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的剪纸教学反思

时间:2021-06-13 10:28:18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姥姥的剪纸教学反思五篇

  篇一:《姥姥的剪纸》教学反思

姥姥的剪纸教学反思五篇

  张博文 《姥姥的剪纸》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它采用了第一人称,叙写了姥姥心灵手巧,剪纸技艺精湛,整篇课文语言优美,饱含深情,表现了姥姥对“我”的深情以及“我”对姥姥的深切怀念之情。

  纵观整篇课文,我们不难发现“剪纸”一词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又是情感变化和流露的载体。因此如果抓住这条主线,披文入情,就能走进姥姥与作者的情感世界。

  教学中,我始终围绕姥姥的“剪纸”开展教学活动。我把全文分为两部分,先是让学生找描写剪纸的语句,感受姥姥剪纸的形象生动、精巧细致,在感官上有一个形象的了解。在这部分,我让学生能够抓住关键词语以及感叹号的使用,体会姥姥剪纸的“神”,在读的基础上,品悟语言,感受技艺高超,学习之后,让学生会用,我设计了仿照句子,写句子的题目,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完成了这部分的学习。我还让学生用几个词语来形容姥姥技艺高超。不足之处是,当我加入写作特点时,引导的不够好,学生答非所问。

  然而,整篇课文要表达的不光是姥姥的剪纸技艺,更是祖孙之间那份浓浓的亲情。在第二部分的教学中,我用这样的一句话过渡,姥姥的剪纸不光栩栩如生,她的剪纸还有神奇的力量呢?这句话很自然的过渡到第二部分,“拴”住我童年的剪纸都有哪些?让学生找出三幅牛兔剪纸图,我还将这部分内容中的几幅“牛兔图”展示给学生,

  当时,在这块,由于时间关系,我没有过多的去强调,让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感情酝酿的不够强烈,所以,当我读着作者后来写对姥姥的回忆时,个别的男同学还忍不住笑出声来,我想就是因为在这一部分的教学,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体会不到亲人的关爱,在朗读最后一自然段时,学生跟我一起读,我应该再让学生多读几遍。

  学生的感情是需要老师去激发,我应该捉住时机,适时的“煽风点火”。这两部分的内容,前者是在欢快中度过,后者则需要陷入深深地回忆中,让学生切身的体会到姥姥对孙儿的疼爱。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加强朗读,通过读,来体会感情,一切尽在不言中。

  篇二:姥姥的剪纸教学反思

  《姥姥的剪纸》围绕剪纸展开了“我”与姥姥之间的故事,表现了姥姥对“我”的深情以及“我”对姥姥的怀念之情。

  教学过程中,我紧紧抓住“剪纸”这条主线,引领学生走进“我”与姥姥的内心情感世界。由开始的欣赏剪纸作品到“喜鹊登枝”这幅剪纸,使学生体会到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并通过联系上下文和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姥姥为什么会有如此高超的技艺。进一步感受到姥姥的心灵手巧。整篇课文不仅写了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还写了姥姥与“我”之间浓浓的亲情。这在“老牛兔子”剪纸中有了集中的体现,我让学生找出相关的语句,并以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体会到姥姥对“我”的疼爱和“我”对姥姥的深切思念,从而激起学生对亲人的感恩之心。

  根据教材的特点,我把这篇课文的教学分成两个部分:感受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和祖孙之间的浓浓亲情。剪纸技艺的高超显而易见暂且视为“明线”,祖孙亲情虽不强烈外显,但是绵延深厚,可以看成文章的“暗线”。双线交织,“理解课文内容,”和“体会思想感情”齐头并进,叙事与抒情携手向前,合成课文的“主脉”。教学时,我们依照这条“主脉”前行,一定能够达到理想教学目标实现的彼岸。

