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朱德的扁担》的教学反思

时间:2023-11-25 19:00:32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二年级语文《朱德的扁担》的教学反思(精选10篇)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语文《朱德的扁担》的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语文《朱德的扁担》的教学反思(精选10篇)

  二年级语文《朱德的扁担》的教学反思 1

  《朱德的扁担》这篇课文讲的是为了坚守井冈山根据地,粉粹敌人围攻,朱德同志和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生动故事,表现了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贵品质,同时表现出广大战士对朱德同志的敬爱之情。

  从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的“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这句话写出了战士们争相挑粮的高涨热情。“可是”承接从井冈山到茅坪去挑粮路程长路难走的困难,是说虽然种种困难,但是战士们都争着去挑。“争”字表现了战士们不畏困难不怕吃苦勇挑重担的革命精神。

  课文通过人物的行动和心理,真实生动地反映了革命队伍中官兵互敬互爱同甘共苦的感人场面。课文以“朱德的扁担”为题,以小见大,于细微处见精神,让我们看到了一位革命伟人的鲜活形象。课文最后三句提到“扁担”,与题目呼应,既点明了课题,又深化了内涵。

  由于孩子对朱德知之甚少,因而在教学本课时,我主要引导他们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来感悟文章内容。课文第一自然段我介绍了一些补充材料,让学生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并通过“红军在山上,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中的“不远处”来体会当时环境的危险。第二自然段中介绍区挑粮的原因是我训练学生说话的.重点。让学生用“因为……所以……”来了解储备粮食的原因和挑粮的原因,并通过反问“去挑粮容易吗?”让学生理解“山高路陡”等词语的意思,联系前面的文字感悟挑粮的艰辛,为后面学生感悟朱德和战士们同甘共苦埋下伏笔。第三自然段是重点,“一道”、“一块儿”两个词语其实很能体现朱德吃苦耐劳的优良革命品质。可以主要抓住了想象练习,让大家想想:战士们会怎样劝朱德?战士们为什么要藏扁担?藏好了心里会怎么想?朱德发现扁担没有了会想些什么?他为什么不去找而是“连夜又赶做一根扁担?”在想象中他们对朱德与大家同甘共苦的精神。

  二年级语文《朱德的扁担》的教学反思 2

  今天,我教了《朱德的扁担》第二课时,课文的重点落在了第三自然段。

  通过图文结合让学生真正理解,作为革命领袖,要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风范。可在课堂中,正在为这些词语怎样引入学生的视野中而犯愁,却发现课堂预设之外的惊喜不断涌现。

  课堂中,我在指导学生看图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请你看图,用自己的话说说图中的`内容。话音刚落,小手林立,大部分孩子都能回答,或文中语句、或自己组织语言。我继而又问,为了解决粮食问题,作为革命领袖,为何要亲自和战士们一道呢?一个极其普通的孩子却大胆地回答道:他想让战士们更有精神去打败敌人,所以自己亲自去,想和他们共同……此时,他已经无法用言语表达心中的感受,或许是不知道用什么样的词语来表达。我欣喜的送给他一副赞赏的笑容,其实能说出这样就已经很不容易了。于是我立刻送给他“同甘共苦”一词,班上所有小朋友都投来读懂的目光。再细读,品悟,从而加深了对“同甘共苦”一词的理解。

  很多情况下,由于孩子们的词汇量有限,一些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情感,可以通过朗读来感悟,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二年级语文《朱德的扁担》的教学反思 3

  我成为教师,正式走上讲台将近3个月了,这期间不时的观摩老教师的讲课,我也自己讲课,但面对上级突如其来的听课,我还是很紧张的。

  周二早上我还是一如既往的来到班级,组织学生打扫卫生、进行早读。一会儿,主任来了,找到我说领导来听课了,我真的既兴奋又紧张,兴奋是上级对于新教师的重视,紧张是太突然了。我告诉自己镇定,渐渐稳下心神。这次我讲的是语文《朱德的扁担》第一课时,二年级主要是字、词教学和简单的造句、看图写话。在讲课过程中,我刚开始紧张,看到领导坐在下面看着,不过,等到慢慢进入状态之后,紧张感就在逐渐降低了,很快一节课就结束了。

