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复习备考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8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随着国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高考语文越来越多地注重对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考查。而诗歌鉴赏题尤其能考查一个高中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因而诗歌鉴赏题越来越受到高考命题者的青睐。然而许多年来,高考诗歌鉴赏题的得分明显偏低。

作为四大文学样式之一,诗歌是文学领域里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教学中,我在班上调查了一下学生,“你们喜不喜欢古典诗歌?”“喜欢!”“你们喜不喜欢高考诗歌的这种鉴赏形式?”他们异口同声地说:“不喜欢!”这个看似矛盾的回答耐人寻味。诗歌是美的,美得让我们的学生无可挑剔却又无话可说,既然诗歌大凡是精华的,学生大约又都是无辜的,那么,是高考出了问题,还是我们的诗歌教学出了问题,抑或古代诗歌原本只可仰视,只可远观而不可鉴赏焉?高考诗歌鉴赏是最高能力层级E级,难度自然很大,但怎样化险为夷,把诗歌从神龛上请下来,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理世界和情感世界,能意会,善言传,有些问题还是值得思考的。

一、“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全面提升文化素养

首先,要掌握必备的文学常识、文化知识。在古诗中,春风秋雨、明月彩霞、江南花鸟、塞外黄沙,甚至金戈铁马、红粉女娃,文房四宝、琴棋书画、亭台轩榭、诗酒文章、历史掌故、轶事趣闻,总之,只要能够入题的,无不被诗人纳入诗中,而且赋予中国味的深意,这就需要我们平时扩大阅读面,尽量多了解古人生活的时代和生活的经历,了解诗人写作时的处境和心境,以便准确把握诗歌的意境。

其次,对我国古代文学的人文精神应有所知晓。中国古代文学源远流长而又博大精深,但有些东西是一脉相承的,我把它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挥之不去的乡国情怀。在我国诗文里,对于故乡、故国的思念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与乡土相联的,是对于国家的思念,君与国家,在古代文人那里是一致的,至近代,此种精神由忠君报国而转向追求国家的自立自强;乡国的情怀的泛化,是对于山川之美的描写与赞颂。二是永不褪色的亲情主题。爱情方面,来自民间的一系,表现出更为充分的人性特点。从《诗经》开始到乐府民歌,所表现的男女之爱很少受到礼教的约束,表现更为热烈执着、更带野性色彩。文人的描写爱情之作,表现得较为复杂,含蓄了,深化了,有的带有理想色彩(《古诗十九首》等),有的加进悲剧色彩(白居易《长恨歌》、王实甫《西厢记》等)。友情方面,视朋友如兄弟,交友不因贵贱而阻隔,不以利而以义,守之以信,忠之以言。三是沧桑厚重的人生感悟。即对于生命短促宇宙永恒的感悟,对于历史、人生的思索,其本质就是对于生命永恒的向往,是珍视生命热爱生命的一种独特的表现方式;对于人生的感悟,还表现为对于现实人生的反思,往往交叉着宗教理路,劝善惩恶,提出人生的归宿问题。

另外,要理解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双重人格。知识分子自古就是学富五车,治国经邦的代名词。学而优则仕,理所当然地成为古代知识分子实现其社会理想的最佳最有效的途径。但现实与理想往往在世界的两个边缘,于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便在中国古代文人的骨子里深深地植根发芽。知识分子的内心深处及精神实质为“入世”与“出世”矛盾生成的双重人格。他们学而优则仕,积极入世,希望通过皇权来施展自身的才华,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他们的人格在此时表现得最为刚强柔韧,为民请命,以死忠谏,亦即“达则兼济天下”。此情此境之中,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所关注的往往不是个人安危,而以社稷江山为重,以奉养他们衣食的劳苦人民为重。在他们心目中,最好的社会状态,也就是他们在入世时所追求的并且希望出现的社会状态即大同社会。所谓皇恩浩荡,他们首先必须尽忠,向启用他们的皇权尽忠,而在古代社会,皇权在某种角度即国家社稷、民众天下。也就是说,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仍然是以整个社会(天下)为己任,为终极关怀的对象。另一方面 ,“出世”的思想始终在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身上不能抹去。“穷则独善其身”作为“达则兼济天下”的最后一条退路,在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内心世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先求闻达,后治天下,退而其次保其身家性命。不得重用,便等待“天生我材必有用”,一旦时机成熟,他们又会变消极出世为积极入世,此一张一驰,才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真正的人格写照。

