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岁出门远行(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6-6-28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学习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余华及其代表作。

              明确“旅店”象征意义。

2、能力目标:养成初步鉴赏先锋小说的能力。

             理解小说中有荒诞意味的描写及其表达效果。

2、 情感目标:懂得走上社会的艰难,并坚信前面的路越走越宽。

教学重点

一、把握小说的主旨,明确“旅店”的象征意义。

二、理解小说中有荒诞意味的描写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理解小说中悖于常情而又合乎常理的荒诞意味及其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教学时数

两课时。

课型

教师引导,师生共同交流、探讨。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有过独自一人出门远行的想法吗?是的,青春年少的我们总会有如此的冲动,我们厌倦了周围熟悉的一切人和事,渴望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能够摆脱所有的约束与羁绊,在广阔的天地中尽情发挥自我,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实现伟大的理想和抱负。

那么,当你真的走出去之后,一切真的会如想象中那般美好吗?《十八岁出门远行》将给我们讲述一个十八岁的少年初次出门远行的故事。其实,外面的世界远不如想象中那般美好,成长过程需要付出代价,只有在经历了无数的挫折和失败后,我们才能真正地成长起来。

二、背景知识

作家作品

余华,1960年出生,浙江海盐人。中国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曾就职于海盐县文化馆和嘉兴市文联,现定居北京从事职业写作。1984年开始文学创作,写下了《十八岁出门远行》、《现实一种》、《世事如烟》、《河边的错误》、《鲜血梅花》等几十个短中篇小说,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唤》、《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中篇小说集《我胆小如鼠》,随笔集《灵魂饭》等多部。其作品已经被翻译成英、法、德、荷兰、意大利、西班牙、挪威、日、韩等文在国外出版。其中和《许三观卖血记》同时入选“20世纪90年代最有影响的十部作品”;《许三观卖血记》入选韩国《中央日报》评选的100部必读书。《活着》曾荣获意大利文学基金会颁发的1998年度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以及澳大利亚詹姆斯乔伊斯基金会颁发的2002年度悬念句子文学奖。余华的作品借鉴各种现代主义表现手法,以近乎无动于衷的冷漠的叙事态度,对人性中黑暗、丑恶、残忍的一面进行无情的暴露。

《十八岁出门远行》是余华的成名作,已经显示出了一种与传统小说不同的现代特色,是后来余华先锋小说的一个基础。

识记要点

余华,当代作家。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中篇小说《我胆小如鼠》,长篇小说《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是先锋小说的代表人物。

重点字词

 翘起  转悠  奔驰  抛锚  蜂拥 漫不经心  遍体鳞伤  兴高采烈

三、教材优化全析

1备爬ㄇ榻谀谌荩ㄒ求: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概括小说的情节。)

明确:十八岁的“我”初次出门远行,面对广阔、陌生的环境,涉世不深的“我”不会考虑等待“我”的将会是什么。“我”总会被眼前新鲜的事物所吸引,把它们想象成一些“我”有限记忆中已经熟悉的过往,出门对“我”而言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虽然“我”在黄昏来临时找旅店并不顺利,但在经过一番周折后“我”搭上了一辆卡车,“我”甚至沾沾自喜于用一支烟就换取了免费搭车的小聪明,而且,“我”感觉与司机“更亲近了”,出门对“我”而言,仍然是快乐的。

可后来变了,汽车抛锚了,一些人抢走了车上的苹果,他们甚至打伤了阻拦的“我”,而苹果的真正主人--司机却在一旁漠不关心。最后,司机竟然拿走我的行李,骄傲地离去,“我”成了惟一的受害者,孤零零地站在抛锚的汽车前……

遍体鳞伤的“我”躺在遍体鳞伤的汽车里,感到“它心窝还是健全的,还是暖和的”,这让“我”明白,“我”寻找的“旅店”其实就是自己的“心窝”。躺在汽车的心窝里,“我”想起了出门前父亲对我的叮嘱:“你已经十八了,你应该去认识一下外面的世界了。” 

结构网络

问路-含混回答(欣赏)

拦车-一闪而过(高兴)

  请求-冷漠拒绝(焦急)

搭车   殴打

抢劫 嘲笑(愤怒悲伤)   被抢

美好→残酷

(出乎意料之外,

人生设想碰壁)

