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商务礼仪常识

时间:2022-03-30 12:30:53 礼仪常识 我要投稿

日常商务礼仪常识

  在商务活动中,为了体现相互尊重,需要通过一些行为准则去约束人们在商务活动中的方方面面,这其中包括仪表礼仪,言谈举止,书信来往,电话沟通等技巧,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日常商务礼仪常识吧。

日常商务礼仪常识

  日常商务礼仪常识1

  商务礼仪用于商务场,涉外场合和第一次见面。它以庄重、保守为主。不同于社交礼仪以展示个人魅力为主。它的基本原则是“尊重为本、行为规范和善于表达”。(尊重为本:不迟到、不打断对方讲话、不在客人面前吸烟以及场合上“不过分表现自我,给每一个人平等的展示机会等等;行为规范:符合礼仪要求;善于表达:即便不懂商务礼仪,但通过语言表达,能让对方感觉到对对方的尊重)。

  一、接待客人请吃饭

  1、选择酒店遵循“吃环境、吃特色、吃文化“的原则,根据不同的客人,选择不同的酒店。

  2、选择酒店要注意附近的交通状况,最好不选择在单行线及不便于停车的地方,如果选择了,应事先通知对方。

  3、在门前迎接客人时若主人与客人地位相仿,主人可不走下台阶,若是长辈或领导需要降阶相迎。

  4、左手迎宾:引导客人进入房间时,领导或长辈走在右前方;右手送客:送客时领导或长辈走在左前方。

  5、介绍客人时,熟悉双方的人要主动担当介绍人。在介绍过程中,客人,长辈,上级及女士有优先知情权,他们被后介绍。

  6、伴随客人或长辈来到电梯门前时,如有人开电梯则客人先行,如无人开电梯则接待者先行,并按电梯按钮。乘电梯时禁止吸烟。

  7、排座次时主人坐在对着门的位置,右手边为第一主宾,左手边为第二主宾,第一主宾右手边为第三,第二主宾左手边为第四宾,依次排座。

  8、点菜时主人不可放弃权力,不问客人客人吃什么,要问客人吃什么。

  9、敬酒不劝酒,请菜不夹菜。

  10、吃自助餐时,遵守少量多次的原则,不要给客人带菜,更不许剩菜。

  11、注意沾酱菜的吃法,不可咬一口后接着蘸酱。

  12、通常欧美国家的人不吃动物内脏,不吃宠物。

  13、此外吃饭时不谈让人产生不良联想的话题。可以谈艺术、建筑、电影、历史、文学、时事、音乐等等。

  二、乘车(双排座轿车)

  通常主宾位为右后座;当主人亲自驾车时,主宾位在副驾驶座;如果主人的妻子随行则右后座为主宾位;当主人带有司机或随从翻译人员时,主人同客人坐在后排,客人居右,随从人员坐在副驾驶座。

  三、着装、首饰、头发

  1、男士着装注意“三色“原则(西服、领带、皮鞋不超过三种颜色);三一定律(皮鞋、腰带、皮包要统一颜色);三大禁忌(商标没有摘掉、不系或系质量不好的领带、鞋袜不配套)。

  2、女士着装时裙装为正装,裤装为便装,在穿裙装时不能三截腿,不能光腿,要有备用袜子,同时不能穿黑色皮裙。

  3、女士着装注意六点:不能过分短小、过分紧身、过分暴露、过分透明、过分杂乱、过分鲜艳。

  4、男士头发在七公分左右为宜,女士出席商务活动时应该束发,不能长发披肩。

  5、首饰要同质同色,佩戴要符合身份,以少为佳,不多于三种,不戴珠宝饰品。项链、耳坠的长度要与脸形成反比(圆脸的人带长项链,反之亦然)。

  6、通常不染发,如若染发药与眼仁同色。化淡妆或不化妆,标准为妆成有却无。

  四、接打电话

  1、接电话时,首先自报家门。如:您好,这里是XX公司,请问您找哪一位?

