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教学设计

时间:2021-04-15 19:49:03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草原》教学设计范文(精选7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草原》教学设计范文(精选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草原》教学设计范文(精选7篇)

  《草原》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2、3、4、5段。使学生认识到祖国的草原不仅景色美,而且草原的人更美。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及课文结尾的含义。

  3、读懂课文,在草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4、.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初入草原,作者就非常强烈地感受到那里景色的迷人,老舍先生以满腔热情,以轻松愉快的心情,用生动的语言赞美了草原的美丽。这种美丽体现在草原辽阔而不空荡,宁静而不死气沉沉、到处充满蓬勃的生机。通过作者的描写我们感受到了如诗如画的草原美景,体会到草原的动态美和静态美。那么,你能把你喜欢的景物描写背给大家听吗?

  (相机板书:美、风光美空气天空小丘羊群)

  二、品读课文,体会人情美

  看来,草原风光的确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实,让老舍先生感动的,不仅仅是草原风光,那里的人们热情好客,也给老舍先生留下了更为深刻的印象。

  1、请快速浏览课文的2---5段,思考:每一段分别描写了什么场面?试着用简短的话总结出来。(相机板书:远迎、相见、款待、话别)

  2、从这些场面的描写中,你可以感受到什么?(蒙古人的热情好客、蒙汉两族人民的深情厚谊)

  3、请同学们划出表现蒙古人热情好客的语句。仔细品读,说说你从中哪些词语中感受到热情好客?

  4交流:

  A、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1)、你交流的是远迎这个场面,具体说说,你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蒙古人的热情好客?

  男女老少:说明人多,还从哪个词语看出人多?(群马)

  穿着各色衣裳:作者怎样描写“各色衣裳”?(像一条彩虹)我们什么时候能穿上各色的衣裳?(过节)蒙古人民把客人到来当成节日一般,的确是非常热情。

  像一阵风吹来:速度快,表示非常急切地想见到客人。

  作者从欢迎的人多、盛装、心情的急切,写出了蒙古人民的热情好客。

  2)此时,你就和老舍先生一起,见到了这感人的一幅,想像着当时的情景,读出你的感受。(抽生读,齐读)

  过渡:关于远迎这个场面,你还从哪些语句的描写中感受到蒙古人民的热情好客?

  B、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

  1)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此时草原的情景,你认为是哪个词(热闹)

  2)我们从: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感受到了草原的热闹。

  3)人欢马叫,真是一幅欢迎远客的热闹情景,谁能把这种把热闹读出来?(抽一生读,齐读)

  4)如果说此时的草原是热闹的,那原先的草原是---(静寂的)

  在这一段中,哪句话描写了草原的静寂?

  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此时草原的热闹与先前的静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我们更能感受到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

  5)在远迎这个场面的描写中,作者也写到了在行进过程中对草原的一些感受,谁能给大家读读?

  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草原的宽广)

  6)是什么让如此宽广、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热情好客)

  蒙古人民的热情使静寂的草原如此热闹,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蒙古人民对客人的深情厚谊。

  过渡:你想交流哪个场面?

  C、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的。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

  1)握手,表示什么?(友好、亲热)

  在这里,蒙古人民和客人是怎样握手?(握住不散、握手再握手、边握边说边笑)

  2)他们都可能说些什么呢?(你好、欢迎你们、不客气,我们是一家人)

  对呀,就像作者说的那样:语言不同,心却是相通的,大家都有一共同的心愿,那就是民族团结互助。

  D、不大一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干部们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

  1)热情好客的蒙古族人民总是用好酒好肉、载歌载舞招待最尊贵的客人。作为客人的老舍和他同行的人,也都热情的回敬。

  2)这样热闹的场面,让你想到了你见过的哪些场面?(过节,一家团圆)

  是啊,此时,蒙汉两族人民多像一个合睦的大家庭啊!

  E、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1)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诗句的意思和词意。(何,怎么。忍,舍得。别,离开。天涯,一望无边。碧草,碧绿的草原。)

  三、拓展延伸

  1、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偏西。此时此刻,他们还沉浸在这快乐的气氛中,谁也舍不得离去。分别在即,在夕阳的余晖里,主人和客人依依不舍,有说不完的话。假如你是客人,你会说些什么?假如你是主人,你又会说些什么?

  正像作者说的那样: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2、,我来到美丽的城西小学,你们会怎样招待我?

