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公子列传》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二选修)

发布时间:2016-5-20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学习目标】

 1.掌握重点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

 2.进一步了解《史记》纪传作品的主要特点。

 3.了解信陵君“仁而下士”“急人之困”的品质;体会侯赢等人以死报恩的思想感情。

一、时代背景

    战国时代,出现了一个特殊的阶层,即“士”的阶层,即知识分子阶层。这些人走公室,跑私门,不狩不猎,不农不商,靠知识糊口于四方。他们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或有高强的武艺,或能文能武,又懂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为各国统治者效劳。他们在战国时代起着异乎寻常的作用。他们可以左右各国的政策,处理各国的外交,指挥各国的军队,如著名的纵横家苏秦、张仪,两人几乎操纵着战国时代各国的外交关系。

    这些人投奔到权贵的门下,以谋生活,故称为门客或食客。各国贵族都大量收养门客。其中收养门客名声最大的就是所谓战国四公子。他们都收养了几千门客,对内维护自己的势力以对付政敌,对外与敌国作政治、军事上的斗争。

    2、战国四公子

    战国四公子为:魏国的信陵君无忌,齐国的孟尝君田文,楚国的春申君黄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他们都以“好士”闻名。司马迁在《史记》中,为他们都立了传,而对信陵君特别推重。明朝人茅坤说:“信陵君是太史公胸中得意人,故本传亦太史公得意文。”

3、信陵君(?一前243),战国时魏公子无忌,封于信陵(今河南省宁陵县西北),故称信陵君,与楚国春申君、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一起合称战国四公子。

  第一课时(1-3段)

二、检查预习

(一)注音

  1、魏昭王少子(shào)   2、安釐(xī) 3、昭王薨(hōng)    4、不肖(xiào)    5、厚遗(wèi)     6、执辔(pèi)     7、俾倪(pì nì)

(二)通假字

1、直上载公子上坐(坐同“座”) 2、俾倪故久立(俾倪同“睥睨”)

(三)词语释义

1、致食客三千人                  (招来)

2、诸侯以公子贤                  (因为)

3、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    (赠送一份厚礼)

4、微察公子                     (暗中观察)

5、公子颜色愈和                 (脸色)

6、从骑皆窃骂侯生               (私下里)

7、乃谢客就车                   (辞别)

8、遍赞宾客                     (介绍,引见)

9、今公子故过之                (特意)

10、过客以观公子               (拜访朋友)

(四)词类活用

1、公子为人仁而下士           (名词作动词,谦逊对待)

2、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     (名词作状语,按礼节)

3、不敢以其富贵骄士           (形容词作动词,傲慢地对待)

4、公子从车骑                 (使动,使……跟从)

5、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         (使动,使……久久停留)

6、公子怪之                   (意动,认为……奇怪)

(五)特殊句式

1、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判断句)

2、魏有隐士曰侯嬴,年七十,家贫,为大梁夷门监者。(判断句)

3、为寿侯生前。                      (省略句,状语后置句)

三、、诵读课文

四、文本探究

1、前三段写了什么内容?体现了公子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答:前三段写了信陵君的身份地位,以及和侯嬴的交往过程,体现了信陵君为人仁慈谦恭,礼贤下士的品质。

    2、文章是如何表现公子“仁而下士”的性格特征的呢?

   明确:通过语言、行动描写,以及运用对比烘托的手法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五、布置作业

     预习课文4-6段,完成预习练习

第二课时(4-6段)

一、检查预习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数遗魏王乃公子书(shuò  wèi) 2、冠盖相属(zhǔ)

3、侯生曾无一言半辞(zēng)    4、馁虎(něi) 

5、屏人间语(bǐng  jiàn)    6、嚄唶(huò  zè)

(二)通假字

 1、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具同“俱”)   2、北乡自刭(乡同“向”)

(三)词语释义

1、冠盖相属(形容请救的使臣连续不断地到来)

2、让魏公子曰(责备)

3、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解急救患)

