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故事:成功的背后需要付出代价

时间:2022-08-24 11:29:59 励志成功 我要投稿

励志故事:成功的背后需要付出代价(精选12篇)

  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励志故事:成功的背后需要付出代价,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励志故事:成功的背后需要付出代价(精选12篇)

  励志故事:成功的背后需要付出代价 篇1

  公司从外面挖高管,除付给高薪之外,还要和人家谈一个期权计划。假如某公司给你a、b两个方案选择:或者拿200万年薪,或者是100万年薪+股份激励,你选哪一个?单纯从划不划算的角度来考虑,你当然应该选第一个。理由如下:首先,公司都不长命——每过五年,就会有90%的公司倒闭;其次,高管的位置很不稳定——美国83%的ceo是在任上被炒掉的;再次,你并不一定能拿到股票。比如万科的高管,股权分配是有限定条件的,即连续两年保持增长。结果去年负增长,搞得某些年初买了房子和名车的高管们很狼狈,和同事们一起吃个排骨炒年糕、雪菜肉丝外加两瓶啤酒,埋单的时候都要去厕所。但如果你选的是a,那200万就旱涝保收了;最后,如果发给你的是钱,那你随时可以买股票,很自由。可如果发给你的是股票,你想套、现却很麻烦,高管们减持有很多限制。

  但现实情况是,高管们对b方案表现出严重偏好。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觉得理由可能有以下这么三个:

  第一,已经做到高管了,对工资的高低就不再那么敏感了,他们更喜欢不确定性——万一公司业绩好了,他拿到的可能是600万,而不仅仅是200万。

  第二,接受一个股权激励,意味着愿意和公司同呼吸共命运,甫一登场就是个“自己人”的扮相,这会让上司或董事会比较高兴。而且科层制的公司基本上都是精英寡头制,由极少数的“我们”和绝大多数的“他们”构成,你拒绝股权而选择现金,其实也就等于拒绝成为“我们中的一员”,今后在公司里的前途,可就大大不妙了。

  而最后一个原因,与“成功者”所特有的气质有关,所谓成功者,都是偏好为了长远的利益而放弃眼前利益的人。j。波沙达在美国和哥伦比亚做过相同的试验:给四岁的孩子一块棉花糖,告诉孩子们如果能忍住15分钟不吃掉,就可以得到第二块。结果显示这两个国家的孩子都一样:只有1/3忍住了。十五年后,波沙达又回访了当年接受这个棉花糖试验的孩子们,发现那些忍住的孩子们都很成功,他们考上名牌大学的百分比远超过那些没忍住的孩子。

  忍住不吃,以换得多一块糖。这个相当于遏制花钱冲动,把钱存起来吃利息。毕竟,刻薄当下是有收益的,所以这个行为可以理解。但是对95名哈佛的大学生做的一个试验说明,优秀者似乎在没有收益的情况下也愿意把好处留到未来:试验者给这些学生两张免费餐券,一张是学生们喜欢的法国餐,一张是他们不喜欢的希腊餐。然后问他们愿意先吃哪一顿饭。57%的学生选择先去吃希腊餐。这个选择让人想起钱钟书的一句话:“一串葡萄在手,乐观的人总是先挑最好的那一颗吃——他们吃的每一颗,都是这串葡萄中最好的;悲观的人则正相反——他们吃的每一颗都是这串葡萄中最坏的。”

  由此看来,成功者——公司高管、哈佛学生都是吃最坏葡萄的悲观者。如果对未来充满忧虑和悲观的情绪是获得成功所不得不付出的代价,那么,成功又有什么意思呢?

  励志故事:成功的背后需要付出代价 篇2

  史蒂芬·威廉·霍金的生平就是十分富有传奇性的,在科学成就上,他就是有史以来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因为在21岁时不幸患上了会使肌肉萎缩的卢伽雷氏症,所以被禁锢在轮椅上,只有三根手指能够活动,疾病已经使他的身体严重变形,头只能朝右边倾斜,肩膀左低右高,双手紧紧并在当中,握着手掌大小的拟声器键盘,两脚则朝内扭曲着,嘴已经歪成S型,只要略带微笑,立刻就会现出“呲牙咧嘴”的样貌。这已经成为他的标志性形象。1985年,因患肺炎做了穿气管手术,被彻底剥夺了说话的潜力,演讲和问答只能通过语音合成器来完成。当时医生预测他最多活两年,但他依然活着。被卢伽雷氏症禁锢在轮椅上20年之久的状况下,他仍能做出巨大的科学贡献,这就是真正的空前绝后,而且对于人类的观念有深远的影响,所以媒体早已有许多关于他如何与全身瘫痪作搏斗的身残志坚故事。

  霍金就是英国人,现如今就是英国剑桥大学应用数学、理论物理学系教授。他出生于1942年1月8日。这一天恰好就是意大利物理学家、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伽利略逝世300周年的纪念日,几天前还就是牛顿的生日:1643年1月4日。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呱呱坠地的小霍金头上罩上了金色的光环。用霍金自我的话说:"我估计大约有二十万个婴儿在同日诞生"。

  小霍金也像普通的小孩一样,喜欢玩具,着迷于玩具火车,甚至自我花钱买来了电动火车。十几岁时,霍金还喜欢制作飞机模型和轮船模型,甚至尝试发明一些游戏,比如制作不一样颜色零件的工厂、运送产品的公路和铁路,以及股票市场。霍金和一个同学负责编制游戏的规则。在编制这些游戏时,小霍金的目标就是"建造我能控制的能够开动的模型","这些游戏及制作都来自于探究事物并且进行控制的要求"。这种要求一向驱动霍金去"探究事物",甚至在之后的宇宙学研究中仍在起作用。

  上学期间,霍金分在一个很好的班,尽管他的成绩名次从未进过前一半,但仍受到同学的尊敬,同学为他起了一个"外号"---爱因斯坦。霍金在班上有一些要好的同学,他们喜欢听音乐,个性就是古典音乐,如莫扎特.贝多芬,也到音乐厅去听音乐。他们还经常讨论一些科学和宗教问题,例如宇宙的起源和宇宙的运行就是否需要上帝的作用。

  中学时代的霍金

  在中学时代的后两年,班上来了一位数学教师。他的教学富于启发,这激发了霍金对数学和物理学的兴趣。尽管父亲也鼓励他学习科学,但期望他攻读与父亲的专业相近的生物学。回忆起中学的学习,霍金谈道:"在我幼年时,我对所有科学都一视同仁。十三、四岁后我明白自我要在物理学方面做研究,因为这就是最基础的科学,尽管我明白中学物理学太容易太浅显,所以太枯燥。化学就好玩得多了,不断发生许多意料之外的事,如爆炸等等。但就是物理学和天文学有望解决我们从何处来和为何在那里的问题。我想探索宇宙的底蕴。"由此可见,少年的霍金的志向虽算不上远大,"想探索宇宙的底蕴"对他之后的研究肯定就是有影响的。中学毕业,霍金考入牛津大学,并如父亲的期望,取得了奖学金。学习物理学对霍金并不费力,之后他又考上剑桥大学理论物理专业的博士研究生。为什么要选取理论物理专业呢?霍金之后说:"理论物理中有两个领域就是基本的,……一个就是研究十分大尺度的,即宇宙学;另一个就是研究十分小尺度的,既基本粒子。"这就就是说,理论物理联系着"至大"的宇宙和"至小"的基本粒子。最后,他确定要研究宇宙学,这就是因为"在宇宙学方面已有一个定义完好的理论,即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就是研究宇宙学的理论基础。

  在研究学习期间,霍金得了一种怪病,就是一种运动神经细胞病。这种病使行为本来就不灵活的霍金更加笨拙,而且这种病迅速恶化。霍金十分苦恼,以至于他认为自我活不了多久了。然而,霍金并未放下正常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而且他在这时结婚了,5年后他成了3个孩子的父亲。

