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现状及建议论文

时间:2021-07-01 15:52:32 论文 我要投稿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现状及建议论文

  摘要:目前,青海省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现状是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多元化农技推广服务体系起步实施、农技推广机制实现突破农技推广队伍能力建设逐步加强。但也存在着农技推广服务人才建设与全省现代生态农牧业发展仍不同步、农技推广服务投入不足、农技推广服务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相对滞后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完善多元化服务体系、建立多元化的农牧业推广机制、建立高效的农牧业服务机制三点措施和建议。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现状及建议论文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现状;问题;措施和建议

  1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现状

  1.1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力推进农牧区综合改革,全省现有各级农技推广机构715个,其中省级9个,市州级36个,县、乡农技推广机构670个,其中县级190个,乡(镇)480个。各级农牧业技术推广机构中,种植业机构117个、畜牧兽医机构372个,渔业机构8个,农机机构37个,综合机构181个。全省农技推广体系现有人员5848人,其中省级674人、市州级567人、县级2646人,乡(镇)1961人。在职人员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4318人,占总人数的73.8%,高级职称的663人,占总人数的11.3%;中级职称的2272人,占总人数的38.9%。省州县乡农牧业推广体系基本健全,我省农牧业主导产业的技术推广能力得到有效覆盖。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办公和服务能力得到了改善。

  1.2多元化农技推广服务体系起步实施。在加强公益性农技推广工作的.同时,按照市场化要求,积极引导企业、科研院所、各类涉农组织和农民技术员等社会力量,通过项目投入、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等手段,丰富农技推广的渠道,加快了农业技术的普及和推广。目前我省确定的产业化龙头企业93家,其中国家级17家,所有企业均和下面的基地、合作社、种养大户等形成了联结机制,技术应用是他们相互联结的一个主要内容,我省的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有8876个,参与农户接近60万人,省财政重点扶持合作社每年有200个以上,通过政府政策性引导、企业市场化运作、农牧民组织化参与,企业+基地(或合作社、大户等)新型经营模式,每年有7.5万人受到技术培训,近50~60万农牧民从中受益。全省共选派科技特派员2574人深入农村牧区开展科技信息及创新创业服务。

  1.3农技推广机制实现突破。2012年搭建了农牧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三级平台,建立了省、县、科技示范户、辐射户一体的农牧业科技转化快速通道,实现了与国家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建设补助项目的有效对接。一是通过依托省级科研教学推广单位优势力量,整合全省“农科教、产学研”优势资源,建立省级产业技术转化研发平台,围绕全省十大特色优势农牧业产业,建立马铃薯、油菜、蔬菜、蚕豆、麦类、牛、羊、生猪、饲草料、渔业10个优势特色产业的省级产业技术转化研发平台,共组建了55个相关产业技术功能室,聘请10名省级产业首席专家、省级平台科技人员达到214人;二是依托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在全省除玉树果洛地区的28个县(市、区)搭建了农业科技推广平台。目前28个项目县都建立由县级首席专家、推广专家组、农技推广机构和50~100名农技推广人员构成的县级技术推广平台;三是每个项目县遴选2~3科技示范基地、500~1000户科技示范户和辐射带动户搭建了科技示范应用平台。28个项目县共培育科技示范户2万户,辐射带动农户28万余户,认定科技示范基地70个,推广各类先进技术300多个,近120万农牧民受益。

  1.4农技推广队伍能力建设逐步加强。依托全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人员进行培训。选派我省135名农牧业高级职称人员参加由农业部主办“农技推广骨干人才”培训班;按项目要求委托青海大学农牧学院对全省基层农技人员开展了6000余人(次)知识更新培训;目前已有300余名特岗人员、2574名科技特派员及“三区”科技人员活跃在基层一线开展农牧业科技服务。

  2存在的问题

  2.1农技推广服务人才建设与全省现代生态农牧业发展仍不同步。一是农牧业科技推广队伍建设上由于年轻专业技术人员难以补充,致使队伍结构失衡、知识更新缓慢,队伍老化现象十分严重,农牧业技术推广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十分缺乏;二是对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工程总体思路认识不到位。培训工作转型升级后,各地对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工程中培育、认定和扶持“三位一体”的总体思路认识不够到位,在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上过于谨慎,培育的落脚点没有完全放在农牧民受益上。各县出台的扶持政策含金量不高,资金扶持方面表现出力不从心,农牧民参与培育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培训基础设施薄弱,缺乏必要工作条件。

