趵突泉教学设计

时间:2021-03-27 11:48:20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趵突泉教学设计范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趵突泉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趵突泉教学设计范文

  趵突泉教学设计1

  一、整体感知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趵突泉》。《趵突泉》的作者是老舍。我们学过老舍先生的一篇文章——《猫》。(幻灯片出示《猫》的内容结构图,教师示范大声读《猫》的内容结构图)

  师:下面请你们把预习作业纸拿出来,大声读一读《趵突泉》的内容结构图。(先请学生练读,再指名学生读)

  (结构图略)

  二、感受大泉

  师:那我们先去欣赏大泉。请大家先读读描写大泉的这段话,感受一下大泉的与众不同之处。

  师:通过老舍先生写的这段文字,你觉得趵突泉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生:它不停地翻滚。

  生:它不停的在冒。

  1.注意“冒”的字形

  师:这个“冒”字很特别,上面是个“冒”字头,和“日”不同的是它要写得扁扁的,和“曰”不同的是它中间一横和封口的这一横既不挨着左边一竖,也不挨着右边的横折。请大家把这个字写3遍。

  2.理解“冒”的意思

  师:“冒”是什么意思?用你自己的话说说。

  生:往上窜。

  生:翻滚。

  生:跳跃。

  生:奔腾。

  生:钻

  3.主干问题:为什么作者连用三个“冒”?

  师:为什么作者连用三个“冒”?不急着说,把这一段好好读一读,呆会儿我们来交流各自的想法。(学生讨论后出现多种说法。)

  生1:因为趵突泉的大泉有三个泉眼,所以作者用了三个“冒”。

  生2:作者用了三个“冒”,还让人感觉泉水冒得时间很长很长。

  生3:作者用了三个“冒”,让人感觉泉水不断往上冒,冒得很高。

  生4:我感觉这里用三个“冒”,配合前面的三个“永远”,读起来很舒服,很有节奏感。

  生5:用了三个“冒”,让人感觉到这泉水很有活力。

  4.对学生的看法梳理、引导、点拨、甄别。

  (1)幽默地反问,提醒学生再斟酌自己的观点。

  生1:因为趵突泉的大泉有三个泉眼,所以作者用了三个“冒”。

  师:(指图)一个泉眼一个“冒”,三个泉眼三个“冒”,冒,冒,冒。(笑)那如果有五个泉眼呢?那就用五个“冒”?冒,冒,冒,冒,冒?(大笑)八个泉呢?所以,你的说法乍一听挺有道理,仔细一想,有点牵强。

  师:不过,你提醒了大家趵突泉一个重要的独一无二的特点,就是有三个泉同时在冒。

  (2)顺势细读全段,具体、丰富学生的观点。

  生:作者用了三个“冒”,还让人感觉泉水冒得时间很长很长。

  师:读这段文字,你还可以从哪里感受到趵突泉冒得时间已经很长?

  生: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趵突泉冒得时间已经很长:“看那三个大泉,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老那么翻滚。”

  师:老舍先生在济南生活了七年,明媚的春天,他去看趵突泉,它在——冒;炎热的夏天,他去看趵突泉,它在——冒;凉爽的秋天,他去看趵突泉,它在——冒;即使是寒冷的冬天,他去看趵突泉,它还是在——冒,白天去看趵突泉,它在——冒;晚上去看趵突泉,它也在——冒。所以数次游览趵突泉的老舍在文中这样写——(读)看那三个大泉,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老那么翻滚。

  师:读这段文字,你还可以从哪里感受到趵突泉冒得时间已经很长很长?

  生:从下面这句话可以看出趵突泉冒得时间已经很长:“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冒,冒,冒,好象永远不知道疲倦似的,只有自然有这样的力量!”

  师:在这里,作者连续用了几个“永远”?

  生:四个“永远”。

  师:你们觉得这趵突泉究竟这样接连不断地冒了多少年,以至于老舍先生用了四个“冒”?

  生:3年(10年,100年,80年,50年……)

  师:这趵突泉究竟冒了多长时间了呢?

