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塔上的实验》导入四法

发布时间:2016-3-25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也是如此。一堂成功语文课绝离不开精彩的导入,尽管导入的方式不拘一格,可妙引古诗,可创设情境,可剖析文题,可简介作者,可提出问题,可述说故事,可设置悬念,但都应根据文本内容或文体特点以及达成教学目标的需要,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为基本出发点,以引领学生迅速走进文本,围绕预设的教学目标开展课堂学习活动,提高教学效率为根本追求。在此,我仅以教读《斜塔上的实验》一文为例,谈谈课文导入的四种方法:

一.简介人物,激情导入

写人的文章里,人物是写作的对象,尤其是中心人物。如果用激情洋溢的语言对人物进行介绍,无疑能激发学生对人物的景仰之情,从而引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如:

在十六至十七世纪的意大利,有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他用自制的天文望远镜探索星空的奥秘,发现并开辟了天文学的新时代;他不轻信权威,敢于向教会挑战,用大量的实验证实并传播着哥白尼的“日心说”;他善于思考,勇于实践,书写出一部属于自己的科学研究传奇--发现了自然界的节奏原则,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由此极大地推动了科技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他就是被称为“现代科学之父”的伽利略。今天,就让我们带着一份虔敬走进传记文《斜塔上的实验》,走近这位享誉全球的科学家,真切地感受他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伟大精神。

由于初一学生对伽利略这样的科学家知之甚少或全然无知,因此采用这种介绍文中的人物方法导入新课,既能使学生对伽利略有所了解,从而获得对人物的总体印象,也能够激发学生对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的敬仰之情,造成一种“未成曲调先有情”之势。

二.剖析文题,激疑导入 

文题如同文章的眼睛,往往能凸显文章的主要内容,表明文章的写作对象,如能从解析文章标题的角度入手导入新课,同样可以激起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如:

先在黑板上书写文题--斜塔上的实验,接着分析文题:这个文题是一个偏正关系的短语,由定语“斜塔上”与中心语“实验”构成,作者突出强调的是“实验”,那么同学们从这个文题上有什么发现呢?学生通过思考会很快地生发如下疑问:

这是个什么样的斜塔?是谁在这里做实验?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做了一个什么实验?实验结果怎样?这个实验要证明一个什么问题?

同学们,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到课文《斜塔上的实验》里去寻找答案。

通过解析文题,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生发疑问,在此基础上引领学生走进课文,就会显得顺畅自然。

三.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创设一种与文本内容相契合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样不失为一种好的导入方式。如:

在十六至十七世纪的意大利有位年轻的科学家,他在许多科学家的讥笑声中爬上了高达54.5米的比萨斜塔,他将手中的两个大小不一的铅球同时抛下,“砰”地一声,两只铅球同时落地,在场的人无不惊讶。他就是伟大的科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他用这一实验证明了一个原理,发现了一条定律,这就是自由落体定律。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斜塔上的实验》,来学习伽利略挑战权威,勇于实验的科学精神。

这样的导入,生动地再现了伽利略进行自由落体运动实验时的情景,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巧做实验,激思导入

由于本文的题目是《斜塔上的实验》,如果教师也能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做一个关于自由落体的实验,学生一定兴味盎然,很快进入课文情境,为开展课堂学习活动营造良好的氛围。如:

大千世界,充满着神奇和奥秘,很普通的自然现象中往往蕴含着永恒的规律。牛顿从苹果落地中得到启示,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从沸腾的茶水壶中得到启示发明了蒸汽机。今天我们也来做个小实验,看看同学们能否从中发现规律。

这是两个铁球,一大一小,当它们同时从同一高度落下时,哪个球会先着地呢?(学生观察后回答)

其实,四百多年前,一位年轻人曾在意大利著名建筑比萨斜塔上做过这个实验,后人称之为“斜塔上的实验”,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斜塔上的实验》这篇课文。

这样的导入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思考想象力,实在有一石三鸟之功效。

总之,新课导入虽可因文而异,因学生的起点而异,因学生的知识储备而异,但往往殊途同归,最终都是为了有利于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迅速、有效地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

李兵

[《斜塔上的实验》导入四法]相关文章:

1.《师说》课文教案导入

2.《木兰诗》教学导入

3.小学英语动物课件导入

4.木兰诗课前导入

5.爬山虎的脚导入教案

6.汉语拼音教案导入

7.初中实验教案

8.生物实验个人总结

9.科学实验小论文

10.化学实验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