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慈孝文化现实意义的思考相关论文

时间:2021-06-15 14:10:33 论文 我要投稿

对慈孝文化现实意义的思考相关论文

  中华民族是一个传统的伦理制度民族“慈孝”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基本范畴,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九“慈、孝”在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处于“为先”的地位,被看作“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是一切人际关系得以展开的精神基础和实践起点。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利益关系深刻调整,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传统伦理道德观念日益受到冲击,如何弘扬传统慈孝文化,深入挖掘传统慈孝文化的现代价值,更好地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对慈孝文化现实意义的思考相关论文

  一、当前新形势下研究慈孝文化现实意义相当重要

  从发生学的视角看问题,任何一种社会伦理建构(包括某种伦理思想体系)的形成,都有“原”与“源”两个方面的综合成因“原”即根源、根基,指社会现实的经济关系、社会结构、政治状况及其变化“源”即渊源,指历史地形成的传统伦理文化(也包括外来伦理文化影响。“原”决定一种现实社会伦理建构的社会性质、价值导向和时代特点;“源”不仅为这种社会伦理建构提供可资选择的伦理思想、伦理观念、道德规范、价值模式、行为方式、人格模型等文化资源,而且还规定或影响这一社会伦理建构,包括道德话语系统的民族形式和民族特点。当然,作为“源”的传统伦理必然要受到现实之“原”的检验、筛选和改造,从而确定其现实价值对象性,以实现“原,源”整合,创造出具有时代特点和民族特色的新的社会伦理建构。这是伦理文化演进的一般规律“慈,孝”作为伦理道德之本、行为规范之首,其演变也自然要遵循伦理文化演进的一般规律。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有“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扮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率见昭考,以孝以享”,充分说明了慈、孝之原始意义;孔子提出了“仁”的思想,教人把心安放在“仁”之内,教各人的心,走向别人的心寻找安顿、寻找归宿,父母的心,走向子女的心成为慈;子女的心,走向父母的心成为孝。儒家先哲倡导孝道,还有更深一步的创获,就是推行其“仁爱”的主张,从而使孝行境界得到新的提升。《论语·学而》指出:“弟子入则孝,出则梯,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孝”是子女对父母的爱“泛爱众”则是对其他人的爱。并且孔子将“孝”与“梯”两范畴合用,称为“孝梯”,并与“仁”相联系,视“孝梯”为“仁”的核心和基础。从而把对家庭内部的关切,推及至对国家的爱,对天下的关心。在父母对待子女问题上,我国先哲们提出了“慈”这一重要道德规范《荀子·君道》提出:“请问为人父?曰:宽惠而有礼”。贾谊则认为“亲爱利子谓之慈”。父母不仅要养护子女,还要对其言传身教。《管子·形势解》所说“父不父则子不子。”强调为人父母者教子要以自身良好的品德、行为言传身教,潜移默化,让良好的品德像阳光雨露一样滋润孩子健康成长。慈孝文化流传千年,有着很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

  而当今中国社会,是一个全面繁荣的历史新时期,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带动了精神文明的日新月异,传统慈孝文化的社会基础发生了变化。家族主义盛行的传统农业社会被自由独立的商品经济取代,传统的以家庭、家族为中心的人际交往转而为以个人发展需要为基础的人际交往,人的家庭意识弱化,而各种社会组织、社会团体的出现,要求人们在人际交往中遵循新的道德规范,慈孝文化只能化为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子女对父母的良好态度与行为;随着新型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普遍推行,当代年轻人不在迷信家长和权威,不再拘泥于家庭和家族,往往造成两代人的沟通障碍。研究慈孝文化的现实意义,使传统慈孝文化的演变适合当今时代、社会的要求,并以此为起点积极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构成的伦理道德,既渊源(“源”)于五千年积淀下来的传统伦理,又植根(“原”)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重新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伦理道德体系,就显得相当重要。