  师:100多年前,清朝一个叫刘鹗的文人写了一部名为《老残游记》的小说,《老残游记》这样描绘趵突泉(屏幕显示):“三股大泉,从池底冒出,翻上水面有二、三尺高……三股水均比吊桶还粗。”(学生读,简单说感受)

  师:900多年前,北宋文学家曾巩在《齐州二堂记》中第一次出现趵突泉的名字(屏幕显示):“有泉涌出,高或数尺,其旁之人曰趵突之泉。” (学生读,简单说感受)

  师:1400多年前,北魏郦道元所写的著名地理学著作《水经注》中写到趵突泉(屏幕显示):“觱涌三窟,突起雪涛数尺,声如隐雷。”(教师)

  师:早在3500多年前,就有文字记载趵突泉,当时人们称趵突泉为泺。也就是说,这趵突泉至少这样冒了将近4000年。(指导朗读)

  (3)通过想象朗读,强化学生的观点。

  生3:作者用了三个“冒”,让人感觉泉水不断往上冒,冒得很高。

  师:这是静止的画面,但是我们想象趵突泉不断往上冒啊,冒啊,冒啊,趵突泉的泉水冒得高,最高的时候将近一米。(哇)谁来读这句,有变化地读好这三个“冒”让人感觉到趵突泉的活泼与力量。

  生:(练读,个别朗读,逐步提高)

  5.在理解“冒”的基础上,顺势让学生抒发自己的感受。

  师:如果你就站在趵突泉旁边,看着趵突泉不停往上冒,想着它就这样冒了几千年,你有什么问题要问,你有什么想法要说。

  生:趵突泉这样冒,难道不感到疲倦吗?

  生:这趵突泉不断往上冒的动力来自哪里呢?

  生:趵突泉的`水不会枯竭吗?

  生:这实在是太奇怪了,太不可思议了。

  生:大自然太伟大了。

  师:是啊,同学们,老舍先生和你们想得一样,于是他在文章中抒发了自己的感受。我们来读:“你只要立定呆呆地看三分钟,就觉得自然的伟大,再不敢正眼去看。”

  师:“不敢正眼去看”不是害怕,不是恐惧,而是跟你们的想法一样,叹服于自然的伟大。

  师:我们在写景的时候,既可以写自己听到的,看到的,也可以写自己的感受.

  三、感受小泉

  师:欣赏完大泉,我们再去看小泉。

  生:(读课文)

  师:大家把书合上。谁来说说让你印象深刻的其中一个小泉的样子。

  生:(描述)

  师:谁来说说自己所记得的其中两个个小泉的样子。

  生:(描述)

  师:有的人读书很仔细,说不定记住了三个小泉的姿态,有吗?

  生:(描述)

  师:不会吧,难道有人能说清楚全部四个小泉的姿态吗?

  生:(描述)

  师:是啊,老舍先生在文章中写了四个小泉的姿态。看大屏幕,下面这段话写的是哪一个小泉?——“有的半天才上来一个大、扁一点的水泡,慢慢地有姿态地摇动上来后就碎了;然后又来了一个!”

  生:第三个小泉。

  师:有可能老舍先生一开始就是这样写的,但是他有一个习惯,会读一读自己写的文章,不满意的地方再修改,我们来读读这段话。

  生:(读)“有的半天才上来一个大、扁一点的水泡,慢慢地有姿态地摇动上来后就碎了;然后又来了一个!”

  师:老舍先生读完后,总觉得这段话没有完全写出他所看到的小泉的样子,没有写出自己当时的心情,于是,他改了——(后面反复强调这句话,反复改写)

  有的半天才上来一个大、扁一点的水泡,慢慢地有姿态地摇动上来后就碎了;然后又来了一个!

  有的半天才上来一个大、扁一点的水泡,慢慢地,有姿态地摇动上来后就碎了;然后又来了一个!”

  有的半天才上来一个大、扁一点的水泡,慢慢地,有姿态地摇动上来,碎了;然后又来了一个!

