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1-07-01 20:25:54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关于《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关于《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双龙洞的游览顺序,理解字词;培养学生思考、表达和搜集材料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从学生的感受出发,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读中悟,体会双龙洞的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阅读与想象相结合,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

  【教学重点】

  1、了解外洞、孔隙和内洞的特点。

  2、落实分清文章的层次这一重点训练项目。

  【教学准备】

  1、课前学生可以收集有关浙江金华双龙洞的材料,如文字介绍、图片等。

  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3课《记金华的双龙洞》,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所讲的内容,这篇课文按照什么顺序写的,都依次介绍了哪些地方的景色?

  随机板书:路上→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师:那么,你们认为文中对哪些地方的景色介绍比较具体呢?

  生:外洞、孔隙、内洞。

  设计意图:本单元训练重点是分清文章条理,在理解作者的思路及文章的.条理的基础上,直奔课文的主体,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体现了这一教学理念。

  二、细读课文,突破重点

  师: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外洞、孔隙和内洞,请大家打开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4~7自然段,读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每处地方都给你留下了什么感受?

  设计意图:新课标强调:再语文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本着这一理念,我从学生的感受入手,让他们分别体会出内洞、外洞、孔隙各部分特点,接着带着各自的感受去读,同时不忘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大胆质疑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学生汇报(学生先汇报哪个地方,就先讲哪个地方 。)

  师:谁想让大家分享你的快乐,读完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

  1、外洞:

  ⑴ 生可能谈:

  外洞高、宽、大,随机板书。

  ⑵ 师:你在文中哪段话有这样的感受?能给大家读一读吗?

  ⑶ 多媒体出示这段话并随机说:这是这位同学的感受,其他同学也来读一读这段话,相信大家会有更大的收获。

  ⑷ 其他同学谈自己的感受或收获。

  ⑸ 质疑:

  可能不懂的问题突兀森郁等。

  ⑹ 出示外洞多媒体课件。

  ⑺ 指名读。

  2、孔隙:

  过渡:

  谁还想谈一谈其他地方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受?

  ⑴ 学生可能汇报:

  窄、矮、小随机板书。

  ⑵ 文中哪些语句给你留下了这样的感受?能给大家读一读吗 ?

  ⑶ 媒体出示这段话并随机说:

  这是这位同学的感受,其他同学也来读一读这段话,相信大家会有更大的收获。

  ⑷ 重点研究我怀着好奇的心情船就慢慢移动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

  师:这段话主要写了我们躺在小船里进内洞,那么直接就写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进内洞就行了,后面的内容不写了行不行?为什么?你们觉得后面哪句话或者哪个词用的好?(贴)为什么好?能谈一谈自己的见解吗?

  生汇报

  师:那么你们谁愿意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这段话?

  指名读

  第一次读,出示孔隙画面的课件,感受孔隙的窄小。

  第二次读,边听同学读边闭眼想像孔隙的窄小。

  设计意图:孔隙这一段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重难点我从学生的感受出发,找出有关语句,然后进行关键词句进行品析,让学生读,充分悟,体会孔隙的一刹那,这样学生感情得到升华,理解会更加深刻。

  3、内洞:

  过渡:

  最后内洞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受呢?

  学习方法、环节同上(外洞、孔隙)

  ⑴ 学生可能谈:黑、 奇、大随机板书

  ⑵ 奇这部分话让学生想像,内洞的石钟乳和石笋都会像哪位神仙或小动物?

  生汇报。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想像力,想像完后让学生看课件,使学生思维有一个拓展的空间。

  三、拓展延伸

  交流学生搜集的关于这课的资料,使学生对这课的了解有一个延伸。

  四、回归整体,配乐读

  1、配乐读。

  2、课外、课内相结合。

  师:学习这节课,你想为自己布置一个什么任务?

  小结:

  建议学生课后读叶圣陶先生的文章《游了三个洞》,本文就节选自这篇文章。

  【板书设计】

  记金华的双龙洞

  路上───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高、宽、大)(窄、矮、小)(黑、奇、大)

【《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01-11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09-01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08-30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11-25

《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范文07-04

《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11-06

《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二课时教学活动设计07-20

有关《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05-12

课文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