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课教学设计

时间:2021-01-13 09:08:26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练习课教学设计

练习课教学设计1

  练习课

练习课教学设计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让学生让学生进一步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2,巩固读、写出100以内的各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

  l、数数。

  (1)一个一个地数,从27数到50,从85数到l00。

  (2)十个十个地数,从30数到60,从20数到100。

  2.看题口答。

  (1)( )个一是一十,十里面有( )个一。

  (2)( )个十是一百,一百里面有( )个十。

  (3)6个十和2十一组成( )。

  (4)2个十和5个一组成( )。

  (5)75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二、新授。

  (1)第39页第8题。

  (2) 第40页第9题。

  你是怎么做的?要注意什么?

  (3) 第40页第10题。

  怎样数比较快呢?

  (4第40页第11题。

  独立完成。

  (5) 第40页第12题。

  思考:卡片上的数可能是多少?

  三、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记:

练习课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和掌握约分的含义和方法,掌握最简分数的特征。

  2.能力目标:很快找出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进行约分。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的价值。

  二、教学重点、难点与关键。

  教学重点:理解约分的意义、掌握约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很快看出分子、分母的公因数,并能准确地判断约分的结果是不是最简分数。

  教学关键: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理解约分的含义及依据,从而掌握约分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提问:你能很快找出下面各数的最大公因数吗? 9和18 15和21 7和94和24 20和28 11和13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并说出你的依据。 8/24=4/()=()/3

  5/9=()/18=15/()

  依据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游泳情境,提出问题师:同学们,实验小学正在举办春季运动会。让我们一起到游泳场观看一场激烈的百米

  游泳比赛吧!(播放游泳比赛录像)师: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一下,两个同学,一个认为他游了全程的75/100,另一个认为

  他游了全程的3/4。这两种说法是一回事吗?为什么?下面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组1:我们组认为75/100=3/4,我们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75/100的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25,得到3/4。75/100=75÷25/100÷25=3/4。 组2:我们组也认为75/100=3/4,3/4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25,得到75/100。3/4=3×25/4×25=75/100。

  2、小兵在这次比赛中已经游了60米,他游了全程的几分之几? 生1:60/100 生2:他游了全程的6/10.生3:也可以说是3/5.

  3、那么60/100 6/10 和3/5这3个分数有什么关系?

  4、同学们刚才我们把75/100化成3/4 。60/100 化成 6/10和3/5。像这样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约分。(板题:约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约分。。

  5、师:下面请同学们观察前面接触的这些分数,想一想后面的一组分数有什么特点?小组内说一说。

  6、哪个小组说说你们小组的发现。

  7、像 3/4 3/5这样,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板书)

  8、师:哪位同学还能再举出一些最简分数的例子?(学生举例,全班判断。)

  9、练一练:

  (1)完成教材第84页“做一做”的第1、2题。

  (2)分母是10的真分数中,最简分数有哪些?(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10、试一试:请同学们在自己的练习本上,把 24/30化成最简分数,

  11、哪位同学来说一说你是如何把24/30化成最简分数的?

  12、根据同学们的约分方法和过程下面小组内讨论一下,

  (1)一般怎样约分?

  (2)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进行约分?

  (3)约分要注意些什么?

  (4)怎样书写?

  13、哪个小组来说一说你们小组的观点。 生1:用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一步一步去除。 生2:直接用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去除。 生3:注意约分一般约到结果是最简分数为止。 生4:我们小组认为采取划线去除的方法更简洁些。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85面的“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先判断哪些是最简分数,再把不是最

  简分数的化成最简分数。

  2、86页第2题。

  3、86页第4题.

  4、一盒蛋黄酥,哥哥分得3/5盒,弟弟分得4/10盒,谁分到的蛋黄酥比较多?(用两种方法解答)

  5、动脑筋:

  有一天,蛋糕痁的老板想招聘一名服务员,来应聘的人还真不少。老板准备了一个磨盘大的蛋糕,要求应聘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切出这块蛋糕的 45/60。大家都觉得这位老板在故意为难大家,因为认磨盘大的蛋糕要完整地切出它的45/60本身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何况还要在2分钟内完成。就在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有个小伙子走到蛋糕前,用了一分钟的时间把蛋糕切了下来递给了老板,大家都愣住了。你知道小伙子怎样切的吗?

  (四)、全课总结

  1、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你还有哪些疑问?篇三:小学五年级约分教学设计 课题: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约分》 教学内容: 最简分数的意义和约分的意义。(教材第84页例3、教材第85页例4及教材第85页“做 一做”)

练习课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学会看线段图,并能利用画线段图帮助理解题意。

  2、 能根据题意用两种方法解决简单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看线段图解题

  1、口述线段图意义。

  2、要求列出算式。

  3、小结(两种解题思路)。

  二、应用题练习

  1、一袋面粉重15kg,一袋大米的重量事面粉的4倍。大米和面粉一共重多少千克?大米比面粉重多少千克?