  患病的霍金依然如故,甚至更加勤奋。他曾梦到自我被处死了,由此他期望,"如果我被赦免,我还能做许多有价值的事"。他认为,"我要牺牲自我的生命来拯救其他人",要做点儿善事,以回报社会对他的恩惠。勤奋的工作使霍金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他以黑洞的研究成名于物理学界。黑洞就是一种体积很小、质量很大的天体,也就就是说,它的密度很大。这种天体就是一种从理论上推测出来的天体。早在200年前,一位法国科学家提出了黑洞的问题。他认为,满足必须条件的恒星,在引力的作用下会吸住自身发出的光线,而使我们看上去它就是"黑暗的一团"。然而,这种科幻般的预言并未受到人们的重视。爱因斯坦建立广义相对论时,一位德国科学家借助广义相对论重新预言了黑洞的存在。他发现,质量等于太阳质量大小的黑洞,其直径只有2.95千米;而相当于地球质量的黑洞,直径只有0.9厘米了。到20世纪30年代末,一位美国科学家研究恒星演化时,再次研究黑洞问题。他认为,在恒星燃尽时,在引力的作用下,恒星会无休止地坍缩下去,最终就构成了黑洞。

  60年代,由于天文学的一系列新发现,激发了天体物理学的研究。霍金正逢其时,黑洞研究使他初露头角。霍金将热学引入黑洞的研究,这大大加深了对黑洞的认识。这时,霍金认为,可能存在一种"微型黑洞"。这种黑洞很小,有的会小到像质子或中子那样的大小。按照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当物体小到这样的程度,它应服从量子力学的规律。霍金的进一步研究证明:黑洞能够蒸发;黑洞越小,它蒸发得越快。1个10亿吨(个头与质子大小相当)的黑洞要用100亿年的时间才能蒸发干净,而最后0.1秒内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00万颗百万吨级的氢弹爆炸。这就就是说,我们就是不就是就应仔细地进行天文观测,力图在宇宙空间找到这种"微型黑洞"而加以利用呢?!

  霍金对大爆炸理论研究有很大贡献。他认为,宇宙起源于一个"奇点","奇点"处的爆炸产生了粒子和能量,粒子间的作用产生了星云,进而演化到我们这天的世界。这天的宇宙仍在膨胀着,将来的宇宙可能将继续膨胀下去,也可能在膨胀到极限时转而收缩至当初构成宇宙的那个"奇点"。看上去这好像很搞笑,然而,这就就是这天人们对宇宙的认识水平。由于霍金在天体物理学研究上取得的成绩,他获得1978年的爱因斯坦奖。1980年他又当上了三一学院卢卡斯讲座的教授。牛顿以前就是该讲座的教授。此刻,霍金已快60岁了。尽管身体残疾,他仍经常旅行、演讲、著述。他的《时间简史》已发行几千万册,被译成40多种语种。由于霍金那富于传奇色彩的奋斗经历,他的《时间简史》还被搬上银幕。人们看到了黑洞和基本粒子的画面,听着霍金敲打计算机键盘和计算机合成后的声音,人们为现代物理和宇宙理论的深奥所震慑,为人类的智慧所感叹,并且更加佩服霍金在承受巨大的痛苦时仍在攀登科学高峰所表现出的伟大精神。

  我们常说,上帝对每个人都就是公平的。霍金有身体上的缺陷,可他的头脑却很聪明!

  励志故事:成功的背后需要付出代价 篇3

  “说真的,我一点都不感到奇怪,如果你明白书豪在大学时经历过的那些困难遭遇,你也不会奇怪。”当世界都被林书豪震撼时。NR(美国职业橄榄球大联盟)中国公司活动协调员何凯成这样说。他在哈佛大学与林书豪做了3年室友,亲如兄弟,毕业后,依然持续着紧密的联系。

  林书豪第一次在NBA首发上场时,何凯成特意赶到现场支持好友。“看到书豪此刻的表现,我打心里为他高兴,他的信仰支持他走到此刻,也让我得到很多启发。”何凯成说。

  我们就是在迎新会上认识的。我明白他就是学校篮球队的,他也明白我就是橄榄球队的,我们很快就成了好朋友。大一时我们还不就是室友,那时候新生和谁住,就是学校统一安排的,到了二年级自由选取时,我俩都没犹豫。就搬到了一起。刚来哈佛的时候,我并不就是一名基督教徒。能够说就是书豪的虔诚感染了我,让我也相信了信仰的力量。大学时,书豪特意成立了一个基督小组,规模不大,有六七个成员。我也就是其中之一。在这个小组里。我们会分享很多东西,无话不说。我们会一起做祷告,尤其就是当小组内其他成员遇到困难的时候。

  大三时,因为伤病的`影响,我被教练从主力的位置上撤了下来。那种落差让我心里很不好受,情绪很消沉。书豪看到后,开始为我每一天祈祷。那些祷告,听得我耳朵都快磨出茧子了。

  书豪还给我发过一封超长的邮件,里面讲了很多他如何借助上帝的力量渡过苦难遭遇的事情,他特意把圣经里能够在当时帮到我的部分都摘出来,期望能给我启示。

  在大学联赛中,我和书豪遇到过很多种族歧视的事情。我还好,头盔戴上后没多少人能看出我就是亚洲人,可书豪就不一样了,他完全暴露在球迷面前。很多极端的球迷会讲难听的话,可书豪对我说,他们要说什么还就是会说,上帝会帮忙我们渡过这些难关的。

  篮球对书豪来说就是一种传播自我对上帝信仰的工具,他期望用自我在球场上的一切、用他的成功来告诉人们信仰的力量有多么重要。

  今年差点被裁掉的时候书豪曾对我说,如果不打球,他会去做一名牧师。

  虽然我们就是借助运动特长进入哈佛的。但书豪的学习成绩也很棒。他不就是那种死读书的书呆子,不会把那么多的时间用在功课上,我们的共识就是,在大学里应当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建立人际关系上。让自我的朋友圈广泛一些。

  这个家伙真的很聪明,要完成功课或者考试之前,他才会拿出课本好好看,短时间的突击就能简单应对考试,而且取得不错的分数。

  书豪喜欢打电动、看电影,兴趣很广泛,这些都没有影响到学习。

  聪明就是一方面,他的专注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他绝对不会分心,而就是把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这件事情上,无论学习、打球,他都全情投入。这样一来,做事情的效率就会很高。

  刚来哈佛篮球队时,他十分瘦,跑跳潜力也不就是球队最棒的。他的弱点很多,比如左手突破当时很弱,但他会拿出超多的时间来训练改善,让这些弱点不再制约他。一次大学比赛中。他在最后时刻错失罚球绝杀对手的机会,结果那一晚,这个家伙就一向在球馆里不停地投篮。那时候他身体很单薄,于就是就不停地练习力量,我亲眼看着他一点点变得强壮。体能训练十分枯燥,他就是很有毅力的家伙。

  大四时,他的实力已经吸引到很多的NBA球探。刚开始,书豪发现球探来看他打球,很想表现一下,多点得分,这种状况下,他就不会像以往那样,用更多的传球带动球队,比赛就会打得不大好看。

  之后,他也就是通过自我的信仰,转变过来,重新变成一个无私的书豪。

  此刻有很多人都说书豪在数据上的表现多么好,但他其实最不在意的就就是球场上的数据,如果球队能够赢球,哪怕自我不得分。他都不会在乎。

  励志故事:成功的背后需要付出代价 篇4

  贝多芬是西方古典音乐中的恺撒。可有谁知道,贝多芬25岁时患耳疾,45岁时失聪。贝多芬的音乐给后人带来了无尽的享受,可他却不能在生前享受到自己创作的作品。

  请注意这个天生的音乐家

  1770年12月6日,贝多芬诞生在波恩市的一个音乐世家。他4岁时就会弹奏羽管键琴,8岁起就登台演出,并获得了音乐神童的美誉。10岁时,他拜师于普鲁士最著名的音乐教育家聂费。12岁时经聂费的推荐,到瓦尔特斯坦伯爵的宫廷乐队充任管风琴师助手,这是贝多芬"音乐仆役"生涯的开始。

