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

时间:2021-01-30 11:02:35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篇1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

  2.通过朗读法、小组讨论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

  3.体会一个人如果始终忧愁患害,则他可以借此得以生存;如果一个人沉溺于安逸享乐,那么他将因此灭亡的道理。学习本文所使用的论证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明白一个人如果始终忧愁患害,则他可以借此得以生存;如果一个人沉溺于安逸享乐,那么他将因此灭亡的道理。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这样一个伟人,我们称其为"亚圣",有谁知道老师说的是谁呢?他和他的弟子共同写就了一本著作——《孟子》,他提出了"仁政、王道"的观点,在人性问题上主张"性善论",这与后来的主张"性恶论"的荀子的观点截然相反。今天我们就要学一学出自孟子之手的一篇文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起来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板书课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初读课文,感知文意

  过渡语:现在就让我们打开书,走进课文。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并思考如下问题。

  思考:本文具体讲了什么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课文主要通过列举6个人物(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而这6个人又都有相同点,即都是出身低微,但最终经历过磨难之后,成就了不平凡的伟业,从而得出了一个道理——一个人如果始终忧愁患害,则他可以借此得以生存;如果一个人沉溺于安逸享乐,那么他将因此灭亡。

  3.精读课文,体会道理

  (1)同学们,让我们再用心地读读课文,找出自己不懂的语句,我们一起探讨、解决。(学生自读自悟,小组交流,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整合并解答)。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明确: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此句说明了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伟业,必须要经历磨难的考验,必须使自身具备超乎常人的素质。

  ②"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句该如何理解?

  明确:一个人,常常出错,然后才能改正;心意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发;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你就会知道。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该句从个人延伸到国家,道理相同。最后全篇的末句再次将本文的观点明确了出来。

  ③"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明确: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即一个人如果始终忧愁患害,则他可以借此得以生存;如果一个人沉溺于安逸享乐,那么他将因此灭亡。

  (2)针对问题,探究体悟。

  ①本文在讲述一个道理的时候,为什么在开篇先列举了6个人物的事例?

  明确:列举了6个人物的事例,采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具体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使得道理的得出更加有说服力。

  ②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伟业,成为一个出色的人,应该经过哪些考验呢?

  明确:"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只有这样,才能"曾益其所不能",才能使一个人具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从而使这个人得到充分的发展。

  4.拓展延伸,体会道理

  结合课文,体会文中所蕴含的道理,结合生活实际,畅谈自己在生活中应该怎么做?

  明确:学生自主发言,言之有理即可。

  5.小结作业,升华情感

  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我们明白一个人如果始终忧愁患害,则他可以借此得以生存;如果一个人沉溺于安逸享乐,那么他将因此灭亡的道理。课下同学们再去搜集有关名言警句类的故事,并将读完之后的感想写出来,字数400-600。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准确而流畅地朗读课文,读出感情和韵律,读出美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积累文言词汇,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借助文言翻译的有效方法,正确地翻译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故事内容,感悟文章所给予的思考,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学习古人推理论证的论证方法,体会孟子说理文章的特色。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读出文章的感情和韵律,读出美感。积累文言词汇,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正确地翻译课文,理解逆境成材的道理。

  教学难点: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学习古人推理论证的论证方法,体会孟子说理文章的特色。

  教学方式:

  诵读、疏通、讨论。

  教学过程设计:

  一:学习情境创设:

  青蛙的故事导入:

  一只青蛙不小心掉在了一口正在煮着水的锅里,恰好水已经开了,青蛙吓坏了,使劲一跳,逃离了险境。第二次,青蛙又犯了同样的错误,不过这次水还没有开,青蛙躺在里面,觉得挺舒服的,洗了个热水澡。最后,青蛙熟了。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生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很好,其实,古时候有个学者早就告诉我们这个道理,谁?对,孟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你们对孟子了解多少?

  (学生讲关于孟子的方方面面,畅所欲言)

  最后师总结孟子的信息,用大屏幕放映,并请一个学生读,加深大家的印象。

  二:读,初步感知文本:

  通过齐读,对比读,评价读,让学生对文本有个整体上的感知,在读的过程中,让学生注意读出停顿、节奏,读对字音,读出韵律和美感。

  教师激情澎湃的范读课文,让学生有个模仿的对象。

  (意图:不选择录音,主要是想让学生觉得老师能读得这么好,我也可以,而不是认为录音当然读得好,而我不行)。

  三:译,深入探索文本:

  在翻译之前,引导学生回忆老师教过的翻译的方法,如:“补”、“留”、“换”、“删”、“调”、“变”,“直译”和“意译”等方法。在翻译是要求同学们把老师教过的方法用起来。在次过程中,如遇问题,则可以通过请教同桌,前后桌和老师来解决问题,再无法解决,就写下来,留于全班解决。

  翻译要求:认真,高效。

  (在这一环节,老师准备了本课的重点字词的解释,以备学生在提出问题和没有问题时(考学生的材料)落实重点词句用。)

  所有的难点解决,重点落实后,要求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文章,读出韵律和美感。(生齐读)

  四:研读文本,探索中心:

  师:不错,同学们读的很好,说明你们很有悟性。那么,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师:很好,一下子就找到了,那么你们能不能找到证明这个论点的论据呢?

  生:六个人物事例,作为事实论据。

  追问:是哪六个人?能不能说说他们的故事呢?(引导翻译:讲出他们的故事,就是翻译的过程)

  追问:这句话是什么句式?

  生:排比句

  师:好,那请同学们根据排比句的句式来朗读这句。

  意图:用排比句的句式特点,引导学生朗读,读出排比句的气势磅礴,体会说理的气势。

  要求当场背诵下来。

  师:用这六个人的事例,说明了什么?(用这个问题引出另一个论据)

  生:“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追问:作何解释?(引导翻译)

  从句式特点引导学生郎读,读出音律美。排比则要读出说理的那种不可辩驳的气势,体会孟子说理文章的特色。并要求当场成诵。

  师:这段里面讲了很多逆境成才的例子,你能否用“  举于 ”的句式再举几个实例。(生讨论)

  师:文中还用了什么论据来证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生:“人恒过......喻”

  这段话的解读,要求学生根据前面“译”“读”“背”的模式,让学生离开老师的直接指导,去理解文本,探明中心。

  师:于人如此,那么一个国家如何?

  生:“入......,出......,过恒亡。”

  要求学生根据刚才的“译”“读”“背”的模式,理解文本,探明中心。

  追问:你能否也举几个因为安乐死亡的国家?

  生:纣王、隋炀帝造京杭大运河等

  五:总结:

  师:这篇文章论证周密,说理气势磅礴,作者是如何进行论证的?

  生:事实论证,道理论证

  追问:你对于本文的观点有什么看法?对你今后的学习生活有什么启示?

  意图:这道题的设计是开放性的,要求学生能够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即可,没有正确答案。

  作业布置:

  1、背诵全文

  2、课后举行小小辩论赛,观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精选6篇)04-28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反思03-15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理解05-03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文及译文11-24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议论文01-25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附答案03-30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阅读答案12-14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理解(13篇)05-03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理解13篇05-03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理解(集合13篇)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