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7-11-12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〇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萌发、次第、翩然、孕育”四个双音节词,掌握它们的词义;积累“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周而复始、草长莺飞”五个短语,并学会运用。  

2.了解物候知识,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  

能力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练习概括要点,逐步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  

3.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力,并学习运用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  

德育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培养他们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  

〇教学重点  

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初步概括内容┮点。  

2.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  

〇教学难点  

1.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  

2.概括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筛选提示性词语,进行全面概括。 

〇课时安排  

2课时  

〇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筛选主要信息,整体把握文意;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局部说明顺序,学习作者说明的技巧。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语言,“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列宁语)。我们人类通过语言输出信息,获取信息,服务于学习、工作、生活,人类社会才得以生存和发展。同时,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不能没有一个信息来源“大自然的语言”。大自然也有“语言”吗?它告诉我们人类什么?有什么意义?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介绍“大自然的语言”的说明文《大自然的语言》。 

二、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多媒体显示一年四季从春到夏到秋到冬的风景。声屏显示课文朗读。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  

2.教师提示需要积累的词语。  

翩然(piān)   孕育(yùn)    簌簌(sù)

载途(zi)     连翘(qiáo)     萌生(méng)

农谚(yàn)    纬度(wi)   悬殊(xuán shū)

侵害(qīn)     竺可桢(zhú   zhēn)   

草长莺飞(yīng)                     销声匿迹(nì)

 多音字:

载   zi  (登载) (转载)   (一年半载) 

     zài  (载重) (载人 ) 

翘   qiáo  (连翘)

     qiào (翘起来)

3.学生读课文两遍,然后根据要求,快速准确地筛选信息,整体把握文意。  

多媒体显示阅读要求如下:  

(1)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学生分头筛选信息,然后用课文中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

学生明确:  

(1)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  

(2)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  

(3)纬度、经度的差异、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  

(4)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学生阅读有困难的大概是第(4)题。教师可提示学生注意一些标志性词语,如“首先是为了……”“此外还有……”“对于……”“还可以……”“也可以……”“为了……”。这些标志性词语对信息的筛选、概括很有参考价值。  

三、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1.选两位同学划分段落层次,理清全文思路,并板示,其余同学评价。  

明确:第一部分(1~3段)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4~5段)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段)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四部分(11~12段)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选两位同学用自己的话概括介绍本文的说明顺序。  

明确:文章首先介绍物候学研究的对象,然后以具体事例说明物候学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接着谈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最后说明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作总结发言:通常采用的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逻辑顺序也就是事理顺序,如由一般到特殊,由主要到次要,由现象到本质、由简单到复杂。文章四部分内容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第一部分引出说明对象,第二部分对此作具体阐释,第三部分是第二部分的进一步深入,又是第四部分说明的基础。全文采用逻辑顺序,条理分明,介绍的物候学知识通俗易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精读课文6~10段,探究局部的说明顺序  

1.学生齐读6~10段  

2.提问: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能否调整(或互换)?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学生思考,同桌之间交流。  

明确:不能调整。这四个因素是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纬度影响最大,经度次之,高下差异又次之,古今差异最次。另外,纬度和经度是在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个因素是同一个地点的高下差异,这三者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则是时间因素,从空间方面到时间方面又是一种排列顺序。对四个因素的解说由一个设问句引出,接下来用“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等连接词,使这一部分层次井然,条理清晰,易于接受。  

五、布置作业  

1.收集几则农谚,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学习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拓展延伸,转化课堂所学的物候学知识。  

[教学步骤]  

一、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  

1.赏读文章第1、2两段,体会说明的生动性。  

(1)学生齐读1、2段。  

2)教师用简洁的语言重新拟一个开头,要求学生与原文比较,说说它们不同的表达效果。  

多媒体显示: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学生比较改文与原文不同的表达效果。改文简洁,直白,缺乏吸引力;原文用语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  

(3)精读1、2段,具体说说这一段文字写得好,好在哪里?  

学生各抒己见,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阅读感受,言之有理即可,教师应以鼓励为主。  

生1:课文开头一句“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采用拟人的修辞格写春天到了,很形象,为下文的描写定了基调。不过我觉得有一点突兀,来得太匆促。  

生2:其实,只要细细推敲“苏醒”一词,就会心中有底。下文“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燕子翩然归来……布谷鸟也来了”这些自然现象展现了“苏醒”的内涵,给人带来一片扑面而来的春色。  

生3:这两段文字写得好,好在用词形象生动。如“冰雪融化,草木萌发”,“萌”字准确地反映了草木开始生长的状况;如“繁花次第开放”,“次第”贴切地表现了花开的次序,渲染了春天的气息;如“叶子渐渐变黄”,“渐渐”确切地表达了叶子枯黄的过程;如“簌簌地落下”,“簌簌”摹拟风吹落叶的声音,使人感到秋天的肃杀;如“风雪载途”,“载”恰当地描写了风雪飘落的程度。  