  感受到你们的热情,我非常感动,临别之际,站在召文台前,我由衷地说:蒙汉情深何忍别,城西小学话斜阳。

  3、其实,不仅蒙古族与汉族两族人民感情深厚,全国五十六个民族也一样团结互助,感情深厚(播放《爱我中华》),会唱的同学跟着唱。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跟随着老舍先生,我们一起领略了草原的迷人景色,感受了蒙汉两族人民的深情厚谊。课后同学们可以把自己感受深的段落和语句积累下来。

  《草原》教学设计2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勾勒、骏马、无限、鞭子、疾驰、马蹄、奶茶、礼貌、拘束、举杯、摔跤。

  2、熟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

  教学重点:

  熟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你到过草原吗?在电影、电视中见过草原吗?作者用他的亲身经历,向我们介绍了草原的天,草原的地,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读读课文,想想作者笔下的草原是怎样的景象?(让学生初步感知)

  二、检查预习

  1、读生字词:勾勒、骏马、无限、鞭子、疾驰、马蹄、奶茶、礼貌、拘束、举杯、摔跤

  2、学生互相提示易读错和易写错的字。

  3、学生互相解词:

  渲染:中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涂抹画面,使它分出层次,以加强艺术效果。

  拘束:过分拘束自己,显得不自然。

  襟飘带舞:衣襟和裙带迎风飘动。

  三、默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1、读课文,按照作者进入草原的顺序,说说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板书:初见草原——迎客——待客——话别

  2、小声读课文,想象作者笔下的草原是怎样的景象?

  3、默读课文,画出你认为写得美的句子和不理解的句子。

  四、作业

  1、抄写词语

  2、熟读课文,思考课后问题。

  《草原》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会本课的渲、勒等生字,明确文章分为风光和人情这两个部分,有感情的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过程与方法】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法、朗读感悟法、情境教学法,提高学生感悟理解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草原风光的美丽,感悟草原民族的真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清文章的两个主要描写方面,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草原风光的美丽,感悟草原民族的真情。

  三、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法、朗读感悟法、情境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播放关于草原风光的视频,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眼中所看到景象,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就在这样的大草原上,可能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顺势导入本课,跟随作者老舍一起走进美丽的草原。

  (二)整体感知

  通读全文,提问引导:

  1.通过课题我们知道了本文主要是描写草原的,那么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对草原进行具体描写的呢?梳理文章大意,标出不认识的生字词。

  明确:本文从风光和人情两个方面展开描写。讲解生字“渲”字。板书:风光,人情,渲。

  2.朗读感悟:在学生了解本文是围绕两个部分展开描写的之后,我会把全班分为两个小组,分别去朗读相应的段落,体会散文的语言美。

  3.赛读感悟:男女生比赛从文中选取一些自己喜欢的句子,看看那组读得更有感情。

  (三)深入研读

  1.通过刚刚学生的朗读比赛,我们已经体会了草原的风光美,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草原,看看草原的风光与我们平时所见的有什么不同?

  明确:文中描写草原的句子,“四面都有小丘……轻轻流入云际。”

  2.这一句中说的“白色的大花”指的是什么?

  明确: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羊群比喻为白色的大花。板书:比喻。

  3.结合课下注释,理解“渲染”“勾勒”体会画面感。

  明确:草原风光的总特点是洋洋洒洒的,风过草原给我们呈现了一幅绿色的中国画,而不是一幅描绘细致的工笔画,这里从侧面写出了草原的意境美。

  4.设置承上启下的问题,在这样的草原上生活着一个可爱的民族,他们对待客人是怎样的呢?请你找到关于“人情”描写的相关段落,勾画出草原人们待客的句子和客人的表现。

  明确:草原民族的热情,迎客、吃饭、饭后载歌载舞。

  5.客人与草原民族的语言是不相通的,我们为什么能如一家人一般其乐融融呢?

  明确:草原人们的热情,民族团结深入人心。

  6.全班朗诵文中最后一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明确:体会作者分别时的心情,总结全文。

  (四)拓展延伸

  搜集与蒙古族相关的资料,思考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五)小结作业

  画出你心目中的草原,并且为你的画配上相应的文字。

  《草原》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勾勒、骏马、无限、鞭子、疾驰、马蹄、奶茶、礼貌、拘束、举杯、摔跤。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

  3、读懂课文,在草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4、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教学重点

  1、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

  2、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教学难点

  体会第一自然段中的文字所表达的草原的意境美。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师:今年暑假,老师到过一个美丽的地方,我还带回了几张照片。你们看!这是哪里呀?(板书:草原)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老舍先生的小学课文《草原》。四十二年前,老舍先生到草原参观访问时,记下了沿途的所见所闻。今天,就让我们与老舍先生共作一次“草原心灵之旅”。

  二、自主学文,勾画圈点

  1、整体感知

  师: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写草原的?

