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涉农营销专业工学结合的系统模式的论文

时间:2021-06-26 16:18:29 论文 我要投稿

建设涉农营销专业工学结合的系统模式的论文

  生态系统在生物学中是指生物群落与其生存环境之间,以及生物种群相互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通过物质交换、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成为占据一定空间、具有一定结构、执行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整体。任何事物都应适应环境来获取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生存空间,在此,用生态系统来概括营销专业工学结合过程中的“企业、学校、学生、政府”等相关方之间关系。该模式是指专业在获得政府支持的前提下,依据市场需求与涉农企业(单一企业或者企业资源平台)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在相对宽松开放的学习与实践的环境、比较灵活的管理制度、有弹性的教学时间设计的前提下鼓励并支持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投入市场实践,给学生提供多样化、有效的校内仿真模拟方式与校外实训基地。学生一方面接受学校安排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完成指导下的“工学结合”实践;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合理利用课余、假期等时间穿梭于校内小市场与校外大市场之间,自发进行营销实践活动,使校内系统与校外大系统融为一体,学校安排指导式与学生自发探索式“工学结合”交叉循环进行,最终完成“工学结合”培养过程。

建设涉农营销专业工学结合的系统模式的论文

  一、实现校内小系统与校外大系统之间的顺畅链接,建设“工学结合”多渠道开放式生态系统模式

  (一)校内系统。各个高职院校都有大量消费农副产品需求,如水果、茶叶、蜂蜜、有机蔬菜、肉食品等。比如,我院就有学生7,000人左右,相当于一个大中型社区的人口规模。依托这个“大”市场,一方面由专业组建各种类型的公司,安排学生参与经营管理活动;另一方面给予学生后勤市场空间以及各种教学管理上的便利与支持,使校园市场成为涉农营销专业学生自发实践的舞台。具体有以下几种方式可供选择:

  1、安排方式

  (1)自建校内实训基地。学生在专业自建的校内企业实体中进行实训的一种基地类型。各高职学院可以根据自身资源条件建设比如农产品代理公司(校内农产品销售经营、参与校外业务拓展)、餐饮公司(在学院食堂辟出一块区域由学生负责经营,可经营小吃、小炒、咖啡、茶馆等)、营销策划公司(策划各经济实体的开业、促销、学院大型公开活动、到校外拓展业务)、学生超市(经营日用消费品,引入当地的特色农产品开辟销售专区)等校内实训基地。各企业实体经营所需资金通过教师学生自筹、学院提供小额无息贷款或引进合作伙伴等方式解决。各种企业的经营全部按真实企业的经营程序运作:注册、筹资、纳税等。学生有一定的经营自主权,可以在商品采购、促销、宣传等方面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于培养学生的决策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充分发掘其潜能有重要的作用,也为以后的毕业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模拟实训教学模式。建设“教学做”一体化教室以及模拟实训中心比如模拟推销室、模拟谈判室等,通过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某一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

  (3)校园商品展销会。适用于有一定资金投资的同学,把校园作为一个市场,首先对市场需求进行调研,写出调研报告,然后根据调研的结论,从校外的批发点批发适合学生需求的产品,在校园内摆摊设点,销售商品并盈利,过一把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小老板”瘾,从而克服推销恐惧症,积累销售经验。

  (4)校园手工艺品展销会。我院营销专业还采用手工艺品展销会的方式,将同学们分组,模拟注册公司,设计企业的概况,并进行新产品(手工艺品)样品的开发与制作,然后对产品的营销策略进行设计,在全院范围内举行模拟展销会,对产品进行宣传与推广,进而销售洽谈与签约,邀请老师、企业现场专家等作为模拟顾客身份来参与展销过程,并对实训进行考核评分。

  (5)参加大赛。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比赛,在大赛中锻炼自己,如今年我院营销专业参加了在广州举行第一届全国营销大赛并获得三等奖,使学生获得了一次难得的与全国各地高校营销学子交流与切磋的机会。

  2、自发方式

  (1)二手货交易市场。适用于没有资金经营的同学,代销二手商品,首先对同学们的二手货的供应与需求情况进行调研与分析,然后采取搜集同学们的二手商品代销的方式,赚取佣金,做一回“经纪人”。

