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体语言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价值体系论文

时间:2021-06-20 13:32:16 论文 我要投稿

肢体语言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价值体系论文

  1 背景分析

肢体语言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价值体系论文

  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中,大多只注重说话及黑板等教学用具、教学媒体的运用,在西部欠发达地区甚至只能借助单一的板述来传授教学思想。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在教学课堂中扮演的角色往往是“课堂统治者”,这种阶级统治式的教学方式造成的直接后果是: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累,教学效率低下。①

  小学数学作为基础科学,直接影响着学生日后对数学的理解水平和兴趣,必须实现小学数学的高效教育。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建立新的角色观念,从“课堂统治者”转变为“思想启迪者”,必须改变原有的单一灌输模式,快速转变为共同探讨、相互交流。

  要完成上述角色转换,教师必须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并综合考虑当地教学教育条件,做自我创新和自我完善。教学过程是一种依靠语言和非语言两种方式实现信息传递的过程。由于言语的直接性和易于表达等特点,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比较注意言语的信息。但教师的肢体语言也是不容忽视的,研究表明,一个人要很好地表达自己的见解或思想,55%的信息都需要由肢体语言来传递。②教师的眼神和面部表情、肢体接触、身体姿态、手势动作等非语言现象传达的信号,都是教师课堂交流信息所必需的辅助工具。③

  小学生对肢体语言的接受能力远大于其对文字语言的感知能力,因此肢体语言作为一种独特的交流方式,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肢体语言能够负载许多新的教学思想,因此小学课堂教学中恰当的肢体语言不仅能使教师的教学思想得到充分的表达,也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情感,有效调节学生的'视觉神经和听觉神经,使学生与老师之间形成良好的双向感情交流机制,有效提高小学生课堂教学的效率。而目前国内对肢体语言的运用主要强调体育、艺术等课程中,笔者认为,实际上对于数学这样的基础科学,肢体语言所起的作用也不可小觑,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恰当运用肢体语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小学生数学课堂肢体语言运用的必要性探讨

  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直接受众,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是一种“一对多”的平等交流。为了能激发小学生强烈的探知欲,让其体会到亲自探究成功的喜悦,数学教学课堂中必须恰当运用肢体语言。授课教师的所有言行对学生来说一览无余,因此学生对老师的接触和了解是全面的、深刻的。④⑤因此,授课教师肢体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效果,学生是最重要的评价主体。

  从根本上说,评价教师教学质量好坏的基本标准应该是:是否使学生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是否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要。而只有通过学生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才能检验这些标准。数学教学具有理论性强,逻辑思维紧凑的特点,小学生正处于心理发育期,刻板的教学模式很容易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受压抑;兴趣得不到激发;学不到探求知识的方法;根本体验不到亲自探究成功的喜悦。⑥⑦

  因此,为了能激发小学生强烈的探知欲,让其体会到亲自探究成功的喜悦,数学教学课堂中必须恰当运用肢体语言。肢体语言的运用能让学生及时感受到来自老师的肯定,能进一步提升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3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恰当运用肢体语言

  (1)面部表情。面部表情是个人内心情绪在其面部的具体表现,同时也是人与人之间交流传达的最(下转第172页)(上接第139页)直接的肢体语言,在小学数学授课中尤其如此。良好的面部表情能向学生传达热诚、肯定和鼓舞的信息,促进学生的正向行为,进一步凝聚学生的听课注意力;不恰当或者错误的面部表情则向学生传达出否定、烦恼甚至是放弃的讯息,导致学生逆反心理的增强,更甚者可能直接导致学生自暴自弃。

  学生对授课教师的认同感和亲切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面部表情。当老师精神焕发、面露笑容地走进教室时,就会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种融洽的课堂气氛,是学生精神振奋、敞开心扉、大胆交流。这种和谐的交流环境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习效果的必要条件。因此对授课教师面部表情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温和、自然、亲切。

  (2)手势。无论多媒体教学还是黑板版述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离不开手势。手势具有强调、示范的作用,而且能比言语更清楚地表达对正确行为的鼓励及对错误行为的制止。尤其在课堂教学后期,学生精神疲劳加剧、注意力分散,恰当的手势能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重新激活学生学习兴趣。

  (3)眼神接触。“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三尺讲台上,教师的眼神直接直接作用于每一位学生:亲切的眼神反映他善良、愉悦、喜欢学生的心理。教师可以通过长时间的注视来提高学生的警惕心理,有效帮助思想抛锚的学生回归课堂;也可以通过眼神扫视让学生感到自己被尊重、被关爱,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讲课过程中适当的眼神扫视每一位同学,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4)身体接近。近体学在教学上探讨了师生间的距离、学生座位的安排及教师在空间上的运用等对教学的影响。研究表明,缩短师生间的距离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教室活动的参与程度。授课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走动来改变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5)教学姿势。教学姿势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教态。由于姿势不像脸部表情、眼神接触、声音等讯息那么容易控制或察觉,教学姿势的养成需要长期的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发自内心的对学生和教学的热爱。

  优雅的教态直接反映着教师本人的知识品位和文化修养,也是教师良好职业道德和教学态度等综合素质的体现。良好的教态有利于其它肢体语言如眼神接触、手势、面部表情等的充分表达,因此能恰到好处的补充、配合教学语言,使教师的表达更加准确、丰富,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姿势的基本要求可以表述为:站姿端庄平稳、自然笔挺。

  (6)得体的装束。装束能反映一个人的修养、气质、生活态度,从这个角度出发,得体的教师装束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着装要端庄、得体、整洁,须知这种个人魅力对小学生的感染力是非常大的。不恰当的教师穿戴不仅会分散学生注意力,影响教学效果,而且影响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其负效应是巨大的。

  4 结论与建议

  数学教学具有理论性强,单一的教学模式很容易造成学生的心理疲劳,教学效果差。小学生对肢体语言的接受能力远大于其对文字语言的感知能力,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恰当运用肢体语言能激发小学生强烈的探知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学课堂中能够应用的肢体语言有面部表情、眼神接触、手势、身体接触、教学姿势的变换及得体的衣着等方面。小学数学教师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将肢体语言恰当的融入到理论教学中,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严家丽. 小学数学高效率教学行为特点探究[D]. 天津师范大学, 2011.

  [2] 张才宏, 许贵蓉. 肢体语言的文化差异[J]. 双语学习, 2011 (10).

  [3] 陈先波. 肢体语言在数学教学中的效应[J]. 考试周刊, 2012 (30): 75-76.

  [4] 周维芳.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J]. 中国教育发展研究杂志, 2008, 4(7): 146-147.

  [5] 韩薇. 肢体语言在小学数学课堂之应用[J]. 青春岁月, 2011, 16: 196.

  [6] 杨世军. 教师肢体语言的课堂效用[J]. 南昌高专学报, 2010, 25(5): 92-93.

  [7] 邓美德. 论教师教学肢体语言的实然与应然[J].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2, 11(7): 82-85.

【肢体语言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价值体系论文】相关文章:

社交中的肢体语言礼仪03-18

在社交中的肢体语言礼仪06-27

肢体语言在口才中的运用03-06

肢体语言在影视表演中的重要性论文04-27

中美肢体语言毕业论文04-11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论文10-11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肢体语言运用研究的心得体会07-03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肢体语言的运用研究心得体会01-04

诗歌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论文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