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数学五年级下《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反思

时间:2021-01-20 15:06:50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新课标数学五年级下《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反思

  计算教学必须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或多或少多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或知识经验。如何将学生的这些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激活,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搭桥?是每一位数学教师上课时要考虑的。《数学课程标准解读》中明确指出:“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主动建构的过程。”在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之前,学生已在三年级学过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这学期也刚学分数的通分。这些都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如何将学生的这些知识经验激活,为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服务,做好铺垫呢?我是这样考虑的:1、学习新知之前,有必要复习一下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为了更好地学习新知,我认为有必要复习通分知识。所以,在上课开始,我就出示了几道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算式,让学生口算,并让学生小结其方法,以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接着,复习通分的概念并通分。然后通过创设情境引出:1/2+1/4,引导学生观察这两题与刚才口算得几道题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发现“1/2+1/4”与刚才口算题的区别在于:分母不同。这时,我再揭示:分母不同的分数该怎样计算呢?这样,使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新知产生冲突,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新课标数学五年级下《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反思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不仅是转变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需要,也是学生发现算理,理解算理的有效途径。在传统的教学中,计算教学是十分枯燥乏味的。课堂上往往是老师讲、学生听、再到学生练。学生的学习只有被动的听与练习为主的方式。这种枯燥单一的学习方式,不仅窒息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泯灭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操作、自足探索与合作交流使学生学习数学重要方式。”所以,在计算教学中,教师要立足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等多种方式,亲身经历探究发现,从而体验感悟算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是:理解异分母分数为什么要先通分,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如何在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是老师直接讲解给学生听,再强化练习;还是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发现、归纳感悟算理。也许第一种方法,学生也可以明白算理,掌握计算方法。但学生对难点的理解不会很深刻、透彻,尤其是一些接受能力较慢的学生更是如此,他们就会死记硬背算法。这样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情感的培养。所以,教学中,我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异分母分数为什么要化成同分母分数?学生通过折纸发现:同样大小的两张纸,1/2部分就相当于2/4,所以1/2+1/4 =3/4 。也就是1/2+1/4 只有分母相同即他们分的份数相同的情况下才能相加。从探究过程中,归纳总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学生经历这样的探索与感悟,对算理的理解十分深刻。当然,由于课前对学生操作能力估计不足,加之在教学中本人对一些教学细节处理欠妥,这里花费了太多时间,这也需要自己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注意,改进,不断学习,不断提高。

  本节课,借鉴了同组教师的经验,制作了板书和作业纸,节省了时间也规范了课堂。课始,直接让学生做整数加法、小数减法的竖式计算。显得略微枯燥,可以从有单位的加减法复习,比如3分米加2分米,1米减2厘米。从有形的单位统一过度到无形的数位对齐保证单位一致,使知识的衔接更丰满。通过折一折、画一画,由具体到抽象,此时介绍一下,每到题目都用折纸太麻烦,所以一般用通分的方法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揭示算法的多样化并最优化,最终形成技能技巧。

【新课标数学五年级下《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案例与数学教学反思10-10

新课标五年级下《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优秀教学反思08-31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数学教学反思10-09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数学教学反思11-17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数学教学反思08-29

小学五年级《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反思01-29

小学数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反思09-02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数学教学反思范文07-10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反思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