七里”的目的是什么?“环而攻之”说明了什么?

点拨:极言城小,容易攻打。“环而攻之”说明了攻势之大。

5、“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小易攻,“然而不胜”,说明守城和攻城双方各占什么条件?说攻城一方失利的目的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道理)?

点拨:守城方占地利,攻城方占天时。说明“天时不如地利”。

6、“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以双重否定排比句表明守城一方城高、池深、武器装备精良、粮食充足,但“委而去之”,这说明守城、攻城双方各占什么条件?说守城一方失利的目的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道理)?

点拨:守城一方占地利,攻城一方占人和。说明“地利不如人和”。

7、“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连用双重否定排比,起到什么什么作用?强调了什么?三个句子的顺序为什么不能颠倒?

点拨:作用是增强文章的语势,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召力。强调地利不足恃,只有“人和”才可以“域民”,“固国”,“威天下”。三句是按照治国顺序排列的,是递进关系,必须将前一个事情做好,才可能做好后面的事。

8、全文的主旨句(结论句)是什么?--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9、文中的“君子”指什么样的人?--得道(施行仁政)的多助之君。

10、君子“战必胜”的结果说明了什么?--人和最重要(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11、本文体现出的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

点拨:人和是战争胜利的重要条件,君主只有施行仁政,才能取得民心,巩固天下。

12、孟子认为怎样才能“得道”?“得道”的结果怎样?

点拨:施行“王道”,即仁政。结果是能得人和,取得广大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战必胜”。

13、孟子写本文的目的是讲战争吗?

点拨:不是。是借助战争讲民心向背,论实施仁政的重要性,突出君主如何治国。

14、第一则采用了总起-分承-最后总结的结构方式,即总分总。

15、全文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点拨:举例论证--列举战争中“攻城”、“守城”的事例作为例证。

类比论证--以战争中的事例作为例证,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类推出治国的道理。

16、“人和”与下文中的哪些词语的意思是相照应的?--即“多助”、“天下顺之”。

17、得“人和”的实质是“多助”,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天下顺之”。

(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第一段运用排比句列举事实,这些人物的共同点是什么?列举人物的目的是什么?

点拨:都经历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大业。目的是以事实证明只有经历艰难困苦的磨炼才能成就大业(逆境造就人才),从而证明“生于忧患”的道理。

2、“是人”指什么人?作者由列举的历史人物写到“是人”,这是什么顺序?

点拨:指像上文所列举的经历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大业的人。采用了从个别到一般的顺序。

3、作者在第一段列举事实之后,以“天将降大任于……”一段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点拨: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和行为等方面都经受一番艰难困苦的磨炼。

4.第一段的内容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点拨:先列举事实,再从事实中归纳出作者的基本观点。

5、人经受一番磨练的目的是什么?(原文回答)

点拨:“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使其内心惊动,性情坚韧,原来所没有的才能得以增长,从而担当起上天下达的重大担子。)

6、造就人才的客观(外部)条件是什么?

点拨: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艰难困苦的磨炼)

7、造就人才的主观(内部)条件是什么?

点拨:困于心,衡于虑。(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经历一番艰苦的思想斗争)

8、“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说明了什么道理?

点拨:人处于困境能激发斗志。

9、“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句论述了什么道理?怎样理解这句话?

点拨:论述了“死于安乐”的道理。这句针对国君提出,意思是说如果国内没有执法严格、敢于直谏的臣子,国君就会胡作非为;外面如果没有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国君就会耽于安乐。这样,国家常常会灭亡。

10、文中由个人升华到国家,论证“死于安乐”的道理的句子是什么?

点拨: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1、第一段和第二段分别论述了什么?

点拨:第一段侧重论述“生于忧患”,第二段侧重论述“死于安乐”。

1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3、全文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归纳论点,得出结论。

14、全文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点拨:举例论证--列举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等历史上六个著名人物从卑微到显贵的事例。

类比论证--从个人事例说起,在得出“困境出人才”这个观点后,转到统治者治国上,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事业的因素相仿。

对比论证--从正反两方面论证经过磨炼的益处,说明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国无忧患易遭灭亡的道理。

14、在论证结构上,采用的是先分后总的结构方式。

15、从行文上看,文章中哪句话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点拨: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七、中心思想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论述了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表明作者实行“仁政”的政治主张。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论述逆境对人才成长、国家兴衰的重要性。

八、课外拓展

1、生活中要做到人和,必须坚持怎样的原则?