  (2)创业园。为了给营销专业学生营造实践的市场氛围,可以在学院指定专门区域作为学生创业园,学生可以按照市场管理的规则进入市场运营,学校后勤收取一定金额的租金与市场管理费,由学生自主决定经营范围,经营资金完全由学生自己来筹措,自负盈亏,学生拥有双重身份:课堂上的学生与课余的小老板,真正意义上做到了“学与做”交融的境界。

  (3)创业团队设立营销公司。本专业引导学生建立各类专业协会并充分发挥其作用,鼓励学生介入社会、兼职创业,利用协会组织的平台培养优秀的创业型的毕业生。本专业营销协会、创业协会等学生团体在老师的指导下开设模拟营销公司,按照企业的方式运作,并且对外承接市场调研、产品市场推广、节假日促销、社区宣传、校园产品推广等业务,让学生在校期间即活跃在企业、市场之间,为今后的就业、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创业团队的成员中绝大部分找到了心仪的工作并且在企业中成长速度很快,企业满意度非常高;还有个别成员毕业即创业,缓解了就业的压力。

  (二)校外系统。校外系统中,企业在此环节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离开了企业的合作,校外“工学结合”就会仅仅停留在无序与自发的状态,校企合作在此系统中占有主导地位。校外系统遵循“自发+安排”的原则,两种方式循环进行,相互交叉、相互补充。

  1、自发。即由学生自发利用空余时间进行营销实践活动。学生走出校门、走入社会市场是营销专业一贯鼓励的做法,营销专业的课程安排尽量做到紧凑,让学生有足够课余时间。学生可以利用周末、假期以及课余时间到校外兼职或者在校园外做小老板,使学生感受市场经济的氛围,加强包括纪律观念、时间观念、职业道德观念在内的职业素质的教育和培养。

  我院营销专业大半以上学生课余时间都有工作,他们还充分利用长沙每年一度的农博会、房交会等会展的契机,与组委会以及参展的商家联系,在开展之前即进入会展中心,向参展的商家推销自己,赢得“应聘的经验”,在应聘成功之后,就在会展期间参与企业的布展、参展、推销、洽谈的整个过程,真正做到“工学结合”、“顶岗实训”;农博会到今年已经是第十届,几乎每一届都有我们学生的身影。

  2、安排。即由校企合作来解决“工学结合”问题,学院安排学生在教学时间到校企合作协议企业以顶岗实习的方式进行。由专业与企业专家组成的专业建设委员会按照市场需求共同研究制定课程体系、教学计划等,在课程体系中对“工学结合”的过程进行规定,在教学中严格执行,保障学生职业能力与素质的形成。具体的模式有以下三种:

  (1)与单一企业合作实施订单式培养。订单式培养模式是指高职院校与用人企业针对社会和市场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签订用人订单,通过“工学交替”的方式分别在学校和用人单位进行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的一种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将传统的“校内教学、实习、教学”的方式,改革为“订单-校内教学-企业实训(或校内仿真实训)-校内或企业教学-就业”的方式,实现了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高度、密切合作,从根本上解决了高职教育专业教学的职业针对性、技术应用性以及学生就业问题,有效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因此,“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在校企双方相互信任、紧密合作的基础上,就业导向明确,企业参与程度深,能极大地调动学校、学生和企业的积极性,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实现学校、用人单位与学生的共赢,是一种工学结合的高级模式。但此类模式很难持久,因为作为一个企业需要营销人员的数量是很有限的,而且企业希望营销人员队伍要有一定的稳定性,人员的流动性不如流水线工作人员那么大。因此,企业不可能连续几年都跟专业合作订单式培养他们所需要的人才,合作的长效性无法保障。

  (2)与多个分散企业松散合作解决课程实训问题。目前,企业对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大都是碍于熟人情面,处于完成任务和勉为其难的被动地位,即使有些企业和学校有一定程度的合作,也往往是把学生当成廉价的劳动力来使用,企业的参与往往不是基于对自身经营发展的需要出发,而是基于一时需要而产生,而且除非参观式实训,否则一个企业在同一个时间段内也很难承担几个班学生的顶岗实习问题,况且企业的人事变动、经营状况都会对合作持久性产生影响,因此可以选择与多个分散企业合作来解决单门课程的实训问题,比如《推销技巧》课程可以将几个班的学生同时安排在不同的企业实训。