  二、对慈孝文化现实意义的思考

  (一)慈孝文化是维系家庭和睦的重要纽带。

  慈与孝作为最基本的道德范畴,父慈子孝,主要界定的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亲关系“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唐孟效的《慈母吟》影响了我们几代人。一方面,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爱是一种最纯真的爱,它里面除了有血肉相连的爱,还有一种亲情的爱。父母爱子女是一种责任,这种爱是本能的,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和培养也是孩子成人、成材不可缺少的条件;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将逐步进入到老龄社会,绝大多数老人特别是农村老人仍然是以家庭为其主要的生活空间、经济来源和精神寄托的主要场所。如何正确处理老人与子女的关系,同样是影响现代家庭和睦的重要因素。因此,父母慈爱地对待孩子,尊重孩子,经常鼓励孩子,为孩子成长、成材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经济条件;子女孝敬父母、赡养老人,充分尊重老年人人格,尊重和满足老年人的合理要求,不仅从物质上照顾好老年人的生活,而且从精神上使其老有所乐、老有所爱,才能使家庭和睦。

  (二)慈孝文化是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基点。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活动过程中直接的心理上的关系或心理上的距离,反映了个人或群体寻求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是个人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而且也是个人成材、成功不可缺少的条件。子女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慈是父母对子女的责任;孝本出于天性,人之生命受之于父母,从出生到成人,无不承受父母的抚育和关爱,不孝则违背人性。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被定成为天伦,位于五伦之首,人出生以后首先形成的人际关系就是个人与父母的关系。爱与奉献是优良道德的本质,谁相信一个不具备“亲亲”德性的人会真心实意地尊重他人,又有谁愿意同这样的人交往呢?只有父母爱子女,子女孝敬父母、赡养老人,才能彰显出自己的良好品质,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慈孝文化对于建立和谐社会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家庭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是社会的细胞“家和万事兴,家齐国安,家庭是否和谐,关系到每个人的幸福,关系到每个家庭的稳定和积极功能的充分发挥,进而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健康、稳定。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所有家庭都和谐了,整个社会才能和谐。在现实生活中,有的父母不尊重孩子的独立尊严和个性感受,采取不适当的教育方式,在一些地区,还存在着子女不赡养老人等现象,这些影响家庭和睦、和谐的现象就是因为没有正确处理好父母与子女的关系造成的,提倡慈孝文化,在全社会营造父慈子孝的社会氛围,就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这些现象的发生,促进家庭和谐,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

  三、正确理解把握慈孝文化的现实意义重在行动

  (一)父母慈爱有度、慈爱得当才能促进子女的健康成长、成才。

  慈爱的价值和作用在于以情动人,从内心深出打动孩子,使孩子在接受慈爱的过程中悟出道理,产生自主性和探究胜,从而找到自己的目标和位置,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父母应该以平等的姿态与孩子进行交流、沟通,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去考虑问题,尊重孩子的人格和爱好,帮助孩子挖掘自己身上的优点,帮助孩子树立信心,要经常鼓励孩子,从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关心孩子,使他们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个人品质都能得到全面的培养和提升。

  (二)孝敬父母、赡养老人要落实到生活的点滴之中。

  马克思指出“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类发展的空间”。如果我们不能把握时间,不能抓住时间,我们就不仅失去了发展自己的空间,而且也丧失了尽孝的机会。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出门在外尽量不让父母替自己操心;在家主动帮助父母做家务,照顾好父母的饮食起居,经常给父母打电话,给父母提供生活必须的物质条件,从精神上关心父母,使他们能够开开心心的生活等。

  (三)以慈孝为起点,学会感思,回报社会。感思是人的本质特征。

  感思就是关爱世界,就是回报社会,就是奉献人生。自古至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价值观念一直受人推崇。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思,并把它推及他人,推及世界万物,人就有了感思之心。感思是人生的大智慧,它使人有了为人处世的良好心态和心境。常怀感思之心,就能正确的处理好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关系,就能最大程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人心就会向善,社会就会和谐,经济就会快速发展,人民就会安居乐业,国家就会繁荣强盛。

【对慈孝文化现实意义的思考相关论文】相关文章:

美学现实意义的认识和思考论文08-11

现实意义下的文化心理学论文08-12

太极文化与高校体育的相关论文06-09

“慈孝”文化活动倡议书09-27

公路文化建设思考论文06-23

文化景观论文:村寨文化景观变迁思考论文06-22

旅游文化的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论文06-23

《三字经》与中国慈孝文化11-03

《三字经》的中国慈孝文化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