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论文

时间:2021-06-13 11:46:32 论文 我要投稿

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论文

  1中小企业科技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论文

  1.1主要问题

  1.1.1人才短缺矛盾十分突出。笔者于2014年对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贵阳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27家企业进行了调研,调研数据显示,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人才短缺矛盾十分突出,主要体现在:第一,高层次人才依然十分紧缺。27家企业共有员工2375人中,享受政府津贴的专家3人,省、市科技创新人才7人,博士23人,高级职称114人。第二,中级专业技术员、掌握技术的熟练工以及懂市场的营销专员严重不足。第三,人才流失现象较为严重。仅2013-2014年,27家企业人才外流79人,其中研发人员外流共49人。

  1.1.2科技创新资金严重不足。调研结果显示,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资金严重不足,主要体现在企业自身科技研发经费投入少;政府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基金资助面窄、经费少;企业科技创新基金来源渠道单一;金融、投资机构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信心不足。

  1.1.3科技创新信息渠道不畅。工信委、科技局、商务局、财政局、人社局以及各开发区管委会等都是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直接管理、服务部门。中小企业要从众多的部门中了解和掌握政府支持中小企业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相关政策较为困难。调研数据显示,中小企业对国家、省市出台科技创新政策了解程度,“非常了解”的仅7.7%,“比较了解”的占30.8%,“基本了解”的占53.8%,有7.7%的“不了解”。

  1.1.4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不健全。科技创新激励机制不健全主要体现在政府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激励措施较少;企业对员工从事科技创新的激励不重视。调查的27家企业中,获得“科技成果奖”的占了50%,获得“收益分红”和“岗位技能工资”的占45%,获得“科技项目承包奖励”的占20%,采用“技术入股奖励”不到10%,没有任何激励措施的企业占11%。

  1.1.5知识产权保护难度大。中小企业对自身知识产权保护难主要体现在企业自身没有申请商标、专利或版权等;核心人员流动,导致核心技术流失;维权周期长,成本高。1.1.6扶持科技创新的政策执行不到位。第一,政策受益面相对较小。调研数据显示,在技术创新政策支持上,27家企业中仅11家享受过政府的政策支持;在促进科技成

  果转化的措施上,27家企业仅15家获“专项资金支持或财政补贴”支持,6家获“减免部分税款”支持,2家获“人才引进与培养”支持;第二,科技人才后续服务力度小。27家企业仅7家获“技术经纪人培训、咨询服务”,有4家获“引进外地高层次人才的服务”,有1家获“科技人才评估服务”,有11家企业没有得到任何服务;第三,由于政策制定与执行部门较多,在具体执行时存在职能部门推诿,不落实现象。

  1.1.7科技创新评价体系尚未建立。目前仅有《科技创新促进条例》,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与科技创新绩效的量化评价体系尚未建立。

  1.2主要原因

  1.2.1政府层面的原因。①政府行政干预手段依然存在。由于政府行政干预手段依然存在,如存在定指标,下任务的现象,在人才引进政策上“重引进、轻服务”、“重外地人才、轻本地人才”,在技术创新项目资助上的不平等性,均不同程度地制约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②政府的服务意识不强,协调功能弱。政府的一些部门服务意识不强,很多工作流于形式。部门间各自为政、政府的多头管理现象较为严重,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很多问题得不到及时处理。③政府制定政策的缺位。政府在人才引进政策的制定上与企业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异,政府比较注重高端人才引进,而中小企业不仅需要高端人才,更需要大量中、初级人才。企业急需的中级专业技术人才以及熟练工却得不到人才引进政策的支持。