  17岁时,贝多芬去拜访音乐大师莫扎特,受到热情接待。莫扎特在听完贝多芬弹了几首钢琴曲子后兴奋地说:"各位,请注意这位年轻人,不久的将来他就会博得世人的称赞!"莫扎特还答应给贝多芬上课。可惜此后两个月,贝多芬母亲突然去世。对此,贝多芬父亲意志消沉,终日酗酒,贝多芬不得不挑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再次回到原来的歌剧院当钢琴师。

  19岁那年,法国大路程爆发,贝多芬满怀激情地写了《谁是自由人》的合唱曲来表达他对自由与民主的渴望。后来,贝多芬通过人介绍,认识了李希诺夫斯基公爵。他很欣赏贝多芬的才华,收他为音乐仆役。贝多芬也很快以自己的即兴钢琴奏迷住了维也纳人,其音乐旋律时而如细水潺流,时而如惊涛骇浪,时而如鸟语鸡鸣,时而如暴风骤雨。有人曾评论贝多芬的即兴曲"充满了生命和美妙"。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30岁时,贝多芬爱上了一个伯爵小姐朱丽叶.琪查尔迪,但她父亲嫌贝多芬出身低贱,硬是把女儿许配给一个伯爵。这给了贝多芬极大的精神刺激,据说他的名曲《致爱丽丝》就是在这段时间内创作的。

  失恋固然令他伤心,但更令他伤心的是他的耳朵开始发聋。他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写到:"我过着一种悲惨的生活......要是干别的职业,也许还可以;但在我的行当里,这是最可怕的遭遇!"贝多芬曾竭力治疗,却无济于事,他搬到维也那乡下去疗养了两年。结果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更加恶化了,就连窗口对面的教堂钟声都听不到了。

  绝望中,贝多芬多次想到了死,但他不甘心就这样离开人世,他坚信只有音乐才能拯救他。他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写到:"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不容它毁掉我!"贝多芬立志要在余生中从事音乐创作。从此,维也那的官廷乐会少了一位出色的钢琴弹奏家,但世界乐坛却诞生了一位不朽的作曲家。

  贝多芬从32岁起开始音乐创作,在近两年的彷徨与探索后,他终于创作出第一部具有自己鲜明特点的作品--《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其最突出的特点是音调跌宕起伏,时而沉静凝思,时而愤慨咆哮,令人情绪激愤。贝多芬创作《英雄交响曲》,本来是想献给拿破仑的,但他听到拿破仑在巴黎圣母院加冕称帝的消息时,怒不可遏,愤而涂去原来的献词,而是把它改成:《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伟大的人物而作。

  贝多芬只有一个

  1809年10月,法军占领维也那,趋炎附势的奥地利贵族们争向占领者们献媚,其中也包括李希诺夫斯基公爵,他强迫贝多芬为法军军官弹奏钢琴听,这使贝多芬忍无可忍,他操起一只凳子向公爵扔去,并在当晚离开了伯爵家。行前留下一张纸条,上书:"公爵,您所以成为一个公爵,只是由于偶然的出身所造成;而我之所以成为贝多芬,却是由于我自己。公爵现在有的是,将来也有的是;而贝多芬却只有一个!"

  另一次,当贝多芬与歌德一同散步时,迎面撞见了皇后,太子和一群贵族们。面对他们,歌德立刻让路,而贝多芬则坦然地说:"让路的应是他们,而不是我们!"但歌德还是摘下礼帽,躬身立在路旁,而贝多芬则背着双手,阔步向前。结果太子认出是贝多芬,连忙脱下礼帽向他致意,其侍从们也毕恭毕敬地分列两边,目送贝多芬挺胸而过。那次,贝多芬真正感到了做人的尊严。

  贝多芬54岁时,创造出《第九交响曲》(《欢乐颂》)。他前后用了六年时间来创作、修改这部曲子。1824年5月7日,《第九交响曲》首次在维也那卡德剧院演奏。贝多芬亲自指挥演奏,他既不看眼前的乐谱,也听不见丝毫的琴声。他全凭自己的记忆来指挥这场演奏。结果听众们兴奋若狂,不时爆发出热烈的喝采声,鼓掌次数多达五次!而皇族成员出场也不过鼓掌三次。

  贝多芬自励人格的心理分析

  从心理学上讲,贝多芬之所以会在极度困苦的状况下,一再创作出辉煌无比的音乐篇章,这与他的自励人格有极大关系。自励人格的突出特点是能很快将生活中的压力转化为自我励志的动力,并在不断的奋斗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自励人格的人还很善于升华个人的精神痛苦,他们会把每一次生活挫折都当成个人成长的契机,从而磨练个人的意志。

  贝多芬的可贵在于他每每生活失意时,都会在音乐创作中寻求内心的平衡。例如,贝多芬因失恋而谱写出《致爱丽丝》,因向往自由而谱写出《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因失聪而谱写出《第九交响曲》(《欢乐颂》),他的音乐创作都饱含对人生的深刻感受,又充满了激情。他最大的名言是"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用一生的努力去向世人证明他有这个能力!

  贝多芬的可贵还在于他永远傲视达官显贵,不因自己出身卑贱就去刻意巴结他们。他在音乐创作当中也突出体现出他的傲骨,他谱写的旋律可比惊涛骇浪,可如气壮山河,充满了个性特征。

  一个失聪之人,却能写出人类最动听,最振奋的音乐篇章,这是贝多芬自励人格的不朽传奇。

  狂徒的贝多芬

  贝多芬对于世故人情,疏忽得很,又往往专横独断,藐视一世。表面看来简直是一个狂徒。所以除了能十分理解他、原谅他的人--以外,贝多芬没有知交的朋友。且对于寓居的旅舍的主人,常常冲突,至于激烈,故一年中必迁居数次。评论家形容他这横暴的性格,有这样的话:

  "贝多芬是独自生活在无人的荒岛上,而一旦突然被带到欧洲的文明社会里来的人。"

  这话把贝多芬的一面说得十分透彻。自来艺术家往往有浪漫不拘的行为,而贝多芬竟是一个极例。当时欧洲有名的钢琴家车尔尼有一天去访问他,看见他耳上缠着重重的纱布,蹲伏在室内。车尔尼出来对人说:

  "这人不像欧洲第一大音乐家,倒颇像漂流在荒岛上的鲁滨孙。"

  他常常用棉花蘸黄色药水,塞在耳中,外缠纱布。他颚上的须常常长到半英寸以上。头发似乎从来不曾接触过梳栉。麦束一般地矗立在头上。他曾经为了一盆汤做得不好,大动怒气,拿起来连盆投在旅舍主人的身上。他常常拔出蜡烛的心子来当牙签用。又在上午,街上正热闹的时候,穿了寝衣,在靠街的窗口剃胡须,不管人家的注目与惊讶。有一次为了动怒,拿起一个开盖的墨水瓶来,投在钢琴的键盘上。他弹琴的时候,因为长久之后手指发热,常常在钢琴旁边放一盆冷水,弹到手指发热的时候,就把两手在冷水中一浸,然后继续弹奏。然而他的动作很乱暴,每逢弹一回琴,必洒一大堆的冷水在地板上,这冷水从地板缝中流下去,滴在下面的住人的寝床中。楼下的主人诘问这旅舍主人,旅舍主人对贝多芬说了几句话,贝多芬就动怒,立刻迁出这旅舍。

  贝多芬的姿势极为丑陋。头大,身短,面上不容易有笑容,动作又极拙劣。有一次他也想学跳舞,然而他不会按了拍子而动作。据传记者说,他的相貌的表情常常是冷酷而苦闷。身长五英尺四英寸,肩幅极广,面上多痘疮疤,脸皮作赤茶色而粗糙,鼻硬而直。指短,且五指长短略等,手的背面长着很长的毛。头发多而黑,永不梳栉,永不戴帽,常常蓬头出外散步。起风的日子,他的头发就被吹得像火焰一般。人们在荒郊中遇见他,几疑为地狱中的恶魔。

