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成功地迈进口算之门论文

时间:2021-04-27 11:29:21 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让学生成功地迈进口算之门论文

  摘要:新课程提倡算用结合,对于口算教学总是穿插于解决问题之中,往往让教师淡化口算教学,加上训练时间太短,学生往往停留在认知的层面上,如懂得算理,却不熟练,未转化成口算技能。2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教学是最基础的一步,犹如高楼大厦的基石。为此,本人通过对20以内加减法口算教学的实践与探索,认为从这几方面入手,能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一、建立算法模式,选择最佳方法;二、针对口算能力形成的心理特征组织训练;三、口算训练的安排力求科学合理;四、训练结果采用分层目标导向与即时评价相结合;五、注意发展学生其它的数学能力。

让学生成功地迈进口算之门论文

  关键词:口算 算法 训练

  新课程提倡算用结合,提倡算法多样化,在新教材编写时也明显突出这一变化。而对于口算教学总是穿插于解决问题之中,往往让教师淡化口算教学,加上训练时间太短,学生往往停留在认知的层面上,如懂得算理,却不熟练,未转化成口算技能。2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教学是最基础的一步,犹如高楼大厦的基石。这一步迈得如何,关系到以后能不能顺利地学习和掌握后继知识。大部分一年级学生在入学前对5以内的加减法已基本掌握,但计算速度较慢,一部分学生未掌握10以内加减法的正确思考方法,大部分学生未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包括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正确思考方法。基于这种状况,本人在参加新课改三年多,对2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教学进行了实践与探索,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一、建立算法模式,选择最佳方法。

  1.在操作中领会口算方法。

  一年级新生在未掌握按群加减的方法以前,均不能摆脱对实物与动作的依赖,他们的运算实际上只是数数。数的分解、组成作为数概念的一部分,是一种非常直观的表达方式,对学生建立一图四式的表象、理解加减运算的关系是很有帮助的;再次,数的分解、组成也是进行加减计算的基础,尤其是10的分解和组成,在计算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时要经常用到。基于以上考虑,仍然应将“数的分解、组成”作为重要的内容进行教学。教学时,教师要重视让学生通过学具亲手操作,特别是在练习的初始阶段,还是应强调多摆、多圈、多说,以表象来支持学生的思维,提高20以内数概念的水平。

  如“8、9的认识”,通过学生亲手摆一摆、分一分学具,说一说8、9的组成和分解,通过摆弄学具及眼、手、口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表象。8可以分成3和5,是3+5=8、5+3=8、8-3=5、8-5=3这一组口算题的前提和基础。同样,这组口算可以加深对8的组成和分解的认识,两者是通过数的组成和分解有机地连在一起的。

  2.在比较中选择最佳口算方法。

  数学课程标准提倡算法多样化,目的是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充分展示每个人的学习潜能。但是学习还有社会性的一面,就是要从与别人的交流中吸取好的 “营养”,不断完善自己的想法。因此,教师在提倡算法多样化的同时,必须适应学生的实际,尊重个体差异,要让学生通过分析、比较、交流与讨论,认识到各种算法背后隐藏的策略,提示各种算法的本质属性,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学生会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得出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并在应用中加以体验方法的优越性。

  如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20以内加减法口算中的一个难点,学生普遍感到难,错误率也较高,具体的口算方法有以下几种:

  方法一:做减法想加法。利用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关系,用加法来思考。如要算12-9,想9+( )=12,因为9+(3)=12,所以12-9=3。运用这种方法时,可以一组一组对应出示。既是对加减内在关系的理解,也有助于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大部分学生采用这种方法。

