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并序》教学设计

时间:2021-01-04 17:37:05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归去来兮辞并序》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归去来兮辞并序》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归去来兮辞并序》教学设计

《归去来兮辞并序》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理清文脉,披文入情,把握作品抒发的真挚情感。

  2.通过陶渊明的归隐行为,初探陶渊明的归隐情结。

  【教学重点】

  理清文脉,披文入情,把握作品抒发的真挚情感。

  【教学难点】

  通过陶渊明的归隐行为,初探陶渊明的归隐情结。

  【教学方法】

  诵读法、品鉴法、讨论法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以“归”字导入课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诗经·采薇》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唐·王维《渭川田家》

  找出上面几句诗中共同使用的字“归”,分析“归”的内涵。

  归,女子出嫁。字形采用“止”和“帚”作边旁。帚,掃除也,婦所職也。古風,男主外,女主內,故帚(掃除)乃婦之所職也。 ——《说文解字》

  二、经纬之归:寻归隐脉络

  围绕“归”字,梳理文章脉络。

  教师范读文章。

  明确:归因——归乐——归旨(三归)

  三、旷真之归:悟归隐真情

  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萧统《陶渊明集序》

  (一)觅三因。

  引导学生从小序中寻找作者归隐的原因。

  明确:至性自然、违己交病、程氏妹丧。

  (二)析三乐。

  1.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了归隐后的生活乐趣?

  明确:居室之乐、庭园之乐、户外之乐

  2.作者通过那些主要手法表达了归隐后的生活乐趣?

  引导学生重点鉴赏文中的动作描写、景物描写和精于用字等方面的手法,体会作者归隐后的情怀和品格。

  (三)思三问:

  引导学生思考最后一段作者连续发出三个问“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对表现文章主旨的作用。

  四、诗赋之归:探归隐情结

  陶渊明最终放弃了官场,回归了田园,可是根据陶渊明自己曾经写的诗,他年轻的时候也有一颗展翅高飞,建功立业的宏大之心,你怎么理解他最后对官场的放弃?

  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杂诗(其五)》

  田园生活在陶渊明的笔下是美好的,可是真实的田园生活果真如此吗?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

  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

  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

  ——《乞食》

  既然田园生活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作者为什么还要义无反顾归隐田园?你们怎么看待他的归隐行为?

  教师总结:隐逸,在古代,更多的是一种手段,以这种手段求名求利,甚至最后来了个逻辑上的自相矛盾:因为他不愿为官而隐居,所以他德行高尚;因为他有了这样高尚的德行,所以他应该为官,甚至为大官。这就是所谓的“终南捷径”。所以,在中国,历代都有隐士,同时,历代朝廷又都去山中征招隐士,他们共同上演这样一出文化喜剧。

  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我们来认识陶渊明及其行为的意义。与众不同的是,在他那里,隐居不是一种手段,而是一种生活方式,他喜欢这种生活方式,隐居本身即是最后之目的。虽然后世人都把陶渊明看作隐士,钟嵘称他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但他自己却没有把自己当作隐士,他只是在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而已。他从官场上“归去来兮”,是归来了,回到自己的老家宅院,他不是在寻找一种姿态,更不是寻找一种手段,而是在回归一种生活,回归自己喜欢的那种生活方式。正如梁启超对他的评价“自然界是他爱恋的伴侣,常常对着他微笑”。

《归去来兮辞并序》教学设计2

  一、教学内容分析

  《归去来兮辞并序》位于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5第二单元。本单元主要学习古代抒情散文。鉴赏抒情散文是一个用心灵去探寻美的历程,需要用心灵去贴近它,去感受它艺术境界的美妙。陶渊明是“田园诗人之祖”、“隐逸诗人之宗”,他的身上,充盈着古代知识分子追求个性价值的信念,激荡着儒、道思想交融的厚重内涵。他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信条的最彻底的实践者,是文人高洁品行的万世楷模。《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的传世名篇:文章表达了作者辞官归田的强烈愿望和归途上的心情,叙写了田园生活风貌,以及回归田园后的生活乐趣。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曾对这篇作品评价甚高:“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读其文,我们若穿越其田园诗清新、淳朴的狭巷,扑面而来的则是一缕中国古代圣洁、飘逸、浪漫、悠游的隐士遗风。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学生经过初中阶段及高中语文前四模块的学习已具备一定的文言修养。因而摒弃字字落实、句句疏通、讲求语法的传统上法,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文本、引入问题,注重由语言之路径、入文学之堂奥。

