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专列的教学反思

时间:2021-06-11 13:58:46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关于燕子专列的教学反思

  燕子专列教学反思(一)

关于燕子专列的教学反思

  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直奔主题,教会学生“点”“线”“面”。首先牵出文章的主线,以线贯穿全文,再抓住“点”与“面”中重点词理解和体会,感受文章中所蕴涵的情感因素,并通过朗读传达出来。

  一、一“线”贯穿全文

  在读熟课文的基础上,我提出问题:“这篇课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学生回答:“课文叙述了瑞士人民保护、救助燕子的事。”“这件事说明了什么?表现了什么?”我紧跟着问了一句,学生们都明白:“说明了人们喜欢、关心燕子,表现了人们对燕子的关爱之情。”“对,说得好!”我立即板书出“关爱”二字,并小结道:“人们对燕子的关爱之情就是这篇文章的主线。课文围绕这条线,叙述了事情的前因后果,请同学们看看作者采取了怎样的叙述方式。”我要求学生用列小标题的方法写出文章的叙述步骤。如:

  ①燕子专列准备启程→②气温骤降燕子遇险→③政府居民齐心救助→④燕子专列快乐开动可以看出,作者采取了倒叙的方法,先将事件的结果呈现出来,然后讲述整个事件的过程。全文围绕主线讲述的“政府呼吁,居民找寻,专列运送”几个情节,字里行间无不体现出人们对燕子的关爱之情。

  二、“点”“面”结合抒情

  在引导学生体会人们对燕子的关爱时,我首先引导学生去感受瑞士政府的关心——专列运送、电视广播呼吁,作为一个政府下这样的命令难能可贵。然后用心去感受每个人为保护燕子、关心燕子做出的努力。在讲述这一内容时,我教给学生“点”与“面”的知识。

  文章在表现了人们关心、救护燕子时,所采取的方法是先叙述所有人的行为——“面”的描述,再选取“点”——一个代表性的人物的情节描写。有“点”有“面”,“点”“面”结合,真实地抒发了人类对动物的关爱之情。

  我要求学生找出“面”和“点”的内容,细细品味语言文字,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体会。如“纷纷”“冒着”“顶着”“踏着”“四处”等词集体表现了居民们的真心关切。在对“点”——一个叫贝蒂的小姑娘的描写中,用三句话来叙述:“在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山间岩缝里,寻找冻僵的燕子。一天下来,她一个人就救护了十几只燕子。她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但她一点也不在乎。”突出了贝蒂为拯救受伤的燕子而忘我的精神境界。以“面”引“点”,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文章因而简洁、生动、感人。

  短短的四十分钟时间里,我教会学生“点”“线”“面”,使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不走弯路,一下子理清脉络,抓住重点,进而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品读语言文字,去感悟文章情感,去体会表达方式,达到与作者共鸣。

  燕子专列教学反思(二)

  《燕子专列》是三下年级的一篇课文,文本中带着浓浓的人文关怀,传递着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和谐。由于文本与学生生活实际较远,因此在教学中要通过拉近文本和学生的距离,帮助学生理解内容,才能促使他们更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根据《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目标和本班孩子的实际情况:我在教《燕子专列》时确定了如下的达成目标:知识能力目标:会流利、有感情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把握全文的主要内容。过程方法目标: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己学会探究,在老师创设的情景中,自己学会想象,在老师的鼓励声中,自己学会表达。情感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语的理解,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美好的情意,增强爱护鸟类的意识。从课堂的实施来看,这几个目标还是基本能达到的。

  首先在课堂上聚焦“困难”。孩子们在第一次朗读时,只能很表面地知道燕子遇到了麻烦,在能够读正确的基础上,先从孩子的起点出发,让他们从主观上找找自己觉得最让燕子感到困难的是什么?在学生说的同时,以各种方法帮助学生加深“气温骤降”、“长途跋涉”、“饥寒交迫”这几个重点词语的意思。例如:“气温骤降”这个词语以2幅图片的对比让学生感受到气温降得快,降得突然。“长途跋涉”这个词语的理解是先给学生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在“飞过了……飞过了……还飞过了……”这样的句式练习中体会到燕子飞行路途的遥远以及燕子的辛苦劳累。理解了这几个重点词语,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燕子遇到的困难,燕子的可怜,激发学生对燕子的同情心,学生边理解边读,朗读水平有层次地获得了提高。

