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度》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1-07-03 18:12:20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溶解度》的教学设计

  一、 设计思想:

《溶解度》的教学设计

  溶解度是第七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传统教学模式把溶解度概念强加给学生,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并不深刻。本节课从比较两种盐的溶解性大小入手,引发并活跃学生思维,设计出合理方案,使其主动地发现制约溶解度的四个条件,然后在教师引导下展开讨论,加深对条件的认识。这样设计,使以往学生被动的接受转化为主动的探索,充分调动了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勇于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体现了尝试教学的基本观点: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尝试,并尝试成功。分组画出各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并总结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规律能给学生提供表现自我、展示自我的机会。

  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溶解度的概念,温度对一些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

  2、了解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3、对气体溶解度的定义及其与温度、压强的关系有一个大致的印象。

  过程与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制定出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等进行自主学习。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使学生学会交流、学会倾听、学会宽容、学会合作,进一步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三、教学重点:

  建立溶解度的概念。

  四、教学难点:

  正确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

  五、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坐标纸

  六、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分组操练尝试教学法

  精选部分习题,巩固有关知识。

  七、 教学过程:

  1、课前复习

  问:不同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是否相同?举例说明。

  答:不同。例如食盐能溶于水,而沙子却极难溶于水。

  问:那么,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能力是否相同?

  答:不同。例如油易溶于汽油而难溶于水。

  教师总结:物质溶解能力不仅与溶质有关,也与溶剂性质有关。通常我们将 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的溶解能力叫溶解性。

  2、抛砖引玉导入课题

  3、讲授新课

  a、理解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问:如何比较氯化钠、硝酸钾的溶解性大小?

  生:分组讨论5分钟左右,拿出实验方案。

  (说明:放给学生充足的`讨论时间,并鼓励他们畅所欲言,相互纠错与补充, 教师再给予适时的提示与总结。学生或许会凭感性拿出较完整的实验方案,意识到要比较氯化钠、硝酸钾溶解性大小,即比较在等量水中溶解的氯化钠、硝酸钾的多少。但此时大多数学生对水温相同,溶液达到饱和状态这两个前提条件认识不深刻,教师可引导进入下一次尝试活动。)问:(1)为什么要求水温相同?用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分别溶解氯化钠和硝酸钾,行不行?

  (2)为什么要求水的体积相同?用一杯水和一盆水分别溶解,行不行?

  (3)为什么要达到饱和状态?100克水能溶解1克氯化钠也能溶解1克硝酸钾,能否说明氯化钠、硝酸钾的溶解性相同?

  生:对上述问题展开积极讨论并发言,更深入的理解四个前提条件。

  (说明:一系列讨论题的设置,充分调动了学生思维,在热烈的讨论和积极思考中,定温,溶剂量一定,达到饱和状态以及溶解物质的质量单位要规定好这四个比较物质溶解性大小的前提条件,在他们脑海中留下根深蒂固的印象,比强行灌输效果好得多。)

  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完整方案。

  结论1、10℃时,氯化钠比硝酸钾更易溶于水。 师:若把溶剂的量规定为100克,则某温度下100克溶剂中最多溶解的溶 质的质量叫做这种溶质在这个温度下的溶解度。 生:理解溶解度的涵义,并思考从上述实验中还可得到什么结论?

  结论2、1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5克,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1克。 生:归纳溶解度定义,并理解其涵义。 b、根据溶解度判断物质溶解性。

  师:在不同的温度下,物质溶解度不同。这样,我们只需比较特定温度下 物质溶解度大小,即可衡量溶解性强弱。具体方法如何呢?

  生:自学课本第135页第二段并总结。

  c、溶解度曲线。

  师:用多媒体展示固体溶解度数据。

  生:分组画出溶解度曲线,并上台展示然后总结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从中得出规律性结论。

  问:影响固体溶解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表现在哪些方面?答:温度。大多数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例如硝酸钠;少数固体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例如氯化钠;极少数固体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反而减小,例如氢氧化钙。 d、气体溶解度

  结合固体溶解度的定义回答气体溶解度的定义并讨论影响因素。

  4、能力拓展:

  5、课件展示本节所学内容:

  6、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一、固体溶解度

  1、 定义:前提条件:①定温 ②100克溶剂 ③饱和状态④溶

  解溶质质量。

  2、 固体溶解度曲线。

  3、 溶解度曲线与温度的关系

  4、 溶解性

  二、气体溶解度

  1、 定义

  2、 影响因素

  教学反思:

  教 师 教 学 设 计

  化 学 组

【《溶解度》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溶解度教学设计11-29

化学溶解度教学设计范文04-16

《溶解度》的教学反思12-10

化学教学溶解度的教学反思10-21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解度》教学设计09-17

固体溶解度教学反思05-12

溶解度教学反思范文06-20

溶解度的教学反思范文05-02

溶解度化学教案设计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