  随后是评课,我能感到心在砰砰快速跳动,我要去听领导怎么说这节课。其实,是我想多了,领导很平易近人,像是在和我交流,娓娓道来,这节课这样讲会不会更好,你这几个环节调换顺序是不是更合理。是的,我有好多问题需要改正,这节课是第一课时,特别是在识字里,目前的要求是随文识字,在此我让学生把字全都书空,这是没必要的,时间上花费的较多,老师可以通过朗读,学生边听边把生字所在的词标出来这样把字回归到课文里,更容易使学生学会运用、帮助理解。另外给学生把每个字的重点讲解出来、书写时需要注意的是哪些方面就行,没必要全都讲,学生抓不住重点,还容易分心,就得不偿失了。重点的是要学生自己动手书写,书写的时候教师要指导,可以利用条件把个别学生的书写在多媒体上展示,帮助其他学生学习、借鉴。在识字环节主要是先让学生观察,然后教授,最后练习,这是一般的写字教学。还有对学生的评价语,要准确具体来衡量,促进其改正行为,起到榜样的作用。另外教师的一言一行受到学生的关注,在课堂上教师的每一句话都要有作用,教师不仅要教学还要育人,通过平时的点点滴滴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说话要注意,充满正能量,不能说的过于随意,毕竟学生与教师之间是有距离的,我的语言以后要多加注意...

  通过这次讲课,我知道了自己还有好多需要改正的地方,从教学方面的积累与创新到个人素养的提升,都需要我去逐渐的学习与改正,教师这条路很长,我将不余遗力奋往直前。

  二年级语文《朱德的扁担》的教学反思 4

  一、学语文,要扎扎实实。

  语文就是语文,不能承载太多的东西让学生在阅读中寻找自己,让学生在每一节语文课上都能学到一点就够了。教学是,我先从整体入手,通过初读感知文意,通过在读感知人物特点;然后从细节入手,通过课文的重点词句品析,逐步走进人物内心,感受人格魅力。

  新课标非常重视学生的语文实践,提倡在生活中学语文、活用语文。上课是,我努力寻找文本与生活的结合点,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进行读、写的训练,达到内化语言、学以致用。

  二、学语文,要轻轻松松。

  在开课设计时,我以扁担挑箩筐的形式出示课文内容,形式的简单转换传递的是新奇,换来的.是学生高涨的参与热情。整堂课没有了学习历史人物的枯燥乏味,而是学生们都充满了好奇心,一步一步地进入课文的中心内容。

  二年级语文《朱德的扁担》的教学反思 5

  《朱德的扁担》这篇课文旨在通过发生在朱德同志身上的一件小事,让学生感悟朱德同志以身作则,和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贵品质。因为课文讲述的内容与学生生活的经历相差甚远,学生学起来比较吃力,教师教学也不容易把握分寸,教学起来比较辛苦。因此,我在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学生对于不常见的扁担一定充满了好奇,因此我着眼于扁担的特别之处,引导学生层层剥笋,进而了解红军战士不畏困难、朱德同志勇挑重担的革命精神。再者,由于孩子对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知之甚少,因而在教学本课时,我让学生做好了课前预习,告诉了学生朱德是新中国的十大元帅之一的有关知识,还让学生查阅十大元帅的资料。上课时,我让大家把查阅到的十大元帅的资料进行交流。加深学生对时代的理解,时代的认识,所以课前我又搜集了大量关于井冈山以及朱德的相关资料,并制成课件,通过图片和导读让学生了解历史,走进时代。

  本节课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课上同学们读书热情,积极发言,敢于挑战,课下给家人讲了《朱德的扁担》这个故事,以及阅读了与朱德有关的革命故事,在孩子们心中注入了革命英雄人物的种子,让他们走进了历史,走进了那个艰苦奋斗的年代,让他们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老一辈无私奉献的结果!

  本节课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让学生课前预习,结合课文拼音,加上与同学合作,师生合作,利用多次识读、再认等方式,认识本课生字!

  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根据词语手册,观看课件图片,师生讨论等方式来理解“山高路陡”等词意,让学生体会挑粮上山的艰难困苦!体会战士和朱德挑粮的艰辛,正是这种原因,战士是“藏”扁担,朱德是“找”扁担,两大对比,两大主线来讲《朱德的扁担》这个故事!以此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我先让他们在小组互相说,然后在全班交流。

  让学生在对比中体会战士对朱德是爱戴和关心,朱德对战士是爱护之情!这种同甘同苦的精神正是革命的最宝贵的精神,值得学生细细体会,永远学习!

  最后让学生演一演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塑造角色走进历史,体会人物情感!

  总之,在解决教学难点的.过程中,始终从重点内容入手,一开始从课文中的遣词中明白了挑粮的艰难,需要的是年轻力壮的战士才能胜任。朱德年纪大了,工作繁忙可是依然坚持要去,从而体味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群众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培养敬爱革命领袖的思想感情。

  二年级语文《朱德的扁担》的教学反思 6

  在教《朱德的扁担》这一课时,正好是督导听课的时候,虽然事先经过了准备,但是还是有很多问题存在着。

  一、基础。在读到“斗笠”,有学生读成了du笠,当时我只是纠正了读音,而没有引申出去讲下它是多音字.