  方法二:连减法。如12-9用连减法可以这样想:想12-9=12-2-7也就是把9拆成2和7。由此可得出结论:最后得数是用10减去减数与被减数个位数字的差。

  方法三:破十法。如12-9用破十法可以这样想:12-9=10-9+2,由此也可得出结论:即得数是减数的补数(与减数9凑成10的数1)加上被减数的个位数字。

  方法四:加补法。如12-9用加补法可以这样想:12-9=12-10+1(1为9的补数),也可得出结论:得数为被减数个位数字加上减数的补数。

  由于学生在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时熟练的程度各不相同,学习基础也不一样,如果教师一律将口算方法优化到方法一(想加做减),结果会使有部分学生由于加法口算不熟练或逆向思维能力薄弱,会影响口算的速度和正确率。方法三、方法四的推想过程有部分学生理解后,很容易算出退位减法的得数。由此可见,教师不必强求学生一定要采用方法一,让学生选择自己容易掌握的最佳方法进行口算,其思维过程会更流畅,正确率也会提高。

  二、针对口算能力形成的心理特征组织训练。

  学生20以内加减法口算能力形成的心理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能正确地按照口算方法一步步清晰地思考。口算的准确度,联想思考方法的清晰,是这个阶段口算能力的主要特征。此时,口算练习不宜多,口算速度要放慢,以确保口算的准确度,以及口算思考过程的清晰度。可多采用一些口算口答的形式,多让学生讲讲口算思考过程(怎么算或为什么这么算),只有让学生有了对口算方法清晰的联想,才能为形成口算能力打下基础。

  第二阶段是降低意识口算方法的清晰度,即减少想口算方法所用的时间提高口算的速度。能否简缩联想,提高口算速度,是这个阶段口算能力的主要特征。此时,应适当增加口算练习量,逐步提出限量口算的要求,针对错误频率高的算式进行重点练习。如十以内加减法中:小数加大数的算式,例:2+6比6+2易错;差比减数小的算式,例9-7比9-2易错等。在20以内的进退位减法中,退位减法也要强化训练。可采用口答与笔答、视算与听算相结合,交替使用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逐步使学生建立算式与得数之间的直接联系。

  第三阶段是感知算式后,不再想口算方法能立即说出或写出得数,使口算达到自动化程度。不用意识到到口算方法,是这个阶段口算能力的主要特征。在这个阶段,是从意识到口算方法进入到不用意识到口算方法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口算的练习形式、口算的练习量、口算的练习次数、练习的时间等设计至关重要。实践证明,学生达到第二阶段较容易,但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几乎大部分学生的口算提高不快,未能实现口算的自动化,出现教学心理中所谓的“高原现象”,如果在分散训练的基础上,再加强集中的训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克服这种“高原现象”,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三、口算训练的安排力求科学合理。

  1.训练要有计划性、针对性。

  首先,教师要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口算训练,把口算教学贯穿于一年级学习之中,对于何时练什么内容,要做到心中有数。“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的口算方法,坚持经常练习,逐步达到熟练。”根据“会、比较熟练、熟练”三种不同教学要求,按照教材编排的“10以内加法表”、“10以内减法表”、“20以内进位加法表”、“20以内的退位减法表”的先后顺序,安排好天天练相应的训练内容,持之以恒,逐步提高口算技能技巧。其次,针对易错、易混淆的算式要多练习。对于易错题要及早预防、反复练。如17-2与12-7、13+5与13-5等,学生往往将17-2看成12-7,把13-5看成13+5而出错。因此要根据班级实际,有针对性地及早对全班或学生个人反复练习,防止错误被巩固下来。通过对比练习,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强知识的清晰度。

  2.训练形式灵活多样。

  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每天练口算,容易感到枯燥乏味。根据学生心理特点设计形式多样的口算练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可以采用集体视算、听算,要求学生举数字卡片作答。也可以采用一些游戏和竞赛,如“对口令”、“找朋友”、“邮递员送信”、“小猴接苹果”、“夺红旗争第一”、“看谁又对又快”等练习形式,可激发学生竞赛意识和成功的欲望,产生“成功      兴趣”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还有一种方法是利用小卡片训练。让学生制作分别是10以内加减口算及20以内进位加退位减口算题的小卡片各一套,前者九十张,后者七十二张,正面是算题,反面是得数。在上课开始2分钟练习,使用时,学生左手拿卡片,右手从左手取出一张卡片后,默默口算,把卡片翻过来核对得数,算对的放在一起,算错的放在另一边,第二次再练。每天练习的题数记录在记录卡上,老师签字评价,学生在不断激励中口算速度会大大提高。这种方法还可以在课外练习,具有较强的实用性。由于这种练习形式反馈及时,并边练边操作,所以学生积极性较高,练习效果也较好。