  题目《姥姥的剪纸》明确告诉我们,剪纸是中心词。适当的进行剪纸知识的介绍,对于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有帮助的。我们可以展示播放剪纸的图片,配上高山流水的音乐,简介一下剪纸艺术的来龙去脉。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剪纸的美,还能极大的调动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课文很长,如果没有一定的规律可循,那么教学起来一定显得杂乱的。让明线更“明”。我们可以先来感受一下姥姥剪纸艺术的高超。第一层次,书中左邻右舍对于姥姥剪纸的评价怎么样?文中一至三自然段主要描写别人眼里姥姥的剪纸是个什么样子。可以让学生尝试着在书上进行“批注”,尝试着用一个句子,或者一个词语甚至一个字来概括。预计学生的答案如下:“无所不能”“啧啧赞叹”“神了”??然后我们一起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更深刻的理解这些词语所蕴含的情感。进而了解姥姥在邻居们的眼里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心灵手

  巧”、“广结善缘,有求必应”、勤劳善良??这些关键词通过咀嚼,让姥姥的形象在孩子们的脑海中逐渐清晰起来。然后再次通过朗读让这种情感感受“宣泄”出来。真正在语言文字中走上一个来回。

  引导学生体会词语句子的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

  在了解姥姥的剪纸的段落里,老师通过让学生寻找并反复朗读描述姥姥剪纸的语句,体会姥姥剪纸“神”在哪里,例如“要什么就有什么了,??无所不能”、“你姥姥神了,??公鸡能打鸣”、“无可挑剔”等语句,坚持以读为主,恰当安排好“读、讲、练”,增加学生的积累,逐步将文中的好词句内化为他们自己的语言。

  教者在指导朗读时体现了自主学习,让学生自己读,自己评价,自己改正,使学生少了很多的依赖,完全*自己把课文读好、读细,读得有感情。

  在整个教学中,他始终围绕“心灵手巧”来讲,让学生自己找句子,自己体会,并把自己的体会写在相应的句子旁边。我觉得这样的做法很好,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或多或少有些体会,如果不写下来,读过后就会忘记,如果写下来,不仅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还锻炼了学生的笔头,一举两得。

  在分析句子的时候,老师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去体会,但这个体会并不是漫无目标的,老师在学生问答的时候,总提醒“心灵手巧”这个词语,让学生在缩小的范围内寻找答案,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而且让学生能更详细地分析课文。

  篇三:姥姥的剪纸 教学反思

  《姥姥的剪纸》这篇课文采用第一人称,叙写了姥姥心灵手巧,剪纸技艺精湛,围绕“喜鹊登枝”和“老牛兔子”的剪纸展开了“我”和姥姥之间动情有趣的故事,表现了“我”对姥姥的深切怀念之情。

  通过引导学生理解“熟能生巧,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从中感悟姥姥的话是经验之谈,做什么事都要有恒心,有毅力,勤练不止!姥姥为什么如此熟练,下面的“总剪”二字透露端倪,因为老是不断地剪,岂能不熟练?手都有准头了,因为总剪,再熟练不过了,日久天长,剪起来就心中有数,从哪儿开始,到哪儿结束,要注意什么,剪起来才能得心应手,岂不是有了准头了。这样循序渐进的教学,学生很容易明白。而在教学过程中,我觉得学生的说话练习还需老师进一步引导,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人和事,也像姥姥剪纸那样,因为不断地练习,反复地实践,达到了熟能生巧、出神入化的地步,从而进一步体会姥姥的话中寓意!

  篇四:姥姥的剪纸教学反思

  《姥姥的剪纸》的教学结束了,但在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的一系列过程中,我获得了许多思索。

  1、“对话”问题。

  语文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彼此分享对文章的理解,探讨重点问题。作为教师,比孩子早一步解读教材,其实在整个“对话”过程中更应该是充当“引路人”的角色,也就是说教师对“对话”在备课中是早有预设的。对于预设,在备课中我是相当细致的,从学生角度出发,设想了许多情境,同时也设计了必要的引学过程。但课堂又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在课堂上,我总是“情不自禁”地陷入自己的预设,有一味地领着学生走的感觉,还没有做到真正的完全放手,让学生的思维没有拘束的自由驰骋。

  2、鱼与熊掌可否兼得?

  何为舍得?《现在汉语词典》解释为:愿意割舍。但如果将这个词分开来看却很有意思:舍,即为割舍,得,意为收获。在我看来,这个词饱满着一种辩证的哲学思想和生活真理:没有舍哪有得?