  2、自主研读

  师:草原的景色是怎样的呢?请大家静静地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勾画让你感受很深的关键词句。

  3、放声朗读

  师:自由地、放声朗读这一段,读出你对草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一会儿把你感受最深、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三、合作研读,品读玩味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想象点拨,指导朗读)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分享经验,指导朗读)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象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大花。”(以读代讲)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四、音乐过渡,读中悟情

  1、音乐过渡,激发想象。

  2、自由朗读,读中悟情。

  3、指名朗读,以读代讲。

  五、个性朗读,小结全文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草原》教学设计5

  设计思想

  本文语句优美,富有形象感和画面感,要加强感情朗读,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体验,边读边想象画面。在设计时注重图文并茂,配以有关草原的图片歌曲,以加深学生的直观印象,用眼睛、用心灵去感受草原的美丽,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悟中生情,体会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初步体会兄弟民族之间的深情厚谊。在课堂上采用读写结合的方式,更好地训练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掌握。

  教学目标:

  1、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弄清课文记叙顺序,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教学难点

  弄清课文记叙顺序,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方法

  1、采用自主、合作、探究法,轻松掌握生字、检查把课文读生动、读流利。

  2、注重图文并茂,配以有关草原的图片歌曲,让学生了解草原。

  3、利用榜样示范法,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风景名胜举不胜举,那居天下第一的桂林山水,那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美丽西湖,无不令我们神往,而那辽阔的草原更是个景色迷人的地方,谁能讲一讲,你想象中的草原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范读,出示多媒体课件。(草原美丽风光的图画)

  你们想领略草原的美丽风光吗?下面让老师带着同学们跟着老舍先生一起去欣赏美丽的大草原吧!

  (草原离学生太遥远了,教师配上美丽的多媒体图画,抒情的音乐,让学生初步感知草原的美,为理解课文作好了铺垫,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学生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认真读课文,遇到不懂的字,向同桌或查字典解决。

  2、这篇课文究竟写了哪些内容?

  (理解课文要在把课文读通读顺的基础上,所以这个环节,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真正地做到让学生把课文读通读顺。)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同桌互相每人读一自然段,检查字音读正确与否,读得流不流利。

  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充当“小老师”的角色,学生更有兴趣,检查的力度更高,更容易掌握所学的内容。)

  四、指名读带生字的句子,理解重点的词语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随文识字的方法,把生字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更容易理解,而且没那么枯燥。)

  五、写生字

  1、请学生在黑板上范写两个容易写错的“涩”。

  2、学生写生字。(描红、在生字本上写一个)

  3、学生对照书本自己评析、同桌互相评析,推荐写得好的让大家欣赏,说明推荐的理由。

  (为学生树立榜样,为学生提供锻炼的平台,激发学生写字的欲望。把学习的主动权让给学生,让他们去自纠自查,共同进步。)

  六、质疑、总结

  (“学贵有疑”,人们的进步往往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的,而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必然前提,阅读也不例外,如能抓住要点,抓住关键提问,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是一种能力的表现,这种能力对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是具有重要作用的。)

  板书设计:

  风光美

  16、草原

  人情美

  《草原》教学设计6

  【教学目的】认识草原特点,提高认识和审美能力,渗透民族团结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教学要求】

  1、学会字词,了解课文内容,认识草原特点。

  2、提高认识能力和审美能力,渗透民族团结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段。

  【教学重点】认识草原特点,体会民族感情。

  【教学难点】

  1、体会第一段草原景色文字的意境美。

  2、体会第2—5段文字中所蕴含的深刻的思想感情。

  3、以情贯穿,保持作者感情的连续性。

  【教学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课文第1段;第二课时教学课文第2—5段。

  【课前准备】教学挂图2幅。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19、草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让学生谈一下自己阅读课文后的初步印象与体会。

  三、理清课文层次,划分段落,了解大意。

  四、学习课文第一段:

  1、了解草原“天”的特点,理解草原的天为什么比别处的天“更可爱”,体会作者激动的感情。

  2、了解草原的特点,抓住“一碧千里”带动全段的学习。

  3、体会作者感情。

  4、理解“骏马”、“大牛”句。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课文第二段。

  1、默读思考:作者在去牧业公社的途中,初入草原和接近公社时所看到的景色有什么不同?结合“洒脱”、“怎么走都可以”及“河”句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

