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管理专业的特点及教学体系的探究论文

时间:2021-06-24 15:54:35 论文 我要投稿

关于商务管理专业的特点及教学体系的探究论文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培养高等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有学者通俗地将其培养目标描述为:生产“银领(介于白领与蓝领之间的灰领)人才”的工厂。高职院校如何适应市场需求、规划形成具有本校特色与学生就业优势的专业教学体系,这是当前高职院校专业建设面对的一项重要课题。笔者结合太原大学经济贸易系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对此问题进行探讨,以求开拓一条新思路。

关于商务管理专业的特点及教学体系的探究论文

  一、商务管理类专业的特点

  太原大学经济贸易系现开设国际商务、营销策划、电子商务与国际金融四个专业。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商务管理类专业存在下列一些固有的特点,这些特点一方面对如何形成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与优势有着先天不足的“难度”,另一方面,这些特点也蕴涵着高等职业教育独辟蹊径“危”中生“机”的优势。

  (一)专业建设资金投入密集度低,智力投入密集度高

  商务管理类专业建设相对于建筑、机械、电子等专业而言,具有资金投入少、需要场地小、实训场所专业化程度低、培养周期短(尽管学生成材周期很长)、智力投入密集程度较高等特点。例如,购买一套国内比较领先、实训项目比较齐全、实训功能比较优良的专业模拟实验软件大约5万元左右,一个学期内可以安排10个教学班(每班每学期周4实验课时),约400名学生从中受益。而且,商务管理类软件专用化程度低,还可以在商务管理类各专业之间通用,软件装载在计算机教室,不用时并不占用场地,也不妨碍其他专业学生使用计算机教室。但如果购买一套全真的机械设备少则二三十万、多则百八十万,而且同一实训时间只能一人一机,这些设备一般还需要占用专门的具备一定技术要求的场所进行保养维护,其利用率低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对于那些资金来源不是十分充足的高职院校来说,开设商务管理类专业不失是一种较为明智的选择。

  (二)专业开设门槛低,招生就业竞争激烈

  由于上述商务管理类专业建设资金密集度较低的特点、商务管理类教师资源相对充足、与普通高等教育对接渠道较多等多方面原因,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中,开设有各种名目的商务管理类专业,并且各校同名商像管理类专业教学方案趋同现象也比较突出。不可回避的是,普通高等教育,特别是应用型普通高等教育商务管理类专业普及率也很高。这无论对高职院校的招生还是对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都造成很大的竞争压力。同时,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缺乏规划,生源市场与人才市场都存在着供求结构不平衡的矛盾,是当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例如,根据2006年5月29日,教育部全国高校设置评议专家委员会委员胡瑞文研究员在宁波做报告时介绍,目前全国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中,工商、管理、计算机等专业占21%至22%,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占29%,管理类的专业明显偏多……。再如,截止到2005年7月,山西省公开招生的高职高专专业337个,其中商务管理类专业约54个,约占16%。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招生资格的高等职业院校98所,开设商务管理类专业的学校约70所,约占70%。其中开设国际贸易类专业学校12所,开设营销类专业学校27所,开设电子商务类专业学校约27所,开设金融类专业学校约11所。

  (三)商务管理类专业职业技能潜在性强,实训特色不明显

  高等职业教育中,商务管理类专业并不像汽车维修、计算机应用、办公自动化、珠宝鉴定、金属工艺、服装设计等专业那样:有着极强的操作规律可传授,有着明显的职业技能可训练,学生也能明显直接体验到自己“由不会到会,由不熟练到熟练”的技能积累过程。

  而商务管理类专业人才“动脑技能”胜于“动手技能”。而动脑技能却具有很大的潜在性,这种实训往往是抽象的、无形的,需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环境而异,更多的是传授一种理念、训练一种思维,并要求学生养成随机应变、灵活创新的能力。因此,常常造成学生收获不明显的感觉和给人实训性不强的印象。