  有的半天才上来一个水泡,大、扁一点,慢慢地,有姿态地摇动上来,碎了;然后又来了一个!

  有的半天才上来一个水泡,大、扁一点,慢慢地,有姿态地摇动上来,碎了;看,又来了一个!

  师:改了四次以后,老舍先生自己才比较满意,你再读读,说说你读了最后这段话的感受。

  生:我能感受到老舍当时的心情,刚开始好象等得都有点不耐烦了,所以他说:“半天才上来一个水泡。”后来水泡碎了,他又有点可惜。“看,又来一个”,我仿佛看到了老舍喜出望外的样子。

  生:这么一改之后,我能想象出水泡的样子,跟其他水泡比起来,大大的,扁扁的,而且速度很慢,摇摇晃晃的,有很多形状。

  生:最后面的感叹号,说明老舍先生又惊又喜,对这个大泉怎么也看不够。

  生:“碎了”这两个字原来和前面的句子连在一起的,没什么感觉,现在分开了,我感觉作者是看着小泉破的,突然破了,作者很惋惜。

  ……

  师:你看,这就是好的语言,不仅让我们小泉的姿态,也让我们看到了作者当时丰富的表情。

  师:就这样读,请你再读整段,品味每一个词,连标点符号也不要放过。呆会儿我们来交流。

  生:我觉得这个“挤”字用得特别好,这个“挤”字让人感觉有很多小泉争先恐后地往上窜,挨得很紧,很好看。

  生:我觉得这个“歪”字特别有意思,好象那些小水泡走着走着忽然没力气了,这种拟人的写法很生动。

  生:我觉得后面的省略号写出了小泉的姿态非常多,你可以根据前面四个小泉可爱有趣的样子想象其它的小泉,各重样子,很多。

  生:我特别喜欢“池边还有小泉呢”这句话。像闲聊一样把上下两段连接起来。

  ……

  师:你看,这样读,文章的味道就读出来了。

  四、再整体强化

  师:快下课了,再请同学们看着屏幕上的空格的内容结构图,读一读。

  (结构图略)

  趵突泉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尝试运用读书单自学课文的阅读方法。

  2、尝试交流自己阅读后的观点,谈谈自己的感悟。

  3、习得一些自认为有价值的写作方法,并积累。

  4、从语言文字中感受趵突泉之美。

  教学重点:

  交流自己喜欢的(印象最深的)美句,尝试品读,谈谈自己的感悟。

  过程预设:

  课前谈话

  出示诗一首:

  俞子闻说泺泉好,

  超然堂前会英豪。

  上阳光景劝君记,

  课乘书卷醉文涛。

  师: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这首诗,然后告诉我,你有什么发现?

  课件出示:相传古泺水的源头有泉,称“泺泉”,又称“瀑流泉”、“娥英泉”、“三股水”,至北宋,文学家曾巩为之取名叫“趵突泉”。咱们今天要学的课文题目就叫“趵突泉”。

  一、初读感知

  1、同学们,请你用手指在桌面上跟老师一起写课题:趵突泉。

  “趵”字写法指导。

  “趵”在字典中只有一个意思——跳跃。古时候“突”的意思是冲出,所以“趵突”就是“跳跃冲出”的意思,跳跃冲出之泉就叫“趵突泉”。历代文人墨客为它写过无数的诗文篇章,今天我们要看的是1938年老舍先生住在济南时写的。

  请同学们自己认认真真地把课文读2遍,然后完成读书单上1、2两部分。

  2、交流读书单1、2两部分。

  (1)难读的生字或词语:学生作业展示(预设:如果学生没说到“攒”教师提出,并指导该字的两种读音及意思。)

  (2)学生作业展示:读完这篇课文,知道这是一篇写景(趵突泉)的文章,主要写了(溪水)、(大泉)、(小泉)三处景致,分别在课文第(2、3、4)自然段。

  师:课文第一自然段总说单讲趵突泉,后面三个自然分别写了三道景致,这种结构我们叫总—分。在一般的写景状物作文中,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齐读第2题。

  (3)师生共读课文。

  二、再读品悟

  1、溪水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预设:清浅、鲜洁

  这水是由趵突泉而来的,是一溪活水,令人想到一句诗:“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是源头活水来。”

  2、大泉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预设:

  (1)纯洁、活泼、鲜明——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冒,冒,冒,好像永远不感到疲乏,只有自然有这样的力量!