  凡此种种强顽怒暴的习气,都是因了他心中所怀抱的大苦闷而来的。而他的苦闷的源泉,全在于他所罹的聋疾。

  励志故事:成功的背后需要付出代价 篇5

  曾经,对于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城关镇皇店村贫困户魏松来说,创业是件遥不可及的事。今年31岁的魏松是该村2014年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他患有小儿麻痹症,他的妻子陈琳琳则左手萎缩,他们一度在外打零工挣钱。

  如今,夫妻俩携手追逐创业梦的励志故事传遍村镇。夫妻二人种植艾草,并制作、销售相关产品,凭着一股勤奋好学、踏实肯干的劲儿,从贫困户“逆袭”成为中药材店老板,也成了创业榜样。

  近日,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走进魏松创业的厂房,看到储物仓库里堆满艾草,四周弥漫着艾草的清香,屋后的田地里,成片的艾草长势喜人。

  “我刚从县里举办的兴农扶贫农展会回来,展会对我们不收摊位费,今天卖了900多元呢。”魏松个头不高,圆圆的脸上透着红润,尽管架着拐杖,走路不方便,但言谈中透着自信。

  妻子陈琳琳用右手拿起自家调制的酸梅汁,“这个酸梅汁是用山楂、乌梅、陈皮、桂花等煮出来的,一小包5元,顾客在农产会免费试喝以后赞不绝口,几乎人手一袋带回家。”

  “虽然身体不如别人灵便,但我真的从骨子里不想当贫困户,觉得自己可以通过知识和双手致富!”魏松告诉记者,2015年,他在亳州打零工,妻子在家务农,两人分隔两地,由于缺技术、缺劳力,家里一直很贫困。 当时,村里的扶贫帮扶责任人孟立新在走访中了解到魏松家的情况,发现夫妻俩都有学历、有特长,符合创业扶贫帮扶对象,便积极联系他们。

  “我查了很多资料,根据自家地里的情况,决定返乡种植艾草。”魏松介绍,回到家乡后,村里给他们申请了3万元小额无息贷款。

  通过在大学掌握的中医学知识,魏松种植了4亩艾草,开始创业。2016年,第一季艾草收获了,需要收割、去叶、晒干,昂贵的人工费让他们的经营利润很微薄,并不能支撑全家一年的开销。

  “当时觉得要转变经营思路。”夫妻二人互相扶持、形影不离。魏松身体不便,必须拄着双拐行动,从自家走到田地里都有些吃力,上下楼也不方便,家里家务事、给农田播种以及接送孩子等大小事宜,只能让妻子陈琳琳来做。

  陈琳琳体型瘦小,左手手掌和婴儿手掌一般大小,做家务虽有些吃力,但一点也不慢。她在做家务之余,还能为丈夫的创业打打下手。魏松说:“琳琳很能干,她用自己的一只右手,就把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条。”

  2017年端午节前的一天,魏松发现,几乎每家每户会在端午节前后买鲜艾草放在自家门前,驱蚊祈福,鲜艾草往往供不应求。“这是个商机啊!”魏松和妻子决定不再晒干艾草,而是直接带鲜艾草到家附近的菜市售卖。端午节当天,来往的行人纷纷围了过来,一早上人们把一车艾草全都买光了,这让夫妻俩既开心又感动。

  “一块钱一把,这一车卖完了,我们很有成就感!比晒干后赚得多!我们雇了村里6个贫困户,把艾草带去各个市场卖,两天就销售一空。在艾草采收两季,收入能有好几万元呢。”紧接着,魏松又忙碌起来,扩大种植面积,还补种了决明子等药材。

  针对夫妻俩的特殊情况,固镇县给予政策上的支持,村里又给他申请了两年5万元的小额扶贫无息贷款,助力夫妻俩设计新产品包装,扶持他们发展艾草种植、深加工和销售。

  利用这笔贷款,魏松还开了一家本草驿站实体店和两家网店,药店本身面积不大,但装饰得古色古香,四处弥漫着中药特有的清香,货柜里则陈列诸如人参、三七、陈皮、艾草等各类中药材。

  “想跟得上时代,就必须懂网络,实现线上线下同时销售。”2018年开始,魏松白天出去忙创业,晚上上网自学,不断学习网络营销方法,经过努力,他考取了职业药师资格证。

  “我还依托当地的农粮驿站销售精包装产品。”在魏松看来,近两年,虽然自家早已脱了贫,但是仍然需要继续奋斗,不仅是让自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也能影响、激励更多的贫困户干事创业。

  魏松开的实体店主要经营各种名贵中药材、滋补药膳、中药汤剂、药茶等保健产品,到了冬天旺季,每个月能有万把块收入,网店主要销售各类艾草包。

  “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有顾客反映艾草的驱虫效果好,我就琢磨,可以把艾草和相关产品做成盆景,到花市售卖。”两天后,在魏松家里,100多个简易花盆已经被垒在了一起,“打算等下个月把地里的艾草移到盆里去,一盆卖个十几块钱,不愁销路呢。”

  谈起未来,魏松信心十足,“我的两个孩子入学时都享受到了教育扶贫政策。未来,我希望能注册自己的品牌,带动更多贫困户参与到中药材种植中来,让他们实现在家门口就业,进而促进土地增效,让乡亲们富起来!”

  励志故事:成功的背后需要付出代价 篇6

  李丽,出生在甘肃和陕西交界处一个闭塞小县城,父亲在一家小工厂上班,母亲没有工作,家境非常一般。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唯一的途径就是考大学。

  可命运偏偏和这个女孩开了个玩笑,高考时,成绩一向优异的李丽却不幸以几分之差落榜。更意想不到的是,就在这一年,她父亲也下了岗。李丽决定放弃复读,到兰州一家成人技校接受培训。

  毕业以后,李丽做过胶水工,在闷热的车间里,双手沾满胶水和皮屑,身上的工作服让她透不过气,就这样她坚持了几年。

  很快,她被推荐到销售部当上了业务员,她非常珍惜这个机会,她一边大量阅读有关书籍,一边在不经意间了解了家装的市场情况。李丽忍辱负重地在销售部打拼了半年,脸晒黑了,人瘦了一圈,虽然也签了一些订单,但经公司七扣八扣,最后也没挣到多少钱。

  一个偶然的商机。2000年4月的一天,李丽陪着朋友做房子装修。发现朋友家的房子用的装修材料很不一般。普通的家装无非是贴上地板砖,或木质的或瓷砖,墙壁不是刷大白就是贴上单调的壁纸壁布,就连在客厅里占据重要地位的电视背景墙、沙发背景墙也不过是用高端一点的瓷砖铺贴,或者做一些独特的造型,画面单调,色彩朴素,没有生机,千篇一律。

  但是李丽的这位朋友家里面用的材料全部是个性化定制而成的。家里的地板砖是3D的海洋世界画面,电视背景墙是深邃的森林画面,就连天花板也变成了蓝天白云的明亮色。置身其中,仿佛真的走进了户外,让人身心不觉放松下来。她的朋友和老公都是都市白领,非常喜欢这种前卫的设计。

  后来,李丽才从朋友那打听到,原来这种装饰材料叫“神奇装饰画”,是一个品牌。产品比较多,像家里的背景墙、装饰画、吊顶、地台、屏风、柜门都能做,而且画面个性化定制,想做什么画面就做什么画面,即使你想把自己和老公的结婚照片做上柜子的推拉门,也是可以的。而且,这种画面是热熔到金属板材质上,成品色彩靓丽,清晰细腻,耐水防潮,可长期保持画面颜色效果。这对李丽来说无疑发现了新大陆。

  李丽进一步打听得知,她所在的地方如果想要做使用这种材料,要从很远的地方运输过来,时间长,效率慢,成本高。为什么不自己做代理加工这种产品呢?李丽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经过辗转,最终李丽联系上了做神奇装饰画产品的总部。将自己的合作意向跟总部做了细致的沟通,也见识到了神奇装饰画的真实情况,发现不仅能做家装,工装、制画、广告市场均能覆盖。这无疑给李丽的市场开拓增加了成功的几率。

  后来李丽果断引进设备。做样品,跑市场,盯生产,她算了一下,扣除成本,自己在短短1个月净赚了2万多元!抚摸着这两沓厚厚的百元大钞,女孩喜极而泣。老父亲上班三年的工资也不及这个数啊。当晚李丽打电话把喜讯告诉父母时,妈妈一遍又一遍地问:“这是真的吗?怎么能一下子挣这么多钱!”