生4:这两段文字好,好在修辞格的运用。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大自然写活了。如“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大自然似乎有人的思想感情,似乎都在为农民操心,惟恐他们误了农事,这种手法大大加强了说明的生动性和文章的可读性。  

生5:这两段文字好,好在对说明对象的烘托。它既生动形象地说明花草鸟虫的变化规律和气候的密切关系,也以生花妙笔给人以强烈的悬念,从而为下文说明大自然的语言做了充分的渲染和有力的铺垫。  

(4)教师提示学生看注释①,问:“如把文章的标题改为‘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好不好?”  

学生明确:不好。失去了说明的生动性。“大自然的语言”是“物候现象”的形象化说法,易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5)学生齐读1、2段,争取背诵。  

教师总结:说明文以介绍给人知识为目的,所以要求说明语言宜简洁、准确、严密。但有时为了增强说服力,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本文即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回顾前面所学课文,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的例子也不少,请同学们列举一二。  

生1:《中国石拱桥》一文中,写卢沟桥两旁石栏上的不同姿态的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生2:《桥之美》一文中:“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  

生3:《故宫博物院》一文中,写太和殿的外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  

……  

二、引导学生学习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  

多媒体显示:  

燕子是益鸟,一对燕子一天可捕捉8000多只虫。  

燕子善飞,其飞行速度每小时可达120公里。  

燕子善于辨识方向,欧洲的燕子在向南方越冬地飞行时,能够发现穿越阿尔卑斯山的隧道,向目的地前进。  

教师要求学生参考以上资料,结合自己对燕子的观察了解,写一段文字介绍燕子的某一特点,尽量体现说明文的科学性和生动性。  

学生构思写作。  

选三四位同学读自己的片断,其余同学评价。  

较好地片断有:  

燕子善飞,妇孺皆知。其飞行速度每小时可达120公里,堪称是鸟类大家庭中最善于飞翔的成员之一。燕子又具有高超的飞行特技:它们一会儿像箭一样贴墙飞行,一会儿又垂直地冲向云天,一会儿又来个180°大转弯,一会儿又翼不振,翅不摇,干脆在空中滑翔几分钟。  

燕子老是在飞,似乎它们永不感到疲倦。可是有谁能想到这是它们自身的弱点造成的。燕子有两只很小很小的小脚。瘦小的脚难以支撑燕子的身躯,使它们在地上站立时不能够灵活地保持平衡。因此,它们学会了一切都在飞翔中解决的本领:在飞行中吞吃猎获物。在飞行时饮水,甚至在喂自己的孩子吃饭时,也不是蹲坐在巢沿上,而是扑楞着翅膀,像直升机那样停留在巢前的空中,将食物一一喂给孩子们。  

燕子是一种勤劳的鸟。筑巢,“娶妻生子”,抚养孩子,整天忙得不亦乐乎。燕子又是个捕虫能手。一对燕子夫妻每天捕8000多只虫,除供自己所需外,大部分都用来喂养它们那些似乎永远也填不饱肚子的孩子们。燕子吃掉大量害虫,对农业、林业有很大好处,所以,燕子是益鸟,是人类的朋友。  

燕子又是一种很聪明的鸟。欧洲的燕子在向南方老家飞行时,能够发现穿越阿尔卑斯山的隧道。它们不是飞越高山,而是成群结队地穿过这些隧道,向目的地前进,从而节约了飞行的时间和自己的体力。  

三、延伸拓展,转化课堂知识  

1.教师要求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农谚,并说明其中包含的物候知识。  

 “清明前,开秧田”是根据节气确定“开秧田”的时间。  

“柳毛开花,点豆种瓜”是根据物候现象安排“点豆种瓜”的时间。  

“馒头云,天气晴”根据云彩的形状预测天气状况。  

“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根据物候现象“雨中蝉叫”预测天气情况。  

“麻雀囤食要落雪”“猪衔草,寒潮到”。  

“蚂蚁垒窝要落雨”“鱼跳水,有雨来”“燕子低飞要落雨”“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龟背潮,下雨兆”“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这些农谚都是根据物候现象预测天气情况。  

……  

2.除了农谚,古代的诗歌也有不少反映物候知识。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就是一例。联系课文中的物候知识,谈谈对这首诗的理解。  

