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瑞文网!

萨宾语境论心理学论文

时间:2018-09-21 19:09:19 论文 我要投稿

萨宾语境论心理学论文

  一萨宾语境论心理学思想的渊源

萨宾语境论心理学论文

  史蒂文·佩珀(StephenPepper)在其富有开创性的著作《世界假设》(WorldHypotheses)一书中区分并详细论述了四种世界假设。追溯形而上学历史,任何世界假设都产生于某个基本的“根隐喻”。根隐喻是人们面对新奇事物时借助的基本模型,围绕该基本模型而产生的概念与运行原理构成该模型解释此新奇事物的相关理论,这就是佩珀的“根隐喻”理论。事实上,正是根隐喻为探寻自然世界和社会生活提供认识框架,为观察、解读活动提供哲学模型或科学模型。《世界假设》中详细说明了形式论,有机论,机械论,语境论四种世界假设。长期以来,以机器为根隐喻的“机械论世界观在西方文明中占有统治地位”[1]6。包括心理学在内的现代科学将这种世界观看作形而上学的基础。机械论世界观及其产生的心理学研究模型追求直接原因。“行为主义是机械论世界观在心理学学科内的典型方法。”[1]6萨宾最初正是这样一名坚持机械论世界观的传统行为主义者。他从机械论向语境论世界观的转向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大致分为两个阶段:首先,由其自身在教学和心理咨询的经验以及其导师坎特(J.R.Kantor)影响下,萨宾发觉机械论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局限性,迫切想要寻找一种适合心理学特点的世界观方法;其次,在诺曼·卡梅隆(NormanCamer-on)、米德(GeorgeHerbertMead)、布鲁纳(JeromeBruner)思想的启发下发展角色理论、叙事理论,并在最终接触佩珀的世界假设理论后,将其原本的心理学理论同语境论世界观相结合,完成“从机械论形而上学到语境论的转变”,[2]提出自己语境论的心理学思想。

  最初,在萨宾尚未取得博士学位的时候,遵循教科书的指导,他是一名传统的行为主义者。但他的导师坎特,主张范围广泛的行为主义。研究对象的广泛性和研究方法的相对多样化,使得萨宾逐渐看到心理主义的贫乏,并逐渐相信符号语言研究的中心性。加之作为一线教学人员和心理咨询师,萨宾在工作过程中深感机械论指导下的研究方法和治疗方法在研究人类心理、行为过程中的局限性。行为主义以行为为研究对象,将人体原理与机器类比,认为行为不过是生物体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的产物。然而人类毕竟不是机器。心理学也不是纯粹无偏见的理想过程。机械论引导下的实验、假设演绎的传统方法,忽略了行为是行为个体身体状况、心理状态、社会环境、时代背景等多种复杂因素交织而成的结果,而不仅仅是生物体收缩和腺体分泌的产物。使用简单的“刺激-反应”模型,用这种力图只包含关键因素的方法来实现排除偶然环境因素而得到的实验结果,无法合理有效解释人类行为,更难以在心理学应用中发挥引导、治愈的作用。上述发现为萨宾摆脱机械论而逐渐选择语境论提供了必要前提。后来,由于工作原因,萨宾遭遇了卡梅隆在探讨偏执狂这种心理问题时提出的“不适当的角色承担(ineptroletaking)”理论以及米德的“角色承担(roletaking)”理论。这两种理论的共同点在于,认为人在行为过程中承担着某种角色。这个观点使萨宾深受启发,开始思考和关注影响人心理和行为的外部因素,特别是社会、文化因素。借助“角色承担”及其扩展概念,以及莎士比亚的名言“世界是舞台,而所有的男人和女人仅仅是表演者”[3]这个比喻,萨宾提出了角色理论(roletheo-ry)。之后,布鲁纳对传统心理学研究方法与叙事心理学方法的区分,使得萨宾进一步思考人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涉及的语境因素。传统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总是根据实验数据中的多数而得出结论。例如在条件R下,当数据显示有56%的主体表现为A行为,44%的主体表现为其他类型行为,结论为:在R条件下,主体会做出A行为。这是传统实验追求恒定性而导致的必然结果———即忽略其他高达44%其他主体的表现。但叙事的研究方法则不然,它追求逼真性,关注每个行为主体的特殊性,这就使得研究者必须充分考虑影响其行为的各种语境因素。萨宾认同布鲁纳的观点,并结合角色理论,即在戏剧中,表演者的表现、特定场景、时间和空间、观众的及时反馈、剧本、道具等等因素共同构成了一出戏剧,而戏剧只是众多叙事形式的一种。借此萨宾完善并扩展了角色理论,提出自己的叙事心理学理论。