  2、打电话时,首先要说出自己是谁,有什么事,然后询问对方是否方便接听电话。

  3、打长途电话时,要问对方身边是否有座机电话。

  4、电话记录应做到“5W”。when(什么时候)、what(什么事)、where(什么地点打来的)、who(谁打来的)、how(怎么处理的)。

  5、谈判或开重大会议,要当着对方的面把手机关掉(以示对对方的尊重)。

  6、在给年龄相仿的异性打电话时,要考虑到可能不是要找的人接听电话,须直奔主题,以免产生误会。例如:我是XXX单位的,我是XXX现在单位有急事需要找XXX,他能过来下吗?还是单位派车去接?

  7、接打电话时要面带微笑,语气缓和,通常对方能感觉到你良好的修养。当有错误电话打来时,要有耐性,如果知道对方需要的电话可以告诉他。

  8、打完电话,长辈或者上级先挂机,如果是平辈,主机先挂机。成人之美。如果聚会时有同事的配偶打来电话,则异性同事不要说话,或者大家一起说话,以免造成误会。

  9、保密的事不要在电话里谈。要充分了解电话的不安全性。

  10、如果对方要找的人不在,要马上告诉对方,并问对方有什么事情,是否可以代为传达。最好留下对方电话号码。

  11、电话的商务礼仪应该普及到每一位员工。

  五、名片的使用

  1、酒桌上交换名片时要选递给第一主宾。然后顺时针互相交换。其他场合由近及远,由长及幼。递名片时,手与胸齐,右手递、左手接。名片交换后要轻念一遍名片上的姓名。

  2、涉外活动中名片的使用要考虑对方的颜色禁忌。

  3、如果名片用完了或者没有名片,接过对方名片时要跟对方说:我的名片刚好用完,我把电话给您写下来。

  4、注意名片不可放在裤兜里,应放在包里或衣兜里。

  5、名片上副职称正职。政界称官职、商界称职务,如果没有职务可以称先生、小姐,也可以用行业称谓(医生、教授、律师等)。

  六、站、坐、走、蹲、手

  1、站:标准的站立姿势要挺胸收腹,两肩平齐,双臂自然下垂。站立姿势要正,切忌身体歪斜。女性站立的正确姿势:最好是一只脚略前,一只脚略后,两腿贴近,双手叠放在下腹部。

  2、坐:入坐时左进右出,上身自然挺直,两臂屈曲放在双膝上,或两手半握放在膝上,手心向下。不可O型腿,士字腿,可二郎腿但要注意方向。

  3、走:行走时,步态应该自然轻盈,目视前方,身体挺直,双肩自然下垂,应保持身体的挺直,切忌左右摇摆或摇头晃肩。

  4、蹲:正确的方法应该弯下膝盖,两个膝盖应该并起来,臀部向下,上体保持中直。

  5、手:在握手时主人、长辈、上级及女士应主动伸手,握手的力度要适中,同时上下摇晃三下,并且握手时要直视对方,面带微笑。迎宾时手掌侧立引导;道别时,伸臂立掌,腕动臂不动,手动指不动。

  七、商务场合六不谈

  1、不诽谤领导人

  2、不议论自己单位的领导和同事

  3、不谈论国家和行业机密

  4、不谈对方内部情况

  5、不谈格调不高的话题

  6、不谈私人问题(年龄、收入、出身、婚否、健康、家庭)

  八、公务交往中的介绍问题

  介绍有两种:第一种---自我介绍;第二种---介绍他人。

  1.自我介绍有四个要点需要注意。

  A.最好是先递名片再介绍。交换名片时有个时机的问题,一见面就把名片递过去,再重复下自己的名字。

  B.自我介绍时间要简短,愈短愈好。一般自我介绍半分钟以内就完全可以结束了,训练有素。

  C.内容要全面。自我介绍一般包括四个内容:单位、部门、职务、姓名。要训练有素,一气呵成。

  D.倘若单位和部门头衔较长的话,第一次介绍的时候使用全称,后面才可以改简称。所以在国际交往中,用字母来做简称,或者以中文来做简称,一定要注意,先讲全称,再讲简称,否则容易南辕北辙。