  最令她激动的事还在后面。2004年8月,当地最大的一家装修公司打电话向李丽订货。于是,一批款式独特,载着故宫、长城、仕女图、京剧脸谱等美丽图案的个性装饰材料,流向了每个小区。李丽说,她相信有个性化的产品在市场才更具竞争力。结果不出所料,这种个性十足的装饰材料在城市刚推出,就受到了年轻业主的青睐,他们不仅自己使用,很多人还把李丽做的装饰画当作礼物送给朋友。

  如今李丽已经积累了170多万元的个人资产,公司有员工18人。为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她参加了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成人函授班,主修经济管理专业。这位24岁的漂亮女孩,至今连男朋友都顾不上谈。虽然每天都累得精疲力竭,但她觉得生活很充实。

  励志故事:成功的背后需要付出代价 篇7

  一年一度的湖畔大学,又迎来备受瞩目的开学季。在新鲜出炉的学员名单中,韩树人的名字赫然在列。

  这位初中毕业便跑到杭州闯荡的小伙子,是水果零售江湖里的传说,经过20多年的打拼和沉淀,从流动小摊摊主,一步步蜕变为坐拥几千家门店的鲜丰水果掌门人,如今还进入由马云担任校长的湖畔大学。

  草根逆袭不是空头口号,成功也绝非一蹴而就。韩树人的故事,没有如武侠小说般屡遭奇遇得大造化的传奇性,但也实在得足够励志。

  流动小贩

  与百果园掌门人余惠勇梳着小辫,常年穿着宽松中山装的江湖大佬气场不同,韩树人给人的感觉很接地气。

  他时常一身T恤套牛仔裤,留着寸板头、脑门的发际线有往上移的迹象,圆圆的方字脸上堆满笑容,一副朴实敦厚的样子。说话时语速慢用词接地气,有一次受邀做主题演讲,韩树人直接说,“鲜丰要么不分享,分享我们是见面脱裤子,非常真诚地跟大家讲。”

  创始人气场上的不同,决定了百果园和鲜丰水果的差异化打法,就好比武林中的泰山北斗武当和少林,一个追求创新,一个习惯稳扎稳打。

  韩树人的接地气,跟他的成长环境有关。多年前,面对镜头,韩树人这样自嘲“我这样的人本不该成功。”

  他这句自嘲,其实无非就是以他当时没钱、没人脉、没学历、没经验的“四无”条件来看,很难预料到如今的成绩。

  韩树人出生在安徽六安叶集一个普通家庭,家境不太好。1992年,原本在食品公司当工人的父亲下岗了,一家人的生活变得更加拮据,雪上加霜的是,哥哥姐姐同年考上大学,面对几千块学费,父亲硬是把家里的五千多斤稻谷卖掉,换了三千多元才凑齐学费,但此时家里只剩下一百多斤糊口的大米和少量小麦。

  目睹这一切的韩树人,为了减轻家里负担,初二时只好辍学回家帮忙干农活养家糊口。1997年春节过后,韩树人动了想要外出谋生的心思,目的地是杭州,理由是父亲战友的孩子在那,也算是有个依靠。

  裤兜里揣着父亲塞过来的几十块钱,17岁的韩树人孤身一人到达杭州,没有学历,身形又瘦小,想要觅一份工作很难,后来托了关系才找到一份夜班保安的工作。

  那时候的韩树人,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挣钱,可夜班保安这份工作每月工资仅有那少得可怜的400块,除掉房租只够吃饭,拮据得紧,甚至是穷得叮当响,买不起面他就吃烧饼夹油条,十几岁的小伙子,那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啊!

  正所谓穷则思变,他开始琢磨在白天做点小生意,思索一轮后,发现推三轮车卖水果这种门槛比较低的生意可以做,凑齐200块钱后,他买了一杆秤和一辆二手三轮车开始摆摊贩水果,最开始卖甘蔗。月底结算时,惊喜地发现,挣的钱比当保安还多。

  随着生意越做越好,钱越挣越多,第二年5月,韩树人打定主意辞职一门心思卖水果。其实,做流动商贩的日子极其辛苦,既风餐露宿又要担忧被城管抓,但胜在熬下去了就是一条不错的出路。

  杀入水果商超

  学历是进入社会的通行证,学习能力是通往成功的钥匙。韩树人虽然没有学历,但学习能力惊人。

  1999年,韩树人租下一个4平米的空地,至此有了固定摊位。穷苦出身肯吃苦耐劳,又长得憨厚老实,他的水果生意做得不错,邻里街坊见到都会亲切地问一句,“小胖子,今天进了啥好吃水果啊?”

  如果抱着小富即安的心态,大可以就此安安稳稳过日子,但韩树人显然不是这样的人,他爱看书,尤其是名人传记,据当时旁边一些商贩反映,没生意的时候,韩树人经常捧着一本书看,显得跟周遭环境格格不入,甚至有点“可笑”。

  就是这样一个看似可笑的举动,为韩树人以后的种种际遇埋下伏笔。人生就是这样,我们读过的书、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也许当时看似无用,但往后不知道在哪一刻会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

  韩树人爱看书的举动,吸引了一位姑娘的注意,后来这位姑娘成了他的妻子。

  除了收获爱情,书本还支撑起韩树人的雄心。从《沃尔玛真经》一书中,韩树人判定水果超市会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随着家乐福、沃尔玛、麦德龙等一批欧美老牌超市企业进驻国内,以及永辉、银泰等一批本土势力的崛起,彼时以大卖场为主流的超市正开展得如火如荼。

  2004年,跃跃欲试的韩树人想要砸下这么多年的积蓄干一件大事——开水果超市,但妻子主张拿钱买房过安稳生活,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啊,韩树人最后如愿以偿,在拱墅区开了一家占地200多平米的水果超市。

  只不过,现实很快给直面泼来一盆冷水,搅得他彻夜难眠。自开张以来,由于铺量太大水果卖不出去,只能一吨一吨地扔掉,导致超市连连亏损,仅3个月韩树人辛苦多年存下的15万化为泡影。

  既然沃尔玛、家乐福等大商超如此成功,反思中韩树人明白问题不在模式上,而是自己经验不足。于是他每天推着车子去超市转悠,学柜台摆设,学铺货量,一个月后,鲜丰水果超市终于扭亏为盈。

  2006年,在开了四家水果超市后,韩树人正式注册成立公司。

  大道至简,回归本质

  商海变幻莫测,纵横于此二十余年,韩树人始终坚持一个核心理念:新鲜好吃。

  这个理念,是韩树人从悬崖边拉回地平面后琢磨出来的。正所谓大道至简,回归到本质上,任何年代,质量都是产品最大的竞争优势。

  韩树人很清楚,水果最核心的无非就是新鲜好吃。众所周知,水果属于看天吃饭的生鲜产品,对时间要求极其严格,而当时大部分水果零售商都从水果批发市场进货,同质化严重且质量无法保证,耗损率也高。

  那么,如何确保新鲜好吃?韩树人为此绞尽脑汁,使出一系列看起来很“笨”的打法。

  首先,他将直接从水果批发市场进货的做法改为从水果种植基地采购(即国际采购、国内种植基地直采、协议种植、合作社供应),然后通过“买手制”确保高质量完成从采购计划到终端门店销售的任务。