4、且公子纵轻胜(即使)

5、约车骑百余乘(凑集,备办)

6、欲以客往赴秦军(带领)

7、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用来……的)

8、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遗憾)

9、而公子亲数存之(问候)

10、公子过谢侯生(辞别)

(四)词类活用

1、留军壁邺(名词作动词,驻扎)     2、屏人间语(使动,使退避)

3、北救赵而西却秦(名词作状语,向北、向西;使动,使退却)

(五)特殊句式

1、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主谓倒装,宾语前置)

2、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      (状语后置)

3、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          (省略句)

4、何功之有哉?                  (宾语前置)

5、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被动句)

二、诵读课文

三、本文探究

    1、文章四、五、六三段是事情的发展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体现了侯嬴与公子的什么特点?

明确:这一部分主要写公子救赵无策,侯蠃献计。体现了侯蠃过人的智慧与公子的“急人之困”。

2、公子出发而侯生没有送行,这是为什么?

明确:侯生本欲为公子出谋划策,担心他不听从,故于其复还而言之,想坚定他的心志。

四、布置作业:  预习课文7-8段,完成预习练习

第三课时(7-8段)

一、检查预习

(一)通假字

  1、公子与侯生决。(决同“诀”)    2、侯生果北乡自刭。(乡同“向”)

(二)词语释义

   1、矫魏王令代晋鄙。(假传,假托)      2、屯于境上。(驻扎)

3、勒兵下令军中。(约束,整顿)

4、赵孝成王德公子之矫夺晋鄙兵而存赵。(感激)

5、赵王扫除自迎。(台阶)               6、口不忍献五城。(不好开口)

(三)词类活用

1、朱亥袖四十斤铁椎。(名词作动词,用袖子藏)

2、椎杀晋鄙。(名词作状语,用椎子)

3、已却秦存赵。(使动;使……退即,使……保存)

(四)特殊句式

1、赵王及平原君自迎公子于界。(状语后置)

2、平原君不敢自比于人。(状语后置)

3、使将将其军归魏。(省略句)

二、诵读课文

三、本文探究

1、本篇在着力刻画信陵君形象时,也以点睛之笔,描绘了侯生、朱亥、如姬、晋鄙等生动形象。说说这些形象对集中刻画传主形象的作用。

明确:从不同侧面体现了传主礼贤下士、知人善任、信守诺言、急人之困、仁慈惜才等美好的品质。

2、研读本文有关侯嬴的记述,探讨“侯生北乡自刭”的原因。

明确:侯嬴是一个头脑冷静却又热血满腔的人,他在信陵君辞行赴军提出将自刭送公子,不是毫无意义的一时“狭义”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抉择。这主要是激励朱亥,同时也为了坚定信陵君夺晋鄙军以抗秦救赵的决心。

显然,他的这一决定,是对夺晋鄙军的危险性作了深刻的分析而作出的。此外,在侯嬴看来,他已为信陵君建立“五霸之伐”奠定了基础,可以死而无憾。另外,陈懿《读书漫笔》认为魏王怨恨,“势必收而诛之,故宁自杀以为名”;徐中行《史记评林》认为“侯生之死,世谓报公子,余谓谢晋鄙也”;朱东润认为,他以“北乡自刭”来报答信陵君,以减轻或转移信陵君负魏的过错,更表现了他一诺千金的品格和以死相报的义气。

四、总结全文:1、信陵君的性格特点     

2、塑造传主时运用的手法

五、作业:掌握本文知识点,完成《金榜》P44

 

郭苏勋

[《魏公子列传》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二选修)]相关文章:

1.高中化学选修5《卤代烃》教案设计

2.古代诗歌散文选修教案

3.苏教版《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4.魏公子列传原文及翻译

5.《心声》 教案教学设计

6.高二物理选修3-1试题答案

7.高二选修1物理第四章单元测试题

8.高二选修《唐诗宋词选读》练习题

9.高二语文《师说》教案

10.日月水火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