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叠词(人教版选修备课资料)

发布时间:2017-11-28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话说叠词

不少散文作家在散文写作中喜用叠词,可谓形成了一种"叠词现象"。

     叠词又叫"迭音词"、"迭字"、"重言"、"复字"。它是将相同音节重迭起来使用以加强描写效果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套用一种文雅点的话说真可叫如鸣佩环。细考叠词的来历,真说得上是源远流长。资格老而有文献记录的首先是《诗经》,翻开《诗经》,第一个跳入眼内的即是"关关睢鸠,在河之洲"。《关睢》,"关关"即状摹雌雄二鸟相和答的声音的叠词。至于"采采苤苜,薄言采之。采采苤苜,薄言有之。……《苤苜》(周南)全篇使用8个"采采"的叠词,一一推出了劳动过程中采摘苤苜的连续镜头。还有装饰的叠词,如"翘翘错薪,言刈其楚。"《汉广》(周南)“习习谷风,以阴以雨,”《谷风》( 风),或状其众多之貌,或言其和谐之状,总之,如前所述,这样状音绘形描写动作的叠词散见《诗经》之中,如彩线织衣。用得成功而予人深刻印象的还有"言笑晏晏,信誓旦旦。"《氓》(卫风),"风雨潇潇,鸡鸣膠膠。"《风雨》(郑风),"青青子矜,悠悠我心"。《子矜》(郑风)。"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采薇》。叠词究竟不是哪个的专利品,这之后,叠词以其卓异的表现力,悦耳的音乐性进入了《楚辞》,如"謇謇、缡缡、冉冉、菲菲、曼曼、縂縂、剡剡、翼翼、邈邈、婉婉",这一则丰富了叠词语言,扩大了使用范围,二则在诗篇中增加了描形绘貌抒情的表现力。如果细心一点加以研究的话,就会发觉屈原《楚辞》中叠词的使用,到底不如《诗经》中用得那么随便自然,这大概是因了文人惯于字斟句酌、咬文嚼字的缘故,他在《湘君》中写道"石濑兮浅浅,飞龙兮翩翩","石濑"对"飞龙","浅浅"对"翩翩",颇近似于后来的对偶,也可以说是对偶的雏形吧,上下两个叠词可算是工整的了,可就在工整中失却了几多的自然,《河伯》中"波滔滔兮来迎,鱼隣隣兮媵予"亦此。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屈原使用叠词也显现出了他非同凡俗的创造性,他在《哀郢》篇中抒发他沉郁忧戚的爱国感情时写道:望长楸而太息兮,涕淫淫其若霰……惨郁郁而不通兮,蹇侘 而含戚……忠湛湛而愿进兮,妒被离而鄣之。彼尧舜之抗行兮,瞭杳杳而薄天……"。这里他把原来简单的叠词AA式(如采采、坎坎)创变而为ABB式(惨郁郁、忠湛湛),这不仅扩大了叠词的使用形式,丰富了其表现力,也为后世的骚人墨客提供了语言驱遣的宝贵借鉴。

说到这里,值得探讨的是,叠词的使用到底是诗先于文呢,还是文先于诗,还是诗文并举,互融互通呢?我们还是先看看文吧!历史的年轮转到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文化史上出现了一个伟大人物,如北斗映空,他就是集哲学家、伦理学家、文学家一身的庄子。"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庄子的思想体系博大精深,而表现庄子的语言文章自然也就渊深莫测。后来人们在研究庄子后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称他为古代语言文字的巨匠,在他的著作中,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汉语的词汇,这包括了古代单音词的推进,双音词的创造。《辞海》收庄子创造或有独特涵义双音词字条目169条,其中联合式、偏正式结构的词汇不说,就重叠式双音词就蔚为大观,如刻画人物心理状态所用的就有役役、徐徐、淳淳、剪剪、俞俞、调调、儃儃、窃窃、数数、局局、搰搰、捲捲、啍啍、噭噭、苍苍等,由此看来,庄子对叠词的使用和创造,无论是从先秦诸子这个横座标来看,还是从中国文学史这个纵座标来看,都可以说是开了后世文章之先河罢。由此看来,叠词的使用先前还是诗先于文,由诗而文的了。后人曾精辟地评价了先秦时期的诗文,说是后世之说,其流皆出于其源,后世之文,其体皆备于其时。那么也可以这样看古代从汉到明年间诗文叠词的使用,可谓是这一时期的流光余绪了。汉乐府且不说吧,被刘勰赞誉为"五言诗之冠冕"的五言诗,在承传《诗经》精神的同时,在汉代文人的雕章琢句下,有些刻意地玩弄叠词的文字技巧,请看颇负盛各的《青青河畔草》和《迢迢牵牛星》:

青青河畔草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牗,娥娥

红粉装,纤纤出素手,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荡子行不归,

空床难独守。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

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復几许;盈盈一水间,

脈脈不得语。

    这两首诗分别使用了那么多叠词,固然有其精当传神状物入

微之妙,但毕竟显得有些装饰过重,花多眼乱之虞。还有李清照

的《声声慢》,劈头一句,连用7个叠词,一反前例,匠心独运,

把孤独寂寞凄清悲怨、悱恻的思绪合盘托出,但仍显人工雕琢之

矫饰。这段时间,叠词或入诗,或入文,可谓诗文并重,互通互

融。有一例可以说明,成书于明的《金瓶梅》,籍了不少叠词把

潘金莲的美貌摹写得何等细腻逼真,把西门庆操办李瓶儿的丧事

渲染得何等排场显赫,其文是这样的:

   一、但见他黑鬓鬓赛雅翎的发儿,翠弯弯的新月的眉儿,清

冷冷杏子眼儿,香喷喷樱桃口儿,直隆隆琼瑶鼻儿,粉浓浓红艳

腮儿,娇滴滴银盆脸儿,轻   花朵身儿,玉纤纤葱枝手儿,一捻

捻杨柳腰儿,软浓浓白面脐肚儿,窄多多尖越脚儿,肉妳妳胸儿,

白生生腿儿。

   二、和风开阡陌,细雨润芳尘。东方晓日初升,北陆残烟乍敛。

咚咚咙咙,花丧鼓不住声喧。叮叮  ,地吊锣连宵振作,名旌招飐,

大书九尺红罗。起火轩天,中散半空黄雾.狰狰狞狞,开路鬼斜担金

斧。忽忽洋洋,险道神端秉银戈。逍逍遥遥,八洞仙龟鹤定,窈窈窕窕,

四毛女虎鹿相随.地吊鬼,晃一片锣筛.烟火架,迸千枝花炮。热热闹闹,采莲船撒科打诨。长长大大,高撬汉贯甲顶盔。清清秀秀……

中国的诗文绵绵延延到了"五四"时期,"五四"反帝反封建旗帜下汇集了一批文化战线上的闯将和诗文变革的先驱。朱自清自然要算一个。朱自清先以诗知于世,后以散文扬名于世.这个幼年受到严格的古典文学传统教育的诗人、散文作家,在学习吸取传统文化精华的同时,也自觉而创新地把叠词的运用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他一九二一年写的一篇最早的抒情散文里这样写道: 大约也因那漾漾的雨,园里没了浓郁的香气。涌涌的东风只吹来一缕饿了似的花香;夹带些潮湿的草丛的气息和泥土的滋味。

    以语言论,"漾漾""涌涌"实在是用得冷僻而生硬.这也难怪,学生

的描红习字毕竟显得稚拙一些。须知,这篇文章比他的代表作"《背影》"早四年,比《荷塘月色》早六年多,比他成名作《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早两年,比《匆匆》一文早四个月。由自发走向自觉,由生硬趋于娴熟,这总要算是文学创作的一个法则吧。客观而论,朱自

清散文叠词的使用,《歌声》算生而不熟,《匆匆》,《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算半生半熟,《春》、《绿》、《荷塘月色》算由生至熟。后人有评《匆匆》一文叠词的运用说,《匆匆》叠词的运用使它的语言具有节奏美。阳光是"斜斜"的,它"轻轻俏俏"地挪移,"我""茫茫然"旋转,时间去得"匆匆",它"伶伶俐俐"跨过……这些叠词的运用,使其不仅达到视觉的真实性,而且达到听觉的真实性,即一方面状客观之事,一方面又达主观之情,现实的音响引起诗人情绪的波动,通过语言的音响表现出来,情和景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我们还可看到诗人叠词自然匀称地分布在各句中,以显出它的疏隐绵远的节奏来,这恰合了作者幽微情绪的波动。确实,朱自清的散文把叠词使用推向一个极致。在他的散文里,叠词使用是丰富且变化的,有AA式(斜斜、脉脉、偷偷、微微、嫩嫩、绿绿、嗡嗡、密密、松松、滑滑、薄薄、嫋嫋、森森、垂垂、黯黯、缕缕、疏疏、闪闪、油油、渺渺)ABB式(如郁丛丛、绵软软、阴森森、轻俏俏、黑沉沉、碧阴阴、黑漆漆、热蓬蓬、羞答答),还有AABB式(如轻轻俏俏、伶伶俐俐、富富丽丽、模模糊糊、渺渺茫茫、朦朦胧胧)ABAB式(抖擞抖擞、舒和舒和)AAB式(茫茫然、欣欣然、飘飘然)二是修辞作用体现充分。在他的散文中叠词使用既做到了绘形摹色,形象鲜明,摹拟音响,如临其境,又做到了突出词义,渲染感情,协调音节,和谐动听。