  2、理解“欢迎远客”这层文字,结合“彩虹”“欢呼”句理解。体会主人的热情好客。

  3、结合汽车“飞”与“走”的不同描写,深入体会作者心情的激动。

  二、学习课文第3—5段。

  1、第三段:结合“热乎乎”“你说你的,我说我的”等语句,体会主人的热情,客人的动情。

  2、第四段:结合蒙民的招待物品及人们的表现,体会主人的热情;结合“会心”等句,体会两族人民感情的交融。

  3、第五段:结合主客表现,理解结尾诗句,深入体会蒙汉人民的深情厚谊。

  三、归纳全文,回到整体,揭示“民族大团结”的课文主题,体会写作方法。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民族感情。

  2、写一篇读后感,谈谈学习体会。

  《草原》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的段落层次

  2、读懂第一自然段,领会草原的自然美,体会句中含着的意思、

  3、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教学重点

  领会草原的自然美,品味积累文中优美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交流,拓展

  1、同学们,你们游览过祖国的大好河山吗?说说这些风景名胜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是啊,我们的祖国山河秀丽,江南妩媚,塞北雄奇,就像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这节课,就让我们到内蒙古大草原上去潇洒走一回。

  3、板书课题,齐读。

  4、老师来变一个小魔术(草原后加上?号)现在你再读读看,意思改变了吗?你又读出了哪些新意思?(师加上!)请你再读读看,有没有什么新感觉?(生自由谈)

  二、整体感知,理清作者叙述顺序

  1、草原之美让人魂牵梦绕,现在,赶快打开书,去读读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吧!有个问题请大家边读边想:课文围绕草原先后写了哪些内容?

  2、生充分自读思考。

  3、读后交流,师相机概括板书:风光美、人情美。

  三、品读,感悟第一自然段,体会草原的美

  1、过渡:老舍先生用他的一支生花妙笔,给我们“画”出了一幅美丽的草原风景画,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一边欣赏优美的音乐,一边听老师范读第一自然段,并在脑海中想像画面。听完后,告诉同学们,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2、师配乐范读课文。

  3、说说你好像看到了什么?生自由说。

  4、过渡:草原的美是如此与众不同,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用波浪线画出文中描写的最让你心动的景色,美美地读一读,并在学习小组内交流。

  5、生自读交流,说说文中最让你心动的景色。

  6、全班交流,师点拨引导,相机出示课件画面,图文结合理解“一碧千里”“小丘柔美”“翠xx流”等词的意思。

  结合简笔画理解“勾勒”“渲染”等词的意思。

  7、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配乐赛读,师生评议。

  8、面对如此美丽宽广的大草原,假如你置身其中最想做的是什么?

  9、那么,我们来看看作者来到大草原的感受吧!用横线画出第一自然段中描写作者感受的句子。

  10、交流读后感受,相机指导学生理解“高歌”“低吟”两词的区别。

  这两种情调一样吗?如果把文中的两个词颠倒一下位置,好不好?

  11、是啊,作者陶醉了,你们陶醉了吗?让我们带着赞叹,带着兴奋,带着陶醉来朗读第一自然段。

  12、读了这么多,大家会背了吗?把你最心动的句子背下来。

  13、拓展。假如你是一位来草原寻找灵感的诗人,你会低吟一首怎样奇丽的小诗呢?假如你是一位带团游览的导游,你又会怎样向游客来宣传草原的美景呢?想一想,你是当诗人还是导游?赶快写下你们的赞美吧!

  14、生练笔。试写小诗或导游词。

  15、指名生上台读自己写的小诗或导游词,师给予热情评价。

  四、欣赏歌曲,升华情感

  同学们,虽然这节课我们没有真正去美丽的大草原,但我们已经用心感受到了那儿的风景之美。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一首献给草原的赞歌,来结束今天愉快的学习。至于草原的人性之美,下节课我们再去细细品味。(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草原》教学设计范文(精选7篇)】相关文章:

老舍课文《草原》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03-15

《草原》教学反思(精选15篇)04-07

《草原》教学资料07-28

《草原》教学反思04-06

《草原的早晨》的教学反思【精选】03-24

草原上教学反思04-07

草原的教学课件06-25

《草原》的教学反思04-08

草原上教学反思04-07

草原的教学课件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