  多数学生喜欢陶渊明,如果诱导得当学生是会积极参与的。以前也学过许多陶渊明的诗文,对他有一定的了解,基本能把握他诗文的平淡自然的艺术特点。而对于他在文中所表露出来的洁身自好、孤芳自赏、安贫乐道、超然物外等人格思想,则让学生在课前预习阶段把握即可。但对陶渊明归隐的看法则有一定的难度,因为这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思辨能力:既要学会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又要学会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三、设计思想

  关于文言文阅读的教学,高中新课标有这样的要求:学会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基于此,我确定了预习在这篇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语文新课标又明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本文教学拟将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这样,不仅实现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而且,通过对问题的探究、挖掘,也改变文言文传统教学中人文性缺失的事实。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赏析《归去来兮辞》的艺术特色。

  2、探讨作家作品和时代潮流、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了解鉴赏古代抒情散文的一般方法,提高鉴赏其艺术特色的能力。

  2、通过“陶渊明归隐”这一问题的探究,培养学生综合阅读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理解作者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而辞官归田,热爱田园生活的积极精神,学习其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深入探究的习惯,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揣摩古代抒情散文的艺术特色。

  难点:《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的归隐的看法。

  六、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预习阶段(明确任务):

  1.个性阅读:阅读课文,自主解决文言字词的难关,通过查找字典和根据课文的`注释来进行翻译全文。解决以下问题:

  (1)了解作家、作品

  (2)熟读成诵(早读课落实)

  (3)掌握重点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4)在以前所学过的陶渊明诗文的基础上,如《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园田居》等,进一步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表露出来的洁身自好、孤芳自赏、安贫乐道、超然物外等人格思想。

  2.课堂分组探究:根据学生自身对课文内容的了解以及自身的兴趣,把学生分为三个小组,由学生和教师一起讨论确定深入探究的课题重点:

  (1)文章的抒情手法

  (2)文章的平淡自然中见工致的语言风格

  (3)对陶渊明归隐的看法

  3、明确探究课题成果的展示方式:小论文、课件展示、专题讲座等。

  新课导入:

  大家很熟悉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吧,屈原面对楚国的政治腐败和自己的政治失败,选择的是宁死不屈,以自投汨罗江来表达对当权奸臣的不同流合污、对社会现实的的抗争以及对楚王的忠贞。今天我们要面对的是另外一位同样伟大的诗人,这位诗人大家都比较熟悉,因为我们曾经学过他的文章,他生长于社会动荡不安的两晋时期,同样面对社会的黑暗和自己仕途的不得意,他又选择了一条怎样的道路呢?(学生都能明确回答)对这两位伟大诗人面对同样的困境而作出的不同的人生选择,我们更欣赏哪种选择呢?也许大家会有不同的看法,我们暂且不加以展开讨论。有一句话说的好:诗言志。诗文要表达而且能表达作者的志向和追求,屈原通过他的《离骚》和其他诗表达了他的政治理想和精神追求,陶渊明也同样通过他的诗文表达了他的思想和人生追求,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29岁入仕、41岁归隐、63岁辞逝”的陶渊明的最真的自白《归去来兮辞》,来分析陶渊明文章的艺术特色以及谈谈我们如何看待他的选择?

【《归去来兮辞并序》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赏析04-08

《琵琶行并序》教学设计02-24

《琵琶行(并序)》教学设计12-19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序》阅读答案12-25

《琵琶行并序》教学设计范文07-29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通用6篇)05-12

《琵琶行并序》教学设计7篇06-08

《琵琶行并序》教学设计4篇02-26

《金铜仙人辞汉歌并序》全诗赏析08-22

《金铜仙人辞汉歌并序》李贺古诗鉴赏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