多媒体显示: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学生齐读诗歌,理解诗意。  

明确:大林寺在庐山香炉峰顶。诗人在初夏时节游览大林寺。四月,平地上正是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但诗人却意外地发现在这高山古寺之中竟有始盛的桃花。诗人曾为春天的逝去而伤感,重遇春景后,喜出望外,猛然“醒悟”到:原来春天是转到这里来了。  

这首诗正好说明了课文中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高度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  

四、课堂小结  

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作者把一门科学--物候学介绍得浅显易懂,饶有趣味。全文采用逻辑顺序说明,思路清晰明了:描述物候现象--作出科学解释--追究因果关系--阐述研究意义。这种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方法和行文思路值得我们学习。本文语言严谨而生动,兼具说明的科学性和生动性,是一篇极有价值的科普文。文章同时告诉我们:科学就在身边,科学距离我们并不遥远。让我们零距离接触科学,从而热爱科学。  

五、布置作业 : 举一个你熟悉的“人类朋友”的例子,向别人介绍,好吗?

●活动与探究  

一、写作活动设计  

1.利用课余时间观察自己身边的物候现象,写出观察日记。 

2.如果有机会观察一下向日葵,就会发现向日葵的花盘总是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在转动,正因为这样,人们才给它起了“向日葵”这个名字。等向日葵成熟了,停止生长了,花盘就不再随太阳转了。请以《为什么向日葵跟着太阳转》为题,写一篇事理说明文。解释向日葵向日之谜。  

植物学家发现,葵花盘的背后有一种对光的辨析能力特别强的物质。这种物质喜阴不喜阳,为了避免受到光的照射,就使花盘的正面不断地改换方向,永远跟着太阳转。 

二、实践活动  

1.利用语文活动课时间,组织学生走向农田地头,向农民伯伯请教他们熟知的物候知识,丰富他们的科学知识。  

2.收集一二首咏物诗、写景诗,运用物候学知识试着分析一下。

 草木知时节  

--漫话物候  

胡启山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候鸟春秋迁飞,蛇蛙冬前蛰伏,百花深秋凋谢,腊梅傲雪迎春”……这些古今诗话,生动地描绘出自然界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按照一定的季节时令生长、发育、活动的规律。反过来,各种生物的生长、发育、活动,也可成为季节时令的标志。有些自然现象,如初霜、终霜、始雪等也与季节、气候有密切的关系。这些便是我们通常说的┪锖颉*  

文献记载,我国特有24节及72候,就是以物候为基础的。“候”就是气候,五日为候,三候为气(节气),六气为时(季),四时为岁(年)。每候都有相应的物候现象,叫做“候应”。72候可以说是古代的“物候历”。老农铭记的“谚语”如“二月艾发芽,三月韭长叶”“春分海棠、梨花、木兰放,清明桐花、麦花、柳絮开”,就是对古代原始“物候历”的继承。  

候应,包括动物候应、植物候应和自然现象候应。动物候应是从动物的蛰眠、复苏、交配、繁殖、换羽、迁徙的过程来反映节气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东坡的《春江晚景》中这一名句,就是对动物候应的写照。“布谷枝头叫,种谷时节到”,就是通过动物的啼鸣,向人们告知农时。植物候应是以植物的萌芽、发叶、生枝、开花、结果、落叶的规律来反映季节变化。“花开花落”“一岁一枯荣”,就是植物随季节变化而兴衰的显著的特征。“春季桃花一片红,夏季荷花满池中,秋季梨果压弯树,冬季寒梅伴老松”,又是大自然造化的四季美景。“木瓜开花,点豆种瓜”,则是向人们报告农时信息。自然现象候应又称非生物候应,是以霜降雪飘、水冻冰化、风云变幻等来反应节气的。“三时已断黄梅雨,万里初来棹舶风”,苏东坡把梅雨与风并提,指的是春末时节,夏季南风开始活跃,雨带则向北推进,江南雨势逐渐减弱的现象,揭示了江南春末夏初“雨渐断,风欲来”的道理。“伏天有雨,仓里有谷”“棉怕深秋花中雨,麦怕初夏干热风”等农谚精辟地总结了非生物候应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物候因地区不同而异。例如桃花在南京3月下旬已吐蕾竞放,在北京则要到4月下旬才花开满枝。物候还受到地势的影响。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句,就是说你若从春光早逝的平川,登上高山,就会使你觉得又回到了春天的怀抱。一般海拔每升高100米,平均气温要降低0.5℃~0.6℃。由于平川与高山气候的差别,人们在制订秋播计划时,就有“白露种高山,寒露种平地”等策略。  

草木知时节,鸟鸣报农时。可见,认真地研究当地的物候现象,用以指示农时,预报天气,指导农业生产,不失为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提示:本文和《大自然的语言》一样都是介绍物候的,很有可比性。教学时,可让学生比较两文,就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语言特征等三个方面谈谈它们的同与异。  