所以说,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人格是双重互补的,并且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和“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为根本准则应对他们所处遇的境地。这种双重人格在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身上的体现还有另外一个层面,就是他们仕途不得意,难以施展自身才华和实现其理想抱负时,便生发出“人生在世不如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感慨,“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与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的出世隐退思想。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这种互异互补的双重人格,自然而然地演化出他们内心深处对于国家、民族、社会强烈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渗透到他们骨子里,又深深地影响着他们的创作,流淌于他们所奉献出的文字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正是他们对社会发展深深的忧虑和希冀的最好体现。

二、“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努力强化“钓”的能力

(一)重课本

课本中有很多极其经典而又鲜活的诗歌素材,以课本复习为切入点,以教材中的典型诗句为例子,重视课本中的练习,能较好地实现知识积累和能力迁移。如第三册课本有这样两道练习题:①“映阶碧草自春色,融叶黄鹂空好音。”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参考此例,说说这一联哪两个字跟诗歌境界的关系最为密切,为什么?(有一年高考就考了这个“闹”字)。②过去的评家说《登高》为“杜集七言诗第一”,甚至称它是“旷代之作”。回答下边的问题,体会上述评论的含义。本诗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说说这首诗情景交融的特点。这些试题设置跟高考难度相当,极具示范性,因此,我们不能满足于当年新课的教学,很有“朝花夕拾、旧事重提”的必要。

高考试题中的表现手法考题设置,题型也基本不脱离课文。因此,将课文上的诗句设计成题,让学生练习,以练习促复习,是不错的做法。如根据课文归纳表现手法:孤帆远影碧空尽(借景抒情),唯见长江天际流∕杨柳岸晓风残月(情景交融);桃花潭水深千尺(直抒胸臆),不及汪伦送我情(直抒胸臆、衬托)。

再比如结合课文归纳虚实结合的手法:柳永《雨铃霖》上片除“念去去”二句,写的都是眼前实景实情;下片对别后生活的设想,则是虚写了;姜夔《扬州慢》虚实相济,写出昔盛今衰的感慨;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写眼前(实),往事知多少(回忆、虚)、“小楼昨夜又东风”(实)、“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虚),时空交错,虚实结合,画面对比鲜明。

(二)多分析--2009、2010年高考诗歌鉴赏试题综述

2009年高考18套语文试卷诗歌鉴赏题类型设置既延续以前诗歌考查的特点,又进一步拓展了“新课标”所倡导的审美体验和个性特色。在相应规范答题方面既表现一定的开放性,也体现了对考生更为深切的人文关怀。不过,万变不离其“纲”,诗歌鉴赏题考查的题目类型仍然是主旨类提炼、形象类解读、意境类鉴赏、技巧类分析、语言类推断五种。

1、主旨类提炼

这种类型的题目,主要是要求考生通过理解诗歌的内容,来提炼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把握诗歌内容,详细分析作者的情感,是此类题的关键点。

[典例分析]全国卷Ⅱ:

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解答]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根据题意,先提炼作者情感)。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根据题意,结合具体事实,对这一情感进行深入分析)。

2、形象类解读

诗歌形象,是指作者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既能充分寄褪侵缸髡叽丛斐隼吹纳动具体的,既能充分寄托作者的主观感情,又能激发人们思想感情的物象。它包括诗歌的人物形象(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和事物形象(写景诗中的景象或咏物诗中所描写的物象)。解读古诗词的特定形象,要把握其内涵,分析寓于形象中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典例分析]天津卷:

严郑公宅同咏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注]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国公。箨,笋壳。帙,包书的布套。

本诗前三联描写出竹子怎样的形象?请你谈谈对最后一联寓意的理解。

[解答]形象:嫩竹新出,竹影阴凉,雨洗竹净,风送竹香(解读形象具体特点)。寓意:①要尊重天性,顺应自然。②要呵护人才,不要摧残人才。③期待得到提携,使自己有所作为(揭示这一形象的寓意和时代内涵)。

3、意境类鉴赏

意境是作者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的高度融合,在意境形成中,“景”是基础,“情”和“意”是主导,“景”就是“情中景”。鉴赏古典诗词只有领会描绘的意境才能在思想上产生共鸣。