  韩树人就是鲜丰水果的第一个“买手”,在成为称职买手的过程中,他坚信“术业有专攻”,为了做到对水果有透彻的了解,从种植到采摘了然于心,韩树人披挂上阵跑去基地学习水果种植的知识。

  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提出“一万小时定律”,即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由于爱发问又勤奋,他被戏称为“疯子”。据说苦练多年,韩树人基本练成了掂量一下水果,就可以判断出甜度值。

  接着,韩树人按照自己所学的知识制订出一套种植和收购标准,强势规定所有合作的生产基地都必须按此生产供货。有一次,在运输苹果过程中,由于部分员工没有按照要求做事,磕伤了不少苹果,韩树人为此好不留情面地直接怒摔苹果。

  随后,他剑走偏锋,在2012年创办水果零售行业史无前例的水果学院。要求每一个进入鲜丰水果的员工或者加盟商,都必须进去学习,针对不同岗位,设计不同的学习课程,既有实际操作,也有理论课程。

  从底层摸爬滚打一路走过来的韩树人,自然深谙人性。为了提高员工积极性,他实行“合伙人模式”,将店长提升为股东,做到一切与利益挂钩,奖罚分明。

  除了从根源上稳扎稳打,韩树人也是积极拥抱时代变化的人。电商风起云涌时,鲜丰水果成立电商事业部,建立起“鲜丰”官网,还打通天猫旗舰店、微商城等多个电商销售服务渠道;2015年伊始,“新零售”概念备受追捧,在BATJ等巨头纷纷攻城略池(阿里左手投资易果生鲜,右手孵化盒马鲜生;京东牵手天天果园;腾讯拉拢每日优鲜;百度联姻中粮我买网)之时,鲜丰水果也开始发力O2O,打通线上线下。

  生鲜江湖从不平静,20余年的商海博弈,韩树人从流动小贩到上千家连锁商超掌门人,这中间没有太多传奇,更多的是平凡人满腿泥巴稳扎稳打的艰辛。

  励志故事:成功的背后需要付出代价 篇8

  一个农民,初中只读两年,家里就没钱继续供他上学。他辍学回家,帮父亲耕种三亩薄田。在他19岁时,父亲去世,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他的肩上。他要照顾身体不好的母亲,还有一位瘫痪在床的祖母。

  八十年代,农田承包到户。他把一块水洼挖成池塘,想养鱼。但乡里的干部告诉他,水田不能养鱼,只能种庄稼,他只好有把水塘填平。这件事成一个笑话,在别人的眼里,他是一个想发财但有非常愚蠢的人。

  听说养鸡能赚钱,他向亲戚借500元钱,养起鸡。但是一场洪水后,鸡得鸡瘟,几天内全部死光。500元对别人来说可能不算什么,对一个只靠三亩薄田生活的家庭而言,不啻天文数字。他的母亲手不这个刺激,竟然忧郁而死。

  他后来酿过酒,捕过鱼,甚至还在石矿的悬崖上帮人打过炮眼……可都没有赚到钱。35岁的时候,他还没有娶到媳妇。即使是离异的有孩子的女人也看不上他。因为他只有一间土屋,随时有可能在一场大雨后倒塌。娶不上老婆的男人,在农村是没有人看得起的。

  但他还想搏一搏,就四处借钱买一辆受扶拖拉机。不料,上路不到半个月,这辆拖拉机就载着他冲入一条河里。他断一条腿,成瘸子。而那拖拉机,被人捞起来,已经支离破碎,他只能拆开它,当作废铁卖。

  几乎所有的人都说他这辈子完。

  但是后来他却成我所在的这个城市里的一家公司的老总,手中有两亿元的资产。现在,许多人都知道他苦难的过去和富有传奇色彩的创业经历。许多媒体采访过他,许多报告文学描述过他。但我只记得这样一个情节--

  记者问他:"在苦难的日子里,你凭什么一次又一次毫不退缩?"

  他坐在宽大豪华的老板台后面,喝完手里的一杯水。然后,他把玻璃杯子握在手里,反问记者:"如果我松手,这只杯子会怎样?"

  记者说:"摔在地上,碎。"

  "那我们试试看。"他说。

  他手一松,杯子掉到地上发出清脆的声音,但并没有破碎,而是完好无损。他说:"即使有10个人在场,他们都会认为这只杯子必碎无疑。但是,这只杯子不是普通的玻璃杯,而是用玻璃钢制作的。"

  励志故事:成功的背后需要付出代价 篇9

  创建公司,营收过办完,自学技能,响应政府号召,返乡发展特色养殖养水牛,广西上林县大定村民共同奔向致富路,这就是苏达谋的致富故事。

  “贫困户凭牛入股,我把养牛的利润全部让给他们,我只依靠养牛的生态链赚钱”。2016年3月24日,在上林县澄泰乡大坡村拉岜庄达谋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合作社负责人苏达谋这样告诉记者。

  苏达谋是拉岜庄人,大学毕业后,2002年,他开一家公司,主要经营多媒体及直饮水系统方面的业务,现在年营业收入超过150万。2015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多措并举推动产业扶贫,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扶贫项目、合作模式,加大宣传力度,发动和鼓励能人大户成立合作社,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苏达谋通过多方考察和学习,决定回村里和乡亲们共谋发展大计,养殖“山水牛”,发展特色种养殖业。

  2016年3月,在澄泰乡党委、政府的引导下,苏达谋在拉岜庄成立澄泰乡达谋生态种养合作社,发展“山水牛”养殖,打造集种植、养殖、有机肥生产、生态农业观光为一体的循环生态产业链,目前,合作社已流转土地800亩,已建成牛棚7个,在建牛棚10个,总建设面积7000平方米,可容纳“山水牛”600头以上。合作社计划带动100户贫困户加入饲养“山水牛”,目前已签约吸收71户,285人。合作社目前已经和国生生态牧业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已缴纳定金20万,前期将引入“山水牛”120头。

  苏达谋介绍说,贫困户凭养殖的4头“广西山水牛”入股合作社,合作社保证卖牛后贫困户将获得每头牛每年至少1000元的利润分成,贫困户在合作社工作,每天有不少于70元的收入,合作社现在每天用工不少于20人。

  据解,除养牛外,合作社还规划种植甜玉米450亩,沃柑30亩,养猪100头,鸡1000只,鱼塘60亩,形成产业链式发展。甜玉米70天即可收成,一年可种四季,玉米杆通过发酵用来喂牛,牛粪用于发酵养殖蚯蚓,蚯蚓可用于喂鸡和养鱼,蚯蚓粪便种植有机菜、甜玉米,禽畜养殖污水经过有机肥加工和沼气池发酵,通过抽排灌溉系统用于甜玉米、牧草和果树种植,形成种养一体化循环的有机生物链。项目预计稳定达产后可创造年利润300万元以上,直接带动贫困人口就业50人以上,经济效益极为可观。

  苏达标是拉岜庄的贫困户,他高兴地告诉记者:“现在搞这个‘山水牛’养殖,我们拉岜庄15户贫困户都加入合作社,我和妻子现在都在合作社帮忙干活,每个人一个月都有2000元的收入,我们家脱贫致富有希望!”

