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语言与声乐教学论文

时间:2021-06-14 14:34:40 论文 我要投稿

声乐语言与声乐教学论文范本2篇

  第一篇

声乐语言与声乐教学论文范本2篇

  一、声乐语言的涵义

  (一)深刻理解音乐和语言的内在关系

  声乐是指由人发出的含有语言的音乐,在歌曲演奏中语言占据重要地位,它是声乐的基础,而音乐是声乐演奏里不可或缺的情感元素,是声乐语言的关键部分。有关语言和音乐的关系,在我国古典论著里就有介绍,历朝历代也都有着自己的理解。有些着重于语言,有的偏向于音乐。沈括在自己的著作《梦溪笔谈》中,明确介绍了语言和音乐的辨证关系,阐述了演唱者在表演时必须寻求到语言和音乐的平衡,并将它们紧密的结合。在音乐专业的声乐教学中我们了解到,学生在演奏时会经常出现两种情况:其一是,只注重语言表达而过分咬字,忽略了对音乐旋律的体现,这种情况会让人们感觉是在说歌,缺乏优美的旋律情感。其二,过分强调音乐旋律,忽略了对语言的表达,这样会形成吐字不清的情况,让听众听不懂歌词。这两种情况充分说明了语言和音乐结合的重要性,若一味的强调语言咬字,忽视音乐旋律的运用,就成了有词无声的笑柄,失去了唱歌的目的和意义。相反的,若忽视语言咬字,只追求对音乐旋律的完美应用,将会使欣赏者听不懂辞意,产生抵触情绪。例如,在淮海学院音乐专业的表演课上就出现这样的问题,我们在欣赏学生的歌唱表演时,只听到了音乐的旋律声,不知道在表达什么,听不出任何涵义。另外一些学生在表演时,让我们觉得,他们是来背课文的,没有任何情感的表达。这些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勾起了欣赏者的反感情绪。由此我们得出结论,音乐是本质,语言是基础。歌唱者必须正确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在歌唱时合理应用声乐语言,努力做到音乐和语言的紧密结合,在音乐中体现着语言、在语言中夹杂着音乐。

  (二)合理应用声乐语言来达到字正腔圆

  “字正腔圆”是演唱的高级境界,它既是听众对演奏的审美要求,又是理论界对声乐发展的总结和表述。但是,演唱者即使知道了“字正腔圆”的整体意义,也不可能都能达到理想的标准,想要完美的达到这一要求,必须进行更多的训练。字正和腔圆拥有着两种不同的涵义,他们的完美结合才是声乐语言的追求目标。演奏者在演唱中必须产生歌唱的发声、呼吸、共鸣,具体是指腔体在呼吸的支持下进行调整,再产生进胸腔、头腔和口腔的共鸣,以此发出立体化声音,达到腔圆的效果。而字正就是指把语言咬字做到位,在歌唱中把歌词唱清、唱准。声乐就是指声音、音乐和语言的综合体现,所以,在歌唱中把语言唱到位,首先就要掌握好汉字的发音和结构。

  二、声乐教学中声乐语言的运用

  声乐是一种抽象的艺术,而对于声乐教学来说,它是具体和实践的结合。声乐老师在进行声乐教学时,应正确的引导学生进行练习、按照科学的规律训练,最终达到字正腔圆的高级境界。一些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对于声乐语言的正确掌握,在教学中有一定的指导规律。当音乐专业的学生遇到全新的、不熟悉的.声乐作品时,老师应该用以下方法来引导他们去训练。

  (一)朗诵歌词,理解词意

  朗诵歌词,一是为了让学生全面理解歌词的深刻含义,让他们在唱歌表演时能更好的表现歌曲内涵和自身情感。其二是让学生的气息自控力得到加强,气息的合理调节、正确运用是声乐表演的关键,对学生气息的强化训练还可以让气与声得到完美的统一;其三是提升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通过全面的朗诵歌词,来提高学生对歌词中咬字和发音的准确度。来达到字正腔圆的境界。

