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林则徐诗文水利思想和功绩论文

时间:2021-06-13 16:48:58 论文 我要投稿

分析林则徐诗文水利思想和功绩论文

  林则徐是一位禁烟英雄,同时也是位对水利非常重视且颇有功绩的官员。他强调,“赋出于田,田资于水,故水利为农田之本”,“水道多一分疏通,即田畴多一分之利赖”。作为一位实干家,他不断践行各种想法,对各地的水资源进行管控,防治水旱灾害,开发水资源用于农业生产,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具有政治家身份的同时,林则徐也是位文采斐然的诗人。光绪十二年(1886),其孙子林涸淑编辑刊行林则徐诗集《云左山房诗钞》,收录了574首林公诗作。林则徐的诗作不仅记录了他自身所经历的事情,也不同程度地展现了他的人生态度,在一定意义上可称为“史诗”。下文通过分析林则徐两首与水利有关的诗文,延伸探究他的水利思想和功绩。

分析林则徐诗文水利思想和功绩论文

  一《裕州水发,村民异舆以济,感而作歌》

  皇天一雨三日强,积潦已没官道傍。众山奔泉趋野塘,平地顷刻成汪洋。高屋建领势莫当,龙门激箭飞有芒。巨灵奋臂山精狂,裂破岩壑如沸汤。灵夔老蛟目怒张,扰土掷作黄河黄。对岸咫尺徒相望,翻身难傅双翼翔。思鞭尾矍驾虹梁,神斤鬼斧不得将。就其深矣舟与方,无船谁假一苇杭。仰娣云物纷莽苍,会见阴雨来其零。舆人缩足憧仆惬,我亦四顾心旁皇。村夫效来灿成行,踊跃为我寨衣裳。异我篮舆水中央,如鬼雁泛相领顽。水没肩背身尽藏,但见群首波间昂。我恐委弃难周防,幸以众擎成堵墙。我舆但如箕簸扬,已夺坎险登平康。P,嘻斯民真天良,解钱沽酒不足偿。我心深感怀转伤,为语司牧慎勿忘:孜孜与民敷肺肠,毋施签楚加析杨,教以礼让勤耕桑。天下舆情皆此乡,世尧舜世无怀襄。

  嘉庆二十四年(1819)四月,林则徐被任命为云南乡试正考官,赴滇途中于裕州遇到大雨,河水上涨,平地变成汪洋。此种情况下,由于既无法驱赶鳖鱼架桥,又无舟船渡河,近在咫尺的对岸变得可望而不可即。正当舆人、憧仆胆怯不敢前行,林公也拿不定主意的时候,村民们撩起衣袖,踊跃地抬起轿子踏入没及肩背的大水中,像鬼雁那样前行将他平安送达对岸。善良友好的百姓让林则徐心有所思,感动之时又为他们的处境而忧虑悲伤,内心希冀官员们可以安抚百姓,不要滥施刑罚;教他们礼仪谦让,让他们勤于耕作。诗文最后,林公发出“天下舆情皆此乡,世尧舜世无怀襄”的感慨,认为倘若天下人都像这里的百姓一样友善,官员们关心爱护人民,则会天下太平,人人安居乐业,即使洪水到来也能与其抗衡团。本诗所写的这一事件在林则徐日记中也有所记录,据《乙卯日记》记载,五月二十八日,“大雨如注,沿途舆人多撅,余亦为箕之簸扬矣。”

  经查阅林则徐日记可知这次裕州遇水是其第一次亲历水患,此次大雨造成的环境、交通不便状况和百姓的.友好态度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后来三十年的为官生涯中,林则徐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勘察多地水情,建设多处水利,从他的诗文中我们可以找寻到诸多关于灾情或是对个人思想的描述及记录,如《张仲甫舍人闻余改役东河,以诗志喜。因叠<寄谢武林诸君>韵答之》中“尺书来讯汁堤秋,叹息滔滔注六州。鸿雁哀声流野外,鱼龙骄舞到城头”。描述了1841年8月初河南、安徽两省五府二十三州县因开封祥符黄河决口而遭受的重大灾情;同时期的《喜桂丹盟(超万)耀保定同知,寄贺以诗,并答来书所询近状,即次见示和杨雪茶原韵》写道:“石衔精卫填何及,浪鼓冯夷挽亦难。我与波斯同皱面,盈盈河诸带愁看。”口抒发了林公对河工困难重重的忧虑,体现了他的爱民思想。

