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我材必有用议论文

时间:2021-03-19 13:22:56 论文 我要投稿

天生我材必有用议论文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是生性奔放的李白在屡遭挫折后发出的一句慨叹。小编收集了天生我材必有用议论文,欢迎阅读。

天生我材必有用议论文

  天生我材必有用议论文【一】

  材料里的小桶因有一条小裂缝而漏水,却滋养了沿途了鲜花。它虽然不能为主人打满一桶水,但它却滋润了花的生命。天生我材必有用,我们都要相信自己。

  每个人都有自己所擅长的与所生疏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都有自己存在的意义,所以,不要拿自己的缺陷同别人的长处相提并论,不要自卑,不要自怨自艾,相信自己,是金子总会发光。

  唐代大诗人李白,政治上失意,满腔报国的赤血热情无处释放,但他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在诗坛上抹下灿烂的一笔,留下千年的绝唱。他高唱:“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是怎样的一种自信,洋溢着豁达的欢欣,充满着乐观的浪漫。他没有一蹰不振,他没有自怨自艾,他满腹才华皆倾泻于那白色的宣纸,一首首娇美的、妖娆的、豪迈的唐诗栩栩于纸上,令后人赞不绝口。

  苏轼,一个清淡而飘逸的灵魂词人。世人独爱苏轼词,最爱那首“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经历了“乌台诗案”,偕爱妻隐居,夏日观荷,依旧是欢欣的。没有一丝一豪的低落,仍是以词当歌,以酒为伴。一袭青衫随风舞动,一纸行书随心舒展。这是一种怎样的开明与乐观,纵观历史,苏轼的傲骨,有谁能比得了他?

  贾平凹,中国式的文人,他有着独特的风格,他以新颖的视角演绎着一个又一个故事。他在创作的高峰期由于人的思想仍然保守,遭受了各种冷嘲热讽。面对大众的叫骂声,面对大众的质疑声,他又是以一种怎样的坚定挺过来的,他只是在心中默念着“天生我材必有用”,低着头,做一个文人应该做的。

  一个落寞的身影倒下了,身后留下一群飞舞着的`乌鸦,支离破碎,仿佛在诉说着无人听懂的柔肠。他,就是凡高,在一种黑得看不到一点光的社会里,画出了著名的《向日葵》,鲜明而充满活力的色彩表现了他自信。他和毕加索不同,他在尘世间彷徨了三十六年才凭借着“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念拿起了画笔。一只残缺的左耳,一支被赋予灵性的画笔,调色盘里大片大片的颜色如同春天里灿若太阳的凤凰花,这就是一位自信的伟大画象。

  天生我材必有用,因为你是这世间唯一的。你,天下无双。

  天生我材必有用议论文【二】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是生性奔放的李白在屡遭挫折后发出的一句慨叹。这其中包含的不是悲观失望,它是对自我,对个人价值的充分肯定,这是何等的自信和狂傲!

  人来到这世界上,都会有自己独特之处,都有存在的价值,就像天下任何东西都有用处一样。“天生我材必有用”就是在面对挫折困难时,不要对自己失去信心,要永远怀着自信坚强地走下去,继续发挥自己的特长,相信自己的才能。每个人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别人无法取代的,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但有时才能并不是轻易就显现出来的,它需要我们自己充分地挖掘。也许有时我们面对失败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也许有时我们的才能得不到别人的充分肯定,这时我们更不应该气馁,而是要更多地支持自己,鼓励自己,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环顾四周,那些在事业上成功的人士有谁不是充分肯定自己的才能,抓住它并把它发挥得淋漓尽致呢?达尔文的父母希望儿子成为神父,而达尔文始终热衷于生物,他使父母失望了,但他始终坚持自己在生物研究方向的过人才能,找到了自己正确的位置,终于写下了不朽的名著《进化论》而名垂千古。如果他听从父母之命那又是怎样的呢?所以我们应当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相信大千世界一定有我的用武之地。

  “天生我材必有用”固然是充满自信,但如果这份自信用过了头,那又会怎样呢?那就会变成狂妄、自负。正如拿破化他拥有非常出色的军事才能,他自己也充分相信自己的才能。但是他自认为凭借自己的军事才能就能够所向披靡、无往不利,便不断地发动对外战争进行扩张,然而最终正义之师战胜了他,他落得个流放孤离的悲惨结局。所以我们要把握好自信的“度”,否则它就会变成自大。

  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估价,既要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真正认识自己的价值所在,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专长,又不能好高骛远、志大才疏,还要充分认识自己的不足,不断改正,不断向着人生的目标前进。

【天生我材必有用议论文】相关文章:

关于天生我材必有用议论文800字04-07

天生我材必有用演讲稿范文03-16

哲理故事:天生我材必有用3篇01-08

代沟议论文作文-议论文作文03-28

关于诚信议论文范文-议论文10-20

关于自律的议论文-议论文作文02-18

关于资金的议论文-议论文作文01-24

站直了做人议论文-议论文作文01-10

有容乃大议论文-初二-议论文01-08

陶渊明议论文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