第一部分(第1段),表现迷蒙离奇、漂浮不定的感觉,令人宛若是在梦中。

 “我”→

迷蒙离奇、漂浮不定

   

不确定的、令人难以捉摸的情境(梦境与现实的结合)

第二部分(“我在路上遇到不少人”-“脑袋的地方长出了一个旅店”),写汽车突然钻出来,又突然抛描。

问 路

没有明确的答复

    1次高兴

 拦车

    2次着急

没有成功

   

人物形象模糊,有朦朦胧胧的感觉

这一部分的情节似乎很温馨,没有旅馆,没有人指路,没有人愿意让他搭车,可忽然有一个抛锚的汽车让他产生了希望,可希望过后又是失望,汽车又抛锚了。内容基本是写实,但人物有些模糊,尤其是那个汽车司机,到底是个什么性格的人,是个什么样的人,自始自终没有让读者看清楚。第一次出门的“我”却感觉“那个时候我们已经是好得不能再好的朋友了”。写出了“我”的人生经验的浅薄。

第三部分(“司机在公路中央做起广播操”-“可他把我的背包抢走了”),写汽车被抢。

汽车被抢

 

“我”挨打 司机抢包 其他人

愤怒   高兴  无表情

   

青春初旅的明朗欢快与荒诞人生的阴暗丑陋构成鲜明的反差和剧烈的碰撞

  

“我”该怎么办?

是的,他也不知道。梦是没有确定的意义的,梦仅仅是由一系列事件构成的过程,它只能是作为梦存在着。诠释这类小说,如同为人圆梦一样,除了牵强附会、胡说八道之外,你还能说些什么呢?

第四部分(“我看着拖拉机爬上了坡”-结尾),“我”蜷缩在汽车的心窝里,感到自我的修复和感化,他发现旅店竟就在这里,发现了自己内心中原来潜藏着精神栖息地(如:希望、执着、正义……)。

“我”→

遍体鳞伤

  ↓

身体、心灵

  

没有放弃

有希望

(心窝还是暖和的)

2、归纳小说的主题。

明确:小说选取的故事是一个十八岁男孩初次出门远行所经历的生活片段,写了成长中的挫折与收获。它告诉读者:人生是复杂而曲折的,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一定会遭遇到种种的艰难和挫折。但尽管如此,我们也不应灰心丧气,而应在心里保存一分希望和勇气,明白只有自己才能使自己重新振作起来,这也是成长中的收获。

本课小结

经历了现实社会残酷的我,体会到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我”,能够在是与非面前做出正确选择并坚持下去的“我”,发现自己内心深处精神力量的我毫无疑问和初出家门时的“我”不同了,这个不同我们就把它概括“成长”二字。

第二课时

一、理解小说中荒诞性描写及其作用

1币求:小说中有许多“不合情理”的场景描写,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荒诞色彩。仔细阅读课文,找出这些描写,思考“荒诞”性的发展过程。

明确:这些“不合情理”的描写主要出现在文章的第二、三两部分。

第二部分中,这篇小说的“荒诞”色彩就开始初露端倪,一些“不合情理”的因素开始出现。首先表现在司机突然转变的态度上,他“笑嘻嘻地十分友好地看起我来”。而且还要“我”在车开得飞快时爬出驾驶室到车厢里去拿苹果。当“我”问他到哪里去时,他说“开过去看吧”。其次表现在“我”不知目的地旅行上,“我”对找旅店也“根本不在乎”了,“我”似乎和那位司机一样,“反正前面是什么地方对我们来说无关紧要,我们只要汽车在驰着,那就驰过去看吧”。

第三部分是小说的重点,种种“不合情理”的场景不断出现,给整篇小说蒙上一层荒诞的色彩。司机的举动成为“荒诞”的先兆。他在汽车抛锚后“漫不经心”修了一阵后,又在公路中央“很认真”地做起了广播体操,做完以后又绕着汽车小跑起来。接着,五个骑自行车的农民到来,他们似乎是毫无理由地抢劫车上的苹果,并把试图阻拦的“我”打倒在地。让人不可思议的是,那个司机却无动于衷,只对“我”被打破的鼻子感兴趣,小说的荒诞色彩越来越浓。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当“我”被第二批来抢苹果的人打得坐在地上再也爬不起来时,司机也参加到抢劫者的行列中去,把“我”的背包也抢走了。这个时候,小说的“荒诞”性达到了高潮。

