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长城》教学设计

时间:2021-06-16 16:22:47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语文《长城》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理念】

语文《长城》教学设计

  语文教育,是充满激情如诗样的艺术,教育家皮亚杰认为能创造情境就是发明,发明存在于构建求知情境的过程中。本教学设计注意创设情境化的教学氛围,围绕“质疑、解难;讨论、交流;读书、感悟”开展教学;通过激情导入、图片展示让学生“乐中求知”;相机点拨、随机评价、有感情诵读,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探究质疑,升华情感,引导学生“实话实说”,最终获得知行教育的“润物细无声”。

  【素质教育目标】

  1、认知目标:

  ⑴ 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

  ⑵ 读懂课文,理解每段话的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⑶ 图文对照,理解课文内容,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技能目标:

  ⑴ 培养学生默读、感悟的能力,同时训练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⑵ 指导学生图文对照,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根据事物的特点选取不同观察点进行观察的方法和良好的观察习惯。

  3、情感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的情感。

  (教学目标力求体现知识、技能、情感的多元统一,挖掘《长城》这一篇课文中的科学和人文内涵。)

  【教法与学法指导】

  1、教师教法:

  采用“情景教学法”,三次运用投影和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

  第一次,课始,定格投影,静态展现长城的远景,整体感知长城全貌。

  第二次,学习第二自然段后,定格投影长城近景的各个部位,学生图文对照,说各部位的位置、样子和作用,理解作者的表达方法。

  第三次,慢速移动式投影,有重点地依次出现长城的远景和近景,并配上相关的解说词和乐曲,深入体会作者的`联想和发自肺腑的心声。多媒体创设的动、静态情景,既可以从宏观上展示长城的雄伟、壮观,又可以从微观上真切地感受长城的高大坚固,从而缩短学生的历史认识距离。

  2、学生学法:

  自读感悟与讨论交流相结合,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本课侧重指导“预习”和“观察自悟”的方法。课前预习发现疑难,造成学生急待解决问题的紧迫感。课中求教于教师或同学,呈现主动学习的态势;重点明确而有序的画面,有益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观察、思维和想象能力。在预习指导上,要求学生先看导读和预习,总揽全局,把握要求;再通读课文,了解内容;寻找疑点,记入预习本子并由小组长检查落实。课前做到学习什么,解决什么问题,胸有成竹。在“观察自悟”指导上,借助长城远景、近景的投影,引导观察,悟出方法。如,远景投影,先显示主体镜头长城(观察重点),再慢慢扩展周围崇山峻岭的镜头,让学生揣摩、体会,并说说观察事物先要抓住什么(重点)近景投影,按照课文各个部位叙述的先后顺序,逐个投出“长城脚下”“八达岭上”“城墙顶上的方砖”“垛子”“了望口”“射口”和“城台”等分镜头。领会描写过程应有先后(顺序)的理由。通过观察、诱导,学生便悟出了方法。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难点:

  ⑴ 图文对照,读懂课文,理解每段话的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联系;理解课文内容。

  ⑵ 学生图文对照,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根据事物的特点选取不同观察点进行观察的方法和良好的观察习惯。

  2、解决办法:

  抓住相关的段落反复有感情的朗读、感悟,小组合作、讨论、探究学习,交流中加上教师巧妙的引导、点拨。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观察插图,了解图意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据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报道:在太空和月球上,只能辨识出地球上两项特大工程,一项是中国的长城,一项是荷兰的围海大堤。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象征──长城。

  板书课题:

  长城

  (运用名人名言导入课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介绍长城:

  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前476)时期,那时各诸侯国为了互相防御,都在自己的境内地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为防御北方匈奴贵族的入侵,将各个诸侯国的长城连接起来并将其延长,号称万里长城。以后各个朝代,都对长城进行拉修建。因此可以说长城是我国古代人民在兵器还不发达的情况下,为拉抵御外族入侵而建筑的军事建筑。

  二、阅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

  2、学生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词。

  3、学习小组交流讨论学习

  4、掌握生字新词:

  拍摄(shè) 智慧(huì) 了(liào)望 气魄(pò)

  嘉(jiā)峪(yù)关 崇(chóng)山峻(jùn)岭

  5、理解字词:

  山海关: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是长城的起点,有“天下第一关”之称。

  嘉峪关:明初的建筑物,在甘肃省嘉峪关市西,嘉峪山东南边脚下,是长城的终点。

  八达岭:军都山的一个山峰,在北京市的西北,是著名的游览胜地,全国中点文物保护单位

  崇山峻岭:指高而险峻的山岭。

  蜿蜒盘旋:指弯弯曲曲的延伸。

  互相呼应:本课指打仗时之间可以进行联系,互相支援。

  三、图文结合,了解文意

  1、观察彩图,了解图意:

  (用多媒体展示课本两幅彩图或直接用挂图展示。)

  ⑴ 这两幅图的观察点有什麽不同?

  (上面一幅是远景,下面一幅是近景。)

  ⑵ 长城修筑在什麽地方?

  (崇山峻岭之间。)

  ⑶ 从画面上可以看出长城有什麽特点?

  (长和高大)

  ⑷ 作者为什麽要选择远,近两个观察点?

  (不从远处观察,就看不出他的“长”这个雄伟的全貌;不从近处观察,就看不出它高大坚固的构造特点。只有从不同的观察点介绍长城,才能更显出其气魄雄伟的特点)

  2、想一想,课文各节分别讲拉什么内容:

  ⑴ 介绍观察点:

  运用教室的布置让学生理解什么叫观察点。

  第一幅图的观察点在哪里呢?

  (在长城外或太空等)

  第二幅图又是在哪里观察的呢?

  (在长城上)

  ⑵ 看第一幅图时应重点观察什么?

  抓住观察重点:

  长城。

  ① 你觉得长城看上去有什么特点?

  (长、大、弯)

  ② 再看第二幅图:你能看出长城有什么特点?

  (高大、坚固)

  (可以适当地引入远景图和近景图的概念)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

  想一想刚才两幅图分别与文中哪些段落相对应?

  (第一幅图与第一自然段,第二幅图与第二自然段相对应。)

  2、分组讨论:

  说说课文各节的内容:

  第一自然段讲长城的长;第二自然段讲长城的高大坚固;第三自然段讲长城是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的结晶;第四自然段讲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奇迹。

  3、说说怎样给各节编一小标题:

  启发学生以课文内容为线索定出小标题:

  ⑴ 一条“龙”。

  ⑵ “高大坚固”。

  ⑶ 结晶。

  ⑷ 奇迹。

  (或启发学生以课文结构为线索列出小标题:总貌;构造;联想;地位)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语文《长城》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语文《长城》教学设计10-08

《长城》语文教学设计02-21

小学语文《长城》教学设计10-12

小学语文长城教学设计10-03

长城的语文教学设计10-03

《长城砖》语文教学设计08-03

《长城》语文教学设计方案08-18

语文教育之《长城》教学设计10-14

《长城》教学设计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