  (3)与企业资源平台合作共同培养人才。企业资源平台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指以学校为主体、聚集众多企业资源所构成的资源共享平台即教育集团,如我院牵头建立的由湖南茶业公司、湖南亚华乳业等100多家企业参与的商务教育集团;另一层是指经教育主管部门批准而注册成立的职业教育品牌机构或者企业创办的.行业人才培训机构,旨在整合企业和社会的培训资源以及政府关系,通过面向企业岗位所需人才要求进行职业教育专业改造,提高职教毕业生就业档次的教育集团。据此,与企业资源平台合作就有两种方式可供选择:

  一是充分发挥学院主体构建的教育集团资源共享作用,借助集团企业成员解决“工学结合”问题。当然,教育集团的成立,毋庸置疑是为今后专业工学结合的实践提供了企业资源以及合作交流的平台,但据我们调查,教育集团如今还仅仅处于起步阶段,并没有起到校企联合办学、校企资源共享的作用,教育集团还是一个空架子,要真正发挥预期的作用尚需时日,而且因为校企合作制度缺失、企业观念比较落等以上原因的存在,使得企业加入教育集团纯粹就是做样子,并不是真正想参与“工学结合”的培养过程,使得其合作方式事实上跟分散企业合作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因此在此建议我省高职营销专业工学结合可以选择第二种模式。

  二是与社会职业教育品牌机构或与企业创办的职业培训机构合作,校企双方在教师、实训设施设备、政府关系、就业等各种方面达到充分的资源共享,共同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营销人才。我院订单式培养合作企业湖南旺德府集团下属有旺德府管理学院,专门承担装饰建材行业员工的培训与进修的任务,为整个行业输送人才,跟他们合作可以利用他们在行业营销知识方面的优势共同培养建材行业的营销人才;我院2009年合作办学协议单位华大菁英则是属于社会职业教育机构,跟他们合作则不限于行业,更多是因为可以获得实践方面教育的支持以及就业安置问题的解决。

  二、依据生态学、营销学观念,任何学校都应根据自己营销专业开设的资源条件来选择合适的工学结合模式

  生态学营销观念认为,企业应和一切有机体一样,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态环境,与环境相适应,保持协调与平衡。高职营销专业的“工学结合”模式的选择也一样,应根据学院所处的地域、企业资源环境、学校自身条件、生源质量等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而不是盲目照搬其他学校的模式。比如,地处长沙交通便利地区的学校与郊区交通不便区域的学校、地处商业氛围不浓的市级学校与商业发达地区的学校的方式选择就应该有所区别。交通便利、商业发达的地区学校可以将学校教学时间拉长,边学边做,课程教学时间的安排上时间尽量宽松,让学生有更多的课余时间深入企业、市场实践;而交通不便、商业不发达的学校则相反,应该将学校期间的理论教学时间尽量缩短,甚至用一年半或两年的时间学完全部的课程,剩余时间全部进入企业顶岗实习。

  三、政府相关部门的积极参与,获得政府的政策扶持是系统持续有效循环的保护屏

  根据国外的经验,制定法律法规是政府支持工学结合开展的最根本、最彻底的方法。如英国政府规定,校企联合培养学生可以减免教育税。同样,加拿大政府也通过退税政策来鼓励用人单位参加工学结合。

  进入21世纪以来,大学生的“毕业即失业”的问题一直是政府十分关注的问题。如果能够获取政府政策的支持,从法律法规的角度来规范“工学结合”体制,很多现实问题就多迎刃而解了,企业、学校“工学结合”的积极性就会大幅度提高。当然,从一个学校的角度来说,要促使政府采取此类手段显然力不从心,但是可以从学校行业主管部门(供销社、教育厅、财政厅等)入手,多与行业主管部门沟通,获取主管部门的支持,动用主管部门的行政权威作用,为学校构筑“工学结合”企业资源平台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