  二、商务管理类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教学定位模糊

  时至今日社会上对高等职业教育仍有不少偏见与误解。有为数众多的人认为,高职是“高不成低不就、两个不如、两个差不多”,即理论知识掌握不如普教本科,操作技能不如中等职教,就业上高不成低不就。高等职业教育,要想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发展,首先必须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层次进行准确定位,并把这种定位思想深入贯穿到教学工作的全过程,以形成自己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优势与核心竞争力,同时,也要把这种定位思想利用各种手段传播给社会公众,以赢得社会公众的了解与认同。

  (二)专业教学体系缺乏特色

  专业教学体系缺乏特色的'具体表现为:专业教学目标设定空泛而不具体;专业教学计划制定与普教雷同而缺乏职教特色;课程设置“拼盘菜”与“三明治”式做法,很难形成整合优势,很难转化成学生有机统一、融会贯通的职业知识与技能;教学方法与普通教育本科甚至与研究生教育差异不大;所用教材重理论而轻实务,重知识而轻技能,即使是当前看到的高职高专规划教材,也只是理论知识缩了水,技能训练部分却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学生课程考核评定基本上还是理论知识测试,基本上没有技能鉴定与考核;双师型教师,也只是教师拿到两个资格证,如何让学生具备应有的职业技能却没有落实下去。

  (三)专业教学改革社会保障力度不够

  专业教学改革社会保障力度不够表现在诸多方面。

  例如,高等职业教育提倡实行学生毕业双证书制度,但在职业资格鉴定方面,各行业、各级劳动人事部门、各种社团(行业协会、专业学会)、各种咨询机构等都纷纷抢占职业资格鉴定市场,“证出多门”的现象使得学校和学生无所适从。另外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近年来开展的部分商务管理类新职业(如营销师)技能鉴定工作,指定教材基本上是理论汇编与知识介绍,学生拿证也多是死记硬背,花了大堆的教材费、鉴定费、培训费,拿到了证书后原来不会的还是不会。

  2005年10月28日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规定:企业有责任接受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并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但此项工作的阻力主要来自于企业,因为,对于拒绝接受学生实习、教师实践的单位没有任何惩罚措施,企业也不承担什么法律责任与义务,对于乐于提供实训机会的企业并没有明确的政策性鼓励措施。

  三、高职商务管理类专业培养规格定位

  高职高专商务管理类专业教育如何科学定位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出有“核心竞争力”的、“专业特色明显”的、“就业优势突出”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在激烈的竞争中“占住位,立住足”,形成普通高等教育不可替代的竞争力,是摆在我们每一位高职高专商务管理类专业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高职开设商务管理类专业,应该通过深入而广泛的调查研究,在了解社会经济对商务管理类专业人才职位要求的基础上,科学制定适应社会需要的、适合高职教育特点的、服务本地经济的商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这也是我校“贴近市场需要,服务区域经济,融入行业发展”办学理念的体现。

  科学规划高等职业教育商务管理类专业的培养规格,首先需要明确两个问题:一是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两种教育模式如何区分的问题;二是高等职业教育与其他层次应用型教育模式在人才培养上如何分工的问题。

  (一)应用型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类型的区别

  高等教育可以粗略地划分为两大类:应用型高等教育和研究型高等教育。应用型高等教育又可以划分为应用型研究生教育(如MBA、MPA、工程硕士等)、应用型本科教育、应用型专科教育(目前的高职高专教育)三个层次。显然,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大学,应该毫不动摇地实现自己“培养高等职业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社会任务。它不同于研究型普通高等教育的本科、研究生教育。如下图所示,应用型高等教育与研究型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的能力结构方面存在比较明显的区别。

  (二)职业教育体系中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

  作为职业教育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商务管理类专业的培养目标也不同于中等职业教育、应用型本科与研究生教育。其主要区别如下表所示:通俗地说,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要形成“两高优势”,即职业技能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高,职业理论知识比中等职业教育高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不可否认,在工作实践中,高等职业教育常常会走入“两低劣势”的死胡同,即理论知识不如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操作技能不如中等职业教育。这是需要认真研究与把握的问题。

  综上所述,我校商务管理类专业的培养规格定位为:培养“基础知识扎实够用,操作技能娴熟实用,综合素质优秀突出”的,“职业道德好、适应岗位快、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基层商务管理人才。