  2.介绍别人比较重要的是谁当介绍人?社交场合的惯例,介绍人一般应该是女主人。在国际交往中介绍人一般是三种人。第一种是专业对口人员。第二种是公关礼宾人员。第三如果对方是贵宾的话,礼仪上讲身份对等,就是在场的人里职务最高的。

  九、礼品

  商务赠答

  在国际交往中,人们经常通过赠送礼品来表达谢意和祝贺,以增进友谊。由于各国习俗不同,赠礼的种类和方式也有差异。

  挑选礼品

  馈赠礼品时要尽可能考虑受礼人的喜好,“投其所好”是赠送礼品最基本的原则。如不了解对方喜好,稳妥的办法是选择具有民族特色的工艺品,因为送别人没有的东西,最易于被对方接受。礼不在重而在于合适,正所谓“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有时送太贵重的礼品反而会使受礼者不安。

  赠礼方式

  赠礼的方式一般以面交为好。西方人在送礼时十分看重礼品的包装,多数国家的人们习惯用彩色包装纸和丝带包扎,西欧国家则喜欢用淡色包装纸。与中国人的习俗不同,在西方国家接受礼物后应即刻表示感谢,并当面拆看,不论其价值大小,都应对礼物表示赞赏。

  赠礼时间

  赠礼要适时。在有些国家,在对方送礼时才能还礼;在有的国家(如日本),要选择人不多的场合送礼;而在阿拉伯国家,必须有其他人在场,送礼才不会有贿赂的嫌疑。在英国,合适的送礼时机是请别人用完晚餐或在剧院看完演出之后。在法国,不能向初次结识的朋友送礼,应等下次相逢的适当时机再送。

  赠礼地点

  赠礼要分清场合。去友人家做客,不要带在宴会上吃的食品作为礼物。出席酒会、招待会不必送礼,必要时可送花篮或花束等。在不同的国家,赠送礼品也应有所不同,如中国人讲究送烟送酒,而日本人却送酒不送烟。给德国人送礼时忌讳用白色、棕色或黑色的纸包装礼品,而向南美国家的人送礼,千万不能送刀或手绢,因为刀意味着双方关系一刀两断,手绢则总与眼泪、悲伤联系在一起。

  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渗透于社会的各个方面。

  注:1、当商务礼仪与地区民俗发生冲突时,以地区民俗为准。

  2、商务礼仪不能帮助你直接成功,但它却能帮助你减少不必要的失败。

  日常商务礼仪常识2

  仪容能给人造成直接而敏感的“第一印象”,美好的仪容总能令人敬慕和青睐。

  当年尼克松和肯尼迪竞选美国总统,尼克松带病参加竞选,体重大减,脸上棱角突出,好出汗,又拒绝电视顾问费尽心机为他设计的补救措施。结果,观众在电视屏幕上看到的尼克松是两眼探陷、面颊苍白、汗流如注、声嘶力竭的形象。相反,肯尼迪经过电视导演的精密筹划,养精蓄锐,精心彩排,则显得意气风发,红光满面,从容论道,挥洒自如。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总统电视竞选,选民们注意的并不是双方政见,而是他们的仪表风度。对“形象”的好恶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选票的投向,最终尼克松在竞选中败北。可见仪容美对事业的成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面试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仪容美,赢得面试官员的好感,促使面试成功。

  美容化妆对于人的仪容有画龙点睛的作用。通过运用丰富的化妆用品和工具,采取合乎规则的步骤和技巧,对面颊五官及其它部位进行预想的渲染、描画和整理,以强调和突出人所具有的自然美,遮盖和弥补面部的不足和缺陷,使容貌尽可能完美。化妆应该与形体、肤色、服饰、发型、年龄、性格、身份相协调,而且要与面试的目的和要求有机结合起来,应以淡妆为宜,以自然真实为度,以协调、高雅、精神、舒适为美,以清洁健康为旨,塑造出一副淡雅清秀、健康自然、鲜明和谐、富有个性的容貌,使你焕发出青春的光彩,增强自信心,在面试的过程中增加魅力。同时化妆也是参加面试的重要礼仪要求。

