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GDP核算的最新调整研究论文

时间:2021-04-16 13:50:38 论文 我要投稿

美国GDP核算的最新调整研究论文

  一、引言

美国GDP核算的最新调整研究论文

  美国作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美元世界货币体系的核心地位短时间内仍难以撼动,其对自身GDP核算方法和数据的修订势必会对国际经济活动和经济联系产生重要影响。目前,国内对于美国此次GDP核算的最新修订尚处于简单介绍性阶段,大多是以媒体报道的形式呈现,还没有专门的学术性研究。

  有人认为美国此举是为了粉饰其经济增长数据,是给GDP“灌水”的行为;也有人认为此次调整符合“创新主导型经济发展”,是美国官方统计具备前瞻性的核算安排;而根据美国经济分析局(BEA)的说法,这次修订主要是为了“更好地配合SNA2008的相应调整”。上述说法,哪些正确、哪些错误,这一调整究竟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已成为理论界和实际部门所关注的一个热点。此外,从已有的研究成果看,国内学者对资产边界修订的相关研究(魏和清,2012;高敏雪,2013;“SNA的修订与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改革”课题组,2012、2013),主要是对联合国提出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最新版本---SNA2008中的相关内容进行介绍,在具体核算方法和操作实践上尚缺乏系统深入的探索。

  本文拟以美国此次GDP核算中的资产边界扩展修订为研究对象,在对其具体修订内容和操作方法做扼要介绍的基础上,分析美国官方统计此次调整可能产生的影响,探讨修订的原因,为进一步改革与完善我国的GDP核算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美国GDP核算中资产边界扩展修订的具体内容

  美国经济分析局关于GDP核算的最新调整中,涉及资产边界修订的主要内容如下①:

  (一)将R&D支出列入固定资产投资

  R&D支出,主要是指各单位在产品、技术、材料、工艺、标准等的研究、开发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这种费用的发生,主要是为了增加生产活动中的知识存量储备;同时,将这类知识储备作为生产投入用于新的开放应用(既可以是用于创造新产品,也可以用于提升生产过程),简而言之即一种为开展创造性工作而支出的费用。当今社会,知识经济迅猛发展,R&D活动对社会生产的作用力和影响度越来越明显,并以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产品形态呈现。通常情况下,此类知识产权产品一经产生,便能够长期持有且重复使用,并可以从生产或经营过程中不断获得收益,因此,由R&D所形成的无形资产具有固定资产的某些特征,对其进行资本化处理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在此前的核算框架中,由于各种原因,美国的国民收入和生产账户对R&D支出的处理主要参照SNA1993的标准,并没有被作为GDP组成部分中的投资支出进行核算。企业购买R&D被看作是中间投入,其自身开展R&D的费用被包含在产品的生产成本之中。对于政府和非营利机构而言,其R&D支出也是作为其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成本,最终则被包含在公共消费支出中。但是,在进出口服务核算方面,则包含了国家和地区之间关于R&D服务的销售与购买。

  本次调整中,美国经济分析局按照SNA2008的定义,扩大了资产边界,将R&D支出作为固定资本形成项纳入国民帐户,并作为固定资产项下“知识产权产品”而列入资产负债表。同时,还估计了R&D形成资产的损耗,并将其计入固定资产折旧。由此可见,新修订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主要有两个:其一是测定R&D形成资产的价值,其二是正确估计R&D形成资产的折旧。

  从理论上讲,R&D形成资产的价值应等于该资产未来可能产生收益的现值。但在实际核算时,这种测度方法存在一定问题,主要是现实中R&D形成资产未来的收益难以事先测定;对此,美国经济分析局给出的标准测度方法是用R&D活动的总生产成本作为R&D资产价值的测度。其数据主要来源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SF)的R&D支出调查。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就获得数据在覆盖范围等方面进行调整,同时按照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的报告,对R&D的投资者而不是实际执行者进行分类。这主要是因为:①投资者享有R&D成果的权利且能够从R&D中获得经济收益;②根据现有的R&D调查数据,所有权很难在投资者和执行者之间进行划分。因缺少R&D形成资产直接的所有权信息,联邦政府购买的或者资助的R&D被认为是联邦部门的投资。在政府R&D方面,经济分析局主要考虑四种联邦R&D类型,分别是国防、健康、空间和能源。

