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美术教育研究论文

时间:2021-03-30 17:21:44 论文 我要投稿

中学美术教育研究论文

  关于中学美术的教育,大家有什么样的看法呢?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是中学美术教育研究论文,仅供参考。

 中学美术教育研究论文

  【中学美术教育研究论文一】初中美术审美教学研究

  一、初中美术教学的特点

  首先,美术教学处于边缘化地位。由于受到升学的影响,美术教学处于边缘地位,得不到学校领导和教师的重视。然而,美术教学是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艺术修养的有效途径,因此,学校领导和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重视美术教学,为学生的艺术教育打下良好基础。其次,教师教学态度不端正。由于学校领导对美术教学的不重视,再加上美术学科没有升学方面的硬性指标,导致美术教学不受重视,教师以一种敷衍的态度进行教学。再次,美术教育比较抽象。美术课程与其他主科课程不同,美术教学具有很强的表象性和抽象性,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想象力,同时,如果美术教师的授课没有个性,那么美术教学就成为一种再现性教学。最后,美术教学的变化性。艺术与时代背景、时代发展有着密切联系,艺术会受到时代发展的影响,美术教学会受到时代思想的影响。因此,美术教师应该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二、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学习内容要多样化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艺术形式更加多样化,美术是艺术形式的一种,美术内容逐渐呈现多样化的特征。在初中阶段,学校通过设置音乐和美术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而美术课程是培养学生艺术修养的重要环节,其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增强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美术绘画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美术学习,为今后的美术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其次,指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教师要教给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的技巧,扩大学生的审美空间,从而逐渐提高学生的作品赏析能力。最后,鼓励和支持学生进行自主艺术创作。只有学生自觉地进行艺术创作,才能真正地实现美术教学目标。

  (二)注重开放性教学

  新课程改革提倡在教学过程中,要营造开放性的教学环境,美术教学应该坚持与时俱进。要想进行开放性的教学,教师需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改变以往主导者的角色,逐渐向辅导者角色转变,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比如,教师对学生进行自主创作指导之后,再对学生的创作结果进行有效的评价,从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美术课程具有抽象性特征,需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为了让学生正确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关系,教师要在开展美术教学活动的同时,将美术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野外进行“写生”,让学生感受美术和大自然的联系。参加这种课外实践,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使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

  (三)加强课外拓展

  课外拓展是对教学内容的训练和延伸,美术课堂之外的实践创作与理论知识学习都是课堂延伸。由于美术课程的学时是固定的,而美术课程涉及到的内容又非常广泛,仅仅通过课堂教学是很难完成教学任务的。因此,学生需要自己进行课后训练,利用课外时间积累知识。课后的理论知识补充是对学习结构的梳理,课后实践创作是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有效方式,能帮助学生形成独特的审美观。虽然初中阶段的美术知识有限,教师处于主动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但是进行课后拓展,能够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新的领悟,并将自己的学习情况反馈给教师,便于教师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加强了师生间的互动。

  (四)增强师生间的互动和交流

  要想提高美术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加强与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动,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由于每位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和领悟能力都不一样,教师需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对于学生来说,如果想提高自己的美术成绩,就要在上课前先对即将要学习的新知识进行预习,上课认真听讲,课后不懂的问题,向教师请教。

  (五)通过阅读和欣赏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美术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情感和审美活动关系密切,情感是审美能力培养的基础,所有的审美活动都是在情感的支配下进行的。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情感意识。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美术课程,每次阅读与欣赏活动都应该有所收获。初中生对美术课程的认识还处于表面阶段,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还较弱。教师要在阅读美术作品的过程中,教导学生如何赏析美术作品的色彩、构图、创新和美感等,美术作品中色彩的浅重、线条的粗细都直接反映了创作者的情感,要通过美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去感受创作者创作时的情感。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不仅是美术教学的重要问题,也是一个难点问题。欣赏艺术作品的过程实际上是情感培养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赏析美术作品,鼓励学生发表对作品的看法,锻炼学生的审美情趣,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交际能力。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审美规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目前,我国初中美术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如美术教学处于边缘化地位,教师教学态度不端正,美术教育过于抽象等。教师应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开放式的教学,加强课外拓展,增强师生间的互动和交流,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转载)