  3.训练方法采用分散与集中、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在平时要坚持分散训练,如每天做3分钟的“日日练”。当学生进入会算层次之后,要实现计算能力的低层次向高层次转化,在这个“转化”期,应该实行“阶段集中训练”的办法。“集中”是在相应的阶段集中一定的时间,设计一定量的练习,如对10以内加减口算的“集训”,采用限时与不限时交替,少量与多量结合的办法,每天上课开始让学生在2分钟笔答印有120道10以内加减法的练习题(估计学生最快也无法在2分钟内完成120题),然后,再让学生不限时的完成这张练习卷。批改时,可选择集体订正、同桌互改、教师全批等不同形式,由教师分析学生错题,增加练习的针对性。经过五课时(连续5天)的'集训后,从下表看出,明显提高了学生10以内加减法口算笔答的能力。

  (2分钟笔答)10以内加减口算集训成绩统计表

  班级 集训前一天成绩 集训五天的次数与成绩

  1 2 3 4 5

  一(1) 33.92 42.49 42.78 49.62 50.96 52.95

  一(2) 31.27 36.98 40.99 48.11 51.43 52.58

  一(3) 25.15 32.87 39.18 43.92 44.04 46.27

  一(4) 31.04 39.08 41.05 48.54 49.65 50.31

  一(5) 28.81 38.31 45.27 49.69 49.82 48.13

  四、训练结果采用分层目标导向与即时评价相结合

  口算教学过程,在本质上是一种技能形成的过程,也是一种认识的过程。这种过程只有以明确具体的目标作为导向,才能顺利有效地进行,否则,师生双方就象在黑暗中走路,只能摸索前进。针对班级学生发展的差异性,根据“上不封顶,下要保底”的原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如“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按课标要求:单元结束时“绝大多数学生达到每分钟做8题,平均错误率在10%”;期末时“绝大多数学生达到每分钟做10题,平均错误率在7%以内”。在操作中,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可以将课程标准的要求定为底线,在单元结束时,设若一分钟能算8题为及格,算10题为良好,算12题及以上为优秀;在期末时,设若一分钟能算10题为及格,算12题为良好,算14题及以上为优秀。这样使各个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达到一定的标准后还可以向更高的标准冲击,分层目标的这种层次性与激励性,既可使高层学生腾飞,也能使低层学生起跳,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经过“分散集中”训练,达到优秀目标的人数迅速增加,达到基本目标的人数将迅速减少,并最终消失。

  在制定分层教学目标的同进,还要及时发挥分层教学目标的反馈功能,使每一个学生明确下一步努力的方向与行动目标,逐步引导学会正确评价自己的学习。如“口算记录卡”中,甲教师签字时,只是写上“已阅”,而乙教师写上“有进步”、“继续努力”、“你真棒”、“加油”等激励性的评价或评价其达到哪层标准,经实践表明,后者做法学生的动机强度大,兴趣高。再如,在“集训”时,每张练习卷的开始都印有这样一段话:“你今天3分钟内算对(  )题,比上一次(  ),已达到(  )标准,希望你进一步努力,争取更好的成绩。”由教师每次批改后,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并对照口算能力的量化标准填写,学生会对自己是否达到预期标准及此次练习是进步还是退步等几方面,对自己的学习作出正确的评价。

  五、注意发展学生其它数学能力。

  在口算教学中,往往发现这种现象:有些口算能力特别强的学生,他的其它数学能力(如概括能力、推理能力、解答问题的能力等)并不特别强,甚至比较弱。学生的口算能力的潜能是很大的,训练与不训练大不一样,训练得合理与不合理更大不一样,但也不能片面追求口算能力,否则会使学生的精力过多地集中在口算上,势必会削弱其它数学能力的培养。为此,在一年级的口算教学中,要注意不失时机地沟通与几何知识、代数知识的联系,重视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对理解运算的意义,体会数学的作用和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有益的,使学生其它数学能力也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