  今天,以这个观点看这堂课,我仍然没有学会舍弃:各个突破,面面俱到。却显得整节课容量过大,各环节如蜻蜓点水,浮于表面。而像我这样的教师不少。为什么会这样?细想来,有这样几点原因。一是应对考试,教学中怕有遗漏;二是面对大纲,恨不能大纲中提出的要求每堂课都要落实;三是自己好不容易对文本理解透彻,也要求学生在每个难点精彩点上作停留,每个环节留给学生思考品味的时间不足。

  有人说,语文是一门遗憾的学科,语文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因为,我们的教材,无论是颇受赞誉的时文,还是经典名篇,篇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可是,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教师教学时不得不舍弃很多内容。

  然而,正是因为这种遗憾,留下较大的空间,才可能让学生觉得“盛宴散而意无穷”,才能让学生饶有兴趣地继续钻研。问题是,有限的课时内要完成规定的任务,留给学生所谓的“充分时间”从何而来?我想,对教材大胆取舍,不求满载而归,但求课课有得,不失为一良策。

  3、时间的把握。

  一堂课四十分钟的时间是有限的,但作为教师总想在课堂上渗透更多的知识,做更多的训练。因而时间的控制就尤为重要,一节课里哪些环节要处理的祥,哪些环节有处理的略,教师必须心中有数。但在实际操作中我往往前松后紧,一进入创设的情景就忘记了时间,对学生的收放还不够自如,对时间的把握还有待加强。

  有思才有所得,发现不足才能进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认真面对这些不足,努力改善之,竭力超越之。

  篇五:姥姥的剪纸教学反思上交的

  一、教材分析:

  (一)单元分析:《姥姥的剪纸》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一组课文是以“民风民俗”为主题进行编排的。

  (二)教材分析:本文描述了我有一位剪纸技艺高超的姥姥。从题目看,似乎课文主要就是写剪纸,实际上作者是通过剪纸写姥姥,写姥姥对我的爱和我对姥姥的思念。(全文共十三个自然段,可分为四个部分来学习。其中“剪纸”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的载体。抓住这条主线,披文入情,就能走进姥姥与作者内心的情感世界。整篇课文语言优美,情感饱满,可以通过动情的朗读来感受姥姥对我的深情以及我对姥姥的思念。

  (三)、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能够了解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知道文章所描述的人物特点,但对于作者如何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运用抒发内心情感则需要老师进行适当的点拨和提升。

  (四)课标依据:课标指出“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五)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根据单元主题及教材分析,结合学生实际和课标相关要求,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过程与方法:能自读自悟,感受到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及对我的浓浓亲情和我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会捕捉爱,学会感恩。

  第一课时目标:学会本课生字词,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初步感受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

  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1、通过反复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2、能自读自悟,从字里行间,感受到姥姥对我的浓浓亲情和我对姥姥的深情思念;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3、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捕捉爱,学会感恩,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二、 教学分析:根据以上剖析,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灵活采用朗读感悟法、启发引导法、情景教学法、读写结合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

  三、学习方法:

  以读为本,将读、画、悟、批、谈、写多种学习方式相结合,采用朗读法、读写结合法、自主学习法等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快乐地学习。

  四、教学流程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5分钟)

  1、(出示以下词语),同学们,请自己读这些词语,那么你能用

  这些词语回忆一下这篇课文吗?(姥姥在剪纸上无所不能,剪出来的作品无可挑剔,而这是因为熟能生巧的缘故。姥姥在我的刁难下剪了喜鹊登枝,那剪纸是无可挑剔,不过姥姥给我剪最多的还是像“牛驮小兔”、“牛兔同食”这类的牛兔主题的剪纸。)

  从这两组词语中你发现了什么特点?(第一组形容姥姥的剪纸,第二组是剪纸的内容。)

  2、上节课我们重点感悟了姥姥剪纸的“神”,欣赏了喜鹊登枝这幅剪纸,回忆一下课文相关语句,“神”在哪里?(学生会找出相关语句)。

  3、姥姥给我剪最多的就是“牛兔主题”的剪纸,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牛兔剪纸的作品。