  在理解“陡”时,我利用了简笔画让他们理解,但是还应该在边画边说。另外,课文还应该让他们多读,读透彻。

  二、组织。课堂纪录掌握的不好,小孩子一放开后,有点收不住。在开火车的时候要明确要求,对于这个要训练到位,这就要平时多多练习,要仔细倾听小孩子的发音。

  三、在课上我提的问题过于繁杂,太多,小孩子跟不上,在以后的提问题时要注意问题的目的要明确。

  四、在听课的钱老师的'指导下,明白了,课堂不是以回答问题为主,而是要学生自己读,反复读,深入读。要读好每一小节,老师的作用是起引读的作用,让学生节节读好。另外在读书时也要目标明确,不要绕圈子。

  二年级语文《朱德的扁担》的教学反思 7

  《朱德的扁担》讲述的是朱德同志和战士们为了坚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一起到山高路陡、距离遥远的茅坪挑粮的故事。文章以“朱德的扁担”为题,与细微处见精神,语言简洁平时,娓娓道来,既展现了一位以身作则、吃苦在前的红军指挥官形象,也表现了战士们对朱德同志的关心、敬爱之情。

  教学之前,我给学生们布置了查阅资料的作业,以便于孩子开门更好的理解本课内容。学生对于刻了字的`扁担一定充满了好奇,因此着眼于这根扁担的特别之处,引导学生层层剥笋,进而了解红军战士不畏困难和朱德同志勇挑重担的革命精神。再者,由于学生对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知之甚少,因而在教学本课时,让学生做好了课前预习,向家长了解,或在家长的帮助下搜集关于朱德同志的资料,初步认识朱德,课中适时介绍朱德并交代当时的背景,补充讲解当时井冈山的军事形势,虽寥寥数语但可以为理解课文内容提供帮助。

  在整体感知课文后,引导学生进行质疑:读了课文,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提的问题很多,有词语类:会师、草鞋、斗笠、山高路陡、井冈山根据地、储备等;有问题类:大家为什么要把朱德的扁担给藏起来呢?朱德同志为什么又找来了一根扁担?朱德同志为什么要在自己的扁担上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等等。引发学生在读中思,读中悟。

  在第2自然段的教学中抓住关键句“从井冈山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来学习,通过联系生活经验,结合图画体会“挑粮路”之长、之险,“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这句话中的“争”字表现了战士们不畏困难、不怕吃苦、争相挑粮的高涨热情,进而体会战士们不怕困难、争相挑粮的精神。

  本课教学中,只学了前两个自然段,我主要引导学生以督促2悟,并进行随文识字,大多数同学对这两个段落里的字词掌握较好。

  二年级语文《朱德的扁担》的教学反思 8

  语文教材是语文课程的集中体现,是一种静态的文本。但其意义不仅仅是向学生展示了语言符号,而是在其精当、精彩、精妙的语言文字背后,隐藏着作者深邃的思想、精辟的见解,丰富的感情。因此我们的语文课堂,不能仅仅悬浮于文本的表层,不能用简单的“是什么”、“怎么样”来机械地处理文本。我们要把握文本中或泄世奔腾或脉脉隐含的感情脉搏,深入理解语言文字所依托的生命意义,使学生能在激荡的感情中受到感染,使他们能在或高昂或深沉的情绪中对人生有所顿悟。

  《朱德的扁担》一课,我就充分注意去挖掘文本价值,激活学生的独特体验。如:第二自然段中第三句话,“从井冈山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这句话可以看出路程之遥远,其挑粮之艰难。可是,我们这些孩子根本无法体会到这一点,就算我讲解了很艰难,学生在学习下一自然段时,就无法感受朱德与红军战士同甘共苦的感情了!因此在教学时,我先问学生:“你知道五六十里到底有多远吗?”学生根本没这个概念!因此,我举出身边的列子,有吉首到乾州来回那么远,学生马上说:“哇!那么远啊!我们坐车还要好长时间呢!”我又问:“那你们走过这么远的路了吗? ”生:没有,这么远,我们走得话,到那儿的话可能要天黑了。 我接着说:“那战士们要挑着粮食来走这么远的路,而且山高路陡,那是什么感受呢?”学生马上回答:“累呗!”听到这样的话语,我突然觉得现在的孩子真的没吃过苦,干脆让这些小皇帝们来试试!于是,我提议来个亲身体验,我要请一个学生来表演。学生们十分踊跃的就举了手,我挑了个身材挺健壮的吴长松,给他身上背上两个书包,谁知他对大家说一点也不重,那这样,我又给他加了个书包。于是他开始围着教室奔走,我要求走20圈。大家很开心的看着,他也很高兴的快走,前几圈都挺顺利的,刚到9圈,他速度就明显的放慢了,我说:“运粮可不能耽搁,山上的战士们还等着呢?”于是吴长松又开始加快速度,到13圈,突然摔倒了,大家哈哈大笑起来,叫他起来,他继续背着书包走,终于走完了20圈。这时,我问大家:“你们看我们的同学背着书包在教室里走了20圈,现在你们来观察一下”大家发言可积极了,有的说:“他的呼吸都不稳了”“他头上出汗了”我叫一名同学摸摸吴长松的背,那个同学说:“背上都湿了,还很热”,我请表演的吴长松说感受,他说:“我觉得真累,手都酸了,脚都疼了!”