  但是,尽管有了具体的研究方法,萨宾的思想始终缺乏世界观根基。佩珀对根隐喻方法的论述以及在此基础上四种世界假设的区分和描述,让萨宾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都是个语境论者而不自知”。[3]因为在萨宾看来,叙事同语境论的根隐喻同根同源,可以相互取代,而“角色理论是心理学方法体现语境论世界观的典范。”[1]6《世界假设》一书中提到,语境论的根隐喻是“历史性的行为”。为了证明“叙事”能够完全代表“历史性的行为”,萨宾考察了二者的语义结构。形容词“历史性”的含义被包含在其名词“历史”中。而“历史”并不仅仅是搜集过去和当下事件的材料、数据,而是历史学家们通过时间顺序对原始材料的叙事重构。这种工作的实质同小说家并无差别,小说家是在现实世界的背景语境下书写关于主人公的故事,而历史学家则通过想象对推测的人物、事件进行重构。由于史料通常都是残缺不完整的,小说家与历史学家的工作都需要借助“事实”和“虚构”。“‘叙事’完全能够代表‘历史性的行为’”[3],因此,语境论的根隐喻是叙事(narrative)。为了强化将“历史性的行为”重新定义为“叙事”,萨宾参考了葛根(Gergen)《作为历史的社会心理学》一文。该文提到,社会行为的理论其实就是对当代历史的反射。一旦研究结果被发布,人们就会对结果做出反应。人们作为能动的主体,会做出反对、肯定或者忽略该研究结果的表现,也就是说,社会心理学是历史。因此,同机械论相比,将历史性的行为作为根隐喻的语境论,将会引导心理学家对人类处境做出更加深刻的理解。把“社会心理学是历史”作为大前提,“历史是叙事”作为小前提,我们不难得到“社会心理学是叙事”的结论。结合上述“语境论的根隐喻是叙事”,萨宾就此将“角色理论,叙事和语境论结合在一起”[3],提出了语境论的心理学思想,并“从那时起,成为一名坚定的语境论者”。

  二萨宾语境论心理学思想的内容

  人类作为单独个体在社会中的生存涉及自己同其他个体的社会关系,以及由时间、地点、传统、文化等多种因素交织而成的社会背景,并不是孤独的存在。确定“自我身份(self-identity)”是个体生存面临的首要任务。不确定自我身份,就丧失了生活在社会中的一切社会关系与个体身份的内涵。不知道自己来自哪里,经历过什么,肩负怎样的责任与使命,就不知道自己将要去向何方,该做什么。简言之,不知道自己的过去,便难以过好现在,定位未来。萨宾的语境论心理学思想从自我身份的认定出发,讨论了影响人心理和行为的时间(temporality)、空间(place)、情节(plot)三类语境因素。首先,个体身份的确定涉及“我是什么”与“我是谁”两个方面。在涉及这两个问题的心理学调查中,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全部关于人类的基本生理特征,诸如“我是哺乳动物”“我是有四肢的人类”等。而第二个问题的答案则纷繁多样,涉及答题者与时间、地点、他人的关系等,诸如“我是80后”、“我是中国人”、“我是山西大学的学生”、“我是妈妈的女儿”等等。这些答案说明,“我是什么”可以通过生物学研究得出确定答案,而“我是谁”则“总是依赖语境”的[4],回答这个问题需要确定问题所处的具体语境,如果提问者是想要获取国籍信息的海关工作人员,那么回答可能涉及回答者的国籍;如果提问者需要获知回答者与另外一人的关系,那么答案也必将与之相关。因此,正是这些涉及众多具体语境因素的答案规定着个体身份的内涵。其次,个体身份确定的过程说明:个体生活在社会中,自我身份的形成与行为的发生受到多种语境因素的影响并与之产生互动。每个人都只是自身所处语境的一部分。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也在楼上看你。人们的行为不只关乎自己,自身的行为方式受到所处时间、地点的影响,以及记忆中储存情节的引导。具体来看这三类语境要素:

  1.地点具有功能性和象征性两个特征,对个体的影响表现在制约观念、行为和定位身份两个方面。“建筑环境引导人们建构各种形式的人类戏剧。人类戏剧会被某些特定地点的功能性特征和象征性特征影响。”[5]每个空间都有其特定功能。功能即物品的使用价值,一件物品理应按照其本来的功能发挥作用,这是人们潜意识里接受的约定俗成的道理。因此,如果已知某物品的功能,人们期待它发挥本来的作用,或者配合其发生。空间亦是如此,厨房是处理与烹饪相关的空间,餐厅用来吃饭。如此,身处某特定空间的人的身份与行为方式通常与该地点的功能特征匹配。此外,比功能性更深层次的是地点的象征意义。每个地点有其功能和历史的差异,常被赋予各样的意义。一旦地点被赋予某种象征意义,这种意义就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的观念与行为。例如,“研究表明,大多数孩子使用一些富含情感的词汇,诸如‘舒服’‘安逸’‘安全’等词汇来描述‘住宅’”,[5]由此孩子在家里总是显得顽皮淘气,无法无天。古时家乡在陕西的男子,离家多年,途经黄河时激动的涕泗横流。因为奔腾不息的黄河勾起了他内心关于家乡的记忆,而这些记忆在他的心里代表着多年未见的亲人和儿时伙伴,于是情难自已。上述两个事例证明了地点的象征意义对个体行为的作用显著。

  2.时间是影响个体的另一个重要语境因素,它不仅仅为行为的先后顺序提供排列方式,更为行为、事件之所以有意义提供线索。过去发生过的与当下正在发生的,决定了未来行为的走向与整个行为的意义。当我提笔在纸上写下“句号应当被放在……”,尽管句子尚未结束,“句末”两个字虽然尚未被书写,其意义已经被传达了。[6]这个例子说明,时间不是分离的、相互无涉的点状存在,而是前后意义密切相关的线性存在,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更深入地说,过去的回忆是通过影响现在行为的表现方式与个体对未来的预期来影响行为的发展与意义的。大卫·卡尔(DavidCarr)说“当我们遇到它们,即使是在我们最为被动的时候,事件也充满我们的回忆在(通往过去)与预期(通向未来)中得到的意义...我们明确参阅过去的经验,想象未来,并且把现在当做两者间的过渡。我们在经验中遭遇到的任何东西都对我们的计划、期待和希望发挥促进或者阻碍的作用。”[7]个体身处某种际遇的时候,会不自觉的获得它同过去的关联意义,从而对未来的走向或即将到来的后果产生期待。因此,语境论心理学中的时间,不再是单纯排列先后顺序的数字概念,它的每个时间点都充满意义,这些意义在行为、经验或事件的负载下扑面而来,对人类的行为或对未来的预期发生影响。当下仅仅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一个环节,无法孤立存在,也不能被孤立研究,身处其中的行为与事件亦如此。

  3.影响人们心理现象、行为的除地点、时间这样直接的语境因素外,还包含影响和引导心理现象、行为的深层次原因,即情节。人是有思想的动物,其行为不会总是对所处时间、地点的直接反应,多数行为,特别是持续时间较长的行为通常都是被某种原因驱使,遵循某种线索。这种原因或线索就是情节。情节以叙事的方式呈现,所使用的语言需要具备时间维度和伦理意义两个特征,包括神话、童话、民间传说等形式。情节,或者说叙事,通过两种方式引导行为,其一是通过将人们曾经的经验通过叙事的方式整理、存储于记忆中,对人们发生引导作用,另一种则是通过文学作品或耳闻的故事,其故事情节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的思想,从而引导行为。这便涉及叙事的两个功能:其一,通过将经验情节化。人们在生活中总是遭遇着各种各样的事件,这些事件并不是以一帧帧画面的形式存储于我们的大脑中,而是被转化成了叙事的语言,因为叙事结构为建构意义提供框架,我们天然有这样的本事,将自己或别人的经验用讲故事的方式说明、记忆。海德尔(Heider)和齐美尔(Simmel)的实验说明了这点:当他们让一群被观察者观看一幅由一个大三角形,一个小三角形,一个小圆,部分时而开合的长方形组成的动图时,在未被告知任何信息的情况下,被测试的观察者无一例外地使用叙事的语言呈现了自己所见,有些甚至采用了主线情节和支线情节,构造了三角恋情冲突的情节。面对冷冰冰的实验图像尚且如此,我们的日常经验、白日梦更是是被故事化的。同故事一样,拥有开头、过渡和结尾。在适当的时候,被想起和使用,对我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作用。经验的重要作用是通过叙事实现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曾经社会上出现老人当街摔倒,行人络绎不绝却无人上前救助的现象。该现象正是之前媒体披露老年人讹诈救助人事件的结果。