  有人说“女人的美一半在头发。”的确,女性有一头秀发,能增添无限的风韵和魅力,“头上青丝如墨染”就是形容中国美女的干古佳话。对于男士而言,头发也非常重要,俗话说“男头女腰”,就道出了男士仪容美的首要标准。头发的造型是仪容美的重要部分,美容学家认为“发式是人的第二面孔。”恰当的发型会使人容光焕发,风度翩翩。

  首先,选择发型要与自己的风度、气质相一致。举止端庄、稳重的人要选择朴素、沉稳的发型活泼直爽的人要选择线条明快、造型开朗的发型潇洒奔放的人要选择豪爽浪漫的发型。

  其次,选择发型必须适合自己的脸型。

  椭圆的脸型是标准脸型,可任选发式长脸型的发式应该稍大些,设计的发型应该两侧蓬松,顶部头发遮住前额,即采用阔轮廓的发型圆脸型的发式不宜过大,设计的发型额角和顶角部分要隆起,采取高轮廓的发型方脸型的发式宜采取弧轮廓的发型菱形脸型的发式两侧要厚些,设计的发型两侧隆起呈椭圆型。总之,发型的设计只有与你的风度、气质、脸型相一致、相协调,才能达到和谐的美。

  另外,面试前一定要精心梳理、洗净梳齐,不必涂抹得过于油腻,要除去头屑和头饰中闪亮的首饰。

  女性一般不留披肩发,男士不烫发、不卷发。如果戴有眼镜,应擦干净眼镜片。男士应剃去胡须。服饰打扮服饰是面试中的主要知觉对象之一,面试时服装的选择在自我表现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美国行为学专家迈克阿盖尔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本人以不同的衣着打扮出现在某市的同一地点,当他手执文明棍,头戴礼帽,西装革履,风度翩翩地出现时,很多人向他点头致意、打招呼,而且大多是穿着讲究的绅士阶层。但是,当他破衣烂衫、蓬头垢面再度出现在同一地点时,接近他的多是流浪汉和无业游民。这个实验表明,同一个人穿着不同的'服装会产生不同的社会效果和礼仪效果。所以,日本的着名推销大王齐腾幸之助在他的自传体高明的推销术中说“服饰虽然不能造出完人,但是,初次见面给人印象的产生于服装。”因为,服饰不仅反映了你的个性、习惯、爱好、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而且反映了你的道德和礼仪修养水平。

  在面试中,你的服饰可以让主考官了解你诸多方面的情况是否成熟,审美能力如何,鉴赏能力如何,对工作环境的理解能力等。所以面试着装,一定要三思而后行。“为获胜而着装”是你穿着的准则。

  男士商务礼仪仪容

  定期理发。男士最好半个月左右理一次发。平日,不管是何种发型,都应该把头发梳理得井然有序,不可蓬乱不堪。要知道“蓬头”、“垢面”从来都是被相提并论的仪容不整洁的重要表现。

  每日剃须。除了具有特殊的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者之外,白领男士是不宜蓄留胡须的,这既是为了清洁,也是对交往对象的一种尊重。哪怕胡须并没有长长,也尽量每天剃一次,必要时还须增加次数,绝对不能胡子拉碴地去上班或会面。

  修剪鼻毛。平日,许多人不把自己的鼻毛当成一个问题,那是因为他自己看不到或者根本从未有过这种意识。但是这并不等于鼻毛不会生长,更不等于他人注意不到。在人际交往中,偶尔有鼻毛黑糊糊地“外出”,是很破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的。白领男士对此应经常检查和修剪。