  【中学美术教育研究论文二】初中美术教学策略

  一、教育观念与教学行为要鲜活

  就教育教学而言,许多时候,我们的教育观念在指导着教学的行为习惯,教学行为反过来印证着教育观念。所以,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在理解现代教育观念的基础上,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多考虑学生的需要,灵活地设置一些教学目标,多给学生创造一些机会,使他们在鲜活的教学活动中掌握更多的美术知识与技能。

  (一)多给学生一些提升学习兴趣的机会

  学习兴趣是持久学习的基础。初中美术学习需要保持一定的兴趣。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立场出发,与生活实际、自身经验、科技发展相结合,设置趣味性课程主题及其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活动参与欲。另外,教师要因地制宜开发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自然景物、石膏静物等实物,实现趣味性教学。

  (二)多给学生一些欣赏感悟评述的机会

  书籍、网络、美术馆、社区等资源也是我们初中美术学习的课程资源,可以让学生最直观地去了解民间艺术以及美术不同流派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如果通过角色扮演、创意临摹等方式学习美术知识,不仅能提高学生对作品的感悟能力,还能在观察、体验、鉴别中开展探究、讨论和交流,提高审美品位和审美判断能力。

  (三)多给学生一些探究技能创新的机会

  美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构建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不仅能使初中生思维超越定势的羁绊,还能呈现灵活、主动、发散的状态,刺激他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初中生喜欢走进自然,观察蕴含审美法则的物象并展开丰富联想,这样容易催生各种奇思妙想。所以我们需要开展创造性的活动,让他们的观察、想象、创新和表达能力得到培养与发展,最终促进其心理成长、美感成长和创造性成长。

  (四)多给学生一些升华精神人格的机会

  树人立德,是教育的最高法则。初中美术教学只有将有效教学、高效课堂与审美教育有机融合,通过美术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和能力,在观察生活中去体验和创造性地表现生活中的美,通过丰富的视觉艺术形象帮助学生逐渐形成自觉地认识美、热心地追求美的学习习惯,才能获得高洁的精神享受、平和的心态延续、博大的胸怀追求,成长为具有文化意识、责任担当和合作意识的新时代公民。

  二、核心知识与价值取向要准确

  时代的发展告诉我们,每个时代都有核心价值观,全民核心价值观的形成需要具象的核心知识与准确的价值取向去填充。初中生与小学生不一样,已经开始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这个时期非常重要,因此,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我们的核心知识与价值取向一定要足够准确,要符合社会的主流认知,传播正能量。

  (一)以发展审美判断能力和评述能力为目标

  中外美术史上有许多杰出的美术家,我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去关注他们的思想、情感与艺术创新之举和艺术开拓精神,可以从多角度、多层面去欣赏、认识、分析、解读经典。这对初中学生学习美术有很大的好处,无论是从作品的表现语言,还是艺术家的感知角度、美术史的认知角度、艺术流派的演变以及美术文化现象等方面,都可以让学生在初中美术学习中提升审美判断能力和评述能力。

  (二)以掌握造型表现能力和美术体验为目标

  在初中美术学习中,最基本的技能培养还是造型表现能力,我们通过美术活动、绘画示范等教学手段,能够迅速让学生掌握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对比与和谐等最基本的造型表现方法。初中生在对各种美术媒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索与实验中,很容易产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因此,我们在关注学生美术作业的同时,更要重视学习过程,使他们的艺术感知力、想象力和造型能力得到提升。

  (三)以提升综合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为目标

  美术与生活密切相连,了解并掌握美术创意设计的基础知识和设计原理显得尤其重要。比如,在学习美术绘制草图时,不仅强调学生的动手参与和体验,还促进了独立思考、探究精神的培育,至于制作中根据设计意图去选择媒材,选择合理的工具和制作方法及对各种材料的感受,则进一步提升了初中学生学习美术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以培养综合解决问题和联想能力为目标

  美术与社会文化、科学技术、自然环境、音乐戏剧等知识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我们需要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打破学科知识壁垒,将美术与各学习领域知识进行糅合,在民主、合作的氛围中,尊重个性发展,允许多尝试、多体验、多探究,打开想象的空间,开阔思维的视野,培养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在保持想象力和创造力上升的同时,提高综合思维水平,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功,实现人的知识体系和情感道德系统的整体建构。