  四、高职商务管理类专业培养目标的设定

  根据培养规格的定位,我系商务管理类专业培养目标概括为:一高,二有,三懂,四会,五好,即情商高;有敬业精神和有创业精神;懂法律法规国家政策、懂市场经济知识与运行机制、懂专业化商务管理知识与实务;会社交,会学习,会明辨是非,会生活;一手过硬的职业技能、一口流利实用的外语、一手熟练的计算机网络操作技能、写一篇好文章、有一个好品行(品德、形象)。培养知识够用、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优、情商高、处事好、具有高度适应性与应变性的应用型高等职业技术人才。

  五、高职商务管理类专业教学体系

  专业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能否顺利实现,需要有一套既能体现高职教育特色,又能形成高职教育核心竞争力,既能保障日常教学顺利高效,又能保障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既能使学校适应市场需求获得充足生源,又能使学生最大限度实现零距离就业的专业教育体系。

  专业教学体系,是我们在长期的高职教学实践中,总结归纳出的一种系统的、行之有效的专业教学体系。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体系,就是围绕职业知识传授与职业技能训练两条主线需要解决的8个问题,每1个问题又必须处理好2个方面关系,简称“8个1点2面”,为论述方便,概括为专业教学人才培养体系。

  (一)一个学校建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套教学

  管理体系根据2000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三年制专业的实践教学一般不低于教学活动总学时的40%。显然高职院校学生近一半的时间要进行实践教学。因此,不能沿用原有的教学管理体制,从学校的角度应该设置两套有效分工、紧密协作的管理体系。

  一方面校内课堂教学与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需要两种不同性格特征的人来担任;另一方面,实践教学必须有专门的、有足够时间和能力的、配备一定交通和通讯工具的人来担任。现行体制下,教学副校长要负责管理学校专业教学方面的所有工作,教学系主任负责管理日常的教学工作,要筹建新专业、制定教学计划,还要承担教学任务,还要外出联系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单位,还要规划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在实践教学与课内理论教学方面难免会顾此失彼。

  (二)一个专业设定两个以上专业化培养方向

  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既要考虑教育部颁布的指导性专业目录,同时还要考虑专业能为社会所理解与接受;既要尽可能考虑每一名学生、每一个企业的需要,同时还要考虑形成足够的规模(至少构成一个教学班)为了提高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有效实现零距离就业,一项有效的措施就是在专业划分的基础上,设定专业化培养方向。例如,我系从三年级起国际商务专业有针对性地划分为报关员、外销员、报检员、货运代理、报税员、外贸企业会计等方向;电子商务专业划分为电子商务技术开发与电子商务管理两个培养方向;营销策划专业划分为汽车营销、电子产品营销、旅游营销、促销策划等方向。

  (三)一个专业制定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套相辅相成、紧密衔接的教学计划。

  (四)一个专业建设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种基地其中实践教学基地又分校内模拟实验实训和校外实习实践基地两种。例如,在校内,我们建立了电丁商务专业模拟实验主;在校外,我们与省内的数字焦煤网、省外的南京商友电子商务软件公司等企业达成合作协议,做为学生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五)一门课要有理论知识与职业技能训练两本教材或两部分内容。

  (六)一门专业课要给出职业知识测试和职业技能鉴定两项成绩高等职业大学,在课程考核上既要考核应知理论知识,也要考核应会职业技能。某种程度上说,技能考核还应该占较大的比例。

  (七)一个教师除具备高职院校教师任职资格外,还要具有对口职业任职资格能力与素质(即双师型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

  (八)一个学生除毕业证外还应拿到对口职业任职资格证书或具备相应任职资格的素质与能力。如,我校是国家级电子商务师职业技能培训单位,学生毕业时基本上能做到100%获得电子商务师任职资格及证书,有些同学还取得了会计师、人力资源管理师、营销师、报关员、外销员等资格证书。

【商务管理专业的特点及教学体系的探究论文】相关文章:

环境科学专业应用型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究论文06-27

浅谈商务管理专业职业能力与课程体系的构成论文06-28

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论文08-01

农业发展体系构建的探究论文02-04

高职网页设计教学生态体系构建探究论文01-11

企业经济管理体系内容探究论文07-04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探究论文10-22

电子商务的特点论文04-25

应用型大学统计学专业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探究论文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