  要求: 1、先画出线段图。

  2、列出算式并解答。

  3、思考:你能用几种方法解答?

  2、小白兔拔了28个萝卜,小灰兔比小白兔少拔6个。它们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小灰兔比小白兔少拔多少个萝卜?

  要求:1、先画出线段图。

  2、列出算式并解答。

  3、思考:你能用几种方法解答?

  三、课堂练习

  1、红花有32朵,绿花的朵数是红花的5倍。 ?(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2、红花有32朵,绿花的朵数比红花朵5朵。 ?(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四、全课总结。

  五、作业:p44—45.5、6、7

练习课教学设计4

  上课意图:学生在学完“除法的初步认识”后,很多孩子在解决问题时都是直接利用乘法口诀计算,对除法算式表示的含义不够明确。例如,同样是用15÷3=5这道算式计算“一共有( )个桃子,平均放在( )个盘子里,每份( )个”和“一共有( )个桃子,每个盘子里( )个,分成( )盘”时,对两题的理解混淆不清,即对于“将谁平均分、平均分成几份、求出的是几份”这些问题理解不透。这节课,我们将试图沟通“除法”和“减法”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理解减法是一种“分”的运算,而除法又是“分”中的“等分”运算,加深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把知识教“薄”。

  教学目标:

  1.梳理比较“等分除”与“包含除”,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2.经历自主表征的过程,在对比中沟通减法与除法的联系。

  3.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深人理解除法的意义,沟通减法与除法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

  课件、小磁片、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质疑,自主表征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除法。(板书:21÷3=口)等于几?怎么验证它是对的?

  引导学生画一画、分一分、算一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在作业纸上。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画一画、分一分、算一算的表征过程,化抽象为具体,在交流比较中进一步明确算式表达的含义。)

  二、沟通交流

  1. 交流反馈自己的想法

  (1)乘法口诀

  (2)分一分,投影展示学生分一分的情况。

  把21个圆平均分成3组,每组7个。小磁片展示,板书:21÷3=7(个)

  师:谁还有不一样的方法?

  把21个圆,每组分3个,能分7组。小磁片展示,板书:21÷3=7(组)

  2. 辨析,理解除法意义

  师:两道算式中的“3”表示的意思一样吗?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呢?对照两幅图说一说。

  师:还有没有不同的方法呢?可以用减法算式表示吗?

  师:你是怎么想的?

  师:减了几个3?

  (设计意图:在交流中,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注重肯定学生的回答,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在对比中,让学生直观感知两个“3”的不同意义,进一步明确“包含除”和“等分除”的联系与区别。)

  3.对比,沟通减法与除法的联系

  师:观察减法算式和除法算式,这两道算式之间有联系吗?

  小结:每次减3,减了7次等于0,说明21里面有7个3,像这样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相同的数,就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

  你们更喜欢哪种表示方法呢?为什么?

  现在,我们从21个圆片中每次移走不同个数的原片,(第一次拿走4个,第二次拿走5个,第三次拿走6个,第四次拿走6个)你能用一道减法算式表示吗?

  这道算式能不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呢?为什么?

  (设计意图:同一题材的情境便于比较,有利于直观感受数学事实,有助于学生感悟除法和减法之间的内在联系。从学生呈现的答案,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建立了除法和减法的关系桥梁,突破了难点。)

  三、编题,巩固意义

  自主编题

  根据21÷3=7,你能编一道数学问题吗?

  小结:不管是分什么,只要每份分得一样多,我们都可以用除法表示,除法就是平均分。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打开思维,用生活中的实例表示21÷3=7,进一步巩固出除法的意义,有利于学生把握除法的本质)

  四、总结,回顾意义

  学了这节课,你对除法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设计意图:让学生畅所欲言,及时梳理知识,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快乐。结合板书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练习课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课本第91-92页练习十九的第4-12题,名数的改写的练习课。

  教学目的:通过名数的改写和综合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常用的计量单位间的进率和名数的改写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具准备:将一些复习题和练习十九的第7题制成投影片,将练习十九的第6题做成卡片(每题一张)。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出示投影片:

  1千米=( )米 150厘米=( )米( )厘米

  1吨=( )千克 l公顷=( )平方米

  l平方米=( )平方厘米 1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l平方千米=( )公顷 180分=( )时。

  5分=( )秒 7日=( )时

  二、口算

  做练习十九的第6题。

  教师出示卡片,鼓励学生利用简便方法,出示卡片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三、名数的改写

  做练习十九的第7题。

  请一名学生在投影片上填写,其他学生填在教科书上。

  本题各小题所用的进率不一样,提醒学生应先弄清每道题需要用到的进率是多少。

  教师要注意巡视和集体订正:发现问题要及时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注意容易出错的地方,小学数学教案《名数的改写的练习课》。

  四、综合练习

  1.做练习十九的第4题。

  这是需要进行名数改写的应用题。本题的难点在于条件和问题所涉及的计量单位都不相同,要引导学生认真考虑应如何进行改写。

  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想:1平方米收960克稻谷,那么1公顷收多少克呢?合多少千克?该怎么算?算出l公顷收多少千克后,又怎样将千克改写成吨呢?

