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杨修之死》教学设计

时间:2021-01-07 16:22:24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九年级《杨修之死》教学设计

九年级《杨修之死》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

九年级《杨修之死》教学设计

  1、训练学生概括事例的能力。

  2、理解插叙在文章中的作用。

  3、培养学生分析事物的能力,进而提高思想水平。

  教学方法:朗读、概括、比较、探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言:

  大家喜欢猜字谜吗?下面我们和三国时期的曹操一起来猜一则字谜。

  话说曹操有一次出征,看到一块石碑,碑文写的很好,在碑文的后面著名的文学家蔡邕写下这样八个大字“黄绢幼妇,外孙齑臼”。曹操不理解是什么意思?就问随从的人,你们谁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其中有一个人说:“我知道了”。曹操说:“你先不要讲出来,让我想一想。”大家都猜一猜这四个字是什么意思?大家猜出来了么?这样,走了30里路,曹操才明白过来,说:“我也想出来了。咱们各自把自己的理解写出来吧。”于是这个人就写道:“黄绢,色丝也,这是一个‘绝’字;幼妇,少女也,这是一个‘妙’字;外孙,女之子也,这是个‘好’字;臼,受辛也,这是一个‘辞’(‘辤’同‘辞’)字。这八个字的意思是‘绝妙好辞’!”(可以用小黑板出示)曹操一看,跟自己写的完全一样,便十分感慨地对他说:我的才能差你三十里!大家知道这个人是谁?杨修。对这个人就是杨修!那么这样一位大才子,他的人生命运又会如何?大家可以想一想,(生可以七嘴八舌的说说)到底如何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杨修之死》

  板书课题作者。

  二、先清大家自由大声的朗读课文,提出你的阅读疑问,并试着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

  生读课文,找生概括内容。

  适当点评后明确:曹操借“鸡肋事件”为借口,杀了杨修。

  三、深入理解

  既然是借“鸡肋事件”的话,那么杨修之死除了这个直接原因外,还应该有间接原因。请大家再次速读文章的4——9节找出能点出杨修之死根本原因的一句话。

  明确:原来,杨修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点出“数”的读音,应是“屡次”的意思。

  “数犯”,大家看一看共有几次?各是些什么事?曹操都有写什么反应?

  生找并明确几件,说各件事,师可以用如下两种方式指导。

  1、 概括事件要注意谁、干了什么、怎么样(也就是结果如何)的原则。

  2、 师可以设计一个表格,让生填表,里面难概括的师适当填三两个,以节约时间,保证一堂课完成。

  杨修弄清曹操意图,改造园门。 虽称美,心甚忌之

  杨修分食曹操一合酥。 虽喜笑,心恶之

  杨修揭露曹操梦中杀人之事。 愈恶

  杨修告曹丕与吴质密谈,结果吴质设计让搜查者扑了空。 愈恶

  杨修教曹植出门。 大怒

  杨修替曹植作答教,被曹操得知。 大怒

  思考:文章在叙述过程中,掐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与事件相关的事件,这种叙述方法,我们把它叫做插叙。文章为什么要插入这些事件,不插叙行不行?请大家删除4——9节,再读全文。

  大家这样读有什么感觉?

  讨论明确:插叙起到补充、衬托的作用,使事件更完整、使中心思想更鲜明。

  让我们再来看这几件事,发现曹操的态度有什么变化?你有哪些发现?

  讨论:这几件事的安排是从小到大的顺序安排的,曹操的态度由嫉妒到大怒,到有“杀修之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质变是量变的最终结果。(师可试着补充涉及了曹家的根本利益,曹操怕杨修以后左右曹家的命运,大权旁落。他也是为他的孩子扫清了障碍!)

  下面,请大家速读文章的`后三节,曹操杀了杨修之后,杨修的预言怎样了呢?曹操为什么又厚葬杨修呢?

  讨论明确:足见杨修的聪明、曹操的狡诈。

  结:一代英才杨修就这样死去了,不知杨修之死给了你怎样的感触?你认为杨修之死该怨谁呢?

  生可以自由辩论。

  四、师总结:大丈夫相时而动,识时务者为俊杰。真正的是性格决定命运。你能否为死了的杨修的墓碑上写几句话。

  老师有一首小诗送给大家:聪明因才误,放旷是根苗,明智有范蠡,大智莫若愚!

九年级《杨修之死》教学设计2

  [教学设想]

  《杨修之死》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诸葛亮智取汉中,曹阿瞒兵退斜谷”,本文叙述的是魏蜀汉中争夺战最后阶段,曹操军队撤退前的情况,本文从不同侧面展开了曹操和杨修的矛盾冲突,生动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

  本文故事情节完整,人物形象鲜明。这是培养学生欣赏小说作品能力的良好教材。 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反复研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注意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掌握生字词。

  能正确找出文中顺叙与补叙部分,并能具体分析补叙的作用。

  评析曹操和杨修这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1、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歌,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之后,让学生一起背诵曹操的《龟虽寿》和《观沧海》,拉近与曹操的距离。再找同学讲几个关于曹操的故事,初步感受曹操的性格。