  遮掩腋毛。成年人一般都长着比较浓密的腋毛,从视觉上讲,它很不美观。因此,白领男士在着装时,应有意识地避免会使腋毛“昭然若揭”的款式,如背心、无袖装等。

  掩饰腿毛。腿毛如果长得又黑又粗,在别人眼里是毫无美感可言的,必须加以掩饰。在执行公务时,白领男士不准穿短裤或挽起长裤的裤管,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一双“飞毛腿”的腿毛有碍观瞻。

  日常商务礼仪常识3

  一、善于运用非言语手段

  在非言语交往手段中,最重要的是表情,包括面部表情和身段表情。戴尔卡耐基说过:一个人的面部表情比穿着更重要;笑容能照亮所有看到它的人,像穿过乌云的太阳,带给人们温暖。所以用微笑去招呼朋友,朋友因此而快乐,你也就成为受欢迎的人。

  二、记住对方的名字

  记住对方的名字并叫出来,这等于是给对方一个很巧妙的赞美,表明你很在乎他;而假如你忘了或叫错了对方的名,那将是十分尴尬的,对你很不利。所以在和别人交往的同时,最好在内心里把那个名字重复几次,试着把它同那个人的容貌、表情等特征联系在一起。

  三、真心赞美

  对很多人来说,能被人注意到自己“小”的优点和长处,并得到赞美,他会很感激赞美的人,产生好感的程度也就会增加。不过赞美的人也要记住,赞美要适度,要真心,如果小题大做,只能起到反作用。虽然当面的赞美是必要的,但是背后的赞美也是不可忽视的。背后的赞美也许不为人知,却会让人感到你的真心。

  四、善于暴露自我

  现实生活中,人们都学会了掩饰自己的真实情感,如果人们在彼此交往中能坦率表述自己的思想,表露自己的情感,那么猜疑、误解以及冲突、纠纷就会大大减少。适当地“自我暴露”,不仅有助于别人了解自己,也有助于使别人对自己产生好感。人们喜欢自我暴露的人,不喜欢自我封闭的人。不过,自我暴露的程度必须以不使对方感到惊奇为限。

  五、掌握批评的艺术

  当我们必须要对别人的错误进行批评时,应讲究一定的技巧。首先,要注意场合。最好不要在大庭广众下当面批评别人,应该让对方保住面子,否则会导致对方的恼怒和反击。其次,从称赞开始。通常,在我们听到别人对我们的某些长处的赞扬之后再去听一些不愉快的批评,感觉总是要好一些。从赞扬的方式开始,就好像牙医用麻醉剂一样,病人仍要受钻牙之苦,但麻醉却能消除疼痛。此外,批评要就事论事,不要污辱人格

  六、换位思考

  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不要把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再强加给别人,也就是从别人的角度想事情。世界上任何人都有使他感兴趣的事情,也有他漠不关心的事情。感兴趣和漠不关心都是有原因的。如果你能站在别人的立场多想想,就不难找到妥善处理问题的方法,因为你和别人的思想沟通了,彼此就有了理解的基础。当你想要批评别人的时候,先让自己思考30秒,如果你是对方,会不会接受这个批评,会是什么样的心情。时间久了,你会发现身边的朋友越来越多,而你也不再会有没“人缘”的感觉了。

  七、寻找共鸣

  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人们的态度、观点、文化背景、年龄、性别、兴趣、爱好、地位和经历等方面的相似性,可以增加彼此之间的吸引力。要与别人接近,最首要的就是让别人了解你。试想一下,一个你完全不了解的人,你会愿意和他交往吗?你对一个人的暴露程度如何,直接反映了你对这个人的信任程度。换了新的环境,想交新朋友之前,不妨来做点功课:比如了解对方的喜好,以找到共同的爱好和话题;主动寒暄,打破与新朋友之间的隔阂;还要记得展现真实的自己,用真心才能换得好朋友。