  这些具有负面意义的情节被存储在人们的记忆中,阻止了某些人救助老年人的行为。其二,通过曾经阅读或听说的故事。即“堂吉诃德原则”(Quixoticprinciple),该原则最初被文学家哈利·莱文(HarryLevin)提出,被用来表示小说等文学作品形式中,主人公的身份发展、经历等深刻影响读者的诸多实例,由于西班牙文学作品《堂吉诃德》是这类实例中的典范,因而以此命名。在萨宾的语境论思想中,堂吉诃德原则指某个特定故事的情节作为引导人们行为的中心环节。十八世纪欧洲青少年自杀率的显著升高佐证了这一原则。1774年歌德的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在欧洲出版,故事讲述一个多愁善感少年单恋而后自杀的故事。之后,整个欧洲青少年自杀率大幅上升。社会学家认为,歌德为少年维特被拒绝后的挣扎与其最终自杀的行为赋予了高贵和英雄主义的色彩,引得很多青年人仿效。“整个欧洲,大量自杀的青年手中握着或者口袋里装着这本书”。[8]同时,历史学家的研究也提供了有力证明:曾经亚美尼亚国内恐怖主义盛行,政治动机和精神动力不足以解释亚美尼亚少数族裔制造恐怖事件,历史学家说,其动机基础早在15世纪之前就已经由神话铺就。公元5世纪,波斯人试图把亚美尼亚人从基督教转变为拜火教。亚美尼亚首领瓦尔坦(Vartan)拒绝放弃自身的文化认同,与超过一千名追随者为此战死沙场。自此,基督教亚美尼亚文化中充满了关于瓦尔坦牺牲精神的各种叙事,包括诗歌、民间传说、儿童故事等等。这些文学形式赞颂瓦尔坦的牺牲,赋予他荣誉和尊敬。此外,在其文化中“牺牲”及其同义词,以及“被俘后的死亡是不道德的”等观念被频繁提及。这样的文化熏陶塑造了通过牺牲生命来解决问题的社会氛围,传达了对暴死情节的支持与赞同。因此,对暴死不加怀疑的接受成为该文化熏陶下成员观念的一个本质特征。历史学家得出结论“在亚美尼亚这样的文化中,恐怖主义不是个人异化的产物,而是使某人成为社会眼中的讽刺中心的愿望的显现。”①正是这种通过牺牲、暴死来实现个人目标的文化氛围,推动了或者说煽动了其国内的恐怖主义事件的产生。这个例子表明,叙事情节的作用不仅仅在于引导个人行为,其影响的范围之广泛使之成为某种涉及道德法则的力量,传达着意识形态和道德准则,提供集体行为和信念的合理性。

  三萨宾语境论心理学思想的意义

  萨宾的`语境论心理学思想坚持语境论世界观,明确提出理解人类最好的方法是去理解他的故事,通过叙事充分融合各种语境因素,而非通过传统实验的方法。其思想建立在米德、布鲁纳、佩珀等人理论的基础上,并将之延伸、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首先,萨宾的语境论心理学思想顺应了心理学内部思潮的兴起,促进了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多样化。不同于传统的心理学所采用法则式的、图标的、还原的、定量的分析方法。语境论心理学思想认为心理现象和行为是不能孤立存在的,与其所处语境是统一整体,要求通过充分融合具体心理现象、行为发生的地点、时间等物理语境因素,其象征意义所组成的社会语境因素和由情节产生的文化语境因素,将行为与主体置于完整的语境环境中理解,倡导一种系统的、整体的视角和定性的研究方法。这种特性要求语境论心理学的研究更加注重对意义的追求,整体描述的策略和情境敏感性。随着心理学研究中定量研究方法困境的加深,语境论心理学思想引起的定性研究方法的螺旋式回归促进了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多样化。其次,萨宾的语境论心理学思想在催眠、心理咨询等心理学实践领域具有重要价值。萨宾从语境论者的角度重新解读了催眠现象。长期以来,心理学认为被催眠是人的一种特殊心理状态,在这种心理学状态下,被催眠的人会做出一些反常行为。这一观点难以解释为什么有的人可以轻易被催眠,但有的人却几乎不能拥有这样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从语境论心理学思想的角度出发,萨宾认为,催眠产生的反常行为是人们充分相信某个情节而沉浸其中,跟随情节的指引表现出的行为。这些行为虽然看似反常,却跟被催眠者相信的情节中的自然、社会、文化环境相符,因此只要了解被催眠者所相信的情节以及相关语境因素,这些看似反常的行为就十分合理了[9]。