2讨论:这些“荒诞”性描写,在小说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提示:可以从对情节的发展和对主题的揭示角度思考)

明确:第二部分中,司机态度的突然转变,预示着后面将有不同寻常的事情发生,而“我”同样不知目的地旅行,总有些让人担心,这也为下文的突变作了一定的铺垫。第三部分中,“荒诞”性的描写给读者呈现的是一个强烈的冲突:“我”与抢劫者和司机的冲突,这是“我”与成人世界的冲突,更是“我”与外部世界的冲突,司机与其他人一起形成了“我”不能理解、给予“我”狠狠打击的“世界图景”。正因为其“荒诞”,从某一方面把“真相”浓缩了,使之更醒目地展现在“我”的眼前,寓示着“我”出门远行遇到的挫折是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

二、讨论:“旅店”在小说中的象征意义。

明确:在课文中,“旅店”本来是“我”一直要寻找的歇息的地方,但当“我”躺在汽车里感到一丝温暖,并说“我一直在寻找旅店,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时,“旅店”就被赋予了象征意义,它象征着“我”心底的希望和力量,这是一个人在成长路途中必需的动力。

三、技巧鉴赏

1、 小说自始至终充满了种种不确定的、令人难以捉摸的情境。

2、 本篇小说充分向读者展示了文学语言的特权。

3、 虚假和真实的统一。

四、体会小说新奇独特的语言

要求:这篇小说的叙事语言很有新意,揣摩文中的精彩语言,试举几例,体会其中描写的新奇之处和蕴藏的内涵。(提示:可结合课后练习二进行)

(二)1、小说一开篇,就如同一个梦的开始。突如其来,一个梦境、一个随着起伏的海浪漂流的旅途开始了。这个梦有一个中心,就是焦虑,就是企盼,因企盼而焦虑,愈焦虑愈企盼,就像梦中的孩童因尿迫而寻找厕所一样。

2、写出了第一次独立远行的兴奋,用这样的肖像描写写出这样的心情,很形象。

3、写出了对旅馆的热切盼望。这是一个非常形象的说法,大脑中充斥着旅馆的思想。

4、理想的社会与残酷和现实的强烈对比,在“我”身上的表现的尤为明显。

5、环境描写与人物心情是相辅相成的,现实的残酷使得“我”对目前的局面充满了失望。

6、虽然第一次出门即摔得遍体鳞伤,但“我”仍然没有失去信心,失去勇气,在实际锻炼中成长起来了。

(方法点拨  一、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看法,要有理有据。

二、“重要的句子”是指这些句子对于理解文章具有重要的作用。考查的重点一种是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一种是有些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对那些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一是要对文章的整体把握,二是要对每个段落作一完整分析,三是结合上下文、主旨、人物形象作分析,才能得出较为准确的结论。)

全文总结

《十八岁出门远行》的故事和主题都是很常见的,但在作者笔下却呈现出另一种面貌,这主要源于小说那些悖于常情可又合乎常理的情节,正如余华自己曾说:“人类自身的肤浅来自经验的局限和对精神本质的疏远,只有脱离常识,背弃现状世界提供的秩序和逻辑,才能自由地接近真实。”这段阐述无疑可以作为对《十八岁出门远行》的恰切注释。而小说所剖示的“我”在青春初旅中的种种微妙的心情,则艺术地帮助小说完成了主题的揭示,小说中青春初旅的明朗欢快与荒诞人生的阴暗丑陋构成鲜明的审美反差和剧烈的碰撞,使小说具有很强的审美张力。

教材实例探究

小说结尾写道:‘于是我欢快地冲出了家门,像一匹兴高采烈的马一样地奔跑起来。’这让我们想起《小马过河》这则寓言,这篇小说也可以看作一篇有关人生之河的寓言,其中的深浅要靠自己的双脚勇敢地去尝试。

 

[十八岁出门远行(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人教版高一必修《故都的秋》教案

2.人教版高一英语必修一教案

3.人教版高一必修《荆轲刺秦王》教案

4.高一数学必修2教案

5.高一必修一英语教案

6.高一必修五数学教案

7.高一数学必修四1.5教案

8.高一必修四数学教案

9.人教版必修三《劝学》教案

10.经典美文:十八岁那年曾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