[典例分析]重庆卷:

[折桂令]问秦淮

孔尚任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表达了什么样感情?并简要分析。

[解答]通过“白鸟”“绿水”“嫩黄花”“新红叶”等描绘了初秋景色(结合意象,描绘图景,简要概括)。又通过“飘飘”“滔滔”“有些蝶飞”“无个人瞧”等表达了因昔盛今衰引发了冷寂落寞之情(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4、技巧类分析

如果说前面三种类型题目是考查考生对诗歌“写什么”的理解,那么这一类型的题目,则是要求考生对诗歌“怎么写”的分析。重点要理解好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结构方法四个层面的内容。

[典例分析]安徽卷:

小重山端午

[元]舒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注]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汨罗江。

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结合上阕和下阕作简要分析。

[解答]手法:对比(或反衬)(指出何种手法)。简析:上阕中众人的繁忙喜庆和作者的独自惆怅形成对比;下阕中世俗对屈原的不理解和作者读《离骚》的深切感伤形成对比(作者如何运用这种手法)。

5、语言类推断

这一题型考查的是对诗歌语言特色或“炼字”技巧的鉴赏。语言特色是诗歌“面”的考查,“炼字”是“点”的考查。语言特色让考生品味并分析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炼字方面考查一般要求找出诗歌用得最好的一个字词,说明其妙处;或提供两个字词,要求说出哪个更好。其主要对动词,形容词进行赏析。其它是对特殊词如叠词、拟声词和颜色词的考查。

[典例分析]四川卷: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请谈谈这首诗前两句中“入”和“摩”字的表达效果。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之中。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

[解答]“入”字表现出河的生气,“摩”字突出了山的高峻(说明特别作用)。这两句用夸张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饱含热爱之情,并为进一步抒情作了铺垫(回归原句分析内容与手法);第三句“泪尽”二字将亡国之恨宣泄无遗;第四句一个“望”字写出遗民对南宋军队收复失的企盼,一个“又”字则曲折地表达出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延迟迟没有收复失地的失望与埋怨(结合重要字词分析并概括情感)。

2010年高考18套语文试卷共鉴赏评价19首诗歌。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统计分析这些考题,今年高考古诗鉴赏试题至少有以下三大命题特点,值得考生高度关注。

第一,诗歌体式多样,内容丰富。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1、从题材看,咏物言志、山水田园、怀古咏史、送别感怀、边塞战争、羁旅思乡、抑郁失意都有涉及。其中,以情景交融的写景抒怀之作为多。写景抒怀之作包含两类题材,一类是山水田园诗歌,此类诗以写景为主,情感淡然悠远令人回味无穷,抒情较含蓄;一类是即事感怀之作,景、事、情交织在一起,情味深厚令人感慨万千,抒情议论较为明显。为方便设题,把写景咏怀诗作为考查重点也就自然而然了。

2、从体裁看,19首诗歌涉及1首乐府诗、4首律诗、6首绝句、5首词、1首散曲、2首其他样式的诗。其中律诗、绝句、词仍是重点,比例占到近80%,但其他体裁不容忽视。

3、从时代看,唐宋诗词唱主角,魏晋南北朝诗歌及元明清词曲作陪衬。19首诗歌涉及唐宋诗各5首、宋词4首,比例占到70%;其他还有2首南朝诗、1首魏晋诗、1首元曲、1首清词。五律、七绝和宋词小令形式上长短适中,既有规律可循,也容易命题和答题,成为命题人比较喜欢的选择。

4、从作者情况看,著名诗人、词人的作品备受青睐,18套试卷中选考了南宋诗人陈与义的2首诗,其他如阮籍、李白、杜甫、王昌龄、王安石、欧阳修、范成大、黄庭坚、陆游的诗各1首。不过,名家名篇在相对减少,名家不太出名的佳作和一般诗人的名篇比重在加大。

上述信息提示考生,平时的诗词鉴赏训练要适当扩大涉猎范围。只有平常全方位、多角度地积累了一些作家与作品的相关知识,对不同时期、不同题材、不同体裁、不同诗人的诗歌或同一诗人不同时期、不同题材、不同体裁的诗歌都有所了解,才会在高考诗词鉴赏中收获意想不到的喜悦。