点拨:谦虚真诚,与人为善;心系他人,团结友爱;摈弃私欲,胸襟开阔;明白事理,辨清是非。

2、《三国演义》再现了群雄逐鹿、三国鼎立的历史画卷,以本文道理分析三国各占怎样的优势?

点拨:魏占天时,吴占地利,蜀占人和。

3、结合本文,谈谈中学生为迎接时代赋予的使命应作好怎样的准备。

点拨:作为中学生,担负着将来建设国家的重大使命,要承担起这一历史赋予的重任,就必须抛弃物质、精神上的各种享受,勇闯困境,磨炼自己的意志,有起百折不回的信心、勇气和力量,为将来报效国家打下坚实的基础。

4、有人说,现在生活条件优越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已经失去了意义,请谈谈对此观点的看法。

点拨:这一观点不正确。越是生活条件优越,越要居安思危。一方面,优越的条件容易使人懒散、堕落、不思进取。另一方面,即使在优越的生活中,也会有各种各样的挫折,要想战胜这些挫折,必须树立忧患意识。其三,经历过困境的人,才干会得以增长,这会提高他应对各种复杂多变的客观世界的能力。所以,生活条件优越与树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意识并不矛盾。

5、关于孟子的名言

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百姓最为重要,土地神谷神为次要,君主为轻)

②尽信书,不如无书

③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④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⑤仁者无敌。 

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⑦人皆可以为尧舜。

⑧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⑩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⑾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济)天下。

6、请写出与“人和”有关的名言警句或事例、成语

①二人(兄弟)同心,其力断金。

②家和万事兴

③众人拾柴火焰高

④团结就是力量

⑤人心齐,泰山移。

⑥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⑦秦王朝施行暴政,使“天下苦秦久矣”,导致陈胜吴广起义,秦王朝灭亡。(反例)

⑧鲁国在长勺之战中能以弱胜强的先决条件,就是做到了取信于民。(正例)

⑨成语: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同舟共济、同心协力 / 孤掌难鸣

7、勉励人们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的名言警句或典型事例

①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②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

③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带领义军打进北京城,志得意满,终致失败。

8、请摘录一个逆境磨炼人才的典型事例或名言警句

①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②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九、习题训练

鱼我所欲也

 

一、        基本知识掌握

1.    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上》。论述了在人生的道路上,会面临许多抉择,要以“义”为重,为了维护它,要不惜“舍生取义”。

2.    本文气势磅礴,感情强烈,生动活泼,体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个性,表现了他雄辩、善辩的才华。主要运用了排比、比喻、对比、对仗的手法,在论证方法上,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相结合。

二、        文言词语积累

[欲]想要、需要。[舍]放弃。[生]生命。[义]大义,正义。[甚]超过、胜过。[于]比。[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有苟且偷生的意思。苟,苟且。[恶(wù)]讨厌,憎恨。[患]祸患,灾难。[辟]通“避”,躲避。[如使]假如,假使。[由是]用这样(的手段)。由,用。[是故]因此。[独]仅。[心]指思想认识。[丧]丧失,丢掉。[箪(dān)]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豆]古代一种木制的盛食物的器具。[呼尔]轻蔑地、呵斥地,形容没有礼貌地吆喝。[与]给。[蹴(cù)]用脚践踏。[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屑,认为值得。[万钟]这里指高位厚禄。钟,古代的一种量器。[辩]通“辨”,辨别,[礼义]这里指道德规范。[加]这里指好处。[奉]侍奉。[穷乏]穷困。[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与]通“欤”,语气助词,相当于“呢”。[乡]通“向”,从前。[已]停止,放弃。[本心]本性,天良。

三、        阅读理解与运用

1.  作者开头写鱼和熊掌的目的是什么?

以鱼和熊掌为喻,引出论点“舍生而取义”。

2.“鱼”和“熊掌”各比喻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鱼”比喻“生“,“熊掌”比喻“义”。以比喻引出论点,化抽象为具体,深入浅出。

3.  作者是怎样正面阐述自己的观点的?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辞也。”

4.“甚于生者”和“甚于死者”各指什么而言?