  (二)指引着学生带着韵进行高音朗诵

  带着韵高音朗诵是指,学生在朗诵过程中要把握住词的正确韵脚,让韵脚的发声得到加强。在歌唱表演中,语言的运用能力主要表现在对歌词的咬字、吐字方面,而对于歌词的归韵和收音确是语言表现中至关重要的技巧,这样可以使演奏中的语势得到强化。不管是欣赏者还是演奏者,字正腔圆都是他们的追求目标,作品中的每个词都有它特别的韵脚。对于声乐作品而言,体现词中长音的最精彩部分就是母音,因此,学生应熟练掌握歌词中的字韵,牢记归韵的特点。从而演奏出更好的声乐作品。

  (三)引导学生跟着旋律朗诵歌词

  构成汉语语言的三要素是专用调、声母和韵母,而构成旋律的要素则是节奏和音高。旋律来源于语言音调。所以,唱歌音调和语言音调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联系,吟诵音调受语言音调感染着,而歌唱音调又受吟诵音调感染着。语言的出现早于旋律,是含有节奏的语音,是最早的自然歌唱。它的旋律和歌唱音调较为接近,因此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从上述我们不难看出,掌握好语言音调和旋律之间的相似点,有韵律对歌词进行大声朗诵,可以解决演奏中的发音不清问题。这是因为影响着旋律的是吟诵音调,在声乐的练习中越是大声朗诵,越能发出标准的发音,因此学生练习的越认真越能得到理想的效果。

  三、结语

  综上所述,声乐语言在声乐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音乐专业的声乐教学中,声乐老师应引导学生正确掌握音乐和语言的本质关系,使其全面了解声乐语言并能科学的运用声乐演奏中它。

  作者:胡俊贤 单位:集宁师范学院音乐系

  第二篇

  一、精炼准确,具逻辑性

  正确的歌唱方法主要靠训练获得,而训练要点的领悟又主要在课堂内完成,这就要求声乐教师言语精炼准确。只有精而准,才能抓住教学重点,节省教学时间;才能解决声音毛病,对症下药;才能化繁为简,易于理解。如气息沉、吸气深、吐气稳、下巴放、笑肌抬、牙关开、咽壁张、声音叹等,都属于精而准的教学言语。当然,精炼准确的言语也要合乎逻辑,脉络清晰,顾及学生的认知能力。切忌只针对某一问题,或运用过于专业化的教学用语,如“用头腔共鸣来唱”“用胸腹式联合呼吸法”“用真假声混合的唱法唱”,以及过分强调教师自我体验的言语,这些语言会使学生感到毫无重点,无所适从。

  二、点面结合,具统一性

  在声乐教学中每个学生都有一个训练的总目标,教师应做到心中有数,在分阶段教学中逐步渗透,循序渐进,处理好整体要求和局部训练的关系。声乐教学主要靠教师的听辨能力来指导学生训练,帮助学生获取整体的歌唱效果。这要求教师听觉能力平衡,全面统一地分析解决问题。例如,在发声训练中,当强调声音高位置时,要同时强调气息低控制,否则就会产生气浅、喉紧,声音效果的尖、挤、卡、虚等现象;在提示气息下沉有深度时,同时要保持声音高位置,反之就会破坏歌唱状态,失去完整平衡性;在提示靠前唱时,应注意声音的垂直性;在让学生喉咙打开时,要同时强调咽壁的吸力;在提示抬软腭时,要注意下巴放松;在学生发声感觉好时,要注意共鸣教学的结合;在学生发声练习做好后,要进入练声曲的歌唱。让学生把唱歌的感情带入发声训练,把发声训练的良好状态带入歌曲演唱等一系列的教学,都要求教师言语符合点面结合、完整统一的原则。只有这样,学生训练出来的声音才有整体统一的歌唱状态。

