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公开课《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时间:2021-06-27 13:23:52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公开课《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学习目的】

小学语文公开课《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知)

  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领会作者写作的意图。(能力)

  3、进行多角度的阅读。(能力)

  4、联系自己的生活实践,感悟人生哲理。(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材分析】

  课文写的是我童年时一次脱险的经历,其中蕴含着生活的哲理,使我们感受到了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人生经验。课文思路清晰明了:通过一件往事,感悟到一个人生哲理;立意高,是记叙文写作的一篇很好的范文。而且本文语言浅显易懂,生动细腻。我的心理描写很传神,值得揣摩学习。这都为不同角度的探究提供了生动的语言材料。

  【学习重难点】

  1、重点:

  学习目的2、3、4。

  2、难点:

  学习目的4。

  【教学设想】

  〖学习方法

  1、启发谈话法:

  教师通过向学生提出具有启发思考性的问题,在师生之间平等、民主谈话中,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获取知识。

  2、朗读法。

  3、自主──合作──探究法。

  4、圈点勾画法;

  指导学生运用不同符号或颜色圈点勾画出多角度阅读时的课文依据。以及课文蕴含深刻的最后一段。

  〖媒体设计

  1、幻灯显示爬悬崖的图片。

  2、全文总结板书设计。

  3、多角度阅读的导航语。

  4、课堂讨论、谈话的背景音乐。

  5、课文录音示范。

  6、预习检查。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式导入

  1、谈谈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

  2、为什么最深刻?有无打算写篇文章?

  3、师讲述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

  (先讲述后总结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

  4、幻灯显示多一份经历,多一份明智。生畅谈看法。师明确在生活中要善于感悟,善于总结经验。

  5、过渡:

  (赞美式过渡)

  然而我们的经历毕竟有限,还可通过听别人的故事,使自己更明智。板书课题、作者。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检查预习情况。

  2、自由散读课文,思考:

  莫顿·亨特先生给我们讲了一件怎样的往事?

  ⑴ 详尽地复述。

  要求:口齿清楚;生动、具体、流利;完整、符合原文意思;尽量用课文词语。

  ⑵ 简洁概括。

  检索信息:时间:八岁那年。

  地点:悬崖上。

  人物:有我、杰利、其他伙伴、父亲。

  事件:爬悬崖陷入困境(冒险),在父亲指点下爬下悬崖(脱险)。

  将检索出的信息重新排列组合,形成一个简洁但又表意完整的句子。记叙文材料概括的一般格式是谁(或什么)干了什么(或怎么样了)。重新组合信息时,地点可忽略,信息重组的结果是八岁那年与伙伴一起玩耍,我爬上悬崖陷入困境,然后在父亲的指导下爬下悬崖的往事。

  通过复述与概述让学生真正对这件往事了然于胸。

  录音示范7~22段,听读模仿语气,听后读给同桌听。

  3、这是一件小事,但在莫顿·亨特先生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看时隔五十七年,可那种闷热我至今还能感觉得到。为什么会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

  ⑴ 畅所欲言。

  ⑵ 明确最后一段。

  三、定向研习课文最后一段

  整体感悟部分为这部分蓄势。

  1、先自主自读质疑,后四人合作共同解疑,师点拨。

  2、各组畅述解答了哪些疑问。

  3、熟读成诵。

  4、课文悟读,师畅谈自己的理解:面对巨大的困难,往往心怯了。其实只要不要想着这巨大的困难,勇敢地脚踏实地迈出第一步,走了第一步继续走下一步,坚持不懈;当某天蓦然回首时,困难就已化为乌有。莫顿·亨特先生从悬崖上习得的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人生经验。

  5、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困难。你以往遇到困难都是怎样处理的?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启发?

  四、课堂小结

  一个人在人生的旅途上,不可能都一帆风顺;遇到困难,感受挫折,都是很正常的。只要我们不要失去自信,牢记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那什么样的艰难险阻都将被你踩在脚下。这堂课在与莫顿·亨特先生心灵的对话中,我们结交了这位智者朋友,拾取了智慧。而我们只有把这份智慧化为下一刻的实际行动,才算真正汲取了这份营养。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7~22段。巩固背诵最后一段。

  2、选课后读一读,写一写至少三个造一段话。

  3、课外荐读繁星春水中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检查7~22段的朗读。

  2、这堂课我们对《走一步,再走一步》进行多角度阅读。

  二、学法指导

  1、让我们先看一个材料。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的老师对达·芬奇谈自己画蛋的体会,他说:即使是同一只蛋,只要变换一下角度,形状便立即不同了。(幻灯显示,生读 。)另一则材料。我国宋代伟大诗人苏轼也谈过类似的体会,他仔细观察过庐山,然后作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生背 。)这两则材料告诉我们,无论绘画还是观景,都要选择不同的角度。这样,才能发现事物、景物的不同特点,画画,才能画出新意;观景,才能观出新意。对一些意蕴丰富的文章也应如此,应从多个方面去想,读得有创意,提高阅读质量。

