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论之武林秘史版 教案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6-7-17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过秦论》之武林秘史版

     杭州电子信息职业学校   黄云

教学目的:

1.了解武林兴衰:秦王朝兴亡过程,分析导致其迅速灭亡的原因。

2.识辨武林秘器:文言文主要词法和句法。

3.总结武林经验:从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角度,运用历史资料,提出中心论点的方法;注意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中心论点的正确理解。

学武指津:

读。本文始终是按照时间的顺序来安排层次先后的,很具有“汉赋”的特点,气势充沛,一气呵成。初读时不要中断,不要旁及其余,以形成整体感。

理。在读的基础上划分结构,理出头绪。用列表的方法表示出秦的兴亡过程。

如:(1)孝公:崛起

(2)“五王”:强大 兴(攻)

(3)始皇:统一

(4)二世:灭亡 亡(守)

(5)亡因:“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析。即是对内部层次的理解。

第一段,要抓住客观条件、主观因素、施政方针三方面进行分析;

第二段,要注意领会作者极写诸侯约从反秦的强大阵容和不可抗衡的声势的意图(用以反衬秦之强大,为下段写秦统一全国已成定局蓄势);

第三段,分析秦创建大帝国之后怎样转入守势,从其愚民、弱民、防民等守策看其走向覆亡的必然性;

第四段,要明确作者写陈涉亡秦而采用寓褒于贬的写法的用意(秦民心丧尽,自取其祸);

第五段,分析内部层次以及与全篇的关系(①从不同的角度将陈涉之众与九国之师进行对比,提出问题。②归纳中心论点,解决问题。在第二层次中,均有与上文相照应的句子:前4句照应一、二段,中间5句照应三、四段,最后照应“成败异变”二句,顺势回答了第一层留待解决的问题)。  

诵。即是深入领悟全文要旨的重要步骤。诵读时一定要注意语气。

文中的铺排,要读出气势,高亢而有力;

文中的对比,要读出情感,抑扬有别,褒贬分明;

深责时,要义正词严;

惋惜处,要让人警醒。

本文虽为史论,但语言上明显地带有赋的特色,诵读时要细加品味。

教学过程:

第一部:一个武林高手的成长史

一、开堂说书: 

“弱肉强食”在自然界似乎是一条法则,但在人类社会,这条法则常常被打破。两千多年前,当武林盟主秦始王刚做着千秋万代的美梦的时候,一群疲弊的农民“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轻而易举地攻破秦国“金城千里”,导致强大的秦王朝“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这一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西汉的政治家、文学家贾谊阐述了他的看法。

 “过秦”就是“指出秦的过错”,那秦之过是什么呢?

二、说史析文:

1.“战国七雄”指的是哪些武林高手?在地理分布上和国力上有什么特色?(备地理分布图)

战国七雄:

齐、楚、燕、赵、韩、魏、秦、(宋、卫、中山)

群雄分布图:

除秦外,其它各国在东部呈纵向排列,秦在西部与各国呈“扇”形之势。

高手特点:

武林小地主--楚,版图最大(辖两湖一带,望不尽湖光山色、鱼米洞庭!)

武林财神爷--齐,货殖最富(抢占有利地形--今山东半岛一带,一边条条大路通四方,一边靠海吃海,钱财滚滚而来!)

武林硬汉--秦,兵力最强(一路打将过来,在战斗中成长!)

2.什么叫“连横”和“合纵”?秦国是怎么做的?

秦国之所以能成为强国,得益于“精修内功,强攻外敌”。内外兼修,才能成为天下第一的武林高手!

城堡:

  “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占据有利地形,严加把守,正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修练内功:

商鞅变法(政策要好)、务耕织(饭要吃饱、衣要穿暖,才能有强壮的士兵)、修守战之具(兵器要利害,磨刀不误砍柴功)

修练外功:

连横(杀人不见血)

(1)连横的实质--秦国的“反间计”(不唯强攻,要用智取!新的外交政策诞生新职业--“纵横家)

从地理位置上解释,引入屈原放逐投江的故事(历史的悲剧)

    “外连衡而斗诸侯”--使诸侯相斗!

连衡的结果: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南取汉中,北收要害之郡”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会盟”达成的协议--合纵

(2)合纵的产生--梦醒时分(九国:我们上当了!)

连衡的结果就是产生合纵原因: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南取汉中,北收要害之郡”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合纵!

合纵部队:

“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众”

       合纵选才: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合纵分工:人才济济,训练有素

春秋四君子:“魏有信陵、楚有春申、赵有平原、齐有孟尝”

谋士(门客制度):“有……为之谋”

外交:“有……通其意”

统帅:“有……制其兵”

(3)兵临城下,秦国的策略是--开关延敌(来呀,来呀,我索性打开城门,看你敢进不敢进?诸葛亮“空城计”不是没来由的)

  九国之师:

“逡巡不敢进”(这秦国,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这么多国家的部队,干吗要我打头阵?最好现成捡个便宜--且等待,且观看)

  秦国: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九国之师坐失良机,一发呆酿成千古恨!)