  R&D折旧率是测算R&D投资收益率和资产服务成本的重要参数。现实生活中,对R&D折旧率的估计也存在不少困难。主要原因是:其一,R&D的市场价值通常难以获取;其二,与有形资产折旧不同,企业R&D资产折旧不是自然衰退或损耗。R&D资产价值减少或者被废弃的原因,主要是该资产对企业盈利能力贡献度的下降。根据这一思路,美国经济分析局主要利用企业层面的相关数据,通过分析R&D投资与未来收益间的关系来进行处理(计算折旧率时,通常假定每一期R&D投资对企业未来利润影响先上升,然后呈几何级数递减),对R&D①此次调整,除本文所介绍的资产边界扩展外,固定收益活动集中行业的折旧分别进行估计。在估算出企业R&D资产折旧率的基础上,再对非营利机构的R&D资产折旧进行估计。政府R&D资产折旧的估算,按照类似于企业的`处理方式进行。通过观察政府R&D支出所产生的成果变化,以及新技术可能产生的影响,来确定政府R&D资产折旧率。

  (二)房屋交易成本的资本化

  房屋交易成本主要是指与住宅等固定资产获取、变卖相关的费用。这些费用包括:经纪人佣金(销售新住宅、二手住宅以及相关的土地的佣金)、产权保险费、房检费和律师费、支付给州和地方政府的印花税以及支付给调查和管理服务的费用等。在此次综合调整之前,美国经济分析局仅将上述费用中的经纪人佣金一项进行了资本化,而此次调整则进一步扩大了资本化范围,将上述各交易成本项均纳入到了投资的范畴。

  根据最新的安排,美国经济分析局将会对1929年以后的所以交易成本进行资本化,并记录其持有期内的折旧。美国经济分析局会将那些与住宅等固定资产交易相关的非金融性交易成本视为资产增值,并将其记录为住宅总投资。对于那些因购买住宅资产发生的金融性交易成本,比如贷款发放费、信用报告、调节和收款费用等仍然会被记录为当前支出①。另外,对于这部分固定资产的消耗,不是根据住宅的平均使用年限(估计为80年),而是根据房屋资产的典型持有期(估计为12年)来进行计算。

  (三)将娱乐、文学及艺术原创支出也列为固定资产投资

  在以往的核算框架中,企业和非营利机构在娱乐、文学及艺术原创方面的所有支出都被视为产品(服务)生产的消耗,均未包含在GDP之中。本次调整则是对企业和非营利机构在娱乐、文学及艺术等方面的原创性支出进行资本化。所涉及的细分项目包括电影、长期电视节目、书籍、音乐等。但被列入固定资产投资的,此类支出所形成的原创产品必须满足两方面特征:一是能够据此制造大量的复制品且面向公众销售,二是使用期限超过一年。这一调整进一步扩大了无形资产的核算范围。

  对于这一类支出形成的资产价值,美国经济分析局主要通过估计其未来期望现金净收益的现值来进行测度。在折旧处理方面,对于娱乐原创资产的折旧在国民收入和生产账户中被视为固定资产消耗,经济分析局根据各类资产的特点分别估计其使用年限和折旧率。

  三、本次修订的影响分析

  (一)对GDP总量和GDP增长率的影响

  本次修订在GDP核算原则、核算原理与基本核算方法上并未发生变化,延续了原来的GDP核算框架。GDP核算的对象仍是居民、企业和政府的经济活动,核算的方法仍采用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

  本次修订的最大特征只是将之前计入“中间消耗”或“总消费”的部分项目(即上节提到的三大类支出)调整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这一调整不仅表现为资本边界的扩展,而且会对GDP总量及其构成产生重要影响。

  从“生产法”角度看:调整之前,三类项目支出本身并不计算总产出,但被计入中间消耗。调整之后,三类项目支出由中间消耗变为固定资产,使得总产出比原来增加,中间消耗比原来减少,因此,必然会使GDP的总量扩大。

  从“支出法”的角度看:调整之前三类项目支出不作为固定资产投资,政府和非营利机构的R&D支出则被包括在政府消费中。调整之后,三类项目支出作为固定资产投资因而使总投资增加。政府和非营利机构的R&D支出则要从政府消费中扣除。由于政府和非营利机构的R&D支出只是三类项目支出中的一部分,因此,由于调整增加的总投资必然大于由于调整而减少的总消费,从而也会使GDP总量扩大。

  从“收入法”角度看:调整之前,三类项目支出计入中间消耗,与收入项目无关。调整之后,三类项目支出形成固定资产,同时要计提折旧。所以,GDP的总量也会相应扩大。

  通过以上理论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本次修订使资产边界扩大,必然会使GDP的总量比以前有所增加,但具体的增长规模及影响则需要进一步分析,2002年以来三类资本化项目导致GDP总变动均在3%-3.5%,其中,R&D支出数额最大,以修订后的当年价GDP来看,该项支出所占比重一直在2%以上且有逐年增长的总体趋势。

  在具体的统计安排上,美国GDP核算主要以支出法为主,辅以生产法和收入法,在联邦层面的总量数据核算主要是基于支出法,按照本次修订发布的数据来看也同样如此,式(1)是根据本次修订数据整理的核算方法:

  支出法GDP=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私人总消费+私人总投资+净出口+政府消费与投资(1)其中,本次三类资本化项目修订对支出法GDP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私人总投资和政府消费与投资两个方面,具体的核算方法可写为以下两式:私人总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存货=(非住宅投资+住宅投资)+存货=(非住宅建筑+设备+知识产权产品)+(住宅建筑+建筑设备)+存货(2)政府消费与投资=联邦政府消费投资+州和地方政府消费投资=(联邦防务性消费投资+联邦非防务性消费投资)+州和地方政府消费与投资(3)私人部门的R&D支出和娱乐等原创支出进行资本化后被记录在式(2)中的“知识产权产品”项下;房屋交易成本资本化后被记录在式(2)中的“住宅建筑”项下。在式(3)中,联邦防务性消费投资、非防务性消费投资以及州和地方政府消费投资项下的投资项目,均被细分为建筑、设备和知识产权产品三类,而有关的政府R&D支出在进行资本化后均被记录在相应的知识产权产品项下。而实际核算时,因美国经济分析局已对上述三类资本化项目中的部分内容进行了统计,为避免重复核算,需要针对调整内容计算相应的净变动额;同时,根据核算定义的改变来对账户进行相应的调整。

  在GDP增长率方面,因每一年度都纳入了上述资本化项目,各年度的GDP总量都比原来有所扩大,尽管资本化项目本身也有所增长,但在整个国民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仍较小,所以,对GDP增长率的影响相当有限,而且其影响有正有负。

  另外,对于国内生产净值,本次修订的影响也不会太大。这是因为,虽然三项支出的资本化会使中间消耗减少,GDP增加,但当年需要计提的折旧也会相应增加。两者互相抵消,使国内生产净值不会有太大的变动。

  (二)对其他主要统计指标与核算账户的影响

  在本次综合调整数据正式发布之前,经济分析局就本次综合修订的内容、定义、方法以及数据发布等做出了一系列说明和解释,其中,在“2013年国民收入和生产账户综合调整预览---定义叙述的改变”中指出了本次调整可能对国民账户和相关统计指标的影响。按照该“预览”中的相关说明。

  四、美国GDP核算最新调整的动因

  (一)知识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资产范围的界定是GDP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对其做适当的调整和修订,才能确保GDP对客观真实情况的反映。

  无形资产是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相关技术领域的进步,使得拥有无形资产的企业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并造就了一个个增长奇迹。这些都使得无形资产成为各国经济增长和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无形资产作为知识经济中最重要的资源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正是因为无形资产所具有的重要性,将其纳入核算成为进一步完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一个重要课题。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其技术密集型和服务型产业对全球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但在以往的统计核算中,R&D、娱乐原创等反映知识经济和创新发展的社会经济活动支出被记为中间消耗,从统计的层面来看,既不利于对此类产业发展状况的认识和了解,也不利于相关产业政策的制订和完善。因此,本次美国官方统计的综合调整,对资产边界做扩大修订,适应了客观反映新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新变动的内在需要。

  (二)提高在国民经济核算领域话语权的需要

  由于将无形资产纳入国民经济核算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经各国专家的讨论,SNA2008中已经对资产边界的扩展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作为全球范围内政府统计的准则性指导文本,积极开展与SNA2008的衔接是各成员经济体的义务,也是开展官方统计国际比较的基础。根据美国经济分析局的相关说明,本次综合调整正是对SNA2008的响应。

  过去,虽然从总体上讲,美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也是属于SNA体系,但在制定国民经济核算的国际规则以及与国际标准完全接轨方面,美国的官方统计并不特别积极,这与其超级大国的地位并不相称。而欧洲国家和加拿大、日本等在这方面都做出了较大贡献。在SNA2008版本的修订中,美国的专家和美国经济分析局也积极参与,在SNA五个主要组成部分的修订工作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次,美国官方统计较早地在国民经济核算实践中采用SNA2008的标准,其目的之一便是借此展示自身的统计能力,在加强本国统计数据的国际可比性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其在国际统计领域的话语权。

  (三)已经具备了较好的核算基础

  实现本文所述的三类支出的资本化,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现实操作的困难。美国此次进行的核算范围修订在国际统计界具有先行意义,能够为其他国家(地区)调整自身的国民经济核算框架,更好地与SNA2008衔接,提供重要参考和借鉴。

  美国之所以能够率先开展此类调整,主要源自于其坚实的统计支撑基础和条件。美国已经长期实施的就业工资季度调查(QCEW)、人口普查局的经济调查、网路电影资料库(IMDb.com)、季度服务业调查以及相关贸易调查以及国家科学基金(NSF)提供的R&D支出、电视节目、文学作品以及音乐的生产和销售情况的数据资料等等,都为这次开展无形资产投资和无形资产消耗的测算提供了坚实基础。