第二,考点分布广泛,但考查重点突出。

今年的考题把“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及“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都涵盖到了,可考查重点只在炼字(语言)、情感、内容、手法四大方面。其中,鉴赏诗歌语言(含“炼字”艺术)的有7套试卷9道题;分析诗歌表达技巧的有9套试卷11道题;理解诗歌的内容情感、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是命题者的首选,18套试卷中就有15套计20道试题对此设题。

大部分试题都直接考查了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或着眼于具体诗句,或着眼于全篇。有的直接要求回答作者情感或观点的内容,如课标区全国卷Ⅰ、大纲区全国卷Ⅱ、北京卷、天津卷、上海卷、湖北卷、四川卷、辽宁卷、湖南卷、广东卷、山东卷;有的要求比较回答不同诗歌或不同诗句的不同情感,如天津卷、湖北卷;有的要求对作品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观点态度进行个性化解读,如天津卷、辽宁卷;有的结合抒情方式、表现手法等考查,如江苏卷、广东卷、浙江卷、山东卷等。

第三,试题的综合性逐渐加强,开放性有所体现。

就出题方式来看,高考试题的综合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除了就某一知识点单独命题,考查考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外,还在主观试题中采用“一题多问”的形式,考查考生综合鉴赏诗歌的多方面的能力。今年共有9道试题就考点中的某两个知识点进行了整体鉴赏的考查。如大纲区全国卷Ⅰ的“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天津卷的“‘峡口送友人’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通过哪些意象表达出来的?”又如山东卷的“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等等。同时,像去年的湖南卷、今年的天津卷比较阅读鉴赏两首诗歌,像今年的湖北卷、江苏卷比较阅读鉴赏出处不同的诗句,也是应该注意的现象。这种比较问答题或突出一首诗歌的特点,或比较思想情感或艺术技巧的异同,或不同体裁诗歌比较。二是试题注重了与课内知识的勾连。如江苏卷诗歌鉴赏第一小题“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并由课外向课内勾连,同时考查了考生对课内名家名篇名句的背诵理解能力。又如福建卷诗歌鉴赏第三小题“下列诗句与这首诗所寄寓的情怀最相近的一项是( )”“A、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B、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C、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D、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四个选项全部出自高中教材,且引用古诗句设题,增加试卷的文学色彩。在考题设置上,注重考查考生对诗歌遣词炼字、人物形象和主旨的分析,强调诗歌鉴赏依据的是文本语言,由言体情,对诗歌鉴赏教学有导向作用。

另外,在“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时,今年的开放性试题,比去年增加了三道。其设问方式主要有两种:“……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简述理由。”“……是否矛盾?为什么?”这是命题者在指导思想上“渐进适度渗透新课程理念”的体现。这也意味着要求考生必须提高人文内涵和审美内涵,提高思辨能力和审美能力。

(三)抓要点

1、题目是切入点。古诗词的题目一般都是作者精心拟定的,它往往能揭示诗词的写作时间、地点、对象、内容、主旨等,是解读诗词最佳切入点。从题目入手,我们可以迅速准确理解诗词的内涵。

  例如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题目中“金陵”是六朝的旧都,它明确了一个富有历史厚重感的地点,“怀古”交待内容,同时也暗示了吊古伤今的情感。

  再如唐代朱庆余的《近试上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如果单看内容,只是刻画了一位新妇的形象;结合题目,才知道这是作者以新妇自比,以公婆喻主考官,表达了应考前的期待和不安的心情。

  2、作者是链接点。诗词的内容和情感,总割不断作者所处的特定的时代背景、人生经历、文艺潮流等因素的联系,所以“知人论世”是鉴赏古诗词一个重要的方法。只有充分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思想、性格、成就,才能更好地把握诗词的主旨。

  例如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为什么作者登上凤凰台,觉得“长安不见使人愁”,全然没有他出蜀时的“仰天大笑出门去”的豪情?原来是“总为浮云能蔽日”啊。这正是他当时忧愁和苦闷心境的写照:小人当道,君主被蒙蔽。自己有志不能伸。

  3、意象是关键点。诗,“根情,苗言,实义”。而意象是诗歌的情感的载体,它是诗词中具体的人、物、景。不管怎么设题,最终都要回归到“景(物)”与“情”上来,即用什么“景(物)”抒什么“情”,“景(物)”和“情”有什么内在联系等。所以抓住意象,展开联想和想象,是理解诗词的关键所在。