  这时,我对同学们说:“同学们,你们觉得吴长松背得很轻松吗?战士们肩上的粮食更多,走的路更远,遇到的困难更多,你能想到他们会遇到什么困难吗?”马上,有学生就说:“他们走的山路会很高,路会很窄,要是下雨的.话,就更滑,更危险了。”吴长松很积极的举手,他说:“他们走那么远,草鞋会磨破,脚会打起泡的!”还有学生说:“路上有许多送动的石头,会绊脚的,一不小心就会摔交的” 我连忙说:“你们说得真是太好了,老师都仿佛看到了他们在这样的路上艰难的走着。”

  学生通过亲身体验,通过教师对文本的挖掘,激活了他们对文本的独特感受,也让这代的小皇帝们体验到战士们那辛苦的路程。这段虽不是重点段,但从这里所让学生理解的感受是很难得的。所以,一篇课文,老师要善于挖掘文本价值,激活学生独特的体验,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提高教学的效果。

  二年级语文《朱德的扁担》的教学反思 9

  《朱德的扁担》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朱德与战士们一起挑粮的革命故事,让学生感悟朱德以身作则和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

  课文所记叙的故事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距甚远,体会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战士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则成为课文的重难点。教学中,我把课文的重点落在了第三自然段。通过图文结合让学生真正理解,作为革命领袖,要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风范。在指导学生看图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请你看图,用自己的话说说图中的内容。

  大部分孩子都能回答,或文中语句、或自己组织语言。我继而又问,为了解决粮食问题,作为革命领袖,为何要亲自和战士们一道呢?孩子们带着这个问题读书思考,最后讲了许多。于是我送给他们“同甘共苦”一词,班上所有小朋友都投来读懂的目光。再细读,品悟,从而加深了对“同甘共苦”一词的.理解。

  为了再现人物鲜活丰满的形象,又从人物的行动入手,抓住“藏”和“做”,使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参与课堂活动,通过有效的引导,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了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

  很多情况下,由于孩子们的词汇量有限,一些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情感,可以通过朗读来感悟,此时,人物的形象便深深地烙在了学生的心灵深处。

  二年级语文《朱德的扁担》的教学反思 10

  这一课相较于《要好好学字》更加难理解,出现了许多远离孩子生活的词语,如“同志”“围攻”“坚守”“会师”“储备”“越发”等等。部分词语放入课文反复朗读,能感受到它的意思;有些词语,通过背景的介绍也懂了;“同志”一词,我是这样帮助孩子们理解的:小朋友们在学校里一起学习,所以你们是“同学”,那些八路军战士们,有相同的志向,为共同的理想而在一起工作,他们就是“同志”。

  在疏通了课文的字词后,对课文的教学思路是:朱德的扁担用来作什么用的'?为什么去挑粮?去挑粮,就得面对这样危险重重,十分难走的路,战士们和朱德都是什么态度?他们怎么做的?具体诵读的段落是第三自然段。先看图,再找到描述画面的句子,朗读感受这是( )的朱德?当同志们藏掉朱德的扁担后,朱德又是怎么做的?你又看到一位( )的朱德?在这样的看图,找句子,朗读感受的过程中,孩子们还是能比较容易的感受到朱德不怕苦、不怕累,作为军长,他能工作在最艰苦、最危险的地方,是值得尊敬的。这个时候,给出“朱德与战士们同甘共苦”就水到渠成了。

【二年级语文《朱德的扁担》的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语文朱德的扁担教学反思04-21

《朱德的扁担》教学反思04-21

朱德的扁担教学反思04-22

《朱德的扁担》教学反思07-14

朱德的扁担教学反思04-22

语文朱德的扁担教学反思(精选15篇)06-20

朱德的扁担教学反思(精选11篇)12-01

《朱德的扁担》教学反思(15篇)12-21

朱德的扁担教学反思(精选16篇)06-20

朱德的扁担教学反思(精选5篇)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