  励志故事:成功的背后需要付出代价 篇10

  说起苏绣,人们一定会联想到距昆明数千公里外的苏州,绣娘们端坐窗前飞针引线,成就美轮美奂的刺绣艺术品。但其实在昆明,就有一位练就了一身苏绣绝技的90后小伙,不但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他还带动40多位当地“绣工”实现创业就业。他就是把民间工艺转化为生产力,借助刺绣带动乡邻脱贫致富的小伙李云晨。

  8年苦学成就云南“绣郎”

  2012年8月,苏州市第二届“姑苏绣娘”技能竞赛举行,在这次比赛上,首次出现了男生的身影,他就是来自昆明的90后小伙李云晨。这次比赛中,李云晨凭借高超的技艺引起了苏州当地媒体的高度关注,被冠以云南“绣郎”的名头。

  其实在“姑苏绣娘”比赛上崭露头角前,李云晨已经在苏州学习了4年苏绣技艺。李云晨说,他从16岁第一次接触到刺绣,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比较爱好绘画和中国传统文化,接触到刺绣后,就把这门手艺当做业余爱好自己学习。” 李云晨说,他曾在昆明跟不少师傅学习刺绣技艺,还曾经到楚雄、贵州等地学习。“我感觉刺绣是一项很有前景的民间技艺,但目前做的人非常少,是个空白的市常”18岁,立志要把刺绣的兴趣爱好做成事业的李云晨,决定前往苏州学习苏绣。

  苏绣作为中国四大名绣之首,以图案秀丽、绣工细致、针法多变为特色,代表着刺绣技艺的最高水准。李云晨来到苏州后,四处寻访苏绣高手,足迹遍布江南各地,曾经师从姚慧芬女士学艺。李云晨说,学艺非常辛苦,“我白天在名师的绣庄学习,晚上还要接同行委托加工的活,每天5点起床,常常要工作到次日凌晨。”

  刺绣是一门细致活,一幅作品需要半年才能完成,如果要把人物、动物、风景画的刺绣技艺都学全,需要数年乃至数十年的时间。为了缩短学习的周期,李云晨在绣庄工作时,常常借“上厕所”的时间,“路过”其他绣工身边,细心学习其他人擅长的刺绣技法。“学习苏绣的过程太漫长,我正是靠着渴望学习的态度,花了3年的时间,学到了别人10年才能学到的东西。”

  经过8年的苦学,李云晨不仅掌握了苏绣技艺,还首创了国画泼墨乱真刺绣,擅长运用自创的加点交叉针法,创造出国画泼墨的写意刺绣。多年来,李云晨创作的刺绣作品,多次在各大艺术展获奖。

  带动家乡人开创事业

  技术突飞猛进,在业内也获得了较高认可后,2013年,放弃苏州的工作机会和良好平台,李云晨决定回到家乡昆明,“回到家乡,就是想把这门手艺发展起来,带动更多人借刺绣脱贫。”

  刺绣是一门有着近三千年历史的民间技艺,是我国古代“女红”中的一种,懂得刺绣的人曾经遍布各地,在李云晨的老家官渡区陶李村,几乎家家户户的妇女都懂得刺绣。回到昆明后,李云晨把自己的工作室开在了陶李新村。在李云晨看来,这些昆明本土的绣工已经有刺绣的功底,只需要稍加培训,灌输现代刺绣工艺的理念,就能够绣出比较令人满意的作品。

  陶李新村的陶阿姨已经年逾五旬,因为从小身体残疾,生活来源全靠她的手艺,打毛衣、刺绣都是一把好手。李云晨得知陶阿姨有刺绣基础之后,主动找到她寻求合作。“我把苏绣作品带给陶阿姨看,仔细讲解苏绣的工艺特点,并且演示苏绣的技法。”陶阿姨悟性极高,一看就会,没多久已能独立缝制刺绣旗袍等消费品。

  “陶李村就有很多人会刺绣,只是在做工工艺方面没有苏绣这么精深,大家都把刺绣当作业余爱好,没有潜心投入。”李云晨说,开办工作室的当务之急就是培训当地绣工。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工作室的专职绣工已经有14人,业余兼职的绣工也有近30人。其中专职固定员工主要以加工艺术品刺绣为主,兼职绣工以绣制旗袍、围巾、挎包等消费品为主。

  谈起开辟日用品刺绣项目的初衷,李云晨分析,日用品刺绣的优势一是价格更加亲民,可以让更多的人去了解接受苏绣技艺,其次是可以带动更多的绣工加入,实现收益。

  今年79岁的严奶奶是工作室里年龄最大的绣工,老人家绣出的苏绣牡丹花丝巾做工细腻,受到不少客户的好评。李云晨说,陶李新村不少中老年妇女没有其他收入来源,生活并不富裕,“刺绣在家就能做,一年下来可以挣一万多元,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份不少的收益,大家都很有积极性。”

  让更多的人脱贫致富

  把民间工艺转化为生产力,借助刺绣带动乡邻脱贫致富,李云晨开辟出的这条新路子,也引起了昆明市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

  2014年,李云晨带着他的作品参加昆明文博会,他的发展模式引起了昆明市妇联的注意;去年11月,昆明首个“妇”字号的创业孵化平台——昆明妇女创业创新示范中心揭牌成立,李云晨的刺绣工作室受邀入驻双创中心。

  走进位于呈贡上海东盟商务大厦的昆明妇女创业创新示范中心,李云晨刺绣工作室占据了数十平米的独立空间,展示有李云晨的不少代表作品,还设有专门的工作区域,绣工们正在专心致志地创作刺绣作品。李云晨说:“昆明妇女创业创新示范中心让我们免费使用办公场地,这里也是一个很好的展示交流平台。”每周都会有来自各地的客商到中心参观,也带来了一些商机,作品找到了更多销路。

  李云晨表示,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刺绣行业中来,是下一步的主要目标,“泼墨乱针刺绣的欣赏价值、艺术价值和升值空间都比较大,但目前团队里的14名绣工,只有2人掌握这个技艺,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他希望在政府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发动昆明当地更多的人参与到刺绣行业中来,通过不断的培训,培养出更多的昆明“绣娘”,发扬独特刺绣技艺的同时,带动更多人脱贫致富。

  精准“施针”发挥群众作用

  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同时,要发挥贫困群众主体作用,激发群众的创造精神。

  昆明市官渡区陶李村脱贫之路,就是精准扶贫的生动体现。做到了从实际出发,找准对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对症下药、精准出招。李云晨在带领乡亲致富的过程中,抓住了“人”这个根本,精准施招,授人以渔,灌输现代刺绣工艺的理念,培训当地绣工,让大家学好技艺,不出村就能致富,提高了大家的积极性,激发了群众的创造力,是昆明扶贫攻坚战役中一个典型、生动的创新战例。

  官渡区陶李村脱贫之路,是“发挥贫困群众主体作用”的最好注脚。

  做好新形势下的扶贫开发工作,加快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既要“输血”,更要“造血”。想方设法增强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把人的发展作为根本目的,扶贫先“扶智”,注重发挥贫困群众的主体作用,帮助贫困群众自力更生脱贫致富。群众有了用武之地,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加上具有“造血”功能的产业,就能够从根本上拔穷根,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脱贫开发之路。

  近年来,昆明在扶贫开发中,立足基本市情,在工作思路、资金投入、工作抓手、机制创新等方面加大力度,工作取得了显着成效。但也要清醒认识到,目前全市贫困人口数量大、贫困程度深、致贫因素多的状况尚存,实现脱贫致富依然任务艰巨。

  陶李村脱贫之路,结合自己的村情,符合农民的意愿,也许不可复制,但经验完全可以借鉴,比如“发挥贫困群众主体作用”的做法,就值得各地学习推广。

  励志故事:成功的背后需要付出代价 篇11

  从对电子商务的懵懂无知到做校园跨境电商先行者,他将电子产品和汽车配件出售到美国、俄罗斯、欧洲等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年收入10余万元。近日,武昌理工学院商学院电子商务1301班的刘欢被学院评为“每月一星”的创业之星。他的创业经历,让老师和同学们纷纷称赞。

  高考失利走向社会学经验

  发现不足重返校园学知识

  刘欢出生于1992年,湖北黄冈人,2011年,他高考失利,考上一个不满意的大学,就产生了放弃学业、外出闯荡一番的念头。在几经思考之后,他毅然的选择了离开校园,去社会闯荡,准备在公司上班积累经验和资金后,再开始自己的创业路。

  当时,国内的电子商务已逐渐兴起,刘欢在京东底下的拍拍网工作了一年,在工作中他发现自己很多专业的东西都不会,依旧需要通过学习来提升自己。刘欢谈道:“在拍拍网工作的一年中由于专业的知识吃了很多苦头,即使每天加班还是赶不上别人的进度。那段时间让我觉得很累并且也意识到没有专业的知识是很难有发展的空间的,所以我有了返回学校继续学习的念头。”