  例如杜甫《登高》的前两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两联共选取了八个意象,展现了一幅深远空旷的深秋图景,与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共同营造了沉郁、苍凉、悲壮的意境,抒发了诗人那种忧时伤世,感怀自身飘零的深广无极的情怀。

  4、注释是支撑点。在高考古诗词试题中,往往会出现简短的不为人注意的注释。这些注释看起来是生僻难懂处的无意注解,其实很多是命题人的有意提示,是理解诗意的捷径所在。

  例如顾炎武的《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离怀消浊酒,愁眼见黄花。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释: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

  结合注释中作者的背景信息,再看“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等诗句的内容,我们不难读出作者虽已年老,但是抗清复明之心未泯,忠心报国的伟大情怀。

  5、题干是辅助点。如果命题人不便在注释中给考生以提示,那么往往会在题干中给出一些隐含的信息。这些信息或表明提问的方向,或指出解题的门径,或提示理解诗词的角度。考生应该重视并认真研读它,从而提高答题的效率。

  例如唐代来鹄的《云》:“千形万象竟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

  题目(一):有人称来鹄的这首诗是最富“人民性”的咏云之作,请你从“人民”的角度,依据诗歌内容,来理解诗歌中作者对云有哪些情感?

  题干的“人民性”,提示了解读此诗的方向:云悠闲自赏,不问“旱苗枯欲尽”的现实,诗歌表达了作者对不问苍生之苦而悠闲自得之人的厌恶痛恨之情。而不少考生忽视了题干的暗示,把诗歌理解成赞美云的千变万化和多姿多彩了。

  6、答题是落脚点。所有的研读和思考,最终要落实到答题上来,所以如何用规范的准确的语言来组织答案,对考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答题规范要注意“三化”,即答案要点化,要点程式化,程式术语化。一是要根据题目的问号数,弄清有几个问题,从而确定分几层来组织答案:二是要根据题目考察的不同能力点,采用不同的表述方式和答题程式;三是要在答案中尽可能多用古诗词鉴赏常用的名词术语。

  例如上文提到来鹄的《云》题目(二):这首诗的第三、四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简要分析其作用。组织答案如下: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将就要枯死的禾苗企盼甘霖的情景,与云高高在上、悠闲自得的情景予以对比,抒发了作者对云不肯行云化雨、解救苍生的痛恨之情。

三、“莫为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走出诗歌阅读鉴赏的误区

  在一份高考语文试卷中,诗歌鉴赏题应该说是最让老师费心、学生烦心,而得分又最让人闹心的题型之一,每届平均得分都不高。究其原因,很多同学在做诗歌鉴赏题时易走入以下几个误区。

  误区一:重字字落实,不重整体把握

  在诗歌鉴赏教学指导中,笔者发现,很多同学习惯于当文言文来读,一词一义去理去顺,结果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只见一叶,不见森林。特别是遇到不熟悉的词或典故,或者句式词序颠倒,则思维方寸全乱,根本不知道从整体上把握诗歌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抒发的是什么感情。更有甚者,在理解某些词句的意思时,常常只从字面上作简单的附会性理解,被命题者常常抓住这种“望文生义”的毛病设计选项。

  对策:围绕题材,做好情感归纳

  其实,在读诗歌时,完全不必拘泥于字词句的理解。必须从整体上去把握,最要紧的是抓住诗歌文题,明确题材类型,作好诗歌情感归纳。题材即诗词写的是什么,主要有:爱国爱民、忧国伤时、建功立业、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孤标傲世、伤春悲离、惜别怀友、羁旅思乡、思亲怀人、即事感怀、咏物言志、借古讽今、怀古伤己、思慕田园、隐逸山水、行役戍边、参禅说理、人民疾苦、劳动生活。