  2.2农技推广服务投入不足。一是农技推广业务经费投入明显不足,农技人员实际用于推广工作的经费十分有限。全省县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普遍存在着办公经费保障不足,办公条件简陋,缺乏交通工具、电子办公设备及办公运行费用问题。由于县级财政困难,普遍没有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经费,农技推广工作形成了只能依靠省上下达项目,有项目就开展农技推广工作,没项目不开展农技推广工作的局面;二是虽然已经明确了各级农广校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但长期以来由于缺少投入,各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普遍存在培训场所条件设施简陋,缺乏多媒体教学设备和交通工具,给进村入户深入开展培训和实训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影响了培训工作规范实施。

  2.3农技推广服务体制不顺、机制不活。一是全省农村牧区综合配套改革和兽医体制改革以后,乡镇农村经济服务中心以乡镇政府管理为主,业务工作由县级农牧行政部门进行指导,从近年运行情况来看,乡镇服务中心农技推广岗位的公益性职能相对弱化,人员呈现兼业化和从属化倾向,平均投入公益性农技推广工作的时间仅40%左右,对农业科技的推广带来不利影响;二是顺应公益性要求的、适合我省不同生态区域和发展程度、体现农牧民满意程度的农技推广投入机制、运行机制、考评机制还没有被普遍建立。尤其是绩效考评制度在具体执行当中,由于受各地实际情况、执行者素质等因素影响,随意性大,很难落实到位。不能把绩效工资纳入考核范围,考核难度大,奖罚制度难以兑现,不利于提高农技人员积极性。农技推广人员活力不足,对政府的依赖性较强,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薄弱,工作中对农牧民的实际诉求和利益较少顾及,特别是受管理体制因素等影响,县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在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缺少有效支撑和有效抓手,基层科技推广和普及工作落实难度增大。

  2.4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相对滞后。随着现代农牧业的生产经营主体多元化,新型种养殖大户、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和农牧业企业等对生产环节中的农资、植保、农机、加工运输、农产品销售以及技术、信息、金融、保险、经纪等专项服务方面的需求不断增长,现有推广体系在职能发挥和功能定位上的局限明显,各类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的问题亟需破解。

  3措施和建议

  3.1完善多元化服务体系。建立以农牧业公益性服务为主体、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科技服务体系,逐步构建起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衔接有序的多元化农牧业技术服务体系。

  3.2建立多元化的农牧业推广机制。创新农牧业技术推广模式,以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为载体,大力提升现有农技体系的服务能力;实施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条件建设项目,增强基层站所的履职能力和推广服务支撑能力。提升现有农技推广机构和涉农科研院所、教育机构等推广主体能力建设,加快构建农牧业科技企业、专业协会、技术中介组织、农牧民合作经济组织等非公服务组织农技推广职能,积极培育各类市场化技术推广主体,建立多元化农技推广机制。

  4建立高效的农牧业服务机制

  立足全省农牧业科技一盘棋的总体思路,打破人才等科技资源的地域、单位、学科和专业等界限束缚,将省级农牧业科技创新平台覆盖到全省主要农牧产业,突出制度建设,进一步充实农牧科技研发、推广队伍,加大人员培训力度,切实改善基层农技人员工作条件,解决职称评聘等问题,全面落实农牧业科技平台各项工作制度,巩固和提升基层农技体系改革与建设成效,加大农牧业科技创新力度,构建农科教、产学研紧密衔接的科技创新机制,加快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切实提高良种良法的研究、推广、应用水平。完善基层推广体系与改革建设补助项目运行机制,严格落实《项目合同制》、《农技推广负责制》、《农技人员定期培训制》、《三方绩效考评制》和《多元化推广服务制》等五项制度,改革考核办法,运用现代化的服务手段,通过在线反馈等多种交互形式,不断完善激励机制,提高农技推广服务效率。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现状及建议论文】相关文章:

农业技术推广现状及发展对策论文02-04

大学图书馆知识服务战略的现状及建议论文08-24

农民参与土地整理现状及政策建议的论文12-16

工商管理现状及建议论文08-24

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现状及发展论文02-06

大学生创业现状及建议论文03-31

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现状及建议论文12-15

改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建议论文08-22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建议论文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