“甚于生者”指“义”;“甚于死者”指“不义”。

5.从第一段看,作者为什么可以“舍生”并不去做“不义”之事?

因为作者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厌恶的有甚于死亡的。所以他为了“义”可以“舍生”;即使死掉也不做“不义”之事。

6.  作者是怎样从反面申述观点的?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而这为生而无所不为的卑鄙无耻的做法,对于一个“所欲有甚于生”“所恶有甚于死”的人来说是不能容忍的。

7.  第一段作者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8.为什么“贤者能勿丧”?

“义”是充塞天地之间的正气,无处不有,但面临生死考验时,贤者能固守“义”,而其他人做不到。

9.  第一段作者采取的论证方法是什么?

比喻论证、道理论证。

10.第二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举了哪两个事例?目的是什么?

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1)行路人、乞人不受“嗟来之食”的正面事例;(2)“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俸禄的反面事例。目的是说明“义”的重要性,从而论证了“舍生取义”这一中心论点。

11.在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箪食,一豆羹”关系人的生死时,“行道人”和“乞人”为什么“不受”?举这一事例有什么作用?

“不受”的原因是有“羞恶之心”,认为“义”重于“生”。

作用是通过事实证明“非独贤者有是心,人皆有之”,并衬托出“万钟而不辩礼义而受之”的错误。

12.“万钟”、“一箪食、一豆羹”、“义”三者哪一个更重要?

“万钟”指位高禄厚,是身外之物;“一箪食物,一豆羹”决定的是生命,它比“万钟”更重要。但二者与“义”比起来,“义”最为重要。

13.说明“乡为……今为……是亦不可以已乎?”这一句式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

综合运用了排比、对比、反问的修辞方法,写出了一些人在穷困危急的情况下可以拒绝别人的施舍,而在和平安宁的社会环境中却见利忘义的事实,摆出同一人今昔判若两人的表现,突出了这种现象的严重性,引人深思,表达了孟子对这种做法的坚决否定,从反面说明了“万钟”亦不应受之,应以“义”为重,再次印证了“舍生取义”这一中心论点。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雄辩力量。

14.那些“万钟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人当初宁可饿死也不愿受辱,现在却为了身外之物而不顾廉耻,孟子认为这是什么原因?

“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认为,这种人原来也有舍生取义之心,后来因为贪求利禄而丧失了。

15.“此之谓失其本心”的“本心”指什么而言?有的人为什么会失去“本心”?

“本心”是“我固有之”的“羞恶廉耻”之心,即“义”--“善”的 本性。人失去“本心”的原因是“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即贪恋身外之财,为自己谋取私利。

16.本文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

    “鱼”和“熊掌”;“生”和“义”;“重义轻生”的人和“贪利忘义”的人;不食“嗟来之食”的人和“万钟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人。

17.文中“乡为……今为……”作对比,摆出一些人今昔的不同做法,结合实际谈谈孟子所列举的事例的代表性及其意义。

    有些人在民族存亡和革命危难之际,能够宁死不屈,舍生取义,而在革命成功、天下太平之际,却不顾廉耻、不择手段地追逐名利,甚至违法乱纪为亲戚朋友谋取私利,这就是“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他们确实丧失了原来的立场和品德。这些现象在今天仍存在于某些领导、干部身上。文章不但对当时的贪官污吏有揭露和批判意义,而且也提醒后人要时刻警惕和反省自己,不要贪图爵禄而做不合礼义的事情。

18.历史上许多志士仁人把舍生取义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对国家和民族做出了贡献。举例说明。

南宋文天祥被俘,面对元统治者的威逼和利诱,宁死不屈,写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言壮语,并写出气壮山河的《正气歌》。

   曹刿论战

一、基础知识掌握

1.本文选自《左传》。《左传》旧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做,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是根据鲁国史料编写的编年体史书,保存了我国自公元前722年以后二百多年间的许多史料,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

2.本文记叙了齐鲁长勺之战的全过程,通过曹刿和鲁庄公的关于战争问题的对话,阐明了弱国在对强国战争中应采取的战略战术原则,即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后发制人,作战中要掌握战机、详察敌情等。