  2.做练习十九的第5题和第8题。

  这两道题都是涉及将平方米数改写成公顷数的应用题。由于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不像米和千米那样明显,在实际测量和计算中的'应用又比较多,所以一定要让学生熟记二者间的进率。这里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做这两道题,再进行集体订正。并指名一、两个学生说说是怎么做的。

  3.做练习十九的第9题。

  先让学生独立做,再进行集体订正。教师要注意巡视平时学习较差的学生。对千克和克间进率的掌握情况,发现错误应及时指导。

  4.做练习十九的第10题。

  这道题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做,再进行集体订正,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

  5.做练习十九的第11题。

  题目里的两个条件都是复名数,都要先改写成单名数,才能求出平均每分行多少米。这里可以先指名学生说说应该怎样做,再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最后进行集体订正。

  6.做练习十九的第12题。

  这道题要从分变成几日几时几分,两次用进率去除用的进率不同。从分到时除以进率60,得到小时后再除以24才能得到几日;如果有学生先算出日与分之间的进率;用该进率求出有几日后,再用余数求得几时几分也是可以的,只是这种算法难度较大。这里要先让学生独立想办法做,集体订正时,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的做法。

  五、思考题

  第92页的思考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其计算方法是:把所求的那个月的日数和表中那个月份下的数加起来,减去1以后用7除。看余下的数是几,就表示那天是星期几。

  如果加、减后所得的数比7小,那么得数是几,这天就是星期几。如果能整除,余数是0,这天就是星期日。

  以上规律要让学生自己去找,并且可以让学生根据这个规律编制一个当年的表,放在铅笔盒里,便于随时查看。

  名数的改写的练习课

练习课教学设计6

  教学内容:2、5、3、的倍数的练习(P21题6~11)

  教学目标:

  通过综合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并能正确判断所给的数是否是2、5、3的倍数,提高综合应用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2、5、3的倍数的求法。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导语:这节课,我们通过练习来巩固2、5、3的倍数和特征。

  1.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什么叫偶数?什么叫奇数?

  2.在下列各数中,哪些数有因数3?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3.提问:在3的倍数中,哪些数是9的倍数?它们是根据什么特征来划分的?

  二、概念辨析

  1.凡是偶数都是2的倍数

  2.没有因数二的自然数一定是奇数

  3.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欧式

  4.个位是0的自然数一定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5.个位是3、6、9的数一定含有因数3

  6.30、6各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所以这个数是3的倍数。

  三、指导练习

  原有22人,再来几人才能正好安3人一组分完。

  1.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再全班交流。讲评时要他们说出根据来。

  2.第10题:根据题目要求,选择符合条件的数据填在书上。

  全班汇报,并说一说自己的理由。同时请找3的倍数较快的学生介绍方法。

  (1)当填奇数时,你是怎样考虑的?(个位数字是3或者5就可以了)

  (2)当填偶数时,你是怎样考虑的?(个位数字是0或者4就可以了)

  (3)当填2的倍数时,你是怎样考虑的?(2的倍数特征,个位数字是偶数就可以了)

  (4)当填5的倍数时,你是怎样考虑的?(考虑5的倍数,个位数字是0或者5就可以了)

  (5)当填3的倍数时,你是怎样考虑的?(3的倍数特征)

  (6)当填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时,你是怎样考虑的?(先考虑3的倍数特征,哪3个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只有4、3和5,再考虑2的特征,个位是偶数)

  6.第11题:判断奇数还是偶数,是让学生进一步探索偶数和奇数的性质。练习时,可以让学生结合具体的数来理解。只要看个位上的数字就可以了。

  四、课后小结:

  通过本节的练习,你又有什么收获?

【练习课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语文练习教学设计03-29

语文练习教学设计03-29

篮球课教学设计03-18

音乐课教学设计02-18

穷人微型课教学设计04-28

《观潮》说课教学设计10-30

《背影》微课教学设计09-24

《练习7》教学设计(15篇)04-06

语文练习教学设计15篇03-29

《练习7》教学设计15篇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