  在聚焦“救护”这个教学环节中,让学生想象自己是播音员如何呼吁,体会瑞士人民的焦急心情。学习小姑娘的做法时,让学生看图想象她的动作、语言,体会她对小燕子的珍爱,学习居民们救助燕子时,让学生思考有哪些人纷纷走出了家门,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些角色反复朗读“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漫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燕子”一句,让学生强烈的感受到居民们为了救燕子不辞辛苦,不怕困难。最后进行拓展,让学生欣赏鸟类图片,为保护小鸟设计宣传语。

  感情朗读是对理解课文、人与文本交流的一种情感上的升华。要想使学生读好课文,必须要让学生理解课文的意思,体会其思想感情。由此可见,字词的理解的确是读好课文的关键。

  比较遗憾的是:1、对孩子整体的情绪与表达把握不够。特别是到了后面

  感觉提出的问题不够明确,不够到位。2、教师在范读方面不够。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该更关注学生的情态发展,挖掘课堂的生成资源,让自己的.教学教态更从容,更淡定。更多把平台让给学生,让他们施展,把方法教给学生,让孩子们发展。

  燕子专列教学反思(三)

  在授这节课的过程中,我利用学过的第一课《燕子》导入课文。先让学生说说燕子的外形特点,燕子还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感受燕子在春暖花开的季节是多么快乐,再让学生进入课文,本课中的燕子遇到了什么困难?让他们的心一下子为燕子的遭遇而着急着,而我也注重了每个环节导入语的设计,希望学生在充满感情的导语的引领下,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

  关键是如何引导学生从课文的重点语句中体会到人与动物之间的美好的情意,增强孩子们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在课堂设计中,我以爱作为主线来贯穿课文打动学生。

  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比较满意的地方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深入研读文本,走进语言深处。针对三年级教材特点,着重借助对“气温骤降”、“纷纷”、“冒着”、“顶着”“踏着”等重点词语的理解组织教学。通过多种理解词语方法的渗透,真正体现了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结合。

  二、创设一个个情境使学生融入文中,把孩子们带进文中。《课标》明确要求:“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非常注重学生的朗读训练,也注重读的形式多样化。例如:在学生理解政府号召居民拯救燕子时,让学生当电台主持人、记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呼吁居民救助燕子;对课文第三段——“人们不畏严寒四处寻找燕子”和第四自然段——“小贝蒂不在乎饥饿、寒冷、危险,只在乎燕子”的教学,就充分体现了这一教学思想。对这两部分内容的教学采用了默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师引读、多次合作朗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感悟,达到了语言积累,升华情感的目的。在感受小贝蒂一心救燕子时,()让学生看图说说贝蒂的动作、神情她好象在说些什么?在送燕子的站台上,让学生想象,假如你就是车厢里的一只幸福的小燕子,你想对送行的人说些什么?如果你是送行的居民,你又会对小燕子说些什么?这些情境使学生更快的融入课文中,感受到人和动物间的美好情意,充分理解了课文。

  三、整节课围绕“爱”之主题构建课堂,理解层层推进,情感步步升华。使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不走弯路,一下子理清脉络,抓住重点,进而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品读语言文字,去感悟文章情感,去体会表达方式,达到与作者共鸣。

  这堂课的不足之处是,例如:在课堂上,我有时候考虑的只是自己的预设教案,没有关注到课堂生成的精彩。引导学生感悟、朗读不够落实,我觉得上课是应关注是学生学习的状况,根据课堂上生成的情景,推动教学的进程。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根据课堂上生成的情景,来推动教学的进程。我会认真钻研教材,整合课程资源,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

【燕子专列的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燕子专列》教学反思05-18

燕子专列教学反思05-12

燕子专列教学反思01-03

《燕子专列》教学反思07-04

《燕子专列》教学及反思07-08

燕子专列教学反思05-24

燕子专列教学反思04-17

《燕子专列》教学反思05-08

《燕子专列》的教学反思06-21

《燕子专列》教学反思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