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介素养培育系统构建与建议论文

时间:2022-09-26 09:19:43 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新媒介素养培育系统构建与建议论文

  类型分析

新媒介素养培育系统构建与建议论文

  媒介素养教育是一个新兴的教育内容。高校应与时俱进,深入研究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规律,及时总结、校正我们的教育方法,以期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其中更为重要的是要研究媒介素养教育的类型,并准确地把握其各种类型的特点与内涵,在教育实践中科学施教。

  显性方法与隐性方法。一般而言,根据媒介教育方法的表现方式不同,可以将其分为显性方法与隐性方法,媒介素养教育显性方法可以体现于第一课堂教学、个人交谈、集体座谈等方面来直接提升学生对于媒介的认知、运用能力,对于高校学生而言,如何将媒介作用的发挥与促进社会发展有机结合,如何在瞬息万变的新媒介环境中找准信息、把握导向,则是其在高校学习生活中养成媒介素养自我教育的重要内容。一般而言,通过媒介素养课堂、媒介专题交流会与座谈会等显性方法将有助于直接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意识。相对而言,媒介素养教育隐性方法是一种间接的教育方法,可以体现于各种实践活动、典型人物事迹的宣传等方面,基于高校学生感知、接受事物的能力较强,要促使高校学生媒介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提升,就需要通过参加各种媒体的实习交流活动、听取媒介资深人士的典型事迹等途径来加深对媒介社会作用的认知与了解,促使其掌握媒介运用的科学规律。

  共性方法与个性方法。所谓媒介素养教育共性方法,是指能够适用于所有个体的具有普适性、共通性的一种教育方法,它旨在从整体上把握个体的共性、提高个体的基本媒介素养,体现在高校方面,共性方法则可以反映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既包含着媒介素养教育,又可以作为媒介素养教育的共性方法而存在,通过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这一途径,把握“人们思想道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和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3]7,来强化大学生的政治与道德素养,确保其媒介素养教育之成效。而媒介素养教育个性方法,是指仅适用于个体的具有专有性、独特性的一种教育方法,它主要解决个体差异性所带来的教育方法差异化问题,采取的是一种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方式,这就能够有助于体现媒介素养教育的针对性与有效性。一般而言,个性方法可以主要包括个性心理咨询、媒介个体咨询等等。

  体系建构

  媒介素养教育的方法多种多样,既有传统方法,又有现代方法,我们应从媒体素质教育的实际出发,结合高校教育特点,运用系统的理论,重新建构媒介素质教育方法的科学体系,以期指导高校媒介素质教育工作。

  横向结构。高校媒介素养教育旨在通过各种教育形式与内容,来提高学生的媒介辨别、运用与引导能力,促进其自身综合素养的提升,从而为其充分发挥自身的喉舌作用奠定坚实的基础。一般而言,从横向结构分析,媒介素养教育方法可以分为识别方法、实施方法和引导方法。所谓识别方法。是指个体能够对层出不穷的媒介信息进行认识、梳理与辨别的方法,针对高校学生而言,即要能够从纷繁复杂的媒介信息中,寻找出客观、正确的信息,为其做好各类信息的筛选与择取提供前提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高校学生对各类媒介信息内容的灵敏度以及明辨是非的能力。所谓实施方法,是指针对个体存在的媒介认识与运用误区,结合其自身思想状况而对其进行思想教育并施予正面、积极影响的工作方法。针对高校学生而言,就是要对其进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思想教育,在其对未来从事各种岗位工作的媒介环境进行认识的基础上,强化其认识媒介、运用媒介的意识,形成正确的政治原则和坚定的理想信念。所谓引导方法,是指以一定的政治原则为前提,在对各种媒介信息予以识别的基础上,个体对具有负面作用、消极影响的媒介内容予以积极引导的教育方法。高校学生需要积极发挥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原则性作为自己的判断与衡量标尺,对错误的、失真的、失信的媒介信息内容予以解释、调整与引导,而对真实而客观的信息内容予以宣传与报道,积极发挥好自身服务大局的有力作用。

