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大熊猫 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下册)

发布时间:2016-2-13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一、教学重点

了解大熊猫的有关知识。

二、教学难点

了解大熊猫的有关知识。

三、教学过程

【预习检查】

1.介绍作者

叶永烈,科普文艺作家,报告文学作家。浙江温州人。作品颇多,前期有中篇科幻小说《小灵通漫游未来》,荣获全国第二届少年儿童文艺作品评选一等奖。后期以报告文学为主,有传记《张春桥浮沉录》《王洪文浮沉录》《陈伯达其火》等。

2.通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憨态可掬    濒危     上林苑     璀璨     山麓    浩瀚

北碚    栖息    孤僻    分娩    幼仔     翌日    繁衍

【目标展示】

了解大熊猫的有关知识。

【新知研习】

一、导入新课 

你知道北京奥运会吉祥物吗?(生答: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妮妮)其中晶晶便是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众多动物,为何要将大熊猫设计为吉祥物之一呢?(生答)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国宝--大熊猫》教师板书

既然大熊猫是国宝,你对它了解多少呢?请将你搜集到的信息拿出来与同学们一起分享。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后谈谈你的收获。我从你们的劳动中也获得了很多知识,在这方面你们就是我的老师。其他同学谈谈你们的收获。

二、自主学习    

本文内容丰富,用语准确,希望大家在这节课中能有所收获。下面自学课文,注意以下问题: 

1.认真读课文,可以朗读,可以默读,可以同桌轮读,选用你最喜欢的方式阅读全文,注意朗读的节奏和重音。     

2.整体感知课文,筛选有关哪些大熊猫的重要信息。建议学生可以对每一节的内容进行概括,然后整合。

1-3节:侧面说明大熊猫的珍贵。

4节:直接写大熊猫的可爱。

5节:总领全文,突出大熊猫的珍贵。

6节:写大熊猫的形象。

7节:大熊猫受到欢迎。

8节:大熊猫不适应人工 饲养的原因。

9节:分布地域、生态环境、气候条件。

10节:得名。

11节:食性。

12节:活动范围与季节的关系。

13节:性情、繁殖情况。

14节:数量。

15节:人工繁殖。

16节:珍贵价值。

17节:保护。    

3.在筛选信息的基础上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

(1-7)说明大熊猫的可爱和珍贵。

(8-15)野生大熊猫的生长环境、生活习性、濒危处境。

(16-17)活化石的价值。

三、合作学习    

1.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自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   

2.在班上研究讨论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

【归纳总结】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大熊猫的有关知识。

人见人爱。它是特有的珍稀动物,也是最负盛名的濒危动物。形象:长相俊俏,神态温驯。在国外受到欢迎。分布地域狭窄。大熊猫的得名。属食肉目,却喜食竹,且食量很大。活动范围与季节有关。性情孤僻繁殖艰难。因此,它是名副其实的“国宝”。

【巩固拓展】

介绍一种你喜欢的动物。

【预习指导】

1.从文中找出能体现说明语言准确的句子,在课文旁边批注。 

2.了解运用的说明方法,在课文旁边批注。

【板书设计】 

国宝--大熊猫

(1-7)说明大熊猫的可爱和珍贵。

(8-15)野生大熊猫的生长环境、生活习性、濒危处境。

(16-17)活化石的价值。

【教学反思】

文通中学七年级语文教案(强)   NO.

课题  国宝大熊猫        主备人  张建刚    审核人   周春雷

一、教学重点

体会文章语言的准确性,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 

二、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语言的准确性,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

【预习检查】

给划线字注音。   

憨态可掬   笨拙    濒危    貘     上林苑     邛崃     

璀璨      北碚     分娩     翌日    繁衍

要求:让一名学生起来读,如果有读得不正确韵,请其他同学进行纠正。

【目标展示】

体会文章语言的准确性。 

【新知研习】

1.从文中找出能体现说明语言准确的句子,并加以分析。 

明确:由教师引导,学生回答。教师可根据情况补充下列内容。    

比如:

一头成年的大熊猫每昼夜最少要吃15-20公斤竹子。

《上林赋》中列举了当时咸阳上林苑饲养的近40种异兽。 

绝大部分山岭都是悬崖绝壁。

要求:体会本文语言的准确。 找出能体现说明语言准确的句子,并加以分析。 

如何分析说明文的语言,提示格式:词本义-语境义-效果。

2.学生讨论文章运用的说明方法,并举例说明,突出说明方法的作用。 

明确:主要由学生回答,教师根据情况予以引导和指导。 

(作比较、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列数字、引用说明、举例子等。) 

提示格式:运用     方法,说明了           ,有什么效果。

三、梳理巩固 

【归纳总结】

学生谈本堂课的收获。(不必只局限一个方面,也不必面面俱到,只要学生能说出某些方面即可。)

【巩固拓展】

重点研讨课文第12自然段。 

学生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题目:  

①大熊猫为什么弃荤食素?用原文话回答。 

②指出本段文字使用的说明方法。 

③“大熊猫有时也显露食肉的本性”中的“有时”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什么特点?

④概括本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小组代表交流发言。明确:

①据科学家研究,大熊猫远祖虽是肉食动物,后来,由于寻不着肉食,只得吃满山丛生的竹子,代代相传,也就养成了吃竹子的习惯。注意:“据科学家研究”不能遗漏。②列数字。 ③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④主要介绍了大熊猫弃荤食素的由来和吃竹子的有关情况。 (意思对即可。) 

【预习指导】

预习《黔之驴》,识记注解,用自己语言翻译课文。

【板书设计】 

国宝--大熊猫 

分析说明文的语言。

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

谭义专

[国宝--大熊猫 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相关文章:

1.关于国宝的故事

2.我国的国宝优秀教案

3.苏教版七年级生物课件

4.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早》课件

5.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

6.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7.苏教版语文下册生字课件

8.七年级历史上册《干旱的宝地》教学设计

9.数学七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

10.七年级下册语文手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