  2、多角度阅读关键在于确立角度。怎样确立角度呢?可以着眼于某一人物,也可以着眼于某一情节,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也可拟一个中心话题。举个例子说,从杰利这个角度来读,中心话题可以是杰利什么地方做得对,什么地方做得不太好。由这个中心话题帮助阅读。可以用杰利是一位的朋友的句式来回答。

  三、多角度阅读

  1、确定角度:

  两两对比着来读,可从两个大角度(教子、交友)来深入阅读。

  父亲 母亲 杰利 四个孩子

  2、中心话题:

  ⑴ 父亲为什么不直接孩子抱下来?他不怕孩子失足吗?从中看出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如果是母亲来的话,她又会怎样做?你能想象一下吗?

  ⑵ 杰利算是我真正的朋友吗?他为什么抛下我还是和大家一起走了?你能揣摩一下他当时的心理吗?

  ⑶ 四个小孩子的行为你欣赏吗?如果是你是其中的一位,你会怎么做?

  3、师生多角度探究学习过程:

  父亲角度: 这是一位真正爱自己孩子的父亲,他不像别的父亲,爬山石架把儿子抱下来,而是让作者自己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下去。这是为锻炼孩子的勇气和毅力。如果他对孩子百依百顺,那只是让他更加娇气,一生一世都软弱无能。有句话说:打是亲,骂是爱,只有在磨练下才能成好钢,没有磨练的只是土块、锈铁。所以这位父亲是对孩子负责的真正爱孩子的父亲。

  这是一位明智、教子有方的父亲。父亲完全可以凭自己的实力抱孩子下来,但他不这样做,而是引导孩子凭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地克服自己。其实,父亲这样做是想给孩子一份经验,一次锻炼,一个成就感,一份不怕任何困难的勇气。这是父爱的一种多么明智的体现,是真正的父爱。他在父亲的眼里,孩子克服困难的能力比生命更重要,因为,父亲知道,温室里的花朵是经不起风雨的,同样,被溺爱的孩子是经不起考验的。

  母亲角度: 慈母多败儿。这位母亲一直告诫我不要冒险。在母亲的庇护下,我变得非常懦弱。如果杰利通知的是母亲的话,可能她会声嘶力竭地叫我别动,吓得脸色苍白,神经兮兮的叫了一大帮人来。之后母亲可能不允许我跨出家门半步,不准我与杰利玩。从此,世上多了一个废物,少了一个作家。

  师总结:哪一位父亲不爱自己的子女。这位狠心的用心良苦的父亲以独特的方式在我的生命中注入自信的琼浆,熔铸了我直立的腰杆。他给孩子的.不只是一个健康的躯体,还给了孩子一个自信的灵魂。这对孩子的一生无疑是最宝贵的财富。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要在感受伟大母爱的同时,也要多理解这份严厉的深沉的父爱。

  杰利角度: 如果我是杰利,我会感到左右为难,一边是最要好的朋友,一边是更多的朋友。四个孩子一定不会让杰利帮我,而杰利也不想被嘲笑,不想失去这几个玩耍的朋友。所以杰利虽然看来好像有点不放心,但还是和大家一起走了。我想,,这也说明杰利低估了我的懦弱。他以为这么点悬崖,我总会下来的。再说,他一时也帮不了我。天越来越黑了,见我没回来,杰利的良心不安了,便告诉了我父亲,寻求大人帮助,把我从危险的边缘救了回来。杰利虽然有做得不对的地方,但他是我真正的朋友。

  四个孩子的角度: 我感觉四个孩子的人品有问题。当自己的朋友遇上困难的时候,他们不仅不去拉自己的朋友一把,反而雪上加霜的嘲讽朋友,把他一人留在危险的石架上,这也是拿别人的生命开玩笑。他们根本不是真正的朋友,简直可恶之极。

  师追问:患难见真情,好朋友应当有难同当。假如我的父亲没有来,你作为我的同学,将怎么办?

  三、课堂小结

  多角度阅读是这堂课学习的重点。以后在阅读的过程中同学们可学着运用它,它不仅可以让我们读出文章的新意,提高阅读质量,还可以提高我们的创造性阅读能力,拓展我们的思维空间。

  四、作业布置

  1、试着多角度阅读《信念的力量》。

  2、熟读全文。

【小学语文公开课《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03-04

走一步,再走一步 教学设计12-06

《走一步,再走一步》 教学设计05-04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10-18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01-31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03-19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01-05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04-12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