  有不少诗词的题目反映出诗词的题材。如:张敬忠的《边词》:“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这首诗的题目是“边词”,应属边塞诗,行役戍边之作。诗歌首句是全篇总貌,以下三句即对春色之迟进行具体描绘。第二句用本该桃红柳绿,春光烂漫的二月,而边地的垂柳却仍在凛烈的寒风中摇曳着光秃秃的枝条这一典型景象,表现出五原的荒寒景象。三四两句仍紧扣“迟”字,通过五原与长安不同景物的对照,进一步突出强调北边的春迟。再从辞色上看,全诗充满了冷色调的词语。这样,进一步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则不难发现,全诗虽然没有写到人,但在这样荒凉寒冷的环境中,戍边的将士会怎样呢?所以,它寓含了戍守荒寒北边的将士对帝京长安的怀念。

  误区二:重就题做题,不重题型归纳

  有很多同学在做题时,只注重做,而不会给自己留点空去思索,去整理考点、知识点,更不注重题型归纳。其实题目是做不完的,我们应该向理科学习,学会整理和梳理,尤其是技巧考点。比如从形式角度而言,修辞方法中带“像”字的真假比喻,借代与借喻,设问与反问,对比与反衬,比拟与比喻、明引与暗引等等;表现手法中的点与面,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白描与彩绘,叙写与议论,联想与想象,现实与浪漫,烘托与对比,伏笔与照应,寓情于景(物、事)与托物言志等等,这些相近的修辞方法或相对的表现手法,考生在辨别时常常容易混淆。

  对策:围绕考点,做好题型突破

  其实从考点上来说,不外乎从诗歌语言、技巧、形象和思想情感等四个方面,专题复习,专项训练。其中最难的是诗歌技巧识记,如景物描写技巧中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反问、反复、设问、对偶、借代和叠词等;表现手法有衬托、反写、铺垫、渲染、想象、对比等;各种结合有动静结合、时空结合(高低结合、远近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正侧面结合、感官结合等;此外还有白描(工笔)、细节描写(语言或动作或环境等)。在鉴赏时,我们要因诗制宜,细心揣摩。特别值得重视的是,在鉴赏古诗词时,我们不能单纯地就景论景,就物论物,一定要看到在景后、物后的那个活生生的人。

  误区三:重自我感觉,不重命题意图

  做诗歌鉴赏题时还有一个常见误区,就是注重自我感觉,在答题时常犯“答非所问”和“言不由衷”的毛病。自我感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拔高主题。一般而言,高考所选诗歌材料,或抒发人生情怀或评价历史人物等,在思想内容上大多是积极而且向上的,考生在体会这些内容时常常容易拔高原有主题。而命题者恰恰常于此命题,以引导考生仔细分辨,正确评价诗歌。

  二是机械死记。在理解欣赏诗歌的时候,有的同学只根据自己熟悉的某个诗人的流派特点、创作风格、语言特色、个人经历,而不顾实际情况去理解该作者的作品;或者套用某种常规模式机械理解诗歌,陷入常规思维的误区。如一见到苏轼就想到他的“豪放”,高唱“大江东去”;一见到杜甫就想到他的沉郁顿挫、忧国忧民,“国破山河在”;一见到陶渊明就想到他的远离尘世,“采菊东篱下”;一见到李清照就想到她的婉约凄惨,“怎一个愁字了得”。见到景色优美,一定心情舒畅了,见到“悲”、“恨”、“愁”、“怅”就一定感伤孤独,去国怀乡了,用贴标签的方法去欣赏诗歌,结果往往容易出错。

  对策:围绕题干,做好命题揣摩

  面对此误区最好的办法就是认真研读题干,要特别关注有些词语或短语,如“从全诗看”、“请简要分析”、“请从表现手法角度”、“请结合本词作简要分析”、“请从写景的动静和写景的顺序”等等。总之,做题时只有吃透命题者意图,才不会盲目作答,才会有方向性。当然,在做简答题时,要学会点面结合,内容与形式相结合,一定要紧扣原诗内容,切忌脱离原诗泛泛而谈,力争做到语言精练,术语规范,抽象理论与具体内容相辅相成。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提高诗歌鉴赏题的得分率。

[高考诗歌鉴赏复习备考策略研究]相关文章:

1.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型

2.高考诗歌鉴赏的答题技巧

3.高考古代诗歌鉴赏教案

4.诗歌鉴赏形象的教案

5.诗歌鉴赏:专用术语

6.《送李端》诗歌鉴赏

7.高考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8.高考诗歌比较鉴赏题答题技巧

9.精编高考诗歌鉴赏技巧参考

10.高考诗歌鉴赏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