  但是,由于每个人想象力不同,对某些经验和传闻、故事中情节的相信程度不同,那些想象力特别丰富或者对某个故事特别沉迷的人更容易被催眠。萨宾的理论较好地解释了催眠现象的原理,开启了心理学研究催眠现象的新篇章。此外,语境论心理学思想还在精神分析和心理咨询领域为人们解决实际问题。利用语境论心理学理论看待人类心理现象、行为,谢弗(Schafer)、斯宾塞(Spence)、怀亚特(Wyatt)在精神分析实践中推广并得出的共同结论,即通过为病人提供一个更加令人满意的自我身份的认定,或者为病人一直耿耿于怀的事件提供一个较合理的叙事情节,病人就能够放弃那些曾经困扰自己的前后矛盾、令人难以信服的版本。换言之,通过具体方法替换病人一直相信的叙事情节,心理咨询取得了良好效果。最后,萨宾对语境论心理学合理性的论述为其他学科接纳语境论世界观提供了基础。萨宾认为“一切人文学者都应当是语境论者,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恰当理解并进行研究。”[3]语境论在考古学和人类学中也早有应用。但是,一直以来,自然科学研究被认为是纯粹的、客观的、无偏见的理想过程。事实上,科学实验的整个过程都由人操作,科研人员作为科学研究过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其心理、行为受到地点、时间、情节等语境因素的影响,那么这些因素则通过科学家间接渗透了整个科研过程,包括科研成果呈现的方式。即,单从心理学角度上来说,由于语境因素深刻影响着主导科学研究的工作人员,在现实条件的制约下,也深刻影响了科学研究的方式和走向。因此,要正确看待科研成果,就不得不考虑科学研究过程中,包括科研人员在内所涉及的诸多语境因素。

  综上,萨宾以更好地理解、解读人类心理、行为,进行心理学研究为出发点,逐渐摸索和发展了语境论心理学思想。该思想坚持语境论世界观,以叙事为具体研究方法,综合了时间、地点、情节等各类语境因素,认为人的内涵和互动在社会语境和互动中被规定和形成。该思想应用于催眠、心理咨询等心理学实践领域,取得良好效果,并扩展至人类学、考古学等人文学科。萨宾对语境论心理学思想的详细论述,开阔了心理学家看待人类心理、行为的视角,挑战了机械论传统世界观引导下的行为主义研究方法,在心理学内部引起了视角和具体问题研究方法上的范式革新。但与此同时,萨宾的语境论心理学思想部分地夸大了叙事的作用。萨宾的语境论心理学思想强调叙事的研究方法和原则及其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萨宾认为,叙事就是讲故事。没有故事,人类生活和行为就不能被解释,失去了发生的动机和原因。甚至于,流传的故事和神话传说能够塑型整个社会环境和民族氛围,据此,萨宾认为故事具有“本体状态(ontologicalstate)”。[3]然而,萨宾对故事的“本体状态”既没有作哲学上的详细论述,也没有作本体论层面上的全面阐释。一方面,如果萨宾故事的“本体状态”不是本体论假设,那么从萨宾的论述中,不难发现,萨宾认为正是流传的各种叙事形式塑造了社会氛围,进而形成了历史,换言之,正是叙事塑造了人类生活的社会环境,包括伦理道德、民族性格等。笔者认为,这点过分夸大了叙事的作用,或者说,过分削弱了人类生存的物理语境因素(physicalcontext)以及主体间性的作用,破坏了人类心理、行为的整体语境。另一方面,如果萨宾意在将故事提升至本体论层面,认为叙事通过情节的灌输潜在或直接决定人类思维方式和群体意识的形成,进而决定群体意识,则与语境论世界观不符。语境论由于不对世界的构成和本源作任何假定,而只关注事件和行为在其语境中的意义,因而是非本体论的世界假设。不论是哪种情况,萨宾都夸大了叙事的作用。语境论世界观主张的是整体看待。萨宾对叙事的特别强调事实上是从整体语境中剥离出了这个特别的因素,并不断强化其对任何观念、行为的作用,甚至于上升至本体论层面。萨宾对叙事的过分偏爱可能使其心理学思想面临偏离心理学研究领域的危险。

【萨宾语境论心理学论文】相关文章:

1.论当代艺术语境中的水彩画教学论文

2.论高中词汇教学的语境输入论文

3.浅述语境论是心理学研究的一种新范式论文

4.东方化语境下的中国形象论文

5.论话语连贯与言外语境课题研究

6.探究俗民语境中民众随之观念的本土心理学论文

7.萨特论实践与人的总体化论文

8.从积极心理学角度论教师幸福感的提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