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感”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论文

时间:2021-06-11 11:56:15 论文 我要投稿

“通感”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论文

  【摘要】本文将平面设计中“通感”的形成划分为三个阶段,阐述了三个阶段在平面设计中如何表现及应用。从“通感”在平面设计中呈现出的不同表现形式,以具体案例分析如何引导和激发设计者的设计潜能,经过一些专项训练,巧妙地运用“通感”的形式在平面设计中能够有效地增强作品的亲和力,提高作品的记忆度,获得受众更多的认可。

“通感”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论文

  【关键词】思维;通感;平面设计

  一、“通感”在平面设计中产生的阶段

  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线。如果能将这种艺术手法在平面设计领域应用将会带来一场创新的革命。笔者认为核心的创意思维可以从“通感”的角度去挖掘,如何挖掘“通感”用于创意,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视觉层面,表现看到的,即视觉所见的艺术化再现;第二个阶段,笔者将之称为过渡层面,即同类物象的发散性思维衍射;第三个阶段,凌驾于视觉和思维之上的跨域,即纯“通感”阶段。

  以《夏》为主题进行招贴创作为例。第一阶段:直接用看到的表现《夏》这一主题。设计者通常在接到主题自由创作时,将夏日所见的满眼的绿和五颜六色加以再现,或用树叶拼贴,或用颜色绘制,表现的形式主要以具象为主。第二阶段的专项训练:设定条件让设计者将感受到的夏表现为视觉语言形式,比如抛开直观的具象思维表达方式,绘制很多的冰棒纸或满视野的电风扇表现夏天的热。若从听觉的角度来切入,可以模拟夏天的蝉鸣声也能表现热。在这样的启发之下,作品《痕》《干涸》随之诞生了。在阐述表现意图的时候,设计者介绍自己创作的情境和想法,作品《痕》的灵感来自于柏油马路上的车辙印。

  夏天因为炎热,柏油马路上的柏油都化了,车辙印随处可见,把这些汽车、自行车等车辙印拍摄下来组合成一幅有疏有密、有长有短、有聚有散的画面来表现夏天的热。可能我们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看到过水渠、池塘的岸边或者沙滩上晒干的鱼。这种场景会让你联想到夏季的干旱和炎热。画面的正中是一条干了的死鱼。作品被命名为《干涸》。这些作品同样都超越了简单的堆砌手法,过渡到了“借物喻意”的层面。第三个阶段:完全通感式的表达。仍然围绕《夏》这一创作主题,进行衍生式训练,产生了听到的“夏”、闻到的“夏”和摸到的“夏”。首先来感受的是《听夏》。该作品要求“看”的时候闭上眼睛。设计者借助器皿,缓缓地将水倒入其中,淅淅沥沥的水流拍打着器皿壁发出了下雨的声音。

  再来感受《闻夏》,设计者拿出了她用保鲜膜层层包裹的作品,原来是她在上街时一种感悟的综合,她搜集来了各种复杂的气味,有香水味、汗臭味、烧烤味等。她把这些气味加工后包裹在了保鲜膜中,然后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中层层揭开保鲜膜,让大家闻到了夏天的味道。再看《触夏》,一块在烈日的暴晒下变烫的瓦片,让大家通过触摸的形式直接用肢体感受到夏天的炎热。还有名叫《苍蝇来了》的作品,从另一个视角再现了夏天那些让人烦恼的事情。其中有一幅作品,让我至今记忆犹新,它是一个用卡纸制作的取景框,取景框的大小为26cmX26cm,中间挖了一个20cmX20cm 的方形孔,设计者说:“大家看,这就是夏。

  现在不正是夏天吗?透过取景框捕捉到的就是夏啊!”听了之后我很震撼,随即将他的作品重新命名,笔者把它称为《四季》。一年四季皆能取景,皆可与时节相宜,多么精彩的构思啊!这个取景框何尝不是一幅动态的四季呢?只要眼里有、心里想着,拿着它走到世界各地它就是世界,它就是四季,它可以说涵盖了视觉所能涉及的一切。这种主题式的思维训练不用去考虑作品呈现载体、展示效果和局限性等。不论用什么方法,只要能将主题表达清楚即可。主题意向创作的作用,使思维循序渐进地得到锻炼和发展,超越了设计中单纯依赖视觉的范畴。