  二、《和冯云伯(登府)<志局即事>原韵》之一

  风物蛮乡也足夸,枫亭丹荔慢亭茶。 新潮拍岸添瓜蔓,端午前后积雨经旬,又值大潮,敝居门前河水漫溢。小艇穿桥宿藕花。近于西湖作大小二舟,小者可入城桥。愧比通仙亭畔鹤,陆莱减诗以通仙比余,心甚愧之。枉谈庄变井中蛙。琴尊待践湖西约,一掉临流刺浅沙。冯登府,字云伯,曾修撰《福建通志》。本诗为林则徐依冯登府原韵而作,诗歌从闽地物产入笔,夸美仙游枫亭的荔枝和武夷的茶叶,接着描写疏浚后西湖的湖光水色以及自己的悠然自得。“通仙”指林通,北宋初年著名隐逸诗人,终生不仕不娶,无子,准喜植梅养鹤,自谓“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庄变”指庄子,“井中蛙”语出《庄子·秋水》,此联借林通隐居植梅饲鹤的典故和井中蛙的故事,抒写自己居乡的心情和状态:比不上林通那般超凡脱俗,但又不像井中蛙那样见识短浅、盲目自大。尾联表达与友人一起泛舟西湖的期待。全诗描写湖光山色和家居乐趣,流露出林公对疏浚西湖这项利民工程的欣慰G7 道光八年((1828),林则徐在家乡为父守制期间关注到西湖存在的问题,即部分面积被当地土豪奸民占用为农田,收采之后的残根烂叶堆积成泥,导致湖水面积进一步缩小。面对这种情况,林公提出疏浚西湖的建议。根据民国何振岱所纂《西湖志》记载“总督孙尔准、巡抚韩克均重浚西北湖,在籍江宁布政使林则徐、福州海防同知陆我、闽县知县陈铣人其事。自北湖至西湖,砌石为岸,以杜占垦。湖之石有岸,自是始。重浚工程从1828年12月始,入夏后因农忙及天气原因暂停,秋复。至9月,湖边四周(除开化寺、褒忠祠两处外)石堤砌筑完毕,共长一千两百三十六丈五尺,约4100米。完工后,林则徐在岸边种上千株梅树,还代总督和巡抚撰《湖堤砌石种树禁止掘毁告示》。林公对疏浚西湖之事尽心尽责,但却遭到由于工程而利益受损的豪绅们攻击。他们买通福州府粮捕通判、闽县知县候补知州张腾上递bT帖,诬蔑林则徐借兴修水利之名为亲戚陆我n谋利益,还说“褒忠祠”是其出于馅媚之心为现任督抚所建。所幸经福建布政使认真调查,此案真相大白,张腾所言均为不实之词,西湖疏浚工程着实是为民工程

  三、林公水利功绩简述

  从《裕州水发,村民异舆以济,感而作歌》我们看出林公为人民的困苦而哀伤,《和冯云伯(登府)<志局即事>原韵》则传达了林公为民办实事后的喜J说之情。他心怀民为邦本的思想,关心民众;他提倡经世致用,学习以治事、救世为急务,实事求是地研究适宜的策略,解决问题。在思想和能力二者兼具的条件下,林则徐在水利方面做出了一番事业,简述如下。

  早在1812年11月林则徐以新科进士的身份携妻子从福州登舟北上时就在日记中详细记录所经闸道名称和日行里程等行程情况;在京期间,他利用翰林院的便利条件,广泛收集宋元明以来关于兴修裴辅水利的奏疏和论著,查阅档案文件,酝酿并着手写作《北直水利书》;1819年,赴云南任乡试正考官途中甚为留意沿途农田水利和灾情。

  1820年林则徐任职杭嘉湖道时,目睹了当地水利失修、海塘毁坏的现状,在时任浙江巡抚的陈若霖支持下,亲自督促重修海塘;1824年,苏北黄、淮、运三水交汇之处的高家堰决口,在家为母守孝的林则徐接道光帝圣旨后,身着素服到现场抢修堤工;1828一1829年在籍守制期间,重浚福州西湖。

  1831年秋,林则徐赴江苏任江宁布政使途中,目睹沿途“民田庐舍尚在巨浸之中”“多有灾民于沿堤搭棚栖止”的严重灾情,抵达后便与时任两江总督兼两淮盐政的陶澎商议贩灾办法,经各方磋商后拟定《江苏办灾章程》十二条;同年,任职东河河道总督,对黄河一带进行视察;1832年,亲赴黄河沿岸查勘林秸料垛,完成《北直水利书》初稿,并在太湖流域全面兴修水利;1833年,林则徐在给陈寿祺的信中提出令黄河改道北流,从而让洪泽湖变成粮仓,减轻南粮北运的想法;1834年,在江苏巡抚任上治理白茹河、刘河,并兴建海口闸坝、涵洞等;1835年,治理太湖以下铆、淀支河以及太仓州的七浦河、杨林河并兴建运河张官渡地方的越闸和正闸,疏浚练湖;1836年,实地走访当地群众,观民意后决定动工修治皮大河。

  1841年8月初,治理祥符黄河决口;1842一1845年,亲历天山南北勘视,疏浚水源,开辟沟渠,引水灌溉,参与兴办哈什河水利工程,主动捐资承修其中难度甚大的龙口首段(今伊宁县以东哈什河水管所小龙口至团结电站一段),大力提倡并兴修坎儿井。

  四、小结

  水利是关系到农田、交通等方面的民生问题,林则徐本着经世精神,积极着手水利建设,造福于民。他具有丰富的为官经历,同时也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他发乎于情的诗文记录了当时的一些社会状况,也吐露了自己的内心,我们将其看做具有历史凭证意义的史诗,从中探究林则徐思想和功绩,与此同时更应学习他的民本思想和实干精神,在当今水利建设中积极发扬。

【分析林则徐诗文水利思想和功绩论文】相关文章:

关于水利除险加固分析论文04-10

生态水利建设的分析论文06-26

农村水利工作分析论文模板06-26

生态文明思想的分析论文06-21

水利工程管理及问题分析论文06-22

关于水利部门职工思想的论文03-22

高校体育教学思想分析论文06-21

水利施工中安全管理对策分析论文06-24

分析水利科技创新技术应用论文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