  另外,美国官方统计在本次调整之前,已经开展过部分支出资本化项目的核算,积累了相关核算经验。在R&D活动的统计方面,美国官方统计更是积累了十分丰富的实践经验,早在1994年就编制了R&D卫星账户,用于反映R&D支出变动对经济的影响;在2006年美国发布了修订后的R&D卫星账户,并在2007年和2010年进行了更新。

  综上所述,美国之所以在最近对本国GDP核算进行最新的调整,主要是为了适应知识经济发展和提高其国民经济核算领域话语权的需要,同时,也已具备了进行调整必要的统计基础和相关条件。国内有人对美国此次GDP修订的时间提出了疑问,认为此次调整“正值美国经济发展遇阻的关键时期”,有“GDP灌水”和“粉饰经济增长”的嫌疑。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美国官方统计此次调整之所以选择2013年,最主要的原因有两个:第一,2013年属于美国国民收入和生产账户的综合调整年;第二,最新版本的《国民核算账户体系》于2008年颁布,尽管美国曾于2009年开展了第13次综合修订,但从时间上来看,尚未有充足的准备去实现与SNA2008的全面衔接。从美国的官方统计体制来看,其统计机构带有很强的中立性和独立性,统计核算及其数据发布受行政干扰的影响较小。因此,美国开展此次修订属于根据其进一步完善国民经济核算的需要而进行的正常调整,并没有所谓的“灌水”行为。

  五、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

  (一)正确认识开展资产边界扩展修订的必要性

  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发展和创新增长的趋势已十分明显。我国近年来在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以R&D和创意文化产业为代表的新型经济也实现了飞跃发展。以R&D支出为例,从2007年的3710.2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8687亿元,增幅达134.14%,该项支出占GDP的比重也从2007年的1.4%增加到了1.84%。因此,尽快开展R&D支出,娱乐、文学及艺术原创支出以及房屋交易成本支出的资本化核算研究,不仅有利于推动我国官方统计的国际化进程,也将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的转型发展和创新增长。具体来说,第一,将有利于激励政府更有力地推动企业投资研发,促进产业升级和企业转型。第二,有助于加强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状况的了解,促进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第三,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房地产统计,为政府实施房地产调控政策提供科学有效的数据支持。

  (二)积极开展与核算调整相关的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SNA2008作为国民经济核算领域最重要的指导性标准文本,对一国(地区)GDP核算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在进一步完善我国GDP核算框架的过程中,应以SNA的最新规范为标准,进一步加强国际可比性,在确保总体核算原则和框架与国际标准统一的基础上,着重就本国GDP核算调整所面临的具体问题和难点进行系统研究。要借鉴美国此次修订的经验,结合我国的统计实践,就有关项目的资产价值估算、折旧处理等方法进行研究和探索。

  (三)进一步完善基础统计调查

  对新增项目进行资本化统计处理,离不开基础数据资料的支持。我国目前已开展的相关统计调查包括经济普查、常规年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情况调查、R&D资源清查等。但其分类标准、指标口径与国民经济核算扩大资产边界的要求并不完全一致。以R&D资源清查为例,目前的统计口径涵盖了因R&D而发生的建造、购置、安装以及改扩建等固定资产支出。而为了避免重复,在国民经济核算中,作为形成无形资产框架下的R&D支出不应包括新购固定资产支出。再如我国的官方统计中,目前也没有专门针对R&D支出,娱乐、文学及艺术原创支出以及房屋交易成本支出资本化分类项目。因此,为了能根据SNA2008的有关标准,进一步完善国民经济核算,有必要以成本控制下提升数据可获得性效果和调查效率为准则,对现有调查项目做适当调整,或增加必要的分类。对于现有调查无法获取的必要数据资料,应设计新的统计调查或者拓宽已有统计调查的涵盖范围。

  参考文献

  [1]高敏雪.SNA-08的新面貌以及延伸讨论[J].统计研究,2013(5):8-16.

  [2]魏和清.SNA2008关于R&D核算变革带来的影响及面临的问题[J].统计研究,2012(11):21-25.

  [3]“SNA的修订与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改革”课题组.SNA的修订对GDP核算的影响研究[J].统计研究,2012(10):3-5.

  [4]“SNA的修订与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改革”课题组.SNA关于生产资产的修订及对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的影响研究[J].统计研究,2012(12):39-44.

  [5]“SNA的修订与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改革”课题组.SNA关于资本服务的测算及对国民账户的影响[J].统计研究,2013(5):3-7.

【美国GDP核算的最新调整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论文标准成本差异的核算研究04-17

医院成本核算研究论文10-28

纳税账务调整研究的论文10-27

医院成本核算研究探析论文11-02

医院成本核算与控制研究论文11-03

关于正确理解GDP与绿色GDP论文参考05-02

社区医院成本核算管理研究论文01-13

医院成本核算与绩效管理研究论文12-02

高校会计核算问题研究论文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