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教案(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6-7-22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执教人:宜城市实验中学 鲁发福

教学目标

1、 了解孟子和《孟子》;

2、 积累文言词汇和句式知识;

3、 学习本文写作特色:结构严谨、善用比喻、气势充沛;

4、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汇和句式知识;

2、学习本文写作特色:结构严谨、善用比喻、气势充沛。

教学难点

1、 本文“之”的用法;

2、 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练习法。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 了解孟子和《孟子》;

2、 积累文言词汇和句式知识。

教学程序

一、导入

初中时,我们学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其中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至今沿用,有很强的生命力。这说明孟子的“仁政”思想不仅在当时而且在当今都是很有影响力的。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孟子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

二、孟子与《孟子》

1、学生自读文注○1和课后所附的方框内容;

2、详见幻灯片。

三、初读感知

1、听示范朗读;

2、正音正字(文注外的补充如下)

王好战。 hào 谷不可胜食也。 shēng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yì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wàng

3、自由练习朗读,初步回答课后“练习一”的问题。

四、翻译全文

学生自读,结合文中注释在下面口头试译,教师适当点拨,讲解重点难点词句(详见幻灯片)。

五、积累文言词汇和句式知识

(一)、一词多义

课后“练习三”:“数”、“发”、“直”、“兵”、“胜”。

(二)、古今异义

河内凶。 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邻国之民不加少。 更。

或百步而止。 有的人。

弃甲曳兵而走。 逃跑。

数罟不入洿池。 细密。

树之以桑。 种植。

(三)、古字通假(文注中确认的有如下几个)

直不百步耳。 “直”通“只”,只是,只不过。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能“毋”,不要。

无失其时。 “无”能“毋”,不要。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能“斑”,斑白。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涂”能“途”,道路上。

(四)、词类活用

填然鼓之。 “鼓”,名活动,击鼓。

树之以桑。 “树”,名活动,种植。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衣”,名活动,穿。

然而不王者。 “王”,名活动,为王,使天下百姓归顺。

王无罪岁。 “罪”,名词的意动用法,“认为……有罪”,即归罪。

(五)、文言句式

1、倒装句式

○1、宾语前置: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2、状语后置: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固定句式

直百步耳。 直……耳:只是……罢了。

是亦走也。 是……也:这也是……啊。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而后止。 或……或……:有的人……有的人……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的主要收获是积累了文言词汇和句式知识。下节课,我们要进行阅读赏析了。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 学习本文写作特色:结构严谨、善用比喻、气势充沛;

2、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教学程序

一、结构严谨

(一)问题探讨

1、梁惠王在什么情况下提出了“民不加多”的疑问?

2、孟子是怎样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的?

3、孟子是怎样阐述“王道之始”的?

4、孟子是怎样阐述“王道之成”的?

5、孟子是怎样阐述“王道之效”的?

(二)、归纳填表

部分 起 止 段 意 层 意 分 析 角度

一 开头--何也? 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

二 孟子对曰--多于邻国也。 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不违农时--结尾

阐述使民加多的措施--仁政 阐述王道之始 惜民:发展农、鱼、林--养生葬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正面

阐述王道之成 养民:发展林、畜牧、农;教民:办教育--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阐述王道之效 爱民:错误做法;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反面

(三)、概括说明

孟子的文章从表面看,铺张扬厉,似乎散漫无纪,实则段落分明,层次井然,而且环环相扣,不可分割。这篇文章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对每一部分的内容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又体现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全文各部分连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善用比喻

比 喻 手 法 目 的

王好战,请以战喻…… 投其所好,易于接受。 梁惠王的“移民移粟”跟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数量上不同而已。这里暗示着梁惠王搞小恩小惠并不能使民加多;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五十步笑百步)不可…… 引王自答,自我否定。

王知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以子之矛,攻之子盾。

三、气势充沛

结合完成课后“练习二”。

阐述“王道之始”时用了三个排偶句,阐述“王道之成”时用了四个排偶句,要求学生反复朗读之,在朗读中体会其语言的磅礴气势。

四、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结合完成课后“练习四”,可从两方面评价:

第一,孟子的王道思想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1.首先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

2.加强文教德化,提高人民的精神修养;

3.统治者严于律己,不推卸责任。

第二,孟子注意到了可持续发展问题: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不能滥砍滥伐,滥捕

滥杀,更不能竭泽而渔。

五、总结全文

六、作业练习

--《中华一题》中的本课练习题。

附幻灯片内容提示:

1、 标题作者;

2、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

3、 导入;

4、 孟子;

5、 《孟子》;

6、 正音;

7、 翻译;

8、 积累文言词汇和句式知识: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字通假,词类活用,特殊句式;

9、 课堂小结;

1、 第二课时教学要点;

2、 严谨的结构;

3、 善用比喻;

4、 充沛的气势;

5、 孟子的“仁政”思想;

6、 总结全文;

7、 结束画面。

作者邮箱: lu.fafu@163.com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高二语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2.《寡人之于国也》课件

3.《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翻译

4.《寡人之于国也》文言现象

5.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译文及赏析

6.《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译文

7.寡人之于国也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8.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译文

9.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的文言文及翻译

10.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译文及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