  1.2.2企业层面的原因。①企业科技创新动力不足。中小企业对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优惠政策达不到其期望的待遇,同时,企业给员工个人的发展空间不足,福利待遇没有跟上,员工稳定性较差,使企业科技研发缺乏核心领军人物,团队研发能力较弱。加上企业负责人对企业发展缺乏长远规划,对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以及激励机制对调动员工工作效率的作用认识不足,最终导致企业科技创新的动力不足。②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手段单一。中小企业技术研发平台相对较少;政府、高校、研究所的`研发机构相互独立,资源共享少;产学研合作不到位,即使实施了产学研项目,很多企业在实施产学研合作时舍近求远,缺乏与本地高校的合作,产学研的成本较高,所产生的实际效果有限。③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窄。第一,现行政策使得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不像大型企业那样具备发行债券、股票上市等融资手段。第二,政府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资金的支持力度远不及对大型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第三,银行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缺乏信心以及长期以来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歧视,银行贷款给中小企业比贷款给大型企业要承担更大的风险。第四,政府虽有科技创新基金,但是,有限的创新基金难以满足众多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资金需求。④中小企业维权意识弱。中小企业对科技成果、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较弱。企业的科技创新往往依赖某几个核心技术人员,一旦核心人员离开企业,技术就会流失,企业的研发就没有保障;多数中小企业因对专利、商标的申报时间、费用和申报流程不熟悉而选择放弃;在中国的法律框架下,不少企业也因为高额的维权成本放弃维权。

  2推进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对策

  2.1优化人才培养与引进措施,完善人才社会保障体系

  2.1.1制定特别人才引进计划。①制定企业年度紧缺人才特别引进政策,完善人才引进配套措施。第一,建立人才引进专项基金,制定企业年度紧缺人才引进计划。由市(区)财政、科技创新专项基金、中小企业三方共同出资,建立人才引进专项基金。鼓励院士、长江学者入选者等作为兼职人员来企工作,对企业紧缺人才实施特别引进政策。第二,完善人才引进的配套政策,稳定引进人才。制定紧缺人才特别引进计划配套实施方案,该方案包括住房、配偶工作、子女入学以及个人职称等问题的实施细则,同时在住房、职称评定、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政策上的优惠。②通过间接的人才引进战略,建立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人才库。制定间接人才引进考核方案,考核入围的考生,一律进入中小企业人才库,档案由人才市场免费保管,先进入指定中小企业工作1-2年,工作期满,考核优秀的,可享受当年的特别人才引进计划的优惠政策。如参加当年的公务员或事业单位招考,给予加分的政策照顾。如考核不合格,签订合同失效,考生须重新择业。

  2.1.2发挥本土人才优势,服务中小企业。①鼓励本土人才供职于中小企业。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以及大型企业的技术与管理人才到中小企业去工作或兼职,特别是到民营中小企业去工作或自主创业。②制定人才绿卡服务计划。在保障人才绿卡持有人获得相应待遇的同时,制定人才绿卡持有人工作绩效评价指标,要求取得人才绿卡的高级人才必须到中小企业从事科技研发或管理指导工作,并将其工作绩效作为其评职和晋级的主要指标,考核结果与工资挂钩。③实施科技特派员计划。配合贵州省实施的科技特派员计划,建立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专家咨询组,制定中小企业科技咨询以及科技创新指导的工作计划,定期开展企业科技创新指导与咨询工作,为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进行诊断,以提高科技创新成功率。

  2.1.3借助优势平台,培养储备人才。借助市属高校良好的办学条件,建立示范性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为中小企业员工提供岗位、管理等方面的技能培训;申报SIYB创业培训基地,既可将市属高校学生纳入GYB、SYB培训范围,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为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提供人才储备,也可为全市有创业意愿的人员提供SYB培训。

  2.2加快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建设,拓宽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融资渠道

  2.2.1强化政策支持。制定中小企业地方债券发行及管理条例,支持条件成熟的企业发行地方债券。设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制定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管理办法,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提供资金资助。借鉴贵阳银行科技金融服务中心的成功经验,制定优惠政策,支持其他银行,进驻产业园区,建立以金融与科技两要素高度融合的一体化、专业化的渠道和平台。

  2.2.2完善科技创新信用担保体系。①建立各类信用担保机构,提供融资担保服务。通过政策扶持和资金注入,鼓励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和风险投资有限公司,为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提供贷款担保;通过建立政策性担保机构,引导社会担保机构、小额贷款公司等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②建立贷款担保补偿机制。建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补偿机制,对担保机构当年形成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损失,在追索程序终结后,给予适当补偿。