  (五)以健全知觉经验和审美敏悟能力为目标

  生活是人生的中心,学会审美就是学会生活。初中美术教学中经常会开展室外写生、摄影等活动,对“唤醒”学生的眼睛与心灵,丰富视(知)觉,体悟平凡生活中的形式美感,充分调用美术技能学习和艺术化的表现能力有很强的作用。基于这样的基础,我们还需要通过对中西美术文化的对比、乡土美术的寻觅、跨学科知识综合探索,获得探索和创新的勇气,形成螺旋上升的经验结构,达成感性与理性的共融、审美与创新的共存。

  三、评价标准与实施方法要实在

  评价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课程价值的一个过程,对判断学生学习效果、学习目标达成有着特殊的意义。在初中美术教学评价中,我们应充分体现评价的过程性、发展性、诊断性、多元性和互动性,以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客观事实为基础,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尤其要加强形成性评价和自我评价。既要关注美术知识、技能方面的情况,又要重视学习能力、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

  (一)常规性教学评价

  就初中美术学习而言,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基础并掌握了美术情感的表达方式,评价中应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与反馈功能,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并提供修正意见,促进学生美术学习。同时,通过评价获得准确的信息反馈,提高美术教学质量。

  1.完善课堂程序,重视美术作业评价。对学生的美术作业进行自评、互评、教师评价以及座谈交流,都是初中美术教学的常规评价模式。我们的评价结果可以是分数或评语,也可以是评语与等级相结合。对学生美术作业的评价可以从创作构思、表现方式及技能等方面进行,既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也要帮助学生明确需要克服的弱点并找到发展方向。

  2.凸显整体综合,强化课堂教学评价。许多时候,美术评价不具备固定的标准。因此,在美术评价中我们应凸显整体性和综合性,以鼓励张扬个性、表达自我、发挥想象、实现创造为目的,既要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也要评价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评价对象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小组;评价既可以在学习过程中进行,也可以在学习结束后进行。

  3.适时互动交流,实现课堂内外评价。适时举办以评价为目的的展示和课堂讨论活动,能使学生在课堂内外获得积极参与美术学习与主动评价的机会。通常,我们展示的内容、形式要追求灵活多样,与时俱进,既可以是美术、书法、工艺设计等实物展品,也可以是作品录音、录像等数字化展品;既可以是主题展览等实地展览,也可以是校园网、博客、QQ群等虚拟的展示。只有多渠道、多方式鼓励学生参与评价,才能实现初中美术教学的升华,完善学习的评价体系。

  (二)综合性立体评价

  在初中美术学习中,除了日常教学中的评价应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对整体的美术评价我们也要注重学生的自评与互评,逐步使学生养成自我鉴赏和反思的意识,形成良好的自我发展能力。

  1.基于学习个性化,采取绿色评价。美术作为艺术创造的一种方式,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并没有统一的、标准的答案,所以学生的艺术创作更无对错可言。因此,对于他们最终的学业成绩评定应该根据美术学科自身的特点,采取综合性的绿色评价,发扬审美表现,提升审美情趣。具体可从这几个方面进行:首先要看是否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是否懂得欣赏生活,是否能美化自己的生活、学习环境;其次应看学生是否热爱美术,能否掌握一项美术特长或积极参加美术活动;最后则要看其参与美术课堂教学和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的过程,如是否积极参加美术社团、兴趣小组和校内外各级各类美术活动。

  2.建立学习档案袋,践行过程性评价。美术学习档案袋是建立全景性评价的关键,记录了学生美术成长的历程。档案袋汇集了学生初中美术学习的所有过程性资料,一般包括研习记录、构想草图、设计方案、创作说明、自我反思(如对自己的学习历程与作品特征的描述、评价、改进的设想)、他人(如教师、同学、家长)的评价等,完整收集了学生美术学习中的思维过程和发展过程,呈现了美术学习过程中的多元评价状态。不过,在使用美术学习档案袋进行评价时,我们要尽量避免将档案袋当作简单的容器,把所有的学习材料放在里面后,就束之高阁,不闻不问,最终使这一最科学、最实在的评价方式流于形式,那就没有意义了。

【 中学美术教育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如何撰写研究论文03-10

口语交际课研究论文03-16

读《中学科学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的一点体会07-28

中学生教育论文08-29

研究生学位论文评语10-28

研究生论文导师评语06-22

基于话语分析方向硕士毕业论文研究方法写作的对比研究论文07-18

硕士研究论文致谢(精选6篇)04-19

研究生硕士论文致谢04-19

房地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