  2、学习生字词

  3、学生自由读课文,然后问:通过阅读你发现课文有什么突出的特点?结构、思想内容等方面都可分析。学生回答后,根据学生的分析,制定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如果老师事先预想的目标学生没有提到,老师可适当补充。

  4、学习目标确定后,进行分组讨论。每四个同学组成一个课题攻关小组,每人都是研究员。每个学习目标就是一个课题,课题攻关小组任意选择,研究自己最感兴趣的课题。所选课题,可以是一个,也可是多个。所选课题研究完了,还有剩余时间,再去研究其他课题。

  二、一、作者和《三国演义》

  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本,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一说钱塘(今浙江杭州)或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元末明初小说家。相传是施耐庵的得意门生,才华出众。但时局动乱,政治fu败,才人志士流落荒野。罗贯中郁郁不得志,转而编著《三国演义》,以古鉴今,抨击时政。是继施耐庵之后,又一个以小说创作流芳百世的小说家。他广泛搜求了有关平话、戏剧和传说,参考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的注,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三国故事进行了再创造;以史实为基础,融合大胆而合理的想像和虚构,创作了“七实三虚”的历史小说巨著《三国演义》。罗贯中在这部巨著里,借叙述魏蜀吴三国征战的历史故事,对暴政作了愤怒的抨击,提出了自己的鲜明政治理想──仁政。这个观点形成全书鲜明的拥刘反曹倾向,使曹操和刘备两个艺术形象鲜明对比,互相衬托,以强烈谴责暴政,热烈颂扬仁政。

  三、1、本文语言简洁凝练。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文中所写的6个故事。(答案参见指导书。)

  杨修卖弄聪明 1.破字 忌

  2.分酥 恶

  杨修揭穿曹的心思 3.破梦 愈恶

  杨修参与曹的家事 4.吴质事件 愈恶

  5.教植出门 怒

  6.教植作答 杀修之心

  2、这七个故事各表现出曹操和杨修的什么性格特点?(答案参见教师用书。)

  曹操的复杂性格:即十分奸诈,又有深谋远虑。阴险虚伪、狡诈奸猾。杨修的聪明才智和“恃才放旷”

  3、画出表现曹操对杨修态度变化的词语。

  明确:忌——恶——愈恶——愈恶——怒——有杀修之心

  4、记叙的顺序有哪些?(顺叙、插叙、补叙、并叙等)本文运用了什么记叙顺序?(顺叙、补叙)找出补叙部分并思考补叙的作用。(与顺叙相结合,层层深入,揭示杨修之死的原因,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极具吸引力。) *第二部分从记叙的顺序看属于哪一种?本部分与题目有什么关系?

  明确:补叙 目的在于说明杨修之死的深层原因,揭示杨修之死是曹、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5、根据课文的记叙顺序可把文章分为几部分?

  明确:三部分——1至3段为第一部分,写杨修被曹操所杀。4至9段为第二部分,写杨修和曹操之间矛盾的发展过程。10至12段为第三部分,写曹操兵败班师。

  由这个分析,我们还可看出本文补叙在结构上的作用:使文章的结构层次分明。

  6、曹操杀杨修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思考课后第三题来解决这个问题。

  7、曹操强行进兵,结果惨败,写这个情节与杨修之死有什么关系?

  明确:有关系。写此情节,意在证明杨修死前的分析和预见是非常正确的,从而揭露了曹操杀杨修是忌才,“惑乱军心”只是借口。

  8、假如你是曹操,你会不会杀死杨修?理由是什么?如果不会,你要如何安置这个锋芒毕露的不大听话的人物?

  这个问题,不要求有统一答案,学生可畅所欲言,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9、假如你是杨修,你会如何与曹操相处?

  也不要求答案统一。

  10、《大回》一文中有句话:“能人全都死在能耐上。”学了本文后,你对这句话有没有更深的理解。

  畅所欲言。

  四、拓展阅读。

  阅读教学用书P83《曹操为什么杀杨修》,了解曹操杀杨修的其他原因。若没有时间,老师可将材料印发,让学生课下阅读。或者将其内容概括如下:

  孔融、弥衡因不肯依附与曹操,先后被杀。杨修与其二人气味相投,算是一派,他虽身归曹操,心却不依附。这早被曹操看在眼里,恨在心里。

  杨修之父杨彪曾任汉献帝太尉,被曹操诬陷入狱,后经孔融申辩,方才放出,回家闲居。可见曹杨两家早有芥蒂,这也是杨修死因之一。

  五、总结

  老师概括这节课所学内容,表扬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学生谈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自己有哪些收获。

  六、布置作业:

  阅读〈〈三国演义〉〉

【九年级《杨修之死》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杨修之死》课件设计05-03

《杨修之死》教学反思(人教版)12-16

《杨修之死》优秀说课稿12-20

杨修之死读后感04-09

课文杨修之死的阅读理解12-11

《杨修之死》导学案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下册)12-06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五单元作文:杨修之死谁之过-750字09-09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五单元作文:《杨修之死》读后感-650字09-09

欧阳修的送杨寘序原文10-27

《送杨真序 欧阳修》阅读答案及翻译参考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