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论文

时间:2021-06-18 12:13:57 论文 我要投稿

浅析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论文

  所谓行为习惯,就是“通过重复而自动化了的、固定下来的且无需努力就轻而易举实现的活动模式”;是在一定时间内逐渐养成的,它与人后天条件反射系统的建立有密切关系;习惯不仅仅是自动化了的动作或行为,也可以包括思维的、情感的内容。那么,幼儿园在教学活动中如何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呢?

浅析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论文

  一、语言教学可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语言活动的主要目标就是提高幼儿运用语言交往的积极性,发展语言能力;学会运用礼貌语言与人交往;能清楚地说出自己的想法、经验;愿意倾听并能理解别人的讲话;喜欢阅读画册和图书。”例如,大班的绘本教学《大熊的拥抱节》讲的是森林城一年一度的拥抱节到了,大熊也想找好多朋友和自己拥抱,然后让它们都变成自己的好朋友,那应该是件很快乐的事啊,可是最后大熊却哭了,那么,大熊为什么又哭了呢?就这样,故事教学活动展开了。教师通过播放PPT,让幼儿先观察、思考,之后教师再一步步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就这样,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使幼儿既掌握了故事情节,又理解了故事内容,还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使幼儿从中感受到大熊从难过到感动的心理变化,使幼儿从中懂得不欺负别人、乐于帮助别人才能得到更多的朋友的道理。活动设计中,让幼儿再通过扮演角色再现故事内容,让他们感受小动物不和大熊拥抱的原因:原来大熊“经常揪袋鼠的尾巴,拔小兔的萝卜,仗着自己力气大,欺负小动物”。通过游戏活动教师明确地告诉幼儿:“大熊的这种做法不对,小朋友一定不能像大熊以前一样讨人嫌,从小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要和小朋友友好相处,不抢别人的玩具,不撕书,不说脏话,要学会礼貌用语等。”此外,朗朗上口的儿歌是幼儿园语言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因为枯燥的说教已经不符合当代的新的教育理念,新课程改革下的教育教学活动已经不是单一的说教和填鸭式的方式能够完成的。所以,教师要与时俱进,把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目标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儿歌是幼儿园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小朋友们起得早,每天来园不迟到;自己走进幼儿园,不用爸爸妈妈抱;见人鞠躬问声好,主动热情有礼貌;关心帮助小伙伴,团结友爱知谦让”

  二、社会健康活动是培养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主要途径

  《纲要》指出:社会健康的目标是“让幼儿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情绪稳定;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有基本的生活能力;有初步的安全和健康知识,知道关心和保护自己;喜欢参加体育活动”。所以,社会健康活动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主要途径。例如,小班的社会活动“大苹果”(我是一个大苹果,小朋友们都爱我,请你快快去洗手,要是手脏别碰我。)“小手帕”“讲卫生不得病”“小猴爬大山”等,把生活中良好的行为习惯贯穿在幼儿喜欢的游戏活动中,让幼儿在兴趣中掌握生活常识,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进餐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小牙刷,手中拿,上上下下刷刷牙,里里外外真干净,我的牙齿不生病”等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在教学活动中创设情境,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所谓情境创设,就是通过声像、模拟表演、再现生活等方式营造一种氛围,以便于让读者、观众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一种教学方法。情境创设易调动感情,点燃激情,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性思维能力。例如,大班故事《小猫钓鱼》,教师首先播放动画片,再通过提问,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师:“猫弟弟第一次钓鱼的时候谁来了?小蜻蜓是什么样子的?谁来学学它?猫猫弟弟看见了心里怎样想?又是怎样做的?猫弟弟第二次钓鱼的时候又看见了什么?它的心情和第一次是不是一样的?猫弟弟两次都是怎样回到河边的?它看见猫哥哥钓到大鱼时,心里怎样想?后来,猫哥哥是怎样对猫弟弟说话的呢?”这样,使幼儿知道做事情要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的道理。然后教师创设情境表演,让幼儿头戴小猫、蜻蜓、蝴蝶等头饰,模仿故事里小动物。教师扮演猫妈妈,带着小猫去钓鱼,并且一边指导幼儿表演故事内容。然后,教师以猫妈妈身份告诉小猫:“你们从现在开始,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一心一意,绝不能三心二意。”进一步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艺术活动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手段

  《纲要》提出:“艺术是幼儿的另一种表达认识和情感的语言。”幼儿园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在游戏中幼儿心情愉快,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幼儿通过游戏的活动过程,能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较容易形成一些良好的品质。例如,小班的音乐游戏《好朋友》:“你帮我来梳梳头,我帮你来扣纽扣,团结友爱手拉手,我们都是好朋友,嗨——嗨!”幼儿通过表演歌曲,进一步理解了“朋友”的含义,培养了幼儿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教师在课堂的.设计中,要发挥幼儿的自主性,让幼儿在感受艺术美的同时,进一步体验游戏带来的乐趣,遵循“寓教于乐”的原则,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渗透在每一个环节。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要做到“润物细无声”。例如,艺术课前的准备环节,教师可以根据幼儿喜欢模仿的特点,把日常生活的动作创编成律动,让幼儿亲身感受劳动的乐趣,“头戴小白帽,手拿小铲刀,系上白围围,大家一看就知道,我是个快乐的炊事员。洗洗手,擀擀面,切切菜……”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让幼儿亲自做一个炊事员,为妈妈做一顿可口的饭菜,这就是艺术的教育魅力,既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又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达到教育目的。

  综上所述,教学活动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幼儿园教育的主要途径,所以每一个教师都要认真对待每一节活动, 要把每一节活动都设计成精品,让幼儿在一种宽松的氛围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浅析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论文】相关文章:

农村幼儿园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论文06-29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02-23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策略论文06-29

家园合作如何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论文06-29

浅议教师鼓励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论文06-29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策略研究论文06-29

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02-23

浅谈家园合作如何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论文06-29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案例研究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