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进贾府》学教案(人教版高二必修教学案例)

发布时间:2017-10-21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学习目标  : 1、点评林黛玉、贾宝玉和王熙凤。   

2、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各种方法

教学重点: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各种方法

教学方法:引导-- 讨论--点评--运用

教学内容和步骤: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一、点评林黛玉     

问题一:作者用不同人物的眼光,很有层次地刻画林黛玉的音容笑貌、神态风度,使林黛玉的形象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找出描写林黛玉外貌的句子并点评。

①众人眼里的黛玉: “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

②王熙凤眼里的黛玉:“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③宝玉眼里的黛玉:“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胃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师:学生通过这些内容,可以归纳黛玉的外貌特征。 

   身体孤弱、多病(众人);容貌标致,气派不凡(王熙凤);弱不禁风,多愁善感,美丽多情,姿容俊逸,极富神韵(宝玉)。 

问题二:黛玉进贾府“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表现在哪些地方?

 归纳:①贾母一见黛玉,疼爱得了不得,“一把搂入怀中大哭”,并不计较礼节,可是待众人慢慢解劝住了,黛玉还是补行了拜见的礼节。见了迎春姐妹三个,也“忙起身迎上来见礼”。   

  ②听到后院有笑声,听到“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心里觉得那人“放诞无礼”,只是不说,见了面还是“连忙起身接见”,称呼上也非常小心。外祖母说:“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她知道外祖母可以开玩笑,自己可随便不得,待明白过来,“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   

  ③贾赦没出来见面,只是让人回话,因为回的是大舅舅的话,黛玉忙站起来,一一听了,恭肃如此。大舅母苦留她吃饭,黛玉笑着推辞:“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望舅母容谅。”作者给黛玉安排的辞令,丝丝入扣,不正面否定长辈的话,而是先表感激之情,再说原因,让长辈自行取消前议。   

  ④连一个位子,黛玉也处处小心,无论在王夫人处,还是在贾母后院吃饭,黛玉都十分推让。   

  ⑤“黛玉见了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过来”,饭后漱口,跟着漱口,吃茶,跟着吃茶。   

  ⑥黛玉回答贾母:“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当宝玉问她可曾读书时,黛玉只说:“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可见黛玉已经意识到先前实话实说有不谦之嫌,马上留意改口。黛玉的言谈举止,表明其教养非同一般。   

  小结:对黛玉语言和动作的描写,处处表现她“步步留心,时时在意”,谨小慎微的态度,表现她“寄人篱下”的心境。黛玉“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只好依傍外祖母。她有很强的自尊心,也有很强的自卑感。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黛玉的性格-- 

    多疑、自尊自重、谨言慎行。这种心理和行为,是她孤单的身世和寄人篱下的处境造成的。

归纳总结:

欣赏方法提示一:我们在欣赏人物时,要善于透过人物的肖像去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欣赏方法提示二:由表及里,透过人物言行认识人物思想性格。

欣赏方法提示三:要从分析环境入手,看人物命运与思想性格之所以如此的社会原因。 

黛玉形象:林黛玉是一位美貌多情、体弱多病、孤傲自尊女子。

二、点评王熙凤  

王熙凤性格鲜明,请你结合文本根据上面的鉴赏方法点评王熙凤的形象。   

②对肖像的描绘:

   特别的服饰:珠光宝气--暗示她的贪婪与俗气,从侧面反映了她内心世界的空虚。

   特别的容貌:“三角眼”“吊梢眉”--“粉面”“丹唇”,表现她美丽的外表下隐藏着刁钻与狡黠的本性。

   ③见林黛玉时的言行:

   “天下真有这样标志的人物”“嫡亲的孙女”“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该打,该打”--善于奉承,随机应变。

   ④回王夫人话:

   充分表现了她果断能干的才能与善于机变逢迎的本领(这正是她赢得欢心,成为掌权人的原因)

小结:王熙凤形象:王熙凤是一个精明能干、惯于玩弄权术的人。其为人刁钻狡黠、善于阿谀奉承、见风驶舵、笑里藏刀。(展示王熙凤肖像画)

    心有灵犀一点通

三、 贾宝玉

问题一:林黛玉与贾宝玉未见面以前,她了解到的贾宝玉是什么形象? 

提示:王夫人的介绍,贾敏的介绍都不是什么好印象:她们都是从维护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出发来判定贾宝玉的。在王夫人和林黛玉母亲的眼里,贾宝玉的一切行为都与封建正统思想格格不相容的,他是封建阶级的一个叛逆,更是一个受到贬斥的人物。但由于他受到贾母的宠爱,在贾府居于无人敢管的地位,所以成了一个特殊人物。

问题二:要求同学结合注解理解《西江月》二词的深层含义,然后谈课文初步表现了贾宝玉的什么性格特征?  

  《西江月》词对贾宝玉的品行,性格作了恰当的概括。这两首词似贬实褒,表面上是用世俗观念批判贾宝玉,而实际上却是贾宝玉叛逆性格的写照:贾宝玉不愿受封建正统思想束缚,怕读圣贤文章,不去追求功名利禄,“不通世务”,尽管受到“世人诽谤”,却我行我素。他不顺从封建统治者对他的要求,也不安于他们所规定的本分,对于这样一个人,从封建统治阶级来看,当然是“于国于家无望”的不肖子孙!这正是作者用正文反作的方法对贾宝玉的赞颂。

  问题三: 林黛玉与贾宝玉见面以后,她对贾宝玉的印象是什么?

        这时的林黛玉有一个心理变化过程,那就是,先疑而后惊。“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这几个字,正是十分准确地写出了林黛玉心中对贾宝玉的默默情怀。

四、  拓展:1、如果是你,林黛玉和王熙凤你更欣赏谁呢?。

五、我的收获:

 

彭秀丽

[《林黛玉进贾府》学教案(人教版高二必修教学案例)]相关文章:

1.高二语文《林黛玉进贾府》教案

2.人教版必修三《劝学》教案

3.林黛玉进贾府歇后语

4.人教版高一必修《故都的秋》教案

5.高二《劝学》教案设计

6.高二语文《劝学》教案

7.高二语文必修3诸子喻山水教案

8.人教版必修三《劝学》说课稿

9.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教案

10.人教版高一必修《荆轲刺秦王》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