  三、作品选择,具教育性

  教育性是声乐教学除艺术性外的又一基本方向,也是声乐教学言语需遵循的基本规律,所含思想内容可“显于外”,如直接批评教育,提醒、激励;也可“含于内”,如通过歌曲思想、内容的讲解,令其深思领悟。由于教学时间紧,教学言语的教育性主要通过“含于内”的声乐作品讲解体现。声乐教师在选择歌曲时,除强调格调高雅、思想健康,多唱中外艺术歌曲外,还应涉猎一些民族、民间的声乐作品,以利于弘扬民族文化,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声乐教学言语的教育性还可通过教师对声乐作品的范唱来实现,教师范唱时的声音处理要富有变化,具有艺术感召力。如范唱《我爱你,中国》时,教师要把对祖国美好河山的赞美用高低起伏、强弱有别的声音效果表现出来,让学生随着教师歌唱的渐进高潮心绪也随之澎湃激荡,进而升华为对祖国的热爱,并带之于歌曲演唱。

  四、生动形象,具直观性

  由于有些声乐理论知识和发声肌体结构的抽象性,使学生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常常感到不易理解,这就要求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教学中声乐教师应多用启发式的想象教学法,也就是把日常生活中所做的一些动作或生理感应同歌唱发声联系起来,通过想象引导科学发声,达到训练目的。如用闻花体会气息下沉;用抛物线体会声音的至远向前;用跳高起跳时脚一蹬的感觉体会起音状态的一步到位;用珍珠项链体会声音的圆润纯亮,气息的平缓呼出;用声音像风筝在天上飞,气息如手中线轴在下面放线,腰腹如手般控制好呼吸线,体会气息与声音的控制关系。形象直观的言语,比单纯性地阐述更为学生所理解。切不可流于庸俗、低级趣味,应注意教学的科学性、严肃性,做到形象适度。

  五、讲练结合,具实践性

  声乐是语言与听觉的艺术,其物质材料是声音。要想学生学好声乐,必须训练学生有一双会听声音的耳朵和能够表现作品艺术形象的歌喉。而这一切都需通过教师的言语指导才能完成。声乐教师的言语实践性主要体现在讲与练两方面:一方面,将教学实践总结出的理论知识讲授给学生;另一方面,则需要通过唱、练、听的技能技巧训练来达到,如节奏感、音高感不经过听、唱是很难掌握的。当然,两者又是相互影响,互为补充的,技能技巧需要理论指导、反复实践才能掌握。教师应注意课堂时间的把握,精讲多练才能出成果。一般情况下,教师用不超过1/4的时间讲授理论知识,用超过3/4的时间指导学生进行实践较佳。

  六、因材施教,具灵活性

  由于每个学生所处成长环境、先天条件不同,形成了个体差异,这就要求教师针对每个学生的嗓音条件、声音特点、乐理基础、个人性格等诸多因素加以分析、研究,找出最适合学生的言语进行声乐教学。如统一声区的要求对每位学生适用,但使学生达到声区统一的语言运用就会因人而异。又如拓展音域,有的学生需从呼吸入手,有的学生需从声音位置上加以言语启发等。学生的心理状态、接受能力、智力水平、精神状况,都是教学言语在运用时需考虑到的。总之,声乐教学言语既不能像聊天那样“散”,也不能像做报告那样“板”,更不能像说评书那样“俗”。其需要声乐教师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创新。上述六点基本原则互为联系、相互渗透,构成有机整体,共同指导着声乐教师教学言语的运用。

【声乐语言与声乐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关于声乐演唱与声乐教学论文06-11

声乐教学论文06-13

声乐审美与声乐教学融合研究论文04-17

经典声乐作品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论文07-08

小学声乐教学论文04-21

大学声乐教学论文06-13

情感声乐教学论文精选05-31

关于经典声乐作品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论文07-08

高职院校声乐教学的声乐曲目拓展论文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