  二、“通感”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第一阶段,以“看到的”方式表达的作品多用在书籍封面设计、包装设计、部分标志设计和商业广告设计中。如表现食品、服装和珠宝首饰等题材的包装设计或平面广告设计,大多属于一种陈列式和展示式的。还有些标志通常都是汉字、拼音和英文的组合,这类多用“看到的”形式表现,以便直观地传达商品信息,促进消费行为。

  第二阶段,衍生的方法。一般用在标志设计和招贴设计的领域。如一款首饰设计的招贴海报画面中有很多只手给一个人擦汗,表明这款首饰品牌贴心、温暖、细致的服务。对于标志设计作品则不是单纯地依赖企业的名称简单的排列组合,而是对寓意的深度挖掘和表现。

  第三阶段,综合意象的表达,一般用在招贴设计中。在这个阶段产生了“视觉+视觉”“视觉+嗅觉”“视觉+味觉”“视觉+触觉”等组合形式。如用“火烧纸”生成和平鸽的形象表达“战争与和平”的主题。其实生活中类似烧纸的事情谁都可能实践过,可是有多少人会从这种不经意的小事想出这么巧妙的构思呢?创意又何尝不是来源于生活,只要稍微一衍生就是很好的设计作品。设计一幅可看可闻的招贴,更容易吸引人的关注,比如之前用混杂的汗水、香水等让人“闻”到夏日的闷热,那种在嗅觉上表达“夏”的尝试给我们启发。

  在设计污染招贴时,可以借助辅助手法让招贴散发出对应污染的难闻气味,一定会使观者印象深刻。记得曾有一件使用各色果冻制作的名为《盛夏》的招贴,路过的人群在作品未被太阳晒化之前就吃掉了上面的果冻,深刻体会了夏之炎热。还有一张辣酱的商业海报,画面上是一个人的舌头的特写,下面有两根电线在舌头的皱褶处发散着电光,给观者一种特别辣的体验,让人“看”到“辣”的'感觉。

  放大特写某相机具有高清功能,用它拍摄蚊子叮咬皮肤的画面,让人“看”到“痒”的感觉。还有那些“4D”电影,对声、光、电、味、水、雾等的运用,以及上海城市规划馆中模拟城市形成之初的过程借助的各种综合手法,也都是“通感”在不同的设计领域应用的绝佳范例。通过一定的专项训练之后设计者们就能较好地从不同的视角去寻找表达视觉或者设计思维的语言。设计方案的表现形式在寻找和探索的过程中推进,思维挖掘的深度和广度得到了不断提升。

  三、“通感”在平面设计中的作用

  不难看出在方法的使用上没有优劣之分,只有适合与否。以食品、服装、珠宝类为主体的平面广告无非是真切、直白地表现出对象的材质、款式、色彩等人们关心的主题信息。这种平铺直叙式的表现形式也一直被受众们习惯性地接受着,自然使用的是第一阶段的表现形式。而第二阶段的表现方式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将感觉到的转换成视觉的形式再现出来。较之第一种表现形式生动了很多,但却不得不承认它也具有局限性,这种表现形式与观者的理解能力和文化素养及生活环境有关,常会因为缺少直白让人觉得晦涩难懂,理解能力差的人往往从中很难找到共鸣感。第三阶段的表现方式超越了文化素养和理解能力的约束,反而给人以内涵深刻和记忆犹新的效果,若能配合恰当的主体和适合的色彩,往往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结语

  “通感”的形式拓宽了视觉表现的领域,以一种生动的语言唤醒了更多人心灵的共鸣。通感巧妙地运用在平面设计中有效地增强了宣传作品的亲和力,提高了商品的记忆度,获得了受众更多的认可。“通感”能使设计产生“跨域”从而达到更震撼的视觉效果,自然更能让观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这个视觉轰炸的年代,“通感”在平面设计领域的运用无疑给人耳目一新的效果和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注释:

  *本文为2012 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技艺传承谱系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12CG099)。

【“通感”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论文】相关文章:

中国汉字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论文04-21

平面设计中几何图案的应用论文04-21

彩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论文04-21

现代平面设计中汉字的应用论文04-21

字体设计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论文04-22

色彩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论文04-21

平面设计中的字体设计的理念应用论文04-21

浅析中国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论文04-23

视觉审美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论文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