  2.2.3选点试行“创新券”计划。在选点,发行“创新券”。具体由市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市新兴产业引导资金、新型工业化专项资金以及县区财政配套资金等转化为“有价证券”即“创新券”,以无偿资助形式向企业发放,其中创新券的发放要求企业按不低于四分之一的比例进行资金配套,且创新券使用的有效期不超过2年,逾期不可兑现。

  2.3加快多层次的科技创新联盟,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2.3.1深化产学研合作。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与高校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合作平台,借助高校的科研优势,建成一批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共同研制创新产品,实现技术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借助企业平台,建立实践教学基地,探索“人才培养前置化”模式,实现校企深度合作。建立产学研合作项目考评办法,对产学研合作项目进行考核,将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纳入考核范围。

  2.3.2进一步加快和完善孵化器建设。进一步完善已建成的国家级综合孵化器贵阳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国家级行业孵化器贵阳火炬软件园、省级综合孵化器贵阳科技大厦、留学归国人员创业园、大学生创业园等配套设施建设。充分发挥现有孵化器的作用,不断强化孵化服务能力,建立和完善以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投融资平台等为重点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降低企业研发成本,提高创新效率,打造创新集群。

  2.3.3建立企业间的技术创新联盟。借助首都科技条件平台贵阳合作站,011、061、083三大军转民基地优势,以优势产业为龙头,发挥产业集群的优势,积极构建基于产业集群发展的共性技术平台,形成中小企业间、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间的技术创新联盟;为集群内的各中小企业提供公共技术发展、产品检测服务、加强集群内企业之间的协作与互动。鼓励中小企业主动出击,积极寻找优势平台,与之建立合作研发机构,实施科技创新策略。

  2.4建立科技创新评价机制,实施科技创新奖励

  2.4.1建立科技创新能力和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定期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经费使用情况及效率进行评价,制定奖励、补偿以及处罚措施,对于人为因素造成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失误的,除追回已投资经费外,还应对该企业进行相应的处罚,取消今后创新项目申报资格。制定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建立以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财务效益为定量评价指标。

  2.4.2建立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建立科技创新的物资与精神激励措施。鼓励个人、高校、科研所和企业设立科技型公司、科技创新服务机构,对申报成功的,经认定,给予奖励和运营经费补贴,允许将知识产权作为无形资产参与投资;鼓励创建新型研发机构和研发基地,对新开办的研发机构和研发基地给予一定的开办经费补贴,对于技术创新联盟,给予研发经费补贴;对企业研发的新产品,经鉴定后给予免税减免优惠政策;对于知识产权“零”突破企业首件发明专利给予个人奖励;通过股权方式,奖励科技型领军人才和团队。

  2.5优化服务环境,为科技创新提供更好的服务

  2.5.1强化政府的执行力,服务科技创新。转变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政府主管部门及时在部门网站上公布国家、地方政府有关扶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法律、法规以及政策,并做好相应的宣传和培训工作,不要等企业来索要政策,而是政府送政策到企业。发挥政府的管理职能。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主管部门多,发文部门多,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各部门科技创新经费分散,有些政策企业不知道找哪个部门落实。政府应充分发挥其管理职能,明确部门职责,协调部门关系,构建和谐的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2.5.2充分发挥科技协会、民间商会的作用。定期举办科技服务活动。通过法律咨询、科技成果展、科技产品促销会,为企业提供交流和宣传产品的平台;组织专家顾问团,举行咨询或座谈会,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咨询和技术指导服务;同时,通过科技特派员计划,服务中小企业。通过大力发展会展经济,举办商品交易会,推广科技创新产品。借助贵阳会展城优势,联合商会,定期举办各种类型的商品交易会,以此扩大企业知名度,加速企业科技创新的发展。

【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论文】相关文章:

市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论文04-01

科技创新的论文04-01

科技创新小论文03-31

科技创新的相关论文04-01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研究论文07-02

科技创新活动与科技竞赛探析论文06-25

科技创新为主题的论文03-30

科技创新改变生活论文03-30

关于科技创新论文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