  八、掌握个性,见机行事

  在社交过程中,要学会对不同的人做具体的性格分析。对性格活泼、个性开朗的人可以比较随意地开玩笑;但是对性格内向的人,交谈的时候需要耐心;对于性格耿直的人,可以对他们直言不讳,既不会引起反感还会引起对方的共鸣;而对那些性格多疑、小心眼的人,说话则要小心谨慎,开口前要再三酝酿,注意不要得罪对方。这种交谈方式就是所谓的“见机行事”。社交的过程是个瞬息万变的过程,相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绪变化。一个真正善于社交的人应该是善于观察的,能对社交对象可能出现的临时的心理随机应变。

  九、别做老好人

  对待朋友要一视同仁吗?这样的概念已经过时了。朋友之间的交往绝对不应该是公正的“等距离外交”,处理人际交往中“亲”与“疏”的关系其中的秘诀就是与亲密的朋友相处,但求彼此理解,与较生疏的朋友相处,则应多些谅解。对亲密的朋友尺度要放得严格一点,不要怕得罪人,最好能做到心里有什么话都说出来。老好人没有什么真正的朋友,没有人会在他真正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因为别人都会觉得他对自己不是真心的,他之所以与自己交往是因为有利可图。俗话说,和任何人都是好朋友的人,不能成为任何人的伙伴。

  十、主动打招呼

  其实与陌生人主动交流并不需要担心什么,你可以设想如果有人主动与你打招呼时,你所体会到的心情,就能鼓起勇气,尝试与人主动打招呼,你就会发现此后的交流变得很容易了。其实担心在社交场合“出丑”是一种自卑。想要交朋友,就要打破自卑,主动地向前迈出一步。练习主动与人微笑,即使对方是陌生人,主动的、发自内心的微笑,会成为人际交流的第一步;简单明了的自我介绍,以“您好,我是某某,是什么原因参加这次活动”为开头,做自我介绍的第二步;接下来交换名片也好,寒暄也罢,都为你结交新的朋友打开了局面。

  十一、注意口头交往的技巧

  首先要作一个好的倾听者,鼓励别人谈论他们自己。在交谈过程中注意力分散、心不在焉,或急不可待地打断对方的谈话,都是对对方的一种不礼貌;还有人话匣子一打开就再也收不住,不管别人是否感兴趣,也不允许别人插嘴,结果图得一时的痛快,却给对方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倾听并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有反馈地引导和鼓励。要表现出对对方的谈话感兴趣,用语言或表情告诉对方你能理解他的谈话内容,有时可用自己的语言来简略复述一下对方谈话的含义。如果你是谈话者,还要注意不要重复。唠唠叨叨、翻来复去,只会让人感到厌烦。当然也不能讲些对听者来说全然陌生的话题。

  十二、保持适当的距离

  人际关系密切程度通常是表现在人际距离上的。双方关系亲密,相互间距离较近;双方关系疏浚,相互间距离较远。与新同事新朋友初处,彼此不熟识、不了解,关系刚刚形成,距离自然是较大的。你若生硬地去与人亲近,则有违交际规律,对方不仅不会作出友好表示,还会产生反感情绪。这种适得其反的效果,会把你置于被动地位。保持适当的距离,能给对方冷静地观察你认识你的机会。你们会在逐步熟悉和了解中,实现思想的沟通,情感的交融。你们的关系慢慢亲密了,彼此的距离就会悄然隐去。保持距离重在适当,掌握在对方认可接受的范围内,并能有效地促使双方互相吸引。束老师到了新学校一开始就想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见到每一位教职工都做出亲热的表示。有时他还装出很随意的样子,大方地到陌生老师家拿这拿那,结果把自己弄成一个很令人讨厌的角色。黄老师则正好与柬老师相反,对任何人都昂然相对,担人于千里之外。还是张老师做得合适,把自己的热情控制在一定程度上,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显得自然得当。

【日常商务礼仪常识】相关文章:

庙会节日常识06-25

古代节日常识02-04

商务礼仪的常识05-12

男士商务礼仪常识05-10

办公商务礼仪常识05-10

鲜花节节日常识06-25

播种节节日常识06-25

新米节节日常识06-25

南瓜节节日常识06-25

擂台会节日常识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