  作出决定的刘欢又重返了学校,复读了一年,最终考上了武昌理工学院。进入大学的他目标明确,选择了自己想要发展的方向,2013年9月,他走进武昌理工学院,成为了该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

  学以致用选择创业

  做校园跨境电商先行者

  进入大学后的刘欢在自己的专业课上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在学校组织的有关电子商务专业的讲座和研讨会中,得到了很多新的感悟和体会。大一下学期,刘欢在学校举行的电子商务孵化基地的创业项目中产生了再次创业的冲动。他说,“我要学以致用,在创业中将理论运用到实践。”

  2013年,国内电子商务已经很热门,涌现出各种各样的网店。而在拍拍网工作了一年的刘欢,发现国内电子商务存在很多弊病,就决定做跨境电商,将国内的商品出售给国外。当时,跨境电商在国内不为大多数人所知,学校也还没有开设跨境电商这门学科,也没有比较专业的人士可以指引他,刘欢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成功,怀着试一试的心态,用自己工作一年的积蓄作为资金,开启了他的跨境电商创业之路。

  创业之路并没有那么顺利,在开始创业的几个月里,一笔业务也没有的状况让刘欢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但是他并没有放弃,依旧坚持了下来。出现了问题就需要去解决问题,而当时他只有一个人,没有人可以给他意见,也没有人告诉他该怎么做。他说道:“在创业初期的那段时间,实际上我是比较迷茫的,没有人可以指导我,只能通过自己的摸索去一步步尝试。”

  刘欢一个人从产品质量、物流质量、服务质量等方面一个一个去思考为什么没有销量,最终他发现物流服务对于跨境电商是很重要的。刘欢说:“由于是将商品邮寄到国外,所以物流的速度不能太慢。如果物流速度慢了就没有竞争力了。”意识到问题后的刘欢在与物流公司的协商中一步步解决了物流问题,而他的创业之路在开始半年后终于迎来了第一笔订单。随着第一笔订单的开始,他的创业之路也越来越顺利。在2015年一年中,他的销售量达到了35万元,取得了30%的净利润。

  产品通过网络售往四十多个国家

  年收入10余万元

  现在已经大三的刘欢,创业之路已逐步走上了正轨,而他又增加了两个帮手,成为了他继续创业路上的合伙人。现在他的工作目标比之前更稳定一些,主要将电子产品和汽车配件出售到国外,出口范围正在一步步扩大,包括美国、俄罗斯、欧洲等四五十个国家和地区。现年收入已达到十多万元,而这个数字正在逐渐增长。如今,他早已可以自己支付学费和生活费,并且还能时常往家里寄钱贴补家用。刘欢说,“我准备买车,并将创业项目入驻汉口北,希望以后可以将这个项目做得更大。”

  在创业上获得成功的刘欢还有着另外一个身份就是在校学生,虽然创业花费了他很多的时间,但是对于学业他也从来没有松懈过。在学校他一直都是认认真真学习专业课的知识,没有因为自己的创业时间而耽误了学校的课业。他的素质导师秦静老师评价道:“他为人低调沉稳,对自己的创业道路规划也很明确。尽管自己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在创业这块,但平常基本上很少缺课。即使有事情也会及时请假报备,严格遵守学校的管理制度。”

  回想自己的创业之路,刘欢感触最深的就是需要坚持。他认为无论什么事情,只要坚持下去就会取得成效,正是他的坚持让他取得了创业的初步成功。“我希望有了创业念头的学弟学妹们都坚持下去,对于在学校的创业大赛,创新比赛中产生的一些好的想法,比赛后也应该继续下去,而不是在比赛获奖后就把它们放在一边。要相信自己,坚持就会有收获。”刘欢对学弟学妹们建议道。

  励志故事:成功的背后需要付出代价 篇12

  说到厨师,不少人脑海里浮现的是身材略胖、服装油腻、一张或年轻或老迈的男人脸,总之,如果你见过女孩王潇潇,肯定猜不到这个长相标致、打扮时尚的90后女孩,竟然是位烹饪高手。

  回家创业

  美女自制私房菜

  今年23岁的王潇潇是一个特别热爱美食的女孩,自从辞去成都的工作回达州创办私房菜以来,她的私房菜已销往全国各地,深受“好吃嘴”的喜爱。由于颜值高、厨艺佳,被朋友称为“最美厨娘”。

  王潇潇的父母从事餐饮行业已十余年,从小耳濡目染的她特别喜欢美食,也喜欢自己做美食。“7岁时我就自己在家炒土豆片了。”王潇潇说,对于做菜,并没有人刻意教过她,就是凭着自己的感觉做,“结果做出来还不错。”

  2014年,王潇潇从学校毕业后,在成都轻松找到工作。工作之余,她常常自制美食犒劳自己,每次做好后都开心地在朋友圈里晒图,得到朋友们称赞。不少朋友还特意跑到她家“蹭吃”,品尝过后大呼过瘾。王潇潇心想,“既然我有这个手艺,为何不自己创业呢”。说干就干,王潇潇到菜市场买来新鲜食材,尝试着做冷吃兔、口水鸡、香辣牛肉等冷吃系列,结果一次性成功。

  接下来,王潇潇辞去工作开始专心做起了私房菜的微信营销推广。刚开始,生意并不怎么好,问的人多,买的人少。为了拓展客户,她招了三四名队员做推广,慢慢生意有了起色。从选食材、加配料、再到制作,这一切都是她亲力亲为,忙时,常常要熬通宵。

  “一个人在外,父母很担心我的身体和安全,想让我回来。”今年4月,王潇潇回到达州,虽然父母在达州经营着农家乐,她接手经营也没问题,但她还是决定继续创业,做自己喜欢、擅长的事。于是,王潇潇开始扩展新品种,并大量招代理,凡是吃过她美食的朋友或是顾客都愿意无偿为她宣传或成为她的代理,目前她的微信代理已有近百人。

  追求绿色环保

  坚持自己的梦想

  在王潇潇推广的私房菜中,共有6个品种,包括酸辣鱿鱼、蒜泥泡椒凤爪、香辣牛肉、冷吃兔、秘制口水鸡等冷吃系列,还有4种口味的牛轧糖。

  “我喜欢美食,也喜欢在各地品尝美食。”王潇潇坦言,她最喜欢旅游,更是一个地道的吃货,每到一个地方,吸引她的永远都是美食。由于喜欢吃,她发现,现在很多食品为追求鲜、香,添加了太多的添加剂,让人吃着很不放心。因此在制作美食时,她追求的是绿色环保,无添加、无防腐剂。

  从食物的选材到配料的购买,再到加工制作、成品包装……每一个环节,她都追求品质。“我都是现买现做,做好后用最快的速度派单发货。”为让顾客在第一时间吃到最新鲜的美食,无论同城还是外地,她都选择顺丰快递,并且在包装袋中放上冰袋、纸巾,发货前还会仔细检查每一个包装袋。“这是我的理念也是我的原则。”

  如今,随着人脉的积累、顾客的好评,王潇潇每天都会接到几十甚至上百个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她上午采购、中午制作,下午发货,每天忙得不亦乐乎。每次做菜时,她都穿上厨师服一个人玩转厨房,“为了锻炼手劲,我还在坚持健身。”

  王潇潇说,虽然私房菜做得有声有色,但她还有更大的梦想,“我想在3年内拥有一家食品公司,做出自己的口碑和品牌。”

【励志故事:成功的背后需要付出代价】相关文章:

明星成功的背后-励志故事03-25

成龙成功背后的励志故事09-13

成功需要付出代价作文10-21

成功背后的故事作文08-14

成功需要付出代价初二作文08-30

成功背后的故事作文2篇05-15

成功背后的故事作文3篇12-07

成功名人背后的小故事11-29

成功需要持之以恒的故事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