  三四十年代散文作家朱自清如此,该说说六十年代和这之后的

新锐散文作家了。

  六十年代名噪一世的散文作家杨朔算是追摹朱自清的吧,或者

也可以说他们在营构"诗意散文"上是一脉相承的。既如此,杨朔在散

文语言的运用上是传统主义,也就是说他认真学习吸取古代诗文的

写作技巧,包括语言使用(叠词运用)的技巧,朱自清予他散文语

言叠词使用技巧至少说不无启蒙和裨益,虽然后来人们论及他的散

文箍上了政治说教和模式化、雷同化流弊的箍子。关于这一点,精

于散文理论研究的吴周文教授在他的《杨朔散文的艺术》中有所论

述。他说:大量地,得心应手地运用各种叠词,也是杨朔抒情语言的鲜明特色。从修辞来说,大量地运用排比和对句,可以增强抒情

的气势。对此,刘白羽,魏巍是谱熟和擅长的。对于豪放派的散文

作家来说,排比和对句可以从语言的外部形式美增强主观抒情的力

量,如前所说,杨朔的抒情是内向的,含蓄的,他不善于运用反比

和对句,而擅长于运用迭词,以此增强语言内在的抒情因素,使他

的语言更有含蓄,隐秀的艺术美感。吴周文教授在具体分析杨朔这

一语言使用特点后进一步强调说,值得注意的是,杨朔根据具体作品抒情的特殊需要,甚至打破形容词,动词重叠的规律和语言习惯,有时是自己制造了大量的叠词。如汹汹涌涌、萧萧瑟瑟、和和睦睦、懈懈怠怠、密密丛丛、稳稳重重、飘飘洒洒、错错落落、缥缥渺渺、溜溜跶跶以及翠盈盈、暗沉沉、晕忽忽、黄茏茏、瘦  、恶森森、扑落落、忽隆隆、机灵灵、绿森森、蓝蔚蔚等等。作者赋予这些叠词以一定的新义,加强语言的新鲜感;同时,以它们造成舒缓错落的语气,浓化的语言的抒情诗味。杨朔叠词的运用应了这样的话,世上有两个文字矿:一是老矿,一是新矿。老矿在书中,新矿在普通的语言中。次等的艺术家都是从老矿去掘取材料,惟有高等的艺术家则会从新矿中去攫取材料。杨朔正是善于从新矿中大量吸取口语中有生命力和表现力的叠词,如磨磨蹭蹭、和和睦睦、机灵灵、稳稳重重等,而使他的语言更感平易通俗,充满生活气息,具有质朴无华的美感。

  八十年代新锐散文作家贾平凹算是异军突起,他的第一本散文

集《月迹》以其言情之纯、文字之美一时引起广泛的好评。他以其满身的灵气从朱自清、杨朔中蜕化而出,他也染上爱使用叠词的嗜好。

请看他成名篇《月迹》的一段描写吧:

  我们就都跑出门去,它果然就在院子里,但再也不是那么一个

满满的圆了,尽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

儿亮的。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

勿庸赘言,"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这篇文章在表现童心的清澈透明、烂熳至真至纯上是高人一筹的,其意境的清幽、文字的秀媚、清淡是给人以纯朴清新的艺术享受的,但叠词的使用未免有些刻意做作而显雕饰的斧凿之痕了。比如"多多",既不合口语使用习惯和人物的口气,又在表意上显得突兀不自然熨贴。再下面所使用的"玉玉的,银银的"使人想到朱自清《春》中"嫩嫩的,绿绿的"叠词语言,"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自然引发我们对朱自清《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一文中"一眼望去,疏疏的林,淡淡的月,衬着蔚兰的天,颇像荒江野渡光景:那边呢,郁丛丛的,阴森森的,又似乎藏着无边的黑暗"句子的联想,干么一口气要一味地用那么多重叠词呢?难道还不显得像《青青河畔草》和《迢迢牵牛星》中叠词使用那样装饰过重、花多眼乱吗?物极必反,社会生活的散文写作中的道理同样如此,好在近年来贾平凹从诗意散文解脱而出走向社会写实的境界,其语言脱掉了早年叠词使用那样的脂粉气。

  说到这里,我这篇《话说叠词》的文章也应该打住,不然的

话,我也没避开叠词使用的大忌了。

 

林安福

[话说叠词(人教版选修备课资料)]相关文章:

1.化学选修3试题及答案

2.化学选修5试题及答案

3.英语科组备课总结

4.有关备课总结

5.英语学科备课总结

6.伤感的情话说说大全

7.化学选修3教学课件

8.地理选修三知识点总结

9.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

10.生物选修1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