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物说理借物抒情论文

时间:2021-05-22 13:45:04 论文 我要投稿

托物说理借物抒情论文

  摘要:在作文构思时很多人是苦于“心中无米”,感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或一味地追求使用名人、名事、名言,其实不尽然,殊不知物物皆可入理,物物皆关情。托物寓意,彰显文化底蕴,表现诗情画意,使文章更加深刻而优美。特别是近年来高考作文已经显现出考查学生地深入认识事物的能力和驾驭语言的能力,在正确深刻审题的基础上,说理的深刻、语言的优美能使考生的考场作文现出惊人之笔。

托物说理借物抒情论文

  关键词:托物说理;借物抒情;高考作文

  世间万物、春夏秋冬、花鸟虫鱼山水皆可入文,皆可说理,皆可寓情,当构思作文中心中缺少素材时,我们可以到大自然中索取。这里只是提倡在文章中出现这样的片断,并不是通篇全使用这一思路,应出现相应的片断,增强文章亮点。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星明月隐,草长莺飞,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这就要求我们,读沙漠,读出了它坦荡豪放的胸怀;读太阳,读出了它普照万物的无私;读春雨,读出了它润物无声的柔情;读大海,读出了它气势磅礴的豪壮。

  一、“借物说理”

  自然中有许许多多的事物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我们应善于发现自然界中万事万物所蕴含的哲理,把这些哲理运用到作文

  写作之中,这样就会增强文章的深刻性,也使文章更加有文采,同时也能显示学生的文学修养。例如以“美”为主题的借物说理片断,我们

  可以写道:美是游荡在蓝天上的几缕白云,美是依偎在山冈上的几点残雪,美是回荡在密林中的`几声鸟鸣,美是跳跃在海面上的一抹斜阳。将“美”的深刻内涵附加到具体的物象白云、残雪、鸟鸣、斜阳之上,内涵诠释得仍然很深刻。再如以“生命的奇迹”为主题的借物说理的片断,不一定非要用屈原、张海迪、洪战辉等来诠释,我们所能想到的很多事物同样可以诠释生命的奇迹,我们可以写道:一枝从污泥里长出的夏荷,竟开出雪一样洁白纯净的花儿;一粒细细黑黑的萤火虫,竟能在茫茫黑夜里发出星星般耀眼的光。一只毫不起眼的鸟儿,竟能在枝头唱出远胜小提琴的夜曲;一条柔软无骨的蚯蚓,居然能在坚实的土地里自由穿梭。这里借助了夏荷、萤火虫、鸟儿、蚯蚓同样也表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奇迹。写坚强的意志我们仍然可以借助自然之物来加以诠释:江河有百折不挠的意志,才能交汇成浩瀚的大海;雄鹰有至死不渝的意志,才能翱翔于辽阔的蓝天;松脂有千年不悔的意志,才能造化成珍贵的琥珀;腊梅有坚贞不屈的意志,才能怒放在严寒的冬季;水滴有持之以恒的意志,才能穿破坚硬的石块。运用江河与大海的对比、雄鹰与蓝天的对比、松脂与琥珀的对比、腊梅与冬季的对比、水滴与石块的对比,借助上述的自然之物论证了坚强的意志的主题。所以一切自然之物花草鸟兽虫鱼、山水风雨等都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我们可以信手拈来,用以说理。

  二、“借物抒情”

  《兰亭集序》中的“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

  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借用“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流觞曲水,丝竹管弦,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之意象来表达“信可乐也”、“ 亦足以畅叙幽情”之“乐”。

  我们同样可以学习古人的写作思维,想要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不一定非要列举古人的相同或相似的思想感情,我们学习的应该是古人创作的方法。杜甫要表达

  内心的历经战乱长年漂泊的孤愁就借用了秋天落叶的意象写成了千古绝唱“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李煜想要表现内心的愁苦借用了春水的意象吟出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佳句等。其实,古人的这种创作方法运用的非常普遍,我们也可以将其与用到我们的作文写作之中,稍作灵活的运用,就会巧妙而又恰当地表达我们内心的情感。例如要表达思念的情感主题,我们可以写成情感语言片断:思念使诗圣叹故乡月明;思念使女词人瘦过黄花;思念使豪放派鼻祖幽梦还乡,相顾无言泪千行;思念使婉约派泰斗酒醒晓风残月杨柳岸;思念使摩诘先生每逢佳节走入“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心境。可以将相思的情感寄托在“明月、黄花、无言泪、杨柳岸晓风残月、茱萸”之上,而且化用了古人的诗句,感情显真挚,语言优美。再如以“忧愁”为主题的情感语言片断:忧愁是绵延不绝的一江春水;忧愁是对影三人的一轮明月,忧愁是河底招摇的一潭青荇;忧愁是

  隔江犹唱的一曲后庭花,也是将“忧愁”寄托在“春水、明月、青荇、后庭花”之上,使忧愁更加忧愁。诗歌中的常用意象就是我们常借之意象。运用这样的思路不仅使文章有文采,而且哲理性较强。 所以,自然是一部书,每一棵花草都有丰富的情感。凝望,是深深的哲理,引发生活的思考;回首,是温习往日的甘苦,激发明日的斗志,不是为了守定一份成功,得意洋洋唱老调;也不是囿于一份失败,忧心忡忡马不前。

  参考文献

  1.《高考作文的发展趋势》.《新高考》.2008年第三期.

  2.《高考作文审题立意的几种方法》.《语文报》.总第256期.

【托物说理借物抒情论文】相关文章:

【荐】借物抒情作文04-09

借物抒情作文【热】04-09

【热】借物抒情作文01-21

借物抒情作文【热门】12-23

借物抒情作文【精】12-23

春天借物抒情的散文12-12

借物抒情作文5篇11-07

借物抒情作文7篇04-15

借物抒情的作文【精】02-14

借物抒情的作文【荐】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