  纵向结构。结合高校学生实际情况与媒介素养教育特点,其媒介素养教育方法的体系建构,应当注重立体式、纵横式相结合的构架搭建,一般而言,从纵向结构来看,媒介素养教育方法可以分为根本方法、基本方法、具体方法。根本方法。在纵向结构中处于总括的、最高的、最上层的位置,是其他方法施行的依据,它能够对其他方法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结合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根本方法,“即实事求是的方法、群众路线的方法和与业务相结合的方法”[2]68,一般而言,媒介素养教育根本方法则是思想政治教育根本方法在媒介素养教育方面的运用,主要是指具有一定原则性,以认识、运用与引导媒介为主要目的的思想教育法。基本方法。处于根本方法与具体方法之间的中层位置,它体现出方法的一定内容与形式,反映着方法的诸多基本方面,它能够对具体方法起到指导作用,而又遵循着以根本方法为依据的原则,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方法主要包括:疏与导相结合、科学性与方向性相结合、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等”[3]367,从实际出发,媒介素养教育基本方法则可以包括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主客观相结合的方法、媒介科学认知与方向引导的方法等等。具体方法。是一种具象而实用的基础方法,它具有直接性、实践操作性与微观性,在一定程度上,媒介素养教育的成效如何,取决于具体方法是否采取得当。当前,由于高校社会化、信息化程度日益提高,学生接触到的媒介信息量也急剧提高,如何采用合适的具体方法来提高其媒介素养意识显得尤为重要。一般而言,媒介素养教育具体方法可以包含诸如抽查法、交谈法、座谈法、咨询法、分析法等方法。

  创新建议

  媒体素养教育的方法已经在前面阐述了。但笔者根据多年的教育实践之经验,又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高度,提出了两个方法建议:

  实践与交流型的方法。媒介素养意识与水平的提升,不仅需要直接面对面的显性思想交流,而且也需要一种潜在的间接的隐性教育活动。如何完善隐性教育活动体系,则是拓展媒介素养教育方法体系的新渠道,其中,深化实践交流活动机制,是隐性教育体系中的核心内容,如何充分发挥实践交流活动在媒介素养教育中润物无声般的作用,则是需要重点摸索与创新的方面。可以尝试建立“环境+人物+基地+活动+评先”实践交流型方法模式,即营造良好的媒介环境、搭建榜样人物事迹的宣传平台、建立素养教育实践基地、开展素养教育交流活动、实施评先奖励机制。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媒介教育实践交流活动,来提高高校学生政治素养、媒介意识,在把握专业水准的基础上,充分提高自身媒介辨别能力、运用能力。

  责任与义务型的方法。人都具有社会性,应当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在法治社会中,人人享有着同等的权利和承担着相应的义务,同时,法治社会也规定了利益获取机制,为个人的利益取得提供了法律保障。因此,在对于高校学生自身的媒介素养教育方面,应当努力探索责权义利相结合的教育方法,即以强化学生的媒介意识和社会责任为出发点、以赋予学生了解与辨别媒介信息的知情权等权利为途径、以践行自身所承担的媒介运用与引导义务为手段、以满足学生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为落脚点。结合高校学生所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更应当自觉提升其自身的政治与社会责任意识,积极行使好自身的权利,履行好维护社会和谐、促进社会发展的应尽义务,努力在实践中促进自我成长成才,力求自身的全面发展。

  总之,新时期,我国高校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必须高度重视新媒体教育工作,将媒介素质教育摆上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日程。应从教育方法上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以期真正达到高校“教书育人”的目的。

【新媒介素养培育系统构建与建议论文】相关文章:

新媒体用户媒介素养论文(通用6篇)05-26

大学生媒介素养提升对策研究论文12-19

新媒体媒介岗位职责05-18

新媒介阅读题目附答案05-22

培育学生文化底蕴论文08-03

医院信息系统的构建与运行04-30

职业素养论文(精选5篇)09-28

园所管理系统的初步构建方案06-02

以生为本构建高效课堂论文08-04

构建建设系统和谐环境工作总结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