  请学生领读。

  纯洁和鲜明都是视觉可见的,活泼呢?是一种感觉,我们一般用来形容什么?用在这里行吗?范读——学生读。

  (2)永不疲乏——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冒,冒,冒,好像永远不感到疲乏,只有自然有这样的力量!

  第一个泉在冒,第二泉在冒,第三个泉在冒,白天在冒,夜里在冒,春天在冒,夏天在冒,秋天在冒,冬天在冒,冒,冒,冒,好像永远不感到疲乏,只有自然有这样的力量!

  读该句

  (3)昼夜不停——看那三个大泉,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老那么翻滚。

  昼就是白天,夜就是夜里,白天夜里不停地翻滚,所以叫“老”那么翻滚。

  “翻滚”的水是怎么样的水?读出翻滚之水。

  (4)伟大——你立定呆呆地看三分钟,便觉得自然的伟大,使你再不敢正眼去看。

  自然的伟大体现在哪里?交流。

  (5)神秘——冬天更好,泉上起了一片热气,白而轻软,在深绿的长长的水藻上飘荡着,不由你不想起一种似乎神秘的境界。

  全班齐读该句。你想到了什么?

  范读——自己美美地读一读。

  3、全班齐读第3段文字,用心去感受大泉之美。

  4、小泉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预设:有趣——有的像大鱼吐水,极轻快地上来一串水泡;有的像一串明珠,走到中途又歪斜下去,真像一串珍珠在水里斜放着;有的半天才上来一个水泡,大、扁一,慢慢地,有姿态地摇动上来,碎了。看,又来一个!有的好几串小碎珠一齐挤上来,像一朵攒得很整齐的珠花,雪白;有的……

  同他想法一样的同学请举手,你们来读一读这段话。

  你看到了几个小泉?你是怎么找出来的。这种有一个词重复出现的句子叫“排比”,用上它能使文章层次更清楚,内容更丰富,我们写文章也可以用到。一个“有的”就写出一种小泉出水的姿态,这四种小泉出水有相同点吗?咱们用拍手的方式来模仿模仿水泡出来的节奏。(同桌配合练一练)

  拍手来表现小泉的出水变化:很快——快——慢——快

  5、美美地读一读第4自然段。

  6、因为这溪水…大泉…小泉…所以老舍对它有着这样的评价:“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你相吗?

  虽然有所夸张,但正是这夸张让我们看出这泉在老舍眼中美极了!

  三、借鉴积淀

  交流读书单上第4部分,我会借鉴。

  预设:(1)总分结构——回忆第一组课文《桂林山水》、《记金华双龙洞》、《七月的天山》也都用了这种写作结构。

  (2)比喻句、拟人句——能使文章更生动,更有韵味。

  (3)排比句——能更清楚地写出景物的特点。

  (4)观察事物要仔细,还要发挥自己的想象。

  学以致用是我们学好语文的法宝,我们平时要注重积累、勤加练习。

  四、学法归纳

  今天这堂课咱们分享了一篇美文,完成了一张读书单,尝试了一种学习方法,收获了一些写作技法,那么以后我们再遇到这类写景的文章,就可以按照这样的方法去学习。感受美,品味作者用词的精妙。

【趵突泉教学设计范文】相关文章:

《趵突泉》教学反思01-26

《趵突泉》四年级优秀教学设计5篇03-15

教学设计范文03-03

观潮教学设计范文11-13

《观潮》教学设计范文11-04

《离骚》教学设计范文12-25

离骚教学设计范文10-29

小蜗牛教学设计范文01-04

韩愈《晚春》教学设计范文12-16

老舍《猫》教学设计范文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