  合纵的结果:

“于是纵散约败,争割地而略秦”(奴才相:不是我要来打的,我和你多好啊,怎么会来打你呢?送你百城,饶我一命,至少保我个全尸吧!)

 秦国:

痛打落水狗!(杀杀杀--“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马到成功!(且看我--“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一代武林盟主就要诞生!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马上就要横空出世!

第二部:一个武林高手的称霸史

一代武林盟主横空出世!

姓名:赢政

职务:始皇帝

强劲登基:

    “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强势出击:

    1.南取百越之地--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统编)

    2.北筑长城而守藩蓠--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国防)

强权整顿:

    1.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四海之内,唯我独尊)

       2.隳名城,杀豪杰--砸碎那旧世界,杀掉那把兄弟。绝后患,谁敢与君王称兄弟?

3.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缴械缴枪,防患于未然

4.践华为城,因河为池--天时地利,金城千里

5.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哪怕一只鸟也甭想过!

始皇美梦: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第三部:一代武林盟主的灭亡史

PK台:

秦二世(极强)--陈涉(极弱)

对手历史记录:

    出身: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

    身份:迁徙之徒

    智力:才能不及中人(无墨翟仲尼之贤,无陶朱猗顿之富)

   对手现状:

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

对手武器: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对手粉丝: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业余粉丝)

山东豪俊并起(专业粉丝。项梁、项羽,注意下集《鸿门宴》哦)

PK结果:

    极弱挑战极强,结果--强者亡矣!

贾眼看史,用心良苦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唐魏征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且观贾眼看史。

1、读全文后回答,贾谊认为秦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理解这句话?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句话是对秦王朝所犯过失的总结,秦王朝“仁义不施”结果导致亡国。 

2、从全文看,“攻守之势异也”,“攻”“守”的不同形势在课文中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攻之势”体现在第一段到第三段,崛起--强大--鼎盛。“守之势”体现在第三段、第四段,由统一天下到覆灭。

3.文章题目为“过秦论”,在文章中真正指责秦之过的文字有多少?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作品内容? 

秦创业 -- 雄心勃勃

        兴    秦日盛 --  所向披靡    攻      秦教训--全凭武力,不施仁政

过秦论            秦统一 -- 势如破竹

亡    秦灭亡 -- 一败涂地       守

            叙事(1-4节)                          议论(第5节)

                               事实胜于雄辩

 4.自然界中的“弱肉强食”在文中演变为了“强肉弱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

弱:陈涉的实力 < 九国中任何一国的实力 < 秦国的实力 < 秦王朝的实力(强),但陈涉不畏秦王朝的强大,反抗强秦,导致秦的灭亡,可见强权不能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

5.全篇对比到底,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

秦国本身先强后弱、先盛后衰、先兴旺后灭亡的对比;

对比    秦与九国的对比;

秦与陈涉的对比;

陈涉与九国的对比。

几种对比交织在一起,结构自然宏伟,气势也自然磅礴,话也显得更有分量了。主客观形势的不同,强弱盛衰难易的不同,都从几方面的对比中显现出来。 

小结:

1.写作特色:《过秦论》是史论,文章总论了秦的兴起,灭亡及其原因,鲜明地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其目的是提供给汉文帝作为改革政治的借鉴。文章气势磅礴,笔力雄浑。大量运用对比、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手法,秦兴秦亡波澜起伏,那力透纸背的说理,那援引史实的分析,那酣畅淋漓的铺张渲染,使文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2.借古讽今: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古为今用,对于这个道理,古人很早就懂得。贾谊就说过:“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他的史论《过秦论》通过总结秦不施仁义二世而亡的教训,来讽谏汉朝统治者。他这样做,是希望汉文帝以秦朝为借鉴,施行仁义,以免蹈秦朝的复辙。这是贾谊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的立场,为他们谋画“长治久安”之道,事实上只能是一种幻想。

识辨武林秘器

      (文言词法和句法归类总结)

一、词法

1.一词多义:

追亡逐北          败逃的人        因利乘便       趁着

北   北收要害之郡      向北      因    因遗策         沿袭

将军战河北        北方

以致天下之士      招纳            延及孝文王      延续

致   致万乘之势        达到      延    秦人开关延敌    引进

而致千里          到达

会盟而谋弱秦      削弱            因遗策           策略

弱   弱国入朝          弱小      策    振长策而御宇内   鞭子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变弱