  (设计意图:采用复习导入法,让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为后面将要进行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

  第二环节:交流研讨,读中感悟。(12分钟)

  (一)感知读,初悟“拴”,寻觅爱。

  1、在第七自然段中有这样一句话(出示句子),看似平常却又一个字很不平常,那就是(拴),你能简单说说什么拴住什么了吗?(姥姥用剪纸说住我),拴住作者的仅仅是身体吗?随着课文的学习,我们一定还会有更深的理解。

  2、究竟有什么不平常,让我们到课文中找答案。(出示学习小提示)

  3、交流一下大家的阅读感受吧。

  生:从我与姥姥的对话中我读出了牛指姥姥,小兔子指我。 师:这属于(语言描写)。

  生:从“刷刷几下”我读出了姥姥剪纸技艺高超。

  生:从“抢过来看”我读出了我的迫不及待,进而可以看出姥姥剪纸的神。

  生:从“搂”字我读出了姥姥很疼爱我。

  师:大家能从一个字或者几个字用心体会,很会学习。这些属于(动作描写)

  4、现在能说说姥姥用什么“拴”住了什么吗?

  预设:姥姥不仅用剪纸拴住了我的身体,更是拴住了我的童年。 姥姥不仅用剪纸拴住了我,更是用爱拴住了我。

  5、就让我们带着这份情分角色朗读课文7——11自然段。

  是啊,姥姥的剪纸不仅拴了我的身体,更拴了我的童年,让我的童年生活变得(有声有色),所以作者最后一句这样说:“无论??”

  (二)品味读,体会“缠”,感受爱。

  1、一个字,可以悟出一份情,12自然段同样有一个字用得很不简单?那就是(缠)。从起初的“拴”到现在的“缠”,你读出了什么?请大家默读这12自然段,批注自己的感受。

  预设:生:姥姥的剪纸技艺高超,已经深深吸引了我,所以我要缠着姥姥剪。

  生:由“拴”到“缠”不仅可以看出姥姥技艺高超,更能看出姥姥对我的爱,因为剪的大多数是牛兔主题的剪纸,正是我和姥姥

  在一起的生活画面。

  师:是啊,究竟是怎样的老牛,怎样的兔子呢?(蹦跳的兔子,奔跑的兔子,睡觉的兔子;拉车的老牛,耕地的老牛??兔子总是在玩耍,老牛总是在干活儿)

  师:你还看到了怎样的兔子,怎样的老牛?

  多么幸福啊,所以,我摆弄着??

  2、姥姥的关爱让我有了别样的童年,缠着姥姥剪纸的我,还是那个调皮蛋吗?带着你的理解自读这段话。

  朴实的字里行间无不散发着姥姥对我无尽的疼爱,让我们再次齐读这段话。

  读了这么多次,你能试着背下来吗?

  (设计意图:第二环节“交流研讨,读中感悟”我计划通过12分钟完成,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我围绕剪纸开展教学活动,将“技艺高超”和“浓浓亲情”有机融合,让学生欣赏姥姥栩栩如生的剪纸艺术的同时,更让学生体会到亲人的关爱。具体教学过程中紧紧抓住“拴、缠”这些重点字眼入手抓住情感的聚焦之点,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还会收获到文章用词的准确,语言的精妙,描写的生动,情感的抒发方式等。)

  第三环节:升华情感,读写结合。(18分钟)

  1、教师配乐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读完之后,让我们把目光定格在这幅剪纸上。

  (出示:抽取剪纸部分)孩子你来读??

【姥姥的剪纸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姥姥的剪纸》教学反思06-12

姥姥的剪纸教学反思05-24

姥姥的剪纸教学反思04-03

《姥姥的剪纸》的教学反思06-09

姥姥的剪纸教学反思05-20

《姥姥的剪纸》教学反思范文06-13

《姥姥的剪纸》优秀教学反思06-12

《姥姥的剪纸》教学个人反思06-22

《姥姥的剪纸》的教学反思范文07-02

姥姥的剪纸教学反思范文06-10