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碎的月希望的梦随笔

时间:2021-06-10 17:55:47 随笔 我要投稿

破碎的月希望的梦随笔

  记得杨绛曾在《我们仨》里面说:“人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的地一起过日子。”每个人在历尽了人间的风雨沧桑、生死别离后,对生命和生活都会有一种刻骨铭心的认识,生命的残酷,生活的坎坷,它们就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在人的心灵上划出一道道伤口,然后留下鲜明的隐隐作痛的疤痕。这个时候的人,睿智、成熟,他们不再相信那些童话故事,也不再耽于美丽浪漫的幻想,他们,只相信事实。然而,如果是一个孩子呢,如果是一个在现实中已经找不到出路的孩子呢,童话对于她,是她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中活下去的唯一安慰和希望,我们还忍心告诉她“小孩,这只是一个童话”吗?

破碎的月希望的梦随笔

  《潘神的迷宫》是一部象征意义很丰富的电影,该片的导演说他是在为我们讲述一个“童话”,这个“童话”不是我们小时候读的王子和公主的美丽童话,更没有水晶鞋和七个小矮人,恰恰相反,在这个“童话”里,美的成了丑的,善的成了恶的,真的成了假的,它有的,是暴力,是血腥,是战争,是杀戮,是残酷的死,是化为绝望的希望。影片主要有两条推动剧情发展的线索,一个是遗留在人间的地下王国公主奥菲利亚冒险曲折的回归奋斗,一个是1944年西班牙军队与民主革命军的战争。影片的最出色之处,正在于把这两条线索很好的融为一体,把奇幻的童话与真切的现实融为一体,使你在观看影片时,不觉得它是在讲一个虚幻、不现实的童话故事,你会觉得它是真实合理存在的,它就存在于那种战火硝烟中,一个小女孩勇敢的行动中,直至到了最后,到了奥菲利亚死后通过了所有考验,在富丽堂皇的大厅里,地下王国的父亲母亲和所有的国民都在为她欢呼的时候,你的心中还充满着小小的温馨与快乐的。

  可是突然间,镜头切换了,冷冰冰的夜,荒凉的迷宫里,死了的奥菲利亚躺在一个水潭边,她的血染红了墨绿色的外套,顺着垂下的手滑落,一滴一滴,打碎了水中的那一轮皎洁圆润的月影,到这里,美满式结局酝酿的喜悦突然间就崩塌了,原来,这一切都是假的,潘神、迷宫、精灵、公主,都是假的,这只是一个童话,一个奥菲利亚的幻想而已,最后的事实就是可怜的小姑娘被上尉杀死了。悲剧可能并不会让你在整个故事中都满含泪水,它会在你不经意的时候向你展示它那摧枯拉朽般的震撼力,《潘神的迷宫》就是如此,它给你一个童话,这童话,像真实一般真实,它虽然发生在血腥与残暴的现实之中,但是却因为充满热烈的希望让人们极度渴望成真,聪明的导演利用了观众的这一心理,把这个童话故事演得像现实一样逼真自然,当观众完全沉入其中,像相信现实一样为童话的成真满足欣慰时,他再狠狠的扯去童话美丽的面纱,给你一个残酷冰冷的丑陋现实,这两者鲜明的对比在观众的心中造成巨大的落差,美的突然毁灭成就了一种令人痛思的深刻悲剧效果。

  关于这部电影的主题意义,因为采用的是亦真亦幻的魔幻手法,并且影片在诸多细节上借助了很多文化意蕴非常厚重的符号语言,比如女主角的名字“奥菲利亚”,就与莎翁笔下那位忧郁王子未婚妻的名字暗合,此外,还有古希腊神话中的潘神形象等,这些赋予了影片多重的主题意义,也给观众留下了丰富的解读空间。有人认为整部影片是在宣扬一种基督的献身精神,即奥菲利亚牺牲生命保全了弟弟,最后终于如愿以偿回到了她梦想的“天堂”,也有人说影片探讨了关于人性的问题,与《哈姆莱特》中可怜的.奥菲利亚一样,影片中的奥菲利亚本身就是一个人性的矛盾体,她的身上有着儿童的善良、纯真、贞洁,但又要经受人类原始欲望的引诱,这种本能欲望与道德伦理理智之间的冲突正是整个人类社会悲剧性的根源。

  但是影片中表现最突出的主题,还是一种反战的和平思想,它揭示的是战争的残酷和罪恶,传达的是一种全人类的普遍情感——爱好和平,如果把这个主题更推进一步,那就是整个人类之间、人与自然间的和谐共处。影片从一个全新的视角表现了这一主题,它选取的背景虽然是二战时期西班牙北部军队对山区革命游击队的疯狂镇压和围剿,但它并不单一以浓墨重彩刻画战争来凸显主题,而主要是通过战争中一个孩子找寻希望历程的破灭来反衬战争的冷酷。奥菲利亚之所以渴望回到地下王国,是因为她在人间的生活是冰冷的、压抑的、充满硝烟和暴力的,她不喜欢那个冷酷、残暴的继父上尉,在可怜的母亲难产死去后,她更是无依无靠了,她用尽全力完成潘神的任务,甚至差点不惜伤害自己的弟弟,可见她要摆脱这个世界的决心。

  她是一个爱看童话书的孩子,“潘神的迷宫”曾经给了她一线希望,可是到最后,善良的她为了弟弟放弃了自己的希望。潘神的迷宫,所有的人都认为只是一个童话,可对于奥菲利亚却不是,在她看来,这是她生活的希望,她相信自己能回到她的地下王国,能做回美丽正直的公主,能和她的父亲和母亲在一起,但是,战争迫使她有这样的希望,也粉碎了她的希望。这就是战争中儿童的命运,他们承担了他们过早承担的,他们怀着美好纯真的愿望努力地冲破、摆脱,但是最后却难免粉身碎骨的结局。曾经看过一篇文章,写的是作者参观一个纳粹集中营的感受,一间屋子,地上堆满了小孩子的衣服、鞋子,墙上贴的是那些被纳粹残忍杀害的小孩子的照片,这些孩子,个个有着活泼动人的面孔,战争的罪恶是什么,这就是战争的罪恶。影片中那个专吃小孩的怪物,不就是战争的化身么?

  《潘神的迷宫》中,魔幻与现实的交织,正是希望与绝望的交织,“潘神的迷宫”,是一个童话,也是一个希望,满怀希望的奥菲利亚最后死在上尉的枪下,战争毁灭性的残酷让这希望成了绝望,但是,全世界人民的反战争最后还是胜利了,新的生命在孕育,新的希望又开始升起。但愿,和平是永远的,在现实中死去的奥菲利亚,也希望她真的回到了她的地下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