2. 古今异义词

   赢粮而景从                  古:担负             今:输赢的“赢”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古:崤山以东         今:指山东省

流血漂橹                    古:盾牌              今:使船前进的工具

铸以为金人十二 铜 金子

不爱珍器重宝 吝惜      喜欢

然后践华为城 这样以后      关联词

开关延敌 打开关口 开关

3.词类活用

   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                  (名作状)

   赢粮而景从                                 (名作状)

   云集响应                                   (名作状)

   内立法度                                   (方位词作状语)

   外连衡                                     (方位词作状语)

   斗诸侯                                     (动词作使动用法) 

南取百越之地                               (方位词作状语)

   序八洲而朝同列                             (动词作使动用法)

   会盟而谋弱秦                               (形容词使动用法)

   以愚黔首                                   (形容词使动用法)

4. 通假字

  约从(纵)离衡(横)     羸粮而景从(影)     甿隶(氓)    钩棘(戟)      百有余年(又) 

二、句法:

1.定语后置: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2.状语后置:余威震于殊俗

             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

鉏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3.判断句: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附录一:

1.关于作者: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年少即以文才超众著称。20岁时提出改革制度的主张,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得到汉文帝的赏识,召为博士,不久提升为太中大夫。后因在政治方面多次提出改革建议,触犯权贵,被谪为长沙王太傅。四年后被召回,为文帝宠子梁怀王太傅。梁王落马而死,贾谊以为是自己失职,哭泣岁余,抑郁而终,年仅33岁。

贾谊在政治上有远见卓识,能洞察隐微,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能抓住当前社会主要问题、预见未来隐患,作出精辟分析,提出有效对策。他的政论散文《过秦论》《陈政事疏》(也称《治安策》)《论积贮疏》等,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改革现实的坚决态度。故刘向把他比为古之伊尹、管仲。在思想上,以儒家思想为主,主张国家应以民为本,施行仁政,重视礼乐,严明等级;同时也杂有法家运用法术势,力主中央集权,削弱诸侯权势和道家的貌似旷达实为消极等思想。这些反映到他的政治主张上是积极进步,富有进取精神的,而在对待个人不幸遭遇方面则表现为悲观失望。他的文章峻拔锋利,针砭时弊,淋漓酣畅,有战国纵横家的风格,他的赋作趋向散文化,所以有“开汉赋之先声者”之称,对后世散文创作很有影响。其文章,辞赋以《吊屈原赋》、《鵩鸟赋》为最,明人辑有《贾长沙集》,另传有政论文集《新书》十卷,散文作品有《过秦论》、《鹏鸟赋》、《吊屈原赋》等。他的为人,很为司马迁推崇,司马迁把他和不同时代的屈原相提并论,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

2.本文选自《新书》,个别字句从《史记》和萧统《文选》。《过秦论》是贾谊的议论文的代表作。原文共有上、中、下三篇,本文是上篇。“过秦”即“言秦之过”,指出秦亡国的过失。论,一种文体,古文中的所谓“论”,是论断事理,它包括论政,论史等文字。

3.时代背景: 

战国时代,随着宗法制度的解体,各国竞相改革。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功效卓著,秦国空前强大起来,于是以秦统一为主线的多年的兼并战争开始了。如齐魏马陵之战、秦赵长平之战等,连年征战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最后秦终于兼并了六国。 

 秦统一天下之后,对百姓横征暴敛,滥施严刑苛法;对异族大肆兴伐。它的暴政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民怨沸腾,终于在秦二世元年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随着人民起义的风起云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也是历时最短(16年)的王朝很快结束了。 

 西汉初年,经历春秋战国楚汉战争500多年的战争,社会经济遭受了五百年来的特大破坏。农民大量流亡异乡,不得耕作;还有些为生计所迫,卖妻鬻子或自卖为奴。战乱使人口锐减,商业萧条。奸商囤积居奇,物价昂贵,米一石值万钱,马一匹达百金。新建立的西汉政权,府库空虚,财政困难。史载当时:“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人民很需要休养生息。针对这种现实,为巩固西汉政权,贾谊借“过秦”以“规汉”, 规劝汉文帝吸取秦王朝不施仁政导致覆亡的教训,防止重蹈覆辙。主张施行仁政,“与民休息”,以求经济大发展,社会的稳定。当然,贾谊所说的“仁政”,完全是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的,不可能包括消灭剥削、消灭阶级压迫等内容,这是历史的局限、阶级的局限,我们不能苛求。

附录二:

过秦论练习测试

 

基础知识及其运用

一、字词

1.下列加黑字注音不全对的一组是  (    )

A召滑(shào) 鞭笞(chī) 藩篱(fán)

B墨翟(dí) 谪戍(zhé) 契(xié)