二、重温经典  

荐读几首咏物诗,分析其中的物候知识。  

梅 花  

[北周]庾信  

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  

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  

树动悬冰落,枝高出手寒。  

早知觅不见,真悔著衣单。  

提示:当农历十二月中旬的时候,已经感觉到梅花应该凋残了。不相信今年入春已很久了,梅花还没有开放,于是都来雪里寻梅。树枝摇动,挂在树上的冰凌也坠落下来,伸出手攀看高处的梅枝感到非常寒冷。如果早知天寒寻梅而不得,该多穿一点衣裳,现在徒然受寒,真令人懊悔。  

诗人原居南方,梅花开得较早,留仕北朝后,居住北方,仍然在腊月下雪天去寻梅,哪知花还没有开,却饱受了冰雪严寒之苦。看来,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纬度,南北差异比较明显。  

竹下残雪  

[唐]罗隐  

墙下浓阴对此君,小山尖险玉为群。  

夜来解冻风虽急,不向寒城减一分。  

提示:墙下竹子的浓阴里有一片残雪,而高险的小山上为白雪环绕。夜里解冻的东风虽然很急,但环境的严寒酷冷却一点也没有减。  

“墙下”与“小山”空间相错落,“浓阴”与“玉”色调上相映衬,形象地反映了高下差异会影响物候现象。  

柳  

[唐]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提示:曾经追逐东风,犹如舞女在宴席上翩翩起舞,那时正是繁花似锦的春日,人们在乐游原中游玩。怎么会到深秋的季节,已是夕阳斜照,秋蝉哀鸣的景象了。  

诗歌从盛春到暮秋,写柳的季节变化,反映随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植物的影响,这便是物候知识。

2、我们学过多诗句,都有明显季节特征,你能不能写出描写这四个季节的一两季诗句。

参考:

春天--几处早莺争暧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夏天--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秋天--晴空一鹤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冬天--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其中“早莺争暧树”、“新燕啄春泥”等是春天的信息,大自然就是这样,以它独特的语言和我们交流,只要认真倾听,你就能听懂“大自然的语言”。板书课题。

3、你觉得哪些词语准确生动地写出了季节特点?请学生思考,讨论,交流。自由发言。

二十四节气名称的意义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立”是即将开始的意思,表示春、夏、秋、冬四季即将来临。

夏至、冬至:古称“日北至”和“日南至”,表示盛夏和寒冬已经到了。

春分、秋分:“分”是平分的意思,表示这两天昼夜相等,正好处在夏至和冬至中间。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增多。

惊蛰:开始打雷,气温上升,冬眠的动物开始活动。

清明:天气晴朗,万物滋生。

谷雨:雨量增多,谷物茁壮生长。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尚未成熟。

芒种:麦类有芒作物成熟,晚季作物抢种时期。

小暑、大暑:“暑”是炎热的意思,表示这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

处暑:“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暑天结束,气温开始下降。

白露:气温降低,出现露水。

寒露:天冷,露水很凉。

霜降:开始下霜。

小雪、大雪:开始下雪,至大雪时形成积雪。

小寒、大寒:一年中最冷的季节。

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例如:

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

早蚯闻蝉叫,晚蚯迎雨场。

麻雀囤食要落雪。

蚂蚁垒窝要落雨。

鱼跳水,有雨来。

燕子低飞要落雨。

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

龟背潮,下雨兆。

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

泥鳅静,天气晴。

猪衔草,寒潮到。

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名词解释

物候:主要指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活动规律与非生物的变化对节候的反应。例如,植物的冬芽萌动、抽叶、开花、结实、落叶;动物的蛰眠、复苏、始鸣、交配、繁育、换毛、迁徙等,均与节候有密切关系。非生物现象,例如始霜、始雪、结冻、解冻等,也属物候现象。

农谚:有关农业生产经验的谚语。农谚是农民在长期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所得经验的概括。一般为通俗的韵语形式,便于记忆,对于传播生产经验和农业气象等方面的知识具有良好作用。中国各地农谚非常丰富。如华北黄河流域一带关于播种和收获的农谚有:“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种棉正当时。”“麦到芒种谷到秋,寒露才把豆子收。”

物候学:也称“生物气候学”,是研究生物的生命活动现象与季节变化关系的科学。

 

[大自然的语言(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2.人教版必修三《劝学》教案

3.人教版高一必修《故都的秋》教案

4.《大自然的语言》教学目标及优秀教案

5.大自然的语言教案设计

6.《大自然的语言》的课件

7.大自然的语言课件

8.《大自然的语言》课件

9.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教案

10.人教版高一必修《荆轲刺秦王》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