3.本文的特点是“记言”,剪裁得当。以“远谋”为线索组织材料;并使用对比手法,以鲁庄公的“鄙”,突出了曹刿的“远谋”,从而塑造了军事家曹刿的形象。

二、文言词语积累

(一)常规词语

【我】指鲁国。【肉食者】吃肉的人。指居高位、得厚禄的人。【谋】谋划。【间(jiàn)】参与。【鄙】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远谋】深谋远虑。【安】有“养”的意思。【弗】不。【专】个人专有。【对】回答。【惠】恩惠。【牺牲】指猪、牛、羊等祭品。【帛(bó)】丝织品。【加】虚报。这里指以少报多。【信】实情。【孚】为人所信服。【福】赐福,保佑。【狱】案件。【虽】即使。【察】明察。【情】(以)实情判断。【忠】尽力做好本分的事。【属】类。【鼓】击鼓。【败绩】大败。【驰】驱车(追赶)。【轼】古代车子前面的横木。【逐】追赶,追击。【既】已经。【克】战胜。【故】原因,缘故。【再】第二次。【衰】减弱。【竭】尽,消失。【盈】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测】推测,估计。【伏】埋伏。【靡(mǐ)】倒下。

(二)通假字

【徧(biàn)】同“遍”遍及,普遍。

(三)一词多义

【从】①听从(民弗从也);②跟从(战则请从)。

(四)成语

【一鼓作气】(成语)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后比喻鼓起干劲,一口气完成。

【辙乱旗靡】后形容军队溃败混乱。

三、阅读理解运用

1.表明对话背景的句子是:齐师伐我;公将战。

2.反映人民对统治阶级的态度的话语是: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3.表明全文线索(纲,文眼)的词语是:远谋。

表明曹刿请见的原因的句子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4.曹刿认为作战的先决条件是:政治上取信于民。

5.“取信于民”在文中是指: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6.分析鲁庄公“鄙”的表现。

战争前:“将战”--轻率;前两次答语--将战争胜利寄托在臣子支持、神灵保佑上,目光短浅。战争中:“将鼓”“将驰”--不察敌情,急躁冒进;战后:“问其故”--胜不知因,平庸。

7.分析曹刿“远谋”的表现。

战前启发鲁庄公认识取信于民的重要性,战中掌握战机、详察敌情、后发制人;战后总结经验。

8.证明曹刿指挥正确的句子是:齐师败绩;遂逐齐师。

9.曹刿认为反攻的有利时机是:彼竭我盈之时。

10.表明曹刿必待“齐人三鼓”而后“鼓”原因的句子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

11.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后才追击原因的句子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12.评价鲁庄公其人。

鲁庄公是平庸的国君,他把战争胜利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的保佑上,说明他目光短浅,在战争上无能;他急于迎战,又说明他军事上无知;但在曹刿启发下终有所悟,在作战中听从曹刿的正确指挥,说明他与一般昏君有别。

13.怎样评价曹刿其人?

有远见卓识,临危不乱,胸有成竹,从容不迫,有卓越的军事才能。

14.大凡高瞻远瞩者都注重人民的作用。举例说明。

李世民说:“民,水也;君,舟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这些都说明人民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作为封建社会的君主应时刻为人民着想,以人民疾苦为念,取得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巩固天下。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所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执政为民。

15.浅谈曹刿战略思想的现实意义。

曹刿强调弱国在对强国战争中应采取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知己知彼、后发制人的战略战术原则,在现代战争中仍然适用。取得人民的支持是取胜的先决条件,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才能克敌制胜。这已经被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所证明。

16.写出古代以少胜多的战例。

赤壁之战、官渡之战、淝水之战。

17.文中曹刿的形象,令人钦佩,写出中国历史上你最崇敬的一位爱国将领,并写出评价。

邓世昌,奋勇抗日,壮烈殉国。

林则徐,不畏洋人,虎门销烟。

 

刘益波

[九下文言文复习 中考复习(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相关文章:

1.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课件

2.九年级历史复习教案

3.人教九下文言文翻译

4.九年级的诗歌复习课件

5.2017中考赵普文言文复习

6.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7.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我爱这土地》教案

8.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谈生命》教案设计

9.年级语文下册复习题

10.九年级语文课件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