C銡(xiān) 隳(huī) 逡巡  (quān)

D牖(yǒu) 棘矜(qín) 锋镝(dí)

2.书写全对的一组是  (    )

A度长契大  嬴粮景从  云集响应

B瓮牖绳枢    同年而语  价值连城

C鉏耰棘矜   摄足行伍  緼袍敝衣

D足肤皲裂  崛起阡阳    门廷若市  

3.解释下列多义词

4.选出“因”字用法相同的两项  (  )

A……蒙故业,因遗策

B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C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D廉颇……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E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二、语言运用

1.对下列名词状语的分类、用法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席卷天下 ②云集响应

③船载以入 ④西举巴蜀  

⑤内立法度 ⑥斗折蛇行

⑦日积月累 ⑧吾得兄事之

⑨良庖岁更刀 ⑩相如廷叱之

(11)舟行适临汝 (12)箕髟擞诓澈V尾

A①②⑥⑧句表比喻,讲成“像……那样”

B④⑤⑩句表处所,译为“在……”

C⑦⑨是时间名词作状语,译为“日日”、“月月”、“每年”

D③(12)表工具,译为“用……”,(11)也表工具,译为“乘船”

2.下列各句中加黑的词属于以下哪种词类活用:

A名词用作动词  B名词作状语  C使动用法  D意动用法

①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  )

②履至尊而制六合  (  )

③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  )

④赢粮而景从  (  )

⑤外连衡而斗诸侯  (  )

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  )

3.选出下面译文正确的项

①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

A不吝惜珍奇的祭器、贵重的宝物以及肥沃富饶的土地,用来招纳天下的士人。

B不爱惜珍贵的器具、贵重的财宝及肥饶的土地,用来招纳天下的士人

C不爱惜珍贵的祭器、贵重的宝物以及肥沃富饶的土地,因而招致了天下有才之士。

D不吝惜珍奇贵重的器物和宝物以及肥沃富绕的土地,因而招来了天下的士人。

②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契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

A试着让山东的国家与陈涉比比长短,较量一下权势和军力,简直不能同日而语。

B假使让肴山以东的国家与陈涉的军队比比长短,较量一下权势和军力,简直不能同日而语。

C假使让山东诸国与陈涉比比长度,较量权力的大小,就不可以同日而语了。

D尝试着让肴山以东的国家同陈涉的军队比比权势和军力的大小,简直不能相提并论。

4.找出不是判断句的一句(  )

A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B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

C夫成功名者,此先王之千里也

D刘备天下枭雄

三、文学、文化常识

1.下面是课文中出现的人物和作者的称谓,请回答分类的标准是什么

A司马谏议  杜工部    贾太傅  庖丁(    )

B欧阳文忠  范文正    左忠毅  王忠肃(    )

C王临川    韩昌黎    柳柳州  沛公(    )

D苏子瞻    诸葛孔明  方望溪  李太白(    )

2.下面的成语典故与哪一组人物有关

完璧归赵  脱颖而出  游刃有余  碧血丹心

A蔺相如  平原君  伯乐  窦娥

B蔺相如  毛  遂  庖丁  关汉卿

C蔺相如  毛  遂  庖丁  邹衍

D蔺相如  毛  遂  庖丁  苌弘

3.对下列文章篇名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

①《过秦论》②《出师表》③《察今》

④《送东阳马生序》⑤《<指南录>后序》

⑥《论积贮疏》⑦《答司马谏议书》

⑧《左忠毅公逸事》⑨《石钟山记》⑩《师说》

A除①③⑧外,篇名中均含文体名称,如“表”、“序”、“疏”等。

B ⑤中的“序”是书序,“后序”是附在《指南录》书后的一篇序文。④中的“序”则是赠序,相当于现代的临别赠言。

C“表”、“疏”是臣下写给皇帝的奏章。

D“说”是议论文;“记”则可记事、写景、抒情、议论;“书”,指书信体。

阅读思考

答案:

过秦论

基础知识及其运用 

1.C(“逡”读qūn)      2.B

3.①统率、指挥;制服;控制,统治;规模②沟通;通达;普遍;通晓、理解;畅通、顺利;贯通③败逃的;在北面;溃败④剩余的;遗留的;多,整数后不确定的零数;我;其余的  4.B E

1.A2.①C②A③A④B⑤C⑥D3.①A②B4.A

1.A官职B谥号C籍贯D字  2.D  3.B

[过秦论之武林秘史版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过秦论》的教案

2.过秦论优秀教案设计

3.高二语文《过秦论》教案

4.北师版保修教案

5.《心声》 教案教学设计

6.惊弓之鸟教案

7.日月水火教案教学设计

8